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口脊柱內固定材料和國產材料,哪個更好
目前國內常用的脊柱內固定大部分由鈦合金製成,人體出現排異反應的作用比較小,一般進口的螺釘在材料性能及配套的工具方面要比國產的好。當然,進口的要好點兒,同時也更貴。最好和主治醫生溝通一下,脊柱側彎手術難度大,最好找有資質經驗的專家團隊,像中山一院的楊軍林 比較好
2、脊椎的結構與功能是什麼?
脊柱由7個頸椎、12個胸椎、5個腰椎以及形成一個骨骼的骶椎和尾椎組成。每個脊椎都由圓板狀的椎體和椎弓等組成,其間有椎孔。
在椎體和椎體之間,有一個叫做椎間盤的纖維性軟骨板,將椎體互相連接起來。另外,椎弓除通過關節與上下的關節突起相連以外,還通過韌帶與上下的脊椎相連。
從前面看,脊柱基本上是直的;從側面看,頸椎和腰椎部分向前凸出(前彎),胸椎和骶、尾椎部分向後凸出(後彎)。這些彎曲與人類的直立姿勢和行走等密切相關,具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3、脊椎病老人需要什麼工具
?
4、誰有矯正駝背的方法,比如說自己做一些工具什麼的?
治療駝背還是要靠自己。
我有以下意見:
①注意端正身體的姿勢,平時不論站立、行走,胸部自然挺直,兩肩向後自然舒展。坐時脊柱挺直。看書寫字時不過分低頭,更不要趴在桌上。人們所說的要「站如松,坐如鍾」是有一定道理的。
②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肌肉力量的發展;
③ 在全面鍛煉的基礎上做矯正體操。矯正體操有很多種,有各種形式的徒手操,有利用各種體育器械的矯正操。矯正駝背主要以增強背肌、挺直軀乾和擴張胸廓為主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脊柱是中軸,由30多節椎骨按規律重迭連接而成。正常情況下,它有4個生理彎曲。頸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後,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後。脊柱向前彎曲度過大,就是駝背。醫學知識告訴我們,早年鍛煉,避免疲勞,注意營養均衡,可以延緩衰老進程。補充鈣質,適當曬太陽,有助於防止骨質疏鬆。已經發生駝背者,應睡硬板床,不墊過高的枕頭。腰背肌鍛煉,尤其是後伸運動有助於遏止駝背的發展速度。具體的治療方案須經醫生檢查確診後,根據並且積極治療。
除外傷以外,有幾種情況能導致駝背。一是遺傳,二是平時習慣不好。多數人的駝背,是習慣不好造成的。比如平時走路低頭,坐著的時候不注意姿勢,女孩子為掩飾自己突出的胸部而故意收肩低頭等。
要消除駝背,就要注意克服上述不良習慣。平時走路、跑步挺胸抬頭,每天早晚,躺在床上或者炕上,肩部搭在邊沿處,仰卧,頭部懸空,用手向後做摸地的動作(注意安全)。白天休息時也可以這樣做。慢慢地就會有所改善。
午睡一般時間控制的半小時左右為好。長睡有利於恢復體力,短睡有利於恢復腦力。
午睡時最好不要平躺或者側躺,如果只是在教室的桌子上小憩一下,可將頭稍側,臉部與雙手接觸,不要將前額部壓在雙手或者雙臂上,以免造成面部經絡受阻。也不要將衣服蒙在頭上睡覺,以免潮氣擴散不出去。
跑步可以循序漸進。開始以不感覺特別累為尺度。速度也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年輕人可以適當地快一點。時間可以是早晨,也可以是晚上。
加油,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慢慢好的。
5、目前最先進的脊柱微創技術是什麼?
首先這個提問是不科學的。因為作為一種技術,在脊柱微創這個領域還沒有最先進這種說法。
比較而言,脊柱微創技術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領域發展較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誕生了經皮椎間盤切吸術(PLD)、側路椎間盤鏡、椎間孔鏡(PELD)、後路椎間盤鏡(MED)、激光(PLDD)、針鏡及後來的椎板間鏡、二代椎間孔鏡、射頻纖維針鏡、纖維椎間孔鏡等。2010年頸椎間盤鏡也問世了,雖然時間有先後,這不能說明什麼技術是先進的、什麼技術不先進這個問題,只是人們在實際中對技術的理解和總結不同而已,不能說頸椎間盤鏡就是最先進的技術。
PLD技術是盲切,不能針對突出物實行摘除,只能經盤內進行所謂減壓。即使如此,其療效還是不錯的,目前使用這種技術的還大有人在。特別是在頸椎間盤鏡沒有問世的時候,PLD是頸椎間盤突出的唯一微創治療技術。
和PLD相似的技術還有側路椎間盤鏡、激光、射頻等。激光、射頻和所謂臭氧、溶盤等也許算不得微創技術,但為了比較,還是一並列上。早年的楊式鏡也是從PLD轉化而來,雖然加了支同軸內窺鏡,其操作原理也沒有什麼兩樣。
德國胡蘭德在楊氏鏡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增大了手術器械通道,操作上採用椎間孔入路的方式,這就是後來的椎間孔鏡。以提斯技術為代表的椎間孔鏡能夠摘除突出的髓核,應該說在楊氏鏡技術的基礎上的一大進步。但過於粗大的內窺鏡直徑限制了其技術的發展,進入椎間孔必須先進行椎間關節的打磨,多數人認為這是危險和不必的。其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的能力也較弱,鮮見成功的報導。
MED即後路椎間盤鏡克服了椎間孔鏡的弱點,從椎板間入路進行操作能成功的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等,處理脫垂游離的髓核也較為簡單。由於其較大的手術切口(大約20mm)和術中出血難以有效解決等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
二代椎間孔鏡在提斯椎間孔鏡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了內窺鏡直徑,進入椎間孔不必打磨椎間關節的特徵使得這款內窺鏡更受歡迎。其配套電動手術工具也較原始的提斯椎間孔鏡有了很大進步,對鈣化的髓核、狹窄的椎間孔的處理也相當容易了許多。由此衍生的頸椎間盤鏡為脊柱微創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MED傷害較大的特點不為非專業的脊柱科醫生喜愛,專業的脊柱科大夫更鍾愛可以靈活掌握的傳統小切口技術。這項技術特點啟發了開發人員,新型椎板間鏡應運而生了。靈活的椎板間鏡在手術切口上可以運用自如。改進後的後路技術即椎板間鏡技術既可以採用經皮穿刺也可以根據需要採用小切口並支持脊柱其他微創技術和鏡下內固定等,操作簡單安全。這種靈活的技術應該是目前脊柱微創發展的方向,即所謂最先進的技術吧。
值得一替的是,針鏡技術目前發展迅速。這種模塊化設計的產品使用方便靈活,具有上述技術的所有有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中國特色的技術必將大放異彩。
至於射頻、激光、臭氧、溶盤等,前文有所提及,這項技術還算不得真正的微創技術。其不能准確針對病灶治療或者不能成功處理病灶的特點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溶盤甚至是一種即將淘汰的技術。但這項技術操作簡單、損傷較小,在非專業的脊柱醫生和基層醫生中仍然享有市場。但過份商業化的神化這項技術是有害無益的。
6、駝背嚴重,有什麼好的方法和適用工具來治療駝背,我16歲了,最好有圖文示範
一、矯正練習1、手扶牆壓胸腰練習:距牆一步距離站立,兩臂上舉,扶牆,上體盡量向前任,挺胸、凹腰,腳不能前移,胸貼住牆,保持4拍再還原。這個練習應經常性練習,以使少年兒童逐漸形成挺胸拔背的姿勢。2、兩臂翻握挺胸腰練習:背對社一步距離站立,兩臂內旋後舉翻握杠,然後抬頭,挺胸至最高,兩臂盡量內收夾攏,兩腿直立。保持4拍再還原。做6~8次,注意呼吸自然。3、背手挺胸練習:兩腿開立,兩手體後十指交叉握緊,然後兩肩呷骨後鎖,兩臂後上舉至最高,挺胸立腰,再還原。2拍1動,做16次。4、坐位挺腰背:椅背上綁一物(不要太硬),如小皮球等,人正坐於椅子L,臀部盡量靠里邊,後背頂住物體,兩手向後扶住椅子後背,然後盡量內夾兩臂,抬頭挺胸。4拍完成1次,做6~8次。5、擴胸運動:兩腿開立,兩臂前平舉,然後兩臂向側打開擴胸,再還原,如此反復練習 16一20次。要求向後擴胸速度要快,有一定力度,擴胸時抬頭、挺胸、收腹。6、俯卧兩頭起:俯卧地上,膝關節伸直,綳腳尖,兩臂前舉,兩臂與兩腿同時從兩頭抬起,腰背肌肉緊縮,然後還原,做8~12次。要求起時兩腿夾緊,抬頭挺胸。7、仰卧拱背:仰卧,兩臂於體側伸直拉地,背部離地,用力向上挺胸,保持2秒鍾,再還原,做8~10次。要求挺胸時,背部離地面至最高點,脖子不能放鬆。8、持棍繞肩:兩腿開立,兩手握棍比肩略寬,舉棍過頭,雙臂後繞,木棍落至後背,然後雙臂再從後背繞至前由。練習12~15次。要求前後繞肩時手臂要伸直,挺胸收腹。9、爬行運動 兩手和兩腳尖著地,像嬰兒一樣在地上爬行。距離由短到長,速度由慢到快,直線爬也行,轉圈爬也行,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兩次,每次10~15分鍾。10、打滾運動 將身體躺直,在床上打滾,每日兩次,每次5分鍾。為避免頭暈,速度不可太快。11、太極拳 太極拳處處要求以腰為軸帶動四肢,使腰部始終保持自然舒適直豎狀態,對駝背有很好的矯正作用。12、挺胸轉體 自然站立,兩手叉腰,抬頭挺胸,身體先向左轉,後向右轉,反復做30~40下。做這套動作要盡力挺胸收腹,用力轉動。13、持棍轉體 自然站立,兩手持1米長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處,同時挺胸轉體20~30下。14、床邊振臂 仰卧位躺在床上,使肩部靠近床邊,頭自然後仰,兩臂伸展下振20~30下。15、仰卧拱橋 仰卧在床上,以頭和腳為支撐點,把身體像橋一樣拱起來,停5~10秒鍾落下,如此反復做10~20下。16、俯卧撐法。兩手兩腳同時觸地,將頭、頸和身體撐起。練習時曲肘推臂,身體挺直上下運動而 不著地,反復15~30次。17、反撐倒立法。民間又稱「蠍子倒爬牆法」。先距牆1米左右面牆而立,然後兩手與肩同寬在離牆 30~50厘米處著地,並將兩腿伸直向後翻於牆上,兩腳在上,頭在下成反弓形。每次堅持1~2分鍾為宜。18、貼牆站立法。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腿夾緊膝蓋稍用力後挺,臀部肌肉收緊,小腹微收,自然挺胸,兩肩要平並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輕貼身體兩側,脖頸挺直緊貼衣領,下頜微收,頭向上頂。練 習時使兩腳跟、小腿肚、臀部、兩肩及頭部後側均緊貼牆壁。每日可貼牆站1~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19、後仰振臂法。身體正坐於椅子上,兩臂伸直從前方向上向後舉起,同時頭向後仰。或兩臂伸直從身體兩側平舉由前向後運動,同時頭部後仰。每次10~20分鍾。20、側向振臂。上身正坐或兩腿分開站立,兩手直舉於頭側,掌心相對,適當用力使腰部以上身體 向左向右往復擺動。反復30~40次。21、單杠懸吊法。立於高約2.5米的單杠下,兩手與肩同寬抓住杠體使身體自然伸直懸空吊起,而後 小幅度上下振擺。每次1~2分鍾為宜。22、睡覺的時候可以嘗試睡硬床 不枕枕頭趟著休息 每次10~20分鍾23、爬行運動:兩手和兩腳尖著地,象嬰兒一樣在地上爬行,距離由短到長,速度由饅到快,每日爬兩次,每次 0~15 分鍾。這幾種矯治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實用價值,青少年可根據場地和駝背的具體情況選做或全做。經 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定會有一定的效果。二、 其他方法1、推拿按摩:可以鬆弛軟組織,緩解僵硬,有利於改變姿勢,只是矯正的作用有限,對形成正確的姿勢,幫助不大,好的姿勢是靠自身肌肉來維持的。2、醫用支具:適用於輕度駝背,用醫用材料(比如石膏背心,金屬和塑料矯形支架),將脊柱固定在正確的姿勢上,也稱「制動」。效果是立竿見影,姿勢立刻會得到改善,但非常痛苦,而且由於限制運動,必然會造成肌肉萎縮,取下支具後效果難以繼續維持,肌肉萎縮嚴重者,甚至還不如使用支具之前。目前公認較為安全的為背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