1、華佗夾脊穴的臟腑關系
夾脊穴可以說從屬於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與臟腑密切相關,是體內臟腑與背部體表相連通的點。其聯絡途徑,也是次要以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聯絡為基礎,並且這種聯絡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只具有經絡的循環往復,而且藉助於氣街徑路與上下、左右、前後經脈之氣溝通,從而夾脊穴成為督脈和足太陽經脈氣的轉輸點。督脈與腎、腦、心及胞中有密切聯絡。《素問·骨空論》描繪督脈屬絡腎臟,絡腦、貫心。《難經·二十八難》中指出督脈屬於腦。《奇經八脈考》:督脈起於腎下胞中,並貫脊里與脊髓直接連屬。就其功用而言,督脈為陽脈之海,手足三陽經氣皆會於督脈,它能統攝調理全身陽氣,維系全身元陽。《素問·生氣通天論》日:「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陰陽之要,陽密乃固」。足太陽膀胱經絡腎屬膀胱,與心腦等臟腑直接發生聯絡,為一身之巨陽,頭背部乃諸陽經統率諸陰經匯合之處。甚至可以說,全身經脈之氣均可注入足太陽膀胱經,這一途徑是經過經別的出入離合完成的,這樣足太陽經接納、轉輸各經之經氣,而又經過經脈、經別的匯合,交會穴的通達,是足太陽經具有特殊的聯絡作用,在整經絡零碎中成為中心經脈,它與五臟六腑皆相通,五臟六腑之氣均輸注於足太陽膀胱經,從某種意義上講,足太陽膀胱經是五臟六腑的統領聯絡經脈。夾脊穴旁通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經氣相通,為夾脊穴與臟腑聯絡提供了基礎條件。夾脊穴和背俞穴一樣,作為臟腑之氣輸通出入之處,內應於臟腑,反注於背部,反映臟腑形態,醫治臟腑疾病。古代醫生通過解剖也證明,夾脊穴從散布方式上看與神經節段關系極為親密,針刺夾脊穴不但可影響脊神經後支還可觸及其前支,前支與交干相聯絡,能影響交感神經,從而與臟腑活動相關,具有調理臟腑氣血的功用。
從夾脊穴與經絡、臟腑之間的特殊聯絡可以看出,夾脊穴是人體除背俞穴外和經絡臟腑直接互相轉輸流注的腧穴,它依靠於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藉助於氣街之經氣的共同通路,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內其他腧穴不能及的調理樞紐穴作用。夾脊穴的這種共同作用,使其對許多內臟病及疑問病證具有良好的療效,且夾脊穴的這種作用和優勢在針灸臨床愈來愈受到重視。
2、脊髓節段的名詞解釋
脊髓共分31個節段,包括頸髓C8節、胸髓T12節、腰髓L5節、骶髓S5節和Co1個尾節。
克勞迪亞斯-蓋倫在離斷脊髓實驗中,首次用實驗證明了脊髓節段性功能。
每一對脊神經相連的脊髓區域稱為一個脊髓節段。脊髓在外形上無明顯的節段性,通常把每一段脊神經前、後根的根絲附著范圍,成為脊髓節段。C8,T12,L5,S5,Co1共31個節段。
脊髓全長共有31對脊神經,每對脊神經根與脊髓相對應的部分,稱為脊髓節。一對脊神經的最高根絲標志該節的上界,第一頸髓的上界為脊髓和延髓的分界。
脊髓的全長共有31節:頸髓8節,胸髓12節,腰髓5節,骶髓5節,尾髓1節。每節均有相應的一對神經與之相連。每一個脊髓節段支配著一段皮膚和一部分肌肉以及某個內臟器官或器官的某一部分。
(2)脊柱節段神經與臟器相關關系擴展資料:
相關延伸:脊髓的概述:
脊髓有兩個膨大,上方一個稱頸膨大,位於頸髓第三段到胸髓第二段,在頸髓第六段處最粗;下方一個稱腰膨大,始自胸髓第九段到脊髓圓錐,對著第12胸椎處最粗。這兩個膨大的形成,與四肢的出現有關,由於此處脊髓內部神經元的增多所致。
在脊髓的表面有六條彼此平行的縱溝,前面正中較深的溝,稱前(腹側)正中裂,其前外側有前(腹)外側溝,前根從其間走出;後面正中有一淺溝,稱後(背側)正中溝,其後外側有後(背)外側溝,後根纖維從其間進入脊髓。
在後正中溝與後外側溝之間,還有後中間溝。前、後根纖維在椎間孔處匯合,構成脊神經。在匯合之前,於後根處形成一個膨大,稱脊神經節,內含假單極的感覺神經元。脊髓全長共發出31對脊神經,與每一對脊神經相對應的脊髓部分,稱脊髓節,共有31節,計8個頸節、12個胸節、5個腰節、5個骶節和1個尾節。
脊髓與脊柱在發生發展過程中,由於二者生長速度出現不平衡(脊髓的生長速度慢於脊柱),成人脊髓的下端僅達第1腰椎下緣,因此腰、骶、尾部的脊神經根,圍繞終絲集聚成束絲呈垂直下降,形成馬尾。由於第1腰椎以下已無脊髓,所以臨床上一般在第3~4腰椎間進行穿刺。
3、脊柱相關病的疾病概述
《靈樞·本臟篇》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特別是華佗夾脊理論的創立,就明確指出五臟六腑的病變為通過經絡傳輸於脊柱兩側的腧穴上,並在這些特異穴位上進行針刺、指壓、按揉,就能對五臟六腑進行診斷和治療。經絡學說中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均循行於脊背兩側部位。歷代醫學家認為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氣。足太陽膀胱經中五臟六腑均有腧穴走行於背部,《真氣運行論》,記載有莊周說:「緣督以為治,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這里所說的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而陰陽互根,相為表裡,陽生陰才能長。故全身十二經脈,都是緣督脈而發源的,所以說督脈是十二經的根本。因而背部的督脈線可作為治療疾病的中樞治療線。
《難經正義》曰:「五臟之俞皆在背,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第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第十一椎下,腎俞在十四椎下,又有膈俞者,在七椎下,皆夾脊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總屬足太陽經也。」又注曰:「胃俞在十二椎間,大腸俞在十六椎間,小腸俞在十八椎之間,膽俞在十椎之間,膀胱俞在十九椎之間,三焦俞在十三椎之間。又有心包俞在四椎之間,亦俱夾脊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總屬足太陽經也。」因此祖國醫學中許多治療內臟疾病的療法都常規的在背部進行。其實這就是最早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西方醫學關於脊柱相關疾病的學說,是在一百多年前(1885年),美國醫生D.D.Palmder首先提出了「脊柱與疾病相關理論」。1983年美國Porker手治法研究會在廣州學術交流時,曾報道說脊柱錯位後引起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或脊髓損害出現相應的內臟症狀。Rurhjackson在《頸椎綜合征》一書中亦有頸椎病引起頸部、眼、耳、喉、胸部及心臟等器官症狀的報道。1895年,美國有一個名叫Harvey的民間醫生,他沿用一種源自2500年前希伯克拉底時代的自然療法,為一位因外傷引起聽力喪失17年的打更人檢查,發現患者第四頸椎棘突向後移位。他認為若將後突棘突復位可能會對患者有所幫助,經打更人同意後便採用手法復位,將後突棘突推回原位,打更先生的聽力奇跡般的恢復了。至此便拉開了一個新專業的序幕,即脊椎矯正學。隨著脊柱矯正醫師在臨床上的不斷觀察及治療,發現許多似乎與脊柱無關的內臟疾病通過脊柱矯正也得到了改善或治癒,脊柱相關疾病學說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前蘇聯謝爾巴克及其學派對節段反射理療法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頸交感神經區域電療有調節大腦及器官營養的功能。據有關資料證明,目前世界醫學界在通過治療脊椎而達到治療內臟器官的病症已達七十餘種,可見脊柱相關性疾病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脊柱病因學說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國內最早進行臨床治療及研究脊柱相關疾病的學術帶頭人,是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的魏徵教授和龍層花教授,他們總結編著的《脊柱病因治療學》一書,60年代,他們研究脊椎遭受損害後,造成脊髓、周圍神經、血管及自主神經損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並採用治脊療法治療的一門新學科。其核心內容為脊柱及骶髂關節出現損傷或退變,從而出現脊柱功能紊亂(脊椎關節錯位、椎間盤突出、滑膜嵌頓)、韌帶鈣化、骨質增生,刺激和壓迫了神經根、椎動脈、椎靜脈、脊髓、自主神經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候。龍層花對脊柱的微細解剖及生物力學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並創立了著名的龍氏整脊手法,為手法治療脊柱相關疾病作出了重要貢獻。
宣蟄人教授自50年代初,從事軟組織損害性疼痛的診療研究,在6000多例椎管內外的軟組織松解手術中,發現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傷,單純的機械性神經壓迫,不會引起疼痛,只會根據壓迫程度不同出現麻木徵象。提出了脊柱軟組織損害所產生的疼痛,主要因素是軟組織無菌性炎症刺激,創立了無菌炎性學說。並應用「以針代刀」的密集型壓痛點銀質針針刺治療脊柱周圍的軟組織損傷疾病,取得了確切療效。為脊柱病變、軟組織損傷病變治療作出了重要貢獻。
50年前,羅有明教授在繼承中醫骨傷科正骨手法的基礎上,對整脊手法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創立了著名的羅氏整脊正骨手法。同時,羅金殿主任,對羅氏手法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在繼承發展傳統中醫正骨手法的基礎上,對羅氏正骨絕技進一步的發展完善,尤其對高難度的頸、胸、腰骨折的整脊復位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山東威海頸椎病研究所潘之清教授從70年代初,對頸椎病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頸椎病與血壓異常、心律失常、缺血性腦病、視力障礙、運動神經元性疾病等有密切關系,對脊柱相關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馮天有教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軟組織損傷》提出了局部軟組織發生解剖位置的微細變化是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病理基礎,總結出了著名的現代馮氏整脊手法。
韋貴康教授在《軟組織損傷與脊柱相關疾病》一書中,提出了脊柱相關性疾病是指由於脊柱軟組織損傷出現局部症狀外,還伴有腦神經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一系列的復雜的臨床症狀。其病理改變是由於有脊柱力學平衡失調或其周圍軟組織炎症改變,引起其他系統出現病症。提出「脊柱與症狀相關聯」的觀點。
董福慧教授《脊柱相關疾病》,總結出了脊柱相關疾病是由於脊柱力學不平衡而致肌張力失衡,骨關節輕度位移,刺激壓迫周圍的血管神經,涉及臨床各科,引起相關的臨床癥候群,治療時通過中西醫療法相結合,配合整脊手法,整復錯位的小關節,恢復脊柱的力學平衡,從根本上治療該類疾病。
王燮榮教授對脊柱相關疾病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一套頸椎成角定點復位法、胸椎反向推按復位法、腰椎反向推按法糾正脊柱錯位。
田紀均教授應用田氏手法對脊柱周圍的小關節錯位,即「骨錯縫」「筋出槽」進行田氏手法調整復位,恢復動態失衡小關節的原有位置。
張吉林教授根據其提出的椎間病理論,在中醫正骨推拿和傳統牽引的基礎上,模擬中醫推拿正骨手法中關鍵的整脊手法,設計出了治療脊柱椎間病的三維正脊儀,可瞬間完成人工推拿正骨所不能達到的復合動作。
王遵來主任在繼承羅氏手法基礎上,根據脊椎病變特點,創立了脊診診法及「三小一高」整脊手法(即小角度、小力度、小手法、高療效)。
作者經過二十餘年臨床應用水針刀微創針法,配合呼吸動靜整脊手法治療脊柱相關性疾病取得了顯著療效,同時對脊柱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提出了自己初步認識與見解。
隨著社會發展、時代進步、工作強度的不斷增加,脊柱相關疾病逐年呈快速上升趨勢,而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從開始的中青年發病,逐漸發展為15歲以上的青少年發病。由於青少年學習壓力增加,負荷加重,長期俯案學習,使頭頸部後群肌肉長期性靜態拉力損傷,引起靜力性肌損傷,引發青少年出現脊柱相關性疾病。如頸源性頭痛、視力障礙、健忘等相關症狀。因而發現青少年發病率佔20~25%,20歲以上佔30%以上,30歲以上佔35%,40歲以上佔45~50%,而50歲以上佔60~75%,70歲以上佔85%。
因而脊柱相關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百病之首。近期,國內外許多從事人體脊柱與健康研究的專家學者指出:人體衰老與疾病的根源,主要源於脊柱本身的病變與衰老,因而呼籲人類要重視脊柱、保護脊柱,延緩其退變,防其衰老,這樣才能預防和控制脊柱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
脊柱相關性疾病多是由於以下原因引起。
一、椎管內外無菌炎症的病理機制:
脊椎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無菌炎性反應,炎性致痛物質一方面刺激神經根鞘及神經根周圍的痛覺纖維,引起頸肩腰腿痛等臨床癥候群。另一方面,導致無菌炎性軟組織粘連、結節構成的炎性粘連物,累及椎周的脊神經、交感神經節,出現臨床脊柱相關性疾病癥候群。這些所累及的症狀,上至頭顱部,下至足趾,同時可累及深至內臟、淺至皮膚的相關症狀,涉及臨床各科,如:內科病症、神經外科病症、心腦血管病症、五官科病症、口腔科病症、婦科病症、兒科病症、男性科病症。
二、脊柱立體三角動靜態失衡原理:
脊柱作為人體骨骼框架的中心力軸,是由多節動態椎骨與其間的椎間盤、椎間關節及椎周的肌腱、韌帶穩定結構緊密連結,構成的人體三維動態的中心平衡力軸。脊柱的穩定是靠周圍的肌腱韌帶構成的無數立體三角區來維系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穩定整體。構成脊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和脊柱與內臟功能之間在機構上的聯系、在功能上的協調、在病理上的影響。脊柱及其聯系的各個組織器官之間,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決定了脊柱和各組織器官之間在生理上是互相聯系,在病理上則是互相影響的。
脊柱是人體負重和運動的骨骼框架的重心力軸,其穩定是靠連接脊柱的軟組織由韌帶、關節囊、筋膜、椎間盤及肌肉構成無數的軟組織立體三角區來維護起平衡。由於姿勢不良或者在某一特定姿勢下做重體力勞作而不適當的調節、劇烈運動前沒有做適當的預備動作、反復長期的輕度扭挫傷及頭頸、腰部受撞擊等因素均可造成椎周軟組織的損傷,從而出現軟組織的鬆弛、變硬(纖維化、鈣化、粘連、瘢痕形成、攣縮)或炎性改變,導致了維持脊柱軟組織立體三角的失衡,刺激壓迫了脊神經後內外支、自主神經、交感神經節、椎動脈甚至脊髓,從而引起多種脊柱相關性疾病及臨床疑難病症。
4、簡述脊柱環節節段的力學特性
獲得頸部脊柱節段和腰部脊柱節段的生物力學參數,為力學環境中人體脊柱安全性評價及防護系統的設計提供依據。方法分別對6例人體頸部脊柱節段和4例腰部脊柱節段進行壓縮力學實驗,獲得整體節段的壓力和變形關系曲線,通過分析得出整體節段的屈服壓力、屈服變形和剛度等生物力學參數。結果頸椎節段的平均屈服壓力為2267N,平均屈服變形為12.6mm,平均剛度系數為303.07N/mm;腰椎節段的平均屈服壓力為5276N,平均屈服變形為13.25mm,平均剛度系數為633.52N/mm。結論腰部脊柱節段發生屈服破壞時的平均壓力達到頸部脊柱節段的2倍以上,而平均屈服變形相當。
5、交感神經在頸椎的哪個位置旁?主要關繫到人體哪方面的機能?
交感神經位於脊柱兩側,可分頸、胸、腰、骶和尾5部分。調節心臟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活動。交感神經的活動較廣,刺激交感神經能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搏加強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6、能詳細說一下人體脊柱每一節對應的神經根所支配神經的功能嗎?
脊神經
脊髓每個節段發出一對脊神經,共31對(個別人32對),脊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及尾神經1~2對。脊神經由脊髓前根(運動根)和後根(感覺根)合成根神經通過椎間孔後,分成前支和後支。後支較細,穿橫突向後行,分布於頸、背、腰、骶部肌肉和皮膚;前支粗大,向外前行,支配頭頸、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膚。每一對脊神經前支在椎間孔外不遠處發出交通支,與交感神經節相聯系,並發出脊膜返支(竇椎神經)再入椎管,支配椎管內骨膜、硬脊膜、硬膜外血管、椎間盤後部纖維環、後縱韌帶及關節囊。
一,脊神經的纖維
脊神經包含有四種神經纖維:
(一)軀體感覺纖維:神經末梢終於皮膚、肌肉、肌腱、關節和骨膜,向中樞傳導各種深、淺感覺。
(二)軀體運動纖維:末梢終於前身骨骼肌中的運動終板,支配頸、軀干及四肢骨骼肌的運動。
(三)內臟感覺纖維:傳導胸、腹部內臟、血管及腺體的感覺。
(四)內臟運動纖維:來自脊髓側角交感神經元的纖維,分布至皮膚的汗腺、立毛肌、血管及肌肉內血管,使汗腺分泌、血管收縮及調節肌肉營養。
部分頸神經與腦神經聯合支配的,稱為交通支。例如C3,4部分纖維與副神經結合支配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故常見落枕患者胸鎖乳突肌痙攣,當糾正落枕引起2~4頸椎小關節錯位後,肌痙攣即可緩解。
二,神經叢
脊神經前支組成個種神經叢,即頸神經叢(C1~4組成)、臂叢(C5~8、T1組成)、腰叢(T12、L1~4組成)、骶叢(尾叢)(L4~5,S1~5、Co1~2組成),胸神經不組成叢。各神經叢分布情況如下:
(一)頸叢(C1~4前支)
1,皮支
(1)枕小神經(C2):支配枕外部、耳廓後面及乳突部皮膚。
(2)耳大神經(C2、3):支配耳廓。乳突及腮腺區皮膚。
(3)頸皮神經(C2、3):支配頸前麵皮膚。
(4)鎖骨上神經(C3、4):支配鎖骨區、肩部及上胸部皮膚。
2,肌支
(1)胸鎖乳突肌支(C2、3)。(參與副神經支配)。
(2)斜方肌支(C3、4)。
(3)頸深肌支:C1支配頭前直肌、頭側直肌;C2~4支配頭長肌;C1~4支配頸長肌;C3~4支配中斜角肌;C4支配前斜角肌。
(4)提肩胛肌支(C3~5)。
3,膈神經(C3~5)
(1)運動纖維:支配膈肌。
(2)感覺纖維:支配心包、膈、縱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3)至舌下神經交通支:支配頦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及甲狀舌骨肌。
(4)至迷走神經交通支(C1):支配顱後窩硬腦膜感覺。
(二)臂叢(C5~8、T1前支)
1鎖骨上分支
(1)肩胛背神經(C3~5):支配菱形肌及提肩胛肌。
(2)胸長神經(C5~7):支配前鋸肌。
(3)鎖骨下神經(C5、6):支配鎖骨下肌。
(4)肩胛上神經(C5,6):支配岡上肌、岡下肌。
(5)胸前神經(C5~T1):支配胸大肌、胸小肌。
(6)肩胛下神經(C5、6):支配肩胛下肌、大圓肌。
(7)胸背神經(C6~8):支配胸闊肌。
2鎖骨下分支
(1)外側束
1肌皮神經(C5~7):皮支支配前臂外側麵皮膚;肌支支配肱二頭肌及肱肌。
2正中神經(C6~T1):皮支支配手掌面橈側三個半手指皮膚;肌支支配前臂旋前圓肌、掌長肌、指屈淺肌及橈側屈腕肌、姆內收肌以外之拇指肌及橈骨側之2、3蚓狀肌、姆屈長肌、指屈深肌的橈骨頭、旋前方肌。
(2)內側束
1臂內側皮神經(C8、T1):支配臂內側麵皮膚。
2前臂內側皮神經(C8、T1):支配前臂內側麵皮膚。
3尺神經(C7~T1):皮支支配手掌面尺側一個半手指和手背面尺側兩個半指的皮膚;肌支支配尺側屈腕肌、指屈深肌之尺骨頭、尺側二個蚓狀肌、各骨間肌及內收拇肌。
(3)後束
1腋神經(C5、6):皮之支配臂外側麵皮膚;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小圓肌。
2橈神經(C5~T1):皮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手背橈側兩個半手指皮膚;肌支支配肱三頭肌之長頭、肘肌、肱橈肌及前臂背側各伸肌及橈側之各伸肌。
(三)胸神經前支(T1~12)
(1)肋間神經:皮支支配胸前和胸部外側皮膚,第二肋間神經外側皮支稱肋間臂神經,支配臂內側麵皮膚;肌支支配肋間肌。下6對肋間神經還支配腹肌。
(2)肋下神經:為T12胸神經前支。
(四)腰叢(T12、L1~4前支)
(1)髂腹下神經(T12、L1):皮支支配大腿上外側及恥骨聯合附近的皮膚;及支支配腹肌。
(2)髂腹肌溝神經(L1):皮支支配陰囊、陰莖根的皮膚(女性支配陰阜和大陰唇皮膚)及大腿上內側皮膚;肌支支配腹肌。
(3)生殖股神經(L1、2):皮支支配大腿前側、腹股溝韌帶下方和陰唇皮膚;肌支支配提睾肌和肉膜。
(4)股外側皮神經(L2、3):支配大腿外側麵皮膚。
(5)股神經(L2~4):皮支支配大腿前麵皮膚及小腿內側和足內側緣皮膚(名隱神經);肌支支配股四頭肌。
(6)閉孔神經(L2~4):皮支支配大腿內側面中部皮膚和髖關節;肌支支配大腿內收肌群和閉孔外肌。
(五)骶尾叢(L4~、S1~5、Co1~2前支)
(1)陰部神經(S1~4):皮實支配會陰及外生殖器皮膚;肌支支配會陰肌。
(2)臀上神經(L4~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3)臀下神經(L5~S2):支配臀大肌。
(4)肌支:支配梨狀肌(S1、2)、閉孔內肌(L5、S1)及股方肌(L5、S1)。
(5)股後皮神經(S1~3):支配大腿後麵皮膚。
(6)坐骨神經(L4~5、S1~3)
○1脛神經:皮支支配小腿後面及足外側緣、足跟內外側及足底的皮膚;肌支支配腓腸肌、跖肌、比目魚肌、腘肌、脛後肌、拇屈長肌、趾屈長肌及足底部肌肉。
○2腓總神經:皮趾支配小腿前側、外側和足背皮膚;肌支支配脛前肌、伸拇長肌、伸趾長肌、腓骨長肌、腓骨短肌及足背肌肉
(六)脊神經後支的分布:
(1)枕大神經(C2):支配頭下斜肌、頭夾肌。頭最長肌及枕部皮膚。
(2)枕下神經(C1):支配頭上斜肌、頭下斜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
(3)第3枕神經(C3):支配頭半棘肌及枕部皮膚。
(4)頸神經4~8
(5)胸神經1~12
(6)腰神經1~5
以上頭、胸及腰神經後支按節段支配頸、背、腰部的肌肉及皮膚感覺。其中L1~3後支的皮支組成臀上皮神經,支配臀部上部皮膚。
(7)骶神經(S1~5):從骶孔穿出支配臀中部皮膚。
(8)尾神經(Co1~2):從骶管裂孔穿出,支配尾部皮膚。
7、關於內臟運動神經
植物性神經
植物性神經是整個神經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其形態、功能的不同,又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等都交感和副交感這兩種功能相反的神經的雙重支配。雖然兩種神經的功能是相對的,但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統一管理下,這兩種不同功能的神經既對立又統一,保持著機能的相對平衡,使人體能夠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
人體有不同功能的器官組成的各個系統,如消化、呼吸、循環、生殖等等,人的思維、智能、語言、運動各種活動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和協調下進行的。腦是人體的最高「司令」,它通過「兩套」神經結構支配管理全身:「一套」是我們的意志可以隨時支配的神經系統,如我們可以動動手、閉閉眼、說話、走路等等,這一套醫學上叫軀體神經系統;另一方面人體的一些活動,不是我們的意志隨時可以操縱的,譬如我們的心跳。呼吸等許多內臟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不能想讓心跳停下來,讓胃腸不活動,這「一套」 神經系統叫植物神經系統。
這「兩套」神經系統,形象地說就如一套是「動物」,是可以動的;另一套是「植物」,是不可以移動的。從另一方面說。植物神經系統就好像是自行活動的,所以也叫「自主」神經系統,但其實它也不能自主,因為它也是在大腦功能的支配下活動的,只不過,不是像軀體神經那樣,以可見的形式迅速地支配其活動。我們跑步,就會心跳快,呼吸急促;我們心中不痛快,就會吃不下飯;天氣熱就會出汗,天氣冷就會起雞皮疙瘩,這些都是在腦的支配調整下出現的;所以植物神經也在動,不過它有它的活動規律,不然人體是不會正常活動的。
植物神經主要功能似乎是支配內臟,但其實植物神經也支配全身,如全身的血管和出汗毛孔都是植物神經支配的。
植物神經功能上分為兩部分,這兩部分分別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互相協調,維持人體的平衡,如交感神經使心臟跳動加快,副交感使心跳變慢。在其他內臟器官,植物神經都起著相輔相成、維持平衡的作用。植物神經功能不正常,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
醫生可以通過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的葯物,治療疾病,如使血管收縮的葯物,可以升高血壓,搶救危重病人;使氣管擴張的葯物,治療哮喘;用擴張括約肌的葯物,治療膽管絞痛等等。
在腦內有一個部位叫丘腦下部,是支配植物神經最集中的部位,這里有病。可以出現很多症狀:失眠或嗜睡,多食或厭食,高熱或低溫,過胖或消瘦等等。有些是嚴重的植物神經局限性功能失調引起的疾病,如紅斑性肢痛症(手腳發熱疼痛)、雷諾病(肢端發冷疼痛)、原發性體位性低血壓(卧位、立位血壓差異巨大)、原發性多汗症(常常是局部汗水很多)等,這些病的原因尚不清楚;有些可能是腦的調整功能失調引起的,認為是屬於神經官能症范圍的,有以胃腸功能失調為主的,有以心血管功能失調為主的。植物神經性疾病.治療上也比較復雜,請神經科醫生或配合中葯針灸理療等綜合治療,以取得療效。
交感神經是植物性神經的一部分。由中樞部、交感干、神經節、神經和神經叢組成。中樞部為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脊髓胸段全長及腰髓1~3節段的灰質側角。成對交感於位於脊柱兩側,呈鏈鎖狀,由交感干神經節和節間支連接而成,每側有22~25個神經節稱椎旁節,可分頸、胸、腰、骶和尾5部分,各部發出分支至一定的器官。調節心臟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活動。在腹腔內,脊柱前方還布有椎旁節,分別位於同名動脈根部附近。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比較廣泛,刺激交感神經能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搏加強和加速、新陳代謝亢進、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經的活動主要保證人體緊張狀態時的生理需要。
副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是植物性神經的一部分,分為腦部和骶部。腦部的中樞位於腦於內,總稱為副交感核,發出纖維走行在第3、7、9、10對腦神經內。周圍的神經節有器官旁節和器官內節,其中位於顱部的器官旁節較大,肉眼可見。顱部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在此交換神經元後發出節後纖維到所支配的器官。骶部的中樞,位於骶髓2~4節段灰質內的骶中間外側核,發出節前纖維至臟器附近的器官旁節和臟器壁內的器官內節,組成盆神經,支配降結腸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臟器及外生殖器。刺激副交感神經能引起心搏減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縮小、膀胱收縮等反應。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主要維持安靜時的生理需要。
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與交感神經作用相反,它雖不如交感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一致性,但也有相當關系。它的纖維不分布於四肢,而汗腺豎直肌、腎上腺、甲狀腺、子宮等具有副交感神經分布處。副交感神經系統可保持身體在安靜狀態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個方面:①增進胃腸的活動,消化腺的分泌,促進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體的能量。②瞳孔縮小以減少刺激,促進肝糖原的生成,以儲蓄能源。③心跳減慢,血壓降低,支氣管縮小,以節省不必要的消耗,協助生殖活動,如使生殖血管擴張,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其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這被稱為植物神經紊亂症或植物神經失調症。
例如:交感神經功能異常增強和持續時,循環系統的機能亢進,便出現了心悸、憋氣、血壓升高的症狀。相反,由於交感神經的功能減弱時,便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症狀。
當副交感神經的緊張長時間持續時,便會出現身體倦怠,站立時頭暈目眩,容易疲勞等症狀。
因為植物神經是貫通全身的,因此植物神經的症狀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狀之外,還會出現頭痛、頭暈、畏寒、低血壓、嘔吐、便秘、腹瀉、失眠、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腳發痛、胸部有壓迫感等症狀。這些症狀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若干症狀匯合後出現的,這便是植物神經失調的症狀的特徵之一。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區別是:①中樞部位不同,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脊髓第一胸節至第三腰節的側角,副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腦乾和脊髓的骶部。②周圍神經節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經由側角發出的節前纖維隨脊神經前根和脊神經一起出椎間孔後離開脊神經,到達交感干神經節。一部分在節內換神經元後,其節後纖維離開交感干返回脊神經,隨脊神經分布到四肢和體壁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大部分節前纖維在交感神經干內換神經元後,其節後纖維不再加入脊神經,而在各動脈周圍形成神經叢,隨動脈分布到頭、頸和胸腹腔的器官和腺體。而副交感神經自中樞發出的節前纖維在副交感神經節換神經元,節後纖維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體,副交感神經節一般都在臟器附近或臟器壁內,節後纖維短。③兩者對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經興奮時,腹腔內臟及末梢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加強;支氣管平滑肌擴張;胃腸運動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陳代謝亢進;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心跳減慢減弱;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胃腸運動加強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縮小等。一般內臟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這兩種神經對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體內兩類神經的活動是對立統一互相協調的。交感神經的活動比較廣泛,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比較局限,當機體處於平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占優勢,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補充,有利於保護機體。當劇烈運動或處於不良環境時,交感神經的活動加強,調動機體許多器官的潛力提高適應能力來應付環境的急劇變化,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
8、腰椎節段脊神經病變的反射有哪些?
你好,頸椎壓迫交感神經,會使患者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眼臉無力、流淚、怕光、聽力減退、耳鳴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失明、耳聾。
頸椎壓迫椎動脈神經,會導致椎基底動脈痙攣和大腦供血、供氧不足,從而使患者出現頭暈、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耳鳴、猝倒等症狀。
頸椎壓迫頸神經根,會使患者有頸、肩、背部的疼痛、麻木的症狀,另外疼痛還可能會向腕部、手指放射,其放射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趨於一致。
頸椎壓迫脊髓神經,輕者導致患者四肢麻木、手臂酸麻、手指抓握能力減退、行走如踩棉花、行走易摔倒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癱瘓、生活不能能自理。
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幫助你,望採納,祝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