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需要練氣功的入門方法(要有引氣地方法),以及練成後會出現的現象,詳細點,
基礎練習 初學入靜,最好不要專門去做,只需結合入睡和早晨似睡似醒時可也。躺在床上,閉眼。 此時目光自然沒有了,但你還能在意念中看到房頂所在的位置,我們不妨將這種``看 到"稱為``神光",以與平常的目光相區別。對此神光,任其自由活動(固定其於一處 即為平常所說的凝視或曰意守)。這種自由,本身就是對白天注意力過於凝視的一種 ``反動"。如果可能,勿忘勿助於神光焦點球的這種自由運動。時間久了,這種勿忘勿 助的水平自然就越來越高,這就是功夫和智慧。在太極拳里這叫做``不丟不頂"。 熟練久了,當心中雜念紛紜之時,神光不去追它們(即它們所發生的位置--物理 的、心理的),而仍是自然放鬆地呆在那兒,這樣就好像落葉雖多,但無風,葉子還 是要平穩和緩地落在地上。熟練再熟練,神光焦點球不斷放鬆,自然而然變得越來越 大,不再局限於白天那種小小的局部,做到此時,房子里的你彷彿睡在露天的野外, 與宇宙同大。 要問,這些做法有什麼用,先不管它有沒有什麼具體之用,起碼你可以看到,它 是人類心理學中的基本現象, 所以這些做法如果有用的話,最大的作用是讓人自省這 些基本現象後的基本經驗和基本規律。 而不是一上來就``意守丹田",或者更好一點 像陳攖寧、胡海牙提倡的``聽呼吸"、``皮膚呼吸"之類。 這里的方法,是提倡先去體 會``自然",體會夠了,也就懂得,也就會偶爾地主動一下,弄出點``用處"來。 其中最基本的現象或道理仍然是``測不準原理",即 眼停頻率×焦點球體積=常數 也就是說,當焦點球越小之時,眼停頻率越高,如此自然不會心裡安詳了。反 之,若想心理安詳,必然是應該往眼停頻率變低、焦點球變大的方向上發展。由此可 知,一般所謂的``意守丹田",眼睛凝視於身體中極小的區域,一是不能讓在白天已經 凝視工作了很長時間的精神返還自由,二是不符合心裡安詳之原理。所以對初學者而 言,應該往精神與宇宙同大那個方向上練,即睡覺時感覺上不是睡到狹窄的房間里, 而是睡到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但對於練習有素者,丹田小小的區域,其實在其視界中 是無窮大,正是所謂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境界。那個時候當然也能夠符合心裡安詳 之理。 練好了以後,有了相當的經驗,這應該是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然後可以開始兩種練習,一為晨醒之時,一為白天之時 1、初級:姿勢自然舒適,呼吸柔和,對雜念有所控制,能按本功法要求,進入良性誘導,一念代萬念。 2、中級:在初級功的基礎上,對外界干擾基本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身體放鬆,呼吸綿綿而深長,自感若有若無,常出現輕,重,暖,癢等感覺。 3、高級:在中級功的基礎上,口鼻呼吸漸微,若有若無。身體出現浮,輕,飄,若存若亡。神氣相凝,不自覺進入虛,融,空之境,功後猶如熏香沐浴,身輕神悅,思維敏捷,達到最佳境界。 入靜,是修煉內功的第一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關。隨著入靜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斷精進。入靜也就是進入了我們平常所說的氣功態。在這種狀態中,練功者以一念代萬念,渾渾沌沌,恍恍惚惚,沒有區分,沒有差別。道家稱之為守一,佛家稱之為入空。老子的哎道德經》中有一段活描述了這種狀態:「道之為物,惟恍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這兩個字,非常有學問,歷來許多學者都在解釋它。南懷瑾先生認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們姑且不用繁瑣的訓詁學來解釋這兩個字,單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豎心旁加一個光字,惚是豎心旁加一個忽字,意謂心地光明,飄然自在,活活潑潑,根本不是顛三倒四,昏頭昏腦。」這里要注意兩點,首先是入靜的狀態就是恍兮惚兮,沒有區分,沒有差別,也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邏輯思維。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狀態中,JL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潑潑,這也就是說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這種內景是練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氣作用於人之內氣的結果。 入靜的狀態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它對身體機能進行非常有益的調理,以致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靜狀態下,氣機才能發動,真氣才能勃勃生發。人的下丹田就像一個熔爐,只有入靜才能點起熊熊火焰:又像一個蒸鍋,只有入靜才能引起沸騰。 對於初學者來說,達到入靜的目標必須克服各種雜念。相傳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呂洞賓曾說:「世言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聞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慾,是吾之劍。」他說的不是實有的刀劍,而是心劍、慧劍,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會中。每個人難免不為各種煩惱、貪嗔、色慾所累,為七情六慾所苦,這就是種種的雜念。平常生活中不覺得,而一旦坐下宋閉上眼睛時,雜念就像奔騰的野馬難以架馭。那麼,修煉者就必須運用意志的力量,不斷地排除雜念,最終馴服這匹野馬。馴服這匹野馬的過程也就是功夫長進的過程和身體健康的過程。許多修煉者慨嘆入靜之難,實際上這就說明他的心鏡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灰塵,必須運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劍斬心魔。第二章清心法著重談了清凈身心的重要,讀者可以參考。
[編輯本段]入靜的徵象
什麼樣的狀態才能算得上入靜呢?要清楚地說明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功夫深淺不一樣,所以各人的體驗必然不一樣,但一般來說,都有——些共同的徵象。
神志方面
練功者處於似睡非睡的狀態,但決不是昏睡,正常的思維處於停止狀態,唯一線靈明獨耀。換句話說思維處於感覺階段,雖然對外物有所感覺甚至連綉花針掉地的聲音也能聽見,但只是感覺,沒有邏輯思維,水平如鏡,不起波瀾。如果練功者感覺到自身消失,與天台一,那就是入靜的較高階段。
呼吸方面
練功者幾乎忘卻呼吸.這時的呼吸較平常呼吸更深,更緩、更勻、更細,好像一根絲線,不松不緊,不折不斷。有時練功者感覺凡息停止,出現胎息,也就是人的肚臍呼吸;或者出現皮膚呼吸,皮膚吸氣時有涼感,呼氣時有熱感。不管哪種情況,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一切順其自然。
體感方面
體感方面最重要的是氣場感。練功者能夠感覺全身周圍形成一個氣場,真氣與天地之氣渾然一體,渾渾沌燉,恍恍惚惚,也就算初步進入了入靜之門。繼續練下去,練功者感覺身體無限擴大,直至消失。有的感到氣血蒸騰,丹田部位真氣跳動,滾動、流動,身體發熱,發光。或者感到身體發輕發飄升入天空,或者身體發沉深入地下千丈。
深層意識方面
入靜到比較深的層次時,天目穴往往還會出現各種景象。如見神靈,如聞蟲鳴、鳥叫,異香撲鼻,佳人如畫,多種山川美景、亭台樓閣歷歷如在眼前。這些都稱之為魔景;練功者必須穩住心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保持心鏡不起波浪。
[編輯本段]入靜的姿式
靜功主要以坐姿為主,當然也包括卧姿。但卧姿只是在練功者身體太弱,實在坐不住的情況下採用,一般人盡可能採用坐的姿式練功。坐的方式有平坐式、散盤式、單盤式和雙盤式.這些姿式也反映了功夫的深淺不同。初學者以平坐式為宜,這樣四肢舒暢不受壓迫,有利於入靜。隨著功夫的加深,修煉者必須逐漸過渡到盤腿式,特別是進入高層次的法門時.必須以雙盤才能出功夫。因為這種姿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收懾心神,而且下盤穩固有利於氣機在軀千部位發動,而且一旦真氣充盈寸,下盤堅固的阻力也有利於鍛煉內氣的力量,不管哪種姿式,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自然放鬆,放鬆全身才有利於入靜。放鬆不是鬆鬆垮垮,而是要求脊柱豎直的情況下,全身的嘰肉放鬆,既凝靜而又不僵。太極拳有一名詞叫「虛靈頂勁」,頭住上頂,脊椎自然就豎直了紹過。不過一個初學者是不可能注意得太多的,否則反而會引起緊張。其實只要牢記放鬆,再隨時注意調整身體的緊張部位,保持全身舒適就行了。
[編輯本段]入靜的方法
呼吸人靜法
呼吸入靜法又稱隨息法,也就是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隨呼吸上下出入,以達到一念代萬念的方法。對初學者來說,呼吸入靜法是一個方便法門。 呼吸入靜可以只注意吸氣,而呼氣不著意隨之而出,也可以只注意呼氣,不注意吸氣,或隨呼吸上下出入。 練功者有了一定基礎,全身經絡已經暢通的情況下,可以著意於全身皮膚上,用皮膚的毛細孔吸進天地宇宙間的清靈之氣,呼出全身的病氣,濁氣,用這種意念配合呼吸一段時間善,然後放鬆,什麼都不想,呼吸自然,保持頭腦空白和身體鬆弛舒適的狀態,一旦雜念上來,再用皮膚呼吸法排出雜念,這樣一念代萬念,就能逐步進入入靜的深層次。
意守人靜法
這是最常用的入靜法,意守的穴位主要有上中下丹田、會陰、命門、湧泉.意守法的優點是容易聚氣,得氣較快,但缺點是火候不容易掌握。所謂火候就是指神意於穴位的輕重程度。一般要求似守非守,輕輕著意,勿忘勿助,或者呼氣時放開,或者吸氣時放開。千萬不可死死守住,否則就會出現陽氣上亢、氣滯的現象,引起全身各方面的不適,特別是頭昏腦脹。意守穴位,一般以意守下丹田為普遍(肚臍下一寸五分),因為下丹田為真氣生發之海,一般練周天功多以意守下丹田為主。 意守穴位最好配合觀想.
體感人靜法
練功一段時間以後,全身經絡都已通氣,這時體內出現各種感觸。佛家有「八觸」之說,即動、癢、輕、重、涼、熱、澀、滑。 實際上,體內的感覺不止「八觸」。每個人的感覺都不會完全相同。歸納起來,最重要的感覺是真氣在體內發動的感覺,如真氣的流動、竄動、跳動感,還有全身通氣時真氣的顫動感(類似通電的感覺)和氣場感,還有真氣生發時的熱感。總之,練功者可以細細地體會這些感覺,仔細地在全身搜尋這些感覺,不知不覺也就把各種雜念排除了,從而達到入靜的目的。以筆者的體驗,體感入靜法的效果比較好,——方面這種入靜法比較輕松,不會帶來任何流弊,或者引起緊張,一方面這種方法能提高內省的功力,為日後的現想法以及出現一些高功能打下基礎。
口訣人靜法
各門派都有相應的口訣,默念口訣是幫助入靜的妙法。語言本身就有暗示的作用,特別是世代相傳的口訣,經過各代師傅的傳授,更是具有特殊的信息,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2、之、其、為、觀、於、時這些虛詞在古文中的意思
【 而 】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7.表示因果關系,
8.表示目的關系,
(二)通假字
1.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2.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三)常見搭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 其 】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的","它的"。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它"。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五)常見搭配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 焉 】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②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里)。(《勸學》)
③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逮,激於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於"於何"。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代詞。
1.相當於"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2.哪裡,怎麼。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②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赤壁賦》)
3.作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②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鍾山記》)
【 之 】
1. 形如「謂語+之」時,用作代詞。
①作《師說》以貽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詞用,分別充當謂語動詞「貽」「知」「均」的賓語,構成動賓結構。反過來說,虛詞「之」緊跟在謂語動詞後,這個「之」就作代詞用。
2. 形如「主語+之+謂語」時,起取消主謂句子獨立性。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以上兩個例子中「之」前的「孤」「魚」「師道」在句子中作主語,「之」後的「有」「不傳」為動詞作謂語。在這種情況下,虛詞「之」可以省略不譯。即「孤有孔明,猶魚有水也」;「師道不傳也久矣」。
.3. 形如「名詞+之+謂語動詞/介詞」時,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兩例中,「之」出現在疑問句中,「之」前面分別是名詞「罪」和「陋」,「之」後面是緊跟謂語動詞「有」,而且「罪」和「陋」是作為賓語在謂語動詞的前面。這種情形下的「之」就作賓語前置的標志。虛詞「之」不譯,直接把賓語部分還原到謂語動詞後面即可。
4. 形如「名詞+之+形容詞」時,作定語後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②馬之千里者。
③石之鏗然有聲者。
④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以上三例中,虛詞「之」後面的「利」「強」「千里」「鏗然有聲」「亂耳」「勞形」都是形容詞修飾「之」前面的名詞「爪牙」「筋骨」「馬」「石」「絲竹」「案牘」,翻譯時,「之」不用翻譯,直接把形容詞還原到名詞的前面即可。
5.形如「定語+之+名詞」時,是作結構助詞,譯作「的」。
①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②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以上兩例中,虛詞「之」後面是名詞「病」「眾」,分別由前面的「君」「吳、越」作定語修飾,「之」就譯作「的」。
6.形如「之+地點/處所名詞」且句中缺少相應的謂語時,就作動詞。
①子夏之晉。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輟耕之壟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後面分別是「晉(國)」「南海」「壟上」作為地點名詞,「之」的前面沒有與「晉」「南海」「壟上」相對應的謂語動詞。這種情況下,「之」用作動詞,翻譯為「去、往、到」。
7.形如「形容詞/副詞+之」時,湊成二字或四字音節,不用譯。
①頃之,煙炎張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頃」「鼓」「久」的後面,為了湊成二字音節而使用「之」。翻譯時沒意義。
【 於 】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
①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在)
②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在……方面)
③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⑤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到)
⑥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左忠毅公逸事》從、自)
⑦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
⑧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⑨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①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②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①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②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二)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3、窄怎麼組詞
1、狹窄 [ xiá zhǎi ]:指狹小,寬度小。[心胸、見識等]不宏大寬廣。
造句:不喜歡讀書看報的人,知識面相對來說比較狹窄。
2、窄小 [zhǎi xiǎo]:空間狹窄;范圍狹小。
造句:這個房間太窄小了,連個衣櫃都放不進去。
3、寬窄 [kuān zhǎi]:面積、范圍大小的程度。
造句:用這塊花布做桌布寬窄正合適。
4、窄道 [zhǎi dào]:不作為大路通行的小道或樹籬之間的狹窄通道。
造句:這條窄道是通往後山的捷徑。
5、黑窄 [hēi zhǎi]:黑而狹小。
造句:這間老房子看起來很黑窄,應該推倒重建了。
6、褊窄 [biǎn zhǎi]:(氣量、見識)狹窄。
造句:做人不能太褊窄了,否則你會連朋友都沒有。
4、人生何在
「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個大問題。人從有生以來,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忙著工作,也忙著吃,忙著穿……這到底為了什麼?到底有什麼意義?謎一樣的問題,在兒童,在渾渾噩噩、順從社會習慣而過著一生,不會想到這一問題的,固然是有的。但感受敏捷的,或環境惡劣,事業挫折,身體受到病苦侵襲,失去一分,甚至失去了一切希望。那時,這個問題——這一生到底為了什麼,忙些什麼,就會涌現心頭。雖然問題的偶然想起,或一直縈回腦際,並不能解決,還是不得不一直忙下去——忙著工作,忙著吃,忙著穿……唉!到底「人生的意義何在?」
「一切都是空的」——在某些人心中,得到了這樣的答案。在這些人的思想中,人生忙著工作,忙著吃,忙著穿……,實在毫無意義。過去流傳一首通俗的《醒世歌》,開頭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說什麼:「夫也空,妻也空,大限來時各西東。」「母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說:「人生好比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這是多麼失望,多麼空虛呀!「一切都是空的」——人生毫無意義,與佛法的「一切皆空」,解說上是完全不同的。《醒世歌》代表的看法,一切都歸於失望、幻滅,人生毫無意義。而佛法卻是從現實人生中,否定絕對意義,肯定其相對的意義;更深入的,揭示人生的絕對意義,而予人以究竟的歸宿。
雖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受到空虛、失望、幻滅的侵襲,但人生總不能沒有意義。即使是不完善、不正確的,也總會有些意義,以安慰自己,一直活下去。如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也就是以為如能這樣,就不虛此生,而具有不朽的永久意義。大概地說,一般所說的人生意義,不外乎二類:一、在現實人間;二、在未來天國。在現實人間的,或重視家庭——家族的繁衍,這是將人生的意義寄存於家族的延續。所以人雖死了,而有永久的意義存在。中國儒家是特重於此的。人在家族綿延中,「承先啟後」;所以人要能「裕後光前」,對祖先要慎終追遠。老祖母們別無所求,只希望有幾個孫兒,生前「含飴弄孫」,死後承受其祭祀。這樣,就可以忍受苦痛,安心地了此一生。依於這一意義,「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我人所作的事業,或善或惡,也會報在兒孫。所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或重視國家,將人生的意義寄存於國家中。極端的國家主義者,以為個人從屬於國家,唯有在國家中人生才有意義,似乎人的一生,只是為了實現國家的大方針。這與家族綿延本出於同一根源。古代某些氏族以全族為一體;其中任何一人受到損害,看作對全族的損害,而採取全體的報復。在這種觀念下,為氏族而作戰犧牲,被提升到神的左右。等到氏族擴大而組成國家(或融合多數氏族),就形成人生的意義存在於國家的強盛與繁榮。儒家重視近親,因而重視家庭或宗族,這才分化了。
或著眼於全人類,而以人生的意義存在於人類社會的進步之中。人類進步,人生才有意義,也就是人類的理想。所以人生應為人類的進步、多數人的利益而努力。
將人生的意義寄存於家庭、國家、全人類,並不是人類所願意的,而只因個人的身心組合不久朽壞,而得不到著落。然而,這就能確立人生的意義嗎?重在家庭,如人生而沒有兒女的,那就豈不是人生就沒有意義!重在國家,而從歷史看來,多少盛極一時的國家,而今安在?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成為陳跡了。全人類嗎?人類——我們所知的現實人類,依地球的存在而活動。雖可能是遠在將來,但卻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地球毀壞了,到那時,人類文明的進步、人生的意義又如何存在?這么說來,一般所說的人生意義,終歸空虛,竟逃不出《醒世歌》所代表的看法。
從未來上生天國以說明人生意義的,是一般宗教,特別是西方神教。在天神教看來,人間只是空虛。人類的生在人間,信神,愛神,奉行神的旨意,為了希望未來的進入天國。據說:世界的末日到了,不信神的將陷於永苦的絕境;信神的將進入天國,享受永恆的福樂。嚴格地說,在人間的一切信德善行,不過是為了進入天國作準備而已。然而天國是未來的事,而現生卻不可能進入天國。那末,這只是信仰;因為在現實人生中,天國是不能證實的。以不可能證實的天國作為人生的究極意義,不覺得過於渺茫了嗎?
佛法對於人生,否定其絕對意義,而說是苦,是空。然而人生不是沒有相對的意義;如沒有相對意義,也就不可能經實踐而體現絕對的意義了。先從人生的相對意義來說:依佛陀的開示,人生,世間,不外乎「諸行」——一切生滅現象、生滅流變的過程;沒有不變的,稱為「無常」。「無常」,那就沒有永恆的福樂,終歸於滅,終歸於空,所以說是「苦」。苦,那就沒有究竟的、完滿的自由,所以說「無我」(我,是自在義)。婆羅門教面對這樣的人生世間,構想一形而上的實體,就是「常」,是「樂」,是「我」。佛陀徹底地否定他,稱之為顛倒。佛陀是面對現實,而說「無常」、「苦」、「無我」的正觀。在無常、苦、無我的正觀中,又怎樣肯定人生的意義呢?
依佛陀的開示,人生世間是「緣起」的。緣起的意義是:一切現象,一切存在,所以成為這樣的現象,這樣的存在,並不是神意的,不是自然的,不是宿命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依緣而起的。在主要的、次要的、復雜的種種條件、種種原因下,才成為這樣的現象,這樣的存在。一切依於因緣;對因緣說,稱為果。所以人生世間,是無限復雜的因果關系,受到嚴格的因果法則所規定。
從緣起來說,人是緣起的存在。緣起,有對他的同時互相關系,對自(也間接對他)的前後延續關系。例如人在同一時間,與其他的人、眾生,自然界的地、水、火、風(空氣),是有互相關系的,展轉地互為因果。一種存在就是一種活動,當下都有對自對他的不同影響,成為不同的因果關系。例如一個國家,無論是政治、經濟、教育、外交……,一種措施,一種行動,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別的國家;當然,受到最深遠影響的,還是自己(國家)。一個社團、一個家庭也是這樣的,所有的行動都要影響別的社團、家庭;而更主要的,影響了自己(社團、家)。個人也是這樣,無論語言文字、身體行為,都會影響別人,當下又影響了自己,影響自己的未來;就是沒有表現於外的內心行為,也影響生理,更深遠的影響自己的內心。緣起世間,緣起人生,就是這樣的能動被動、對自對他的關系網路。經中形容為「幻網」、「帝網」,從無限的相互關系、延續關系中,去理解人生——世間的一切。
依緣起的因果觀,佛法確認人生的身心活動,或善或惡,不但影響於外,更直接的影響自己,形成潛在的習性(姑約業力說)。等到一生的身心組合,宣告崩潰——死亡,潛在習性(業力)就以自我愛染的再生欲(「後有愛」)為緣,又展開一新的身心組合,有一新生命的開始。對過去說,這是受到過去業力所決定的(但佛法還有現生的功力,所以不落於定命論)。佛法是這樣的,從緣起因果的延續中,無常無我(沒有一般宗教所說的不變的個靈),而一生一生地無限延續下去。正如國家一樣,並沒有不變的國家實體,而王朝不斷崩潰,又一個個地宣告成立。確認人生是這樣的緣起,就會肯定人生,或善或惡的一切,或者現生受報,或在未來的新生中受報。總之,因果是必然的定律。這一生的身心可以崩潰死亡,而或善或惡的行為,影響自己,決定不會落空。眾生業報的延續,或善或惡,都有或正或負的價值,而影響未來,受或樂或苦的果報。所以死亡是生命的一個過程,而不是從此消滅;一切都有果報,而又一生一生,不斷地造作新業。暫時的苦難,墮落,都不用失望;這是短暫現象,前途是充滿光明的。不過,離苦得樂,唯有順從因果定律,從離惡行善中得來,此外沒有任何幸運,也不是神力所能幫助。
人生是善業所得;而現生的行為善惡,成為未來升沉的樞紐。「人生難得」,佛一再的告示我們。可惜的是,一般佛弟子誤解佛法,所以僅有人生是苦的嘆惜,卻少有「人生難得」的慶幸!依經上說:人類有三種特勝,不但勝過畜生、鬼、地獄,也勝過天神。人類所有的特勝是什麼?是道德,是知識,是堅強的毅力。在人世界中,知道苦而能救濟苦。雖然人類的道德、知識、毅力還不是完善的,不免引起副作用,甚至引起自我毀滅的危機,然而,人類憑藉這些,到底發展出高尚的文化,為不容否認的事實。人類文化的進步,終於理解到不徹底、不完善,而有完善、究竟的傾向。所以人類不但能離惡行善,自求多福,而且更有超越的向上一著。依佛法,唯有自我人類才能發出離心,發菩提心;唯有人類才有超越相對而契入絕對(最初悟證)的可能。人生是怎樣的難得!確認「人生難得」,人生的意義就充分地表現出來。所以,「人生難得」,應好好地珍惜這一生,好好的利用這一生,而不要辜負這一生!
再從人生的絕對意義說:人生能行善而向上,但到底是不完善的,沒有永恆的意義。任何智力或福力都在時間中消失了,人還在或升或墮的流轉(輪回)中。不過,人類能意識到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不徹底,也就能涌現起徹底與完善的理想與要求(佛法稱為「梵行求」)。這一主觀願望不能合理實現,又每被神教徒引上幻想的永恆的天國。依佛法,人生現實是緣起的,唯有理解緣起,把握緣起,深入緣起本性,才能超越相對而進入絕對的境地。緣起,是無常無我的現象;人生,也就是無常(不永恆的)、無我(不自在的)的人生。一切由於緣起,從因果觀點說,一生又一生,到底為了什麼,這樣的生滅不已。原因在:眾生——人類以(反緣起的)自我的愛染為本,依自我愛而營為一切活動。這樣的動作引起業力,形成自我的因果系,而有個體的生滅延續。反之,沒有緣就不起,如滅除自我愛染,那就能解脫生死,到達「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境地。
為什麼會有自我愛染呢?自我愛染(人類特性,自私本質的根源),由於認識上的迷濛(稱為「無明」),為現象所誑惑,而沒有能體認到緣起的本性——本來面目。佛陀以無比的方便善巧,從緣起生滅中,直示緣起性的常寂。對一般認識的現象說,這是不落於時空,不落於彼此,不落於生滅的絕對。緣起本來如此,只是眾生——人類為自我見、自我愛所蒙惑,顛倒不已而已。所以,人類的德性、智力、毅力,在佛的方便誘導下,經修持而進展到高度,就能突破一般的人生境界。從現實的緣起事中,直入(悟入)超越的絕對。到達這一境地,人生雖還是人生,而人生的當下便是永恆,無往而不是自在解脫。佛法的小乘、大乘,雖有多少差別,而原理都是一樣。
人生不但有意義,不但能發現意義,而且能實現絕對的永恆意義。即人生而直通佛道,人生是何等的難得!
5、求探討人生和生死的書籍(若答案好可追加100分)
我昨晚失眠,最近咽喉很痛,就突然想到自己會不會得了絕症,覺得很害怕.然後想了很多事情,跟自己說,如果我明天就死了怎麼辦,之後就很豁然開朗,覺得應該把今天過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覺得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
記得士兵突擊的電視劇中,許三多說:人活著是要做有意義的事情,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要好好活著.
關於書籍我認為1.周國平的書籍會讓人安靜,比如:<人與永恆><安靜><守望的距離><風中的紙屑>等等這些我高中時期看了很多,伴我度過了高三的時光.
2.大學里頭看了季羨林的<留德十年>,季羨林是個很真誠的人,文字敘事的很平淡,但很真切.
3.還有楊絳的<我們仨>,是回憶她與錢鍾書一家三口的往事,文字很安靜.
4.林語堂的散文也很不錯,我個人認為林語堂的文字在寫生活興致方面是中國最好的文字了.
5.安妮寶貝的<素年錦時>里頭的散文也剔除了喧囂,嘈雜,很有靈性.
以上說的大部分都是散文,文筆清淡,透入著淡淡的人生哲理,會讓人安靜的思考.
關於小說,我去年看了一本暢銷書<山楂樹之戀>,文筆沒有矯揉造作之感,情節很感人和淳樸,是70年代的事情.還有<穆斯林的葬禮>,情節很曲折,有史詩性質,最後會讓人流淚.
不過以上兩篇小說,會讓人激動,不知道你是否喜歡,也是悲劇.
看了錢文忠的在百家講壇的"玄奘西遊記",才知道玄奘是很偉大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經歷那麼多磨難,千山萬水,給人很大的啟發.也出了書.可以看一下.
就說這么多了,希望你開心....happy.....
6、人生的意義是什麼?20090720-084
我認為人生的第一階段是生存,能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第二階段是生活,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7、駝背為什麼叫羅鍋
羅鍋就是駝背,方言說法。
駝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脊柱變形,是胸椎後突所引起的形態改變。主要是由於背部肌肉薄弱、鬆弛無力所致。矯正練習的目的是加強背部伸肌的力量,並牽拉胸部前面的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