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損傷最好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脊髓損傷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脊髓損傷,主要是改善全身各個關節活動度和殘存肌力增強訓練,以及平衡協調動作和體位交換及轉移動作(例如:卧位到坐位、翻身、從床到輪椅、從輪椅到廁所馬桶等移動動作)。
2、手術治療脊髓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當患者出現脊髓損傷需要手術治療時,應該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法,對於胸腰椎不穩定性骨折,椎體後上角壓迫脊髓或骨折脫位而伴有脊髓常受壓症狀者,從後路減壓有時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充分切除脊髓前方的壓迫物,達到徹底減壓的目的。為了加強日後的穩定性,需減壓手術做椎體問植骨,對側椎板骨或輔以哈氏棒內固定術加植骨術。
3、中醫康復治療脊髓損傷,利用祖國傳統醫學,進行針灸。脊髓出現了損傷怎麼治療好?按摩、電針、中葯離子導人等手段,促進康復,另外針對合並症治療脊髓損傷,亦可廣泛使用中葯內服、外用。
4、作業治療脊髓損傷,主要是日常生活動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職業性勞動動作,工藝勞動動作(如編織等),使患者出院後能適應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勞動的需要。另外,作業部門還給患者提供簡單的輔助工具,以利家庭生活動作的順利完成。
5、心理治療脊髓損傷,針對心理不同階段(如否認、憤怒、抑鬱、反對獨立求適應等各個階段)的改變制定出心理治療的計劃,可以進行個別和集體、家庭、行為等多種方法。
6、臨床康復治療脊髓損傷,用特殊護理和葯物如維生素A、C/E、固齒強骨膠囊、鈣片等手段,預防各種合並症發生,亦可進行一些治療性臨床處理,減輕症狀,促進功能恢復
2、脊柱骨折如何診治?
脊柱骨折十分常見,約佔全身骨折的5%~ 6%,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見。脊柱骨折可以並發脊髓或馬尾損傷,特別是頸椎骨折一脫位常合並有脊髓損傷,能嚴重致殘甚至危及生命。
(1)病因與分類
暴力是引起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
①胸腰椎骨折的分類。
單純性楔形壓縮性骨折:是脊柱前柱損傷的結果,這類骨折不損傷中柱,脊柱仍保持其穩定性。
穩定性爆破型骨折: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損傷的結果,脊柱的後柱不受影響,因而仍保留了脊柱的穩定性,但破碎的椎體與椎間盤可以突出於椎管前方,損傷脊髓而產生症狀。
不穩定性爆破型骨折:是前、中、後柱同時損傷的結果。由於脊柱不穩定,會出現創傷後脊柱後突和進行性神經症狀。
Chance 骨折:為椎體水平撕裂損傷。這種骨折也是不穩定骨折,臨床上比較少見。
屈曲—牽拉型損傷:屈曲軸在前縱韌帶後方。前柱部分因壓縮力量而損傷,而中、後柱則因牽拉的張力力量而損傷;中柱部分損傷造成後縱韌帶斷裂;後柱部分損傷表現為脊椎關節囊破裂、關節突脫位、半脫位或骨折。這類損傷往往是潛在的不穩定型骨折。
脊柱骨折—脫位:又稱移動性損傷。椎管的對線對位已經完全被破壞,在損傷平面,脊椎沿橫面產生移位。通常三柱均毀於剪力。
損傷平面通常通過椎間盤,因此脫位程度重於骨折。當關節突完全脫位時,下關節突移至下一節脊椎骨的上關節突前方,互相阻擋,稱為關節突交鎖。這類損傷極為嚴重,脊髓損傷難免,預後差。
②頸椎骨折的分類。
屈曲型損傷:是前柱壓縮、後柱牽張的結果。臨床上常見有:
前方半脫位(過屈型損傷),是脊椎後柱韌帶破裂的結果,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兩種;雙側椎間關節脫位,因過度屈曲使中後柱韌帶破裂所致;單純性楔形(壓縮性)骨折,較為多見,常見於骨質疏鬆者。
垂直壓縮所致的損傷。
第一頸椎雙側性前、後弓骨折:又稱Jefferson 骨折。X 線上很難發現骨折線,CT 檢查可清晰顯示骨折部位、骨折塊數量及移位情況,MRI 檢查能顯示脊髓受損情況。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爆破型骨折:為下頸椎椎體粉碎性骨折,多見於C5, C6 椎體,破碎的骨折片不同程度的凸向椎管內,因此癱瘓的發生率很高。
過伸損傷。
過伸性脫位:常見於高速駕駛汽車,因急剎車或撞車時,由於慣性作用使頭部過度仰伸繼而過度屈曲,使頸椎發生嚴重損傷。前縱韌帶破裂,椎間盤水平狀破裂,上一椎體前下緣撕脫骨折和後縱韌帶斷裂。這種病的特徵性體征是額面部有外傷痕跡。
損傷性樞椎椎弓骨折:此型損傷的暴力來自於額部,使頸椎過度仰伸,在樞椎後半部形成強大的剪切力量,使樞椎的椎弓發生垂直狀骨折。以往多見於被縊死者,故又稱縊死者骨折。
機制不甚了解的骨折。齒狀突骨折可分為3 種類型。第1 型,齒狀突尖端撕脫骨折;第2 型,齒狀突基部、樞椎體上方橫行骨折;第3 型,樞椎體上部骨折,累及樞椎的上關節突,一側或雙側性。
第l 型較為穩定,並發症少,預後較佳;第2 型多見,該處血供不佳,常發生骨不癒合,故需手術治療;第3 型骨折穩定性好,血供亦良好,預後較好。
③根據骨折的穩定性,可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單純壓縮骨折,椎體壓縮不超過原高度1/3 者和腰4 ~ 5 以上的單純附件骨折,不易移位,為穩定型骨折。椎體壓縮1/3 以上的單純壓縮骨折、粉碎壓縮型骨折、骨折脫位、第1 頸椎前脫位或半脫位,以及腰4 ~ 5的椎板、關節突骨折,復位後容易再移位,為不穩定型骨折。
(2)臨床表現
①有嚴重外傷史,如從高空落下,重物打擊頭部、頸、肩或背部,跳水受傷,塌方事故時被泥土、礦石掩埋等。
②胸腰椎損傷後,患者有局部疼痛,腰背部肌痙攣,不能起立,翻身困難,感覺腰部無力。由於腹膜後血腫對自主神經的刺激,腸蠕動減慢,常出現腹脹、腹痛、大便秘結等症狀。
頸椎損傷時,有頭、頸痛,不能活動,明顯壓痛,傷員常用兩手扶住頭部。檢查脊柱時可發現位於中線的局部腫脹和明顯的局部壓痛;頸椎損傷時腫脹和後突畸形並不明顯,但有明顯壓痛;胸、腰段損傷時常有後突畸形。
③ X 線表現X 線攝片檢查對於明確診斷,確定損傷部位、類型和移位情況,以及指導治療,有重要意義。
以胸腰段椎骨骨折為例,X 線的表現是:在側位片上,椎體前上部有楔形改變,或整個變扁。椎體前方邊緣骨的連續性中斷,或有碎骨片,粉碎壓縮骨折時,椎體後部可向後方突出成弧形。合並脫位時,椎體間有前後脫位,關節突的關系有改變,或有關節突骨折。
在正位片上,可見椎體變扁,或一側呈楔形,其兩側的骨連續性中斷,或有側方移位。也可有椎板、關節突、橫突骨折等。
(3)急救處理①用木板或門板搬運。
②先使傷員兩下肢伸直,兩上肢也伸直放於身邊。木板放在傷員一側,2 ~ 3 人扶傷一員軀干,使成一體滾動,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軀干扭轉。或三人用手同時將傷員平直托至木板上。禁用摟抱或一人抬頭、一人抬足的方法,因這些方法將增加脊柱的彎曲,加重椎骨和脊柱的損傷。
③對頸椎損傷的傷員,要有專人托扶頭部,沿縱軸向上略加牽引,使頭、頸隨軀干一同滾動。或由傷員自己雙手托住頭部,緩慢搬移,嚴禁隨便強行搬動頭部。睡到木板上後,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頸的兩側加以固定。
(4)脊柱骨折的治療①胸腰椎骨折的治療。
單純性壓縮骨折的治療:椎體壓縮不超過1/5 者,或老年體弱不能耐受復位及固定者可仰卧於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墊厚枕,使脊柱過伸,囑3 日後開始腰背部肌鍛煉。2 個月後骨折基本癒合,第3個月內可以下地稍許活動,仍以卧床休息為主。3 個月後逐漸增加下地活動時間。
椎體壓縮高度超過1/5 的青少年或中年傷者,可用兩桌法過仰復位。復位後在此位置應用過伸位石膏背心固定。石膏固定期間,鼓勵患者下地活動,堅持每天做腰背肌功能鍛煉。固定時間約3 個月。
也可採用雙髁懸吊法復位。
爆破型骨折的治療:對沒有神經症狀的爆破型骨折,經CT 證實沒有骨塊擠入椎管內者,可以採用雙髁懸吊法復位。對有神經症狀和有骨塊擠入椎管內者,不宜復位。此類骨折宜經側前方途徑,去除椎管內的骨折片以及椎間盤組織,然後行椎體間植骨融合術,必要時還可以置人前路內固定物。後柱有損傷者必要時還需作後路內固定術。
Chance 骨折:屈曲—牽拉型損傷及脊柱移動性骨折—脫位者,都需要做前後路復位及內固定器安裝術。
②頸椎骨折的治療。對頸椎半脫位的病例,在急診時往往難以區別出是完全性撕裂或不完全性撕裂,為防治遲發的並發症,對這類隱匿型頸椎損傷應予以石膏頸圍固定3 個月。對出現後期頸椎不穩定與畸形的病例可採用經前路或經後路的脊柱融合術。
對穩定型的頸椎骨折,輕度壓縮者可採用頜枕帶卧位牽引復位,牽引重量3kg。復位後應用頭頸胸石膏固定3 個月。壓縮明顯的和有雙側椎間關節脫位的可以採用持續顱骨牽引復位再輔以頭頸胸石膏固定。牽引重量3 ~ 5kg,必要時可增加至6 ~ 10kg。攝X 線證實復位後,可於牽引2 ~ 3 周後應用頭頸胸石膏固定,固定時間約3個月。有四肢癱瘓及牽引失敗者須行手術復位,必要時可以切去關節突以獲得良好的復位,同時還須安裝內固定物。
單側小關節脫位者可以沒有神經症狀,特別是椎管偏大者,可以先應用持續骨牽引復位,牽引重量逐漸增加,從1.5kg 開始,最多不能超過10kg,牽引時間約8 小時。在牽引過程中不宜手法復位,以免加重神經症狀。復位困難者以手術為宜,必要時可以切除上關節突,並加作頸椎融合術。
對爆破型骨折有神經症狀者,原則上應該早期手術治療,通常採用前路手術,切除骨片、減壓、植骨融合及內固定手術。
對過伸性損傷,大都採用非手術治療。特別是損傷性樞椎椎弓骨折伴發神經症狀者很少,沒有移位者可以採用保守治療,牽引2 ~ 3周後上頭頸胸上固定3 個月;有移位者應作頸前椎體間植骨融合術。
而對有脊髓中央管周圍損傷者一般採用非手術治療。
有椎管狹窄或脊髓受壓者一般在傷後2 ~ 3 周時作椎管減壓術。
對第l 型、第3 型和沒有移位的第2 型齒狀突骨折,一般採用非手術治療,可先用頜枕帶或顱骨牽引2 周後上頭頸胸石膏3 個月。
第2 型齒狀突骨折如移位超過4mm 者,癒合率極低,一般主張手術治療,可經前路用l ~ 2 枚螺釘內固定,或經後路行Ct 也植骨及鋼絲捆紮術。
3、脊髓損傷有什麼治療好的方案
脊髓損傷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脊髓損傷,主要是改善全身各個關節活動度和殘存肌力增強訓練,以及平衡協調動作和體位交換及轉移動作(例如:卧位到坐位、翻身、從床到輪椅、從輪椅到廁所馬桶等移動動作)。
2、手術治療脊髓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當患者出現脊髓損傷需要手術治療時,應該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法,對於胸腰椎不穩定性骨折,椎體後上角壓迫脊髓或骨折脫位而伴有脊髓常受壓症狀者,從後路減壓有時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充分切除脊髓前方的壓迫物,達到徹底減壓的目的。為了加強日後的穩定性,需減壓手術做椎體問植骨,對側椎板骨或輔以哈氏棒內固定術加植骨術。
3、中醫康復治療脊髓損傷,利用祖國傳統醫學,進行針灸。脊髓出現了損傷怎麼治療好?按摩、電針、中葯離子導人等手段,促進康復,另外針對合並症治療脊髓損傷,亦可廣泛使用中葯內服、外用。
4、作業治療脊髓損傷,主要是日常生活動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職業性勞動動作,工藝勞動動作(如編織等),使患者出院後能適應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勞動的需要。另外,作業部門還給患者提供簡單的輔助工具,以利家庭生活動作的順利完成。
5、心理治療脊髓損傷,針對心理不同階段(如否認、憤怒、抑鬱、反對獨立求適應等各個階段)的改變制定出心理治療的計劃,可以進行個別和集體、家庭、行為等多種方法。
6、臨床康復治療脊髓損傷,用特殊護理和葯物如維生素A、C/E、固齒強骨膠囊、鈣片等手段,預防各種合並症發生,亦可進行一些治療性臨床處理,減輕症狀,促進功能恢復。
希望能夠幫到你!記得點贊!
4、脊椎損傷怎樣治療?
去看中醫
5、脊髓損傷如何治療?
1.早期治療
脊柱損傷的早期救治包括現場救護、急診救治、早期專科治療等。早期救治措施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復。
對各種創傷患者進行早期評估應從受傷現場即開始進行。意識減退或昏迷患者往往不能訴說疼痛。對任何有顱腦損傷、嚴重面部或頭皮裂傷、多發傷的患者都要懷疑有脊柱損傷的可能,通過有序的救助和轉運,減少對神經組織進一步損傷。
遵循ABC搶救原則,即維持呼吸道通暢、恢復通氣、維持血循環穩定。要區別神經性休克和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而出現的低血壓。神經源性休克是指頸椎或上胸椎脊髓損傷後交感輸出信號阻斷(T1-L2)和迷走神經活動失調,從而導致血管張力過低(低血壓)和心動過緩。低血壓合並心動過速,多由血容量不足引起。不管原因為何,低血壓必須盡快糾正以免引起脊髓進一步缺血。積極輸血和補充血容量,必要時對威脅生命的出血進行急診手術。當血容量擴充後仍有低血壓伴心動過緩,應使用血管升壓葯物和擬交感神經葯物。
2.葯物治療
當脊柱損傷患者復甦滿意後,主要的治療任務是防止已受損的脊髓進一步損傷,並保護正常的脊髓組織。要做到這一點,恢復脊柱序列和穩定脊柱是關鍵的環節。在治療方法上,葯物治療恐怕是對降低脊髓損害程度最為快捷的。
6、脊椎損傷怎麼辦?
脊髓損傷百是否能恢復,主要取決於脊髓損傷程度的嚴重程度,此外治療是否及時、治療方法是否得當等因素也會影響脊髓損傷的恢復。對於完全性脊髓損度傷,如患者在損傷早期出現損傷平面以下深、淺感覺完全喪失,肌肉完全癱瘓,淺反射消失或亢進,二便瀦留等情形,特別是脊髓結構完全回性離斷,則難以有效恢復。目前的幹細胞治療和脊髓支架等新手段帶來一些希望,但效果尚不十分去切。如為部分性脊髓損傷,如脊髓挫傷、脊髓水腫、脊髓半側受壓答或損傷(脊髓半切綜合征)等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與康復,患者多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復。
7、脊髓損傷應該怎麼治療
如果懷疑患者脊柱脊髓損傷,盡量避免擅自搬動,造成二次的損傷。因為脊柱脊髓損傷以後,患者的脊柱不穩定,如果搬運不當,在搬運途中對患者造成二次的脊髓神經的損害。首先需要充分評估患者損傷的程度,盡量找專業的急救人員進行搬運和搶救。
8、脊髓損傷有哪些治療方法?
康復治療時機
脊髓損傷後開始康復治療的時機越早越好。一般骨折固定術後或者脊柱外傷後7-10天,非外傷性脊髓損傷(脊髓炎等)病情穩定(一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進入康復醫學科進行治療。至於床邊的早期治療應該更早進行。早期治療可以有效地避免合並症,例如壓瘡、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態。
康復治療潛力
脊髓損傷的患者有強大的恢復潛力。一般來說,早期恢復的過程在數天到6個月內完成。其後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進一步恢復的機會。出現遠端肢體的早期活動,例如腳趾的主動活動,往往預示良好的恢復潛力。要注意痙攣的運動對預後沒有價值。癱瘓部位有感覺者,運動功能恢復的機會較大。感覺正常的部位,運動能力恢復的可能性超過50%。積極參加功能鍛煉是最強大的恢復因素。每個患者都要為1%的希望而做出100%的努力。即使病史很長,但是只要沒有經過康復訓練,就一定有巨大的潛力可以發揮,這就是康復治療的價值。
康復治療特色
全面康復是最重要的特色。醫院將保證採用各種有效的技術手段,使所有的患者都能夠得到最合理的個性化康復治療。不僅保證住院期間的療效,而且致力於為患者建立終生服務的體系,確保患者得到及時的康復指導,實現最佳短期和長期康復效果。康復治療的具體內容包括:
1、 物理治療:包括肌力訓練、平衡和協調訓練、站立和步行訓練、輪椅訓練、體位和轉移訓練、減重訓練、理療、肌電生物反饋治療等。
2、 作業治療: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娛樂和工作訓練等。
3、 矯形器應用:包括踝足矯形器、膝踝足矯形器、互動式步行矯形器、上肢矯形器等。
4、 心理治療:包括心理疏導、生物反饋治療等。
5、 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包括針灸、用特殊護理和葯物如維生素A、C/E,固齒強骨膠囊、鈣片等手段,預防各種合並症發生,亦可進行一些治療性臨床處理,減輕症狀,促進功能恢復和其他手法治療等。
6、 壓瘡處理:包括壓力處理、創面處理、理療、營養支持等。
7、 疼痛處理:包括葯物、封閉、理療、心理疏導等。
8、 痙攣處理:包括去除誘因、口服葯物、神經阻滯、牽張訓練等。
9、 大小便失禁處理:可用人工體神經-內臟神經反射弧手術治療。另可用自家導尿。膀胱造瘺等。
10、 性功能障礙和生育處理:包括葯物、器具、注射、行為治療、心理治療、人工生育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