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的康復評定

脊柱的康復評定

發布時間:2021-05-04 09:27:10

1、康復評定的特點,目的是什麼

康復評定

1、軀體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關節活動功能評定、肌肉力量評定、上下肢功能評定、步態分析、神經電生理評定、痙攣與弛緩的評定、感覺與知覺功能的評定、協調與平衡功能的評定、姿勢反射與原始反射的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上下肢穿戴假肢或矯形器的能力評定、穿戴脊柱矯形器能力的評定等等.

2、精神心理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情緒評定、殘疾後心理狀態評定、疼痛的評定、失用症和失認症的評定、痴呆評定、非痴獃性認知障礙(注意力、記憶、思維)的評定、人格評定等。
3、語言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失語症評定、構音障礙評定、語言失用評定、語言錯亂評定、痴獃性言語評定、言語發育遲緩的評定、吞咽功能評定、聽力測定和發音功能的儀器評定等.

4、社會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社會生活能力評定、生活質量評定、就業能力的醫學評定等。

(1)脊柱的康復評定擴展資料:

康復評定的分期

1、初期評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狀況和障礙程度、致殘原因、康復潛力,據此確定康復目標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2、中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中期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情況,有無康復效果,分析其原因,並據此調整康復治療計劃。中期評定可進行多次。

3、末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結束時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狀況,評價康復治療的效果,提出重返家庭和社會或做進一步康復治療的建議。

2、康復評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康復評定
1、軀體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關節活動功能評定、肌肉力量評定、上下肢功能評定、步態分析、神經電生理評定、痙攣與弛緩的評定、感覺與知覺功能的評定、協調與平衡功能的評定、姿勢反射與原始反射的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上下肢穿戴假肢或矯形器的能力評定、穿戴脊柱矯形器能力的評定等等.
2、精神心理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情緒評定、殘疾後心理狀態評定、疼痛的評定、失用症和失認症的評定、痴呆評定、非痴獃性認知障礙(注意力、記憶、思維)的評定、人格評定等。
3、語言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失語症評定、構音障礙評定、語言失用評定、語言錯亂評定、痴獃性言語評定、言語發育遲緩的評定、吞咽功能評定、聽力測定和發音功能的儀器評定等.
4、社會功能評定
一般包括社會生活能力評定、生活質量評定、就業能力的醫學評定等。
(2)脊柱的康復評定擴展資料:
康復評定的分期
1、初期評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狀況和障礙程度、致殘原因、康復潛力,據此確定康復目標和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2、中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中期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情況,有無康復效果,分析其原因,並據此調整康復治療計劃。中期評定可進行多次。
3、末期評定
在康復治療結束時進行。目的是經過康復治療後,評定患者總的功能狀況,評價康復治療的效果,提出重返家庭和社會或做進一步康復治療的建議。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康復評定

3、脊髓損傷康復評定的項目

?

4、脊髓損傷水平的評定主要靠什麼

神經修復術
一、損傷分類
脊柱骨折病人中約有20%發生神經損傷。通常脊柱損傷越嚴重,脊髓損傷就越嚴重,但並不總是如此。另一方面,輕度脊柱損傷 往往不引起脊髓損傷,但有時也可以造成完全性神經功能障礙,有可能在沒有骨折的情況下,因為血管供應障礙,從而導致脊髓損傷。
1、頸脊髓
A、預制脊髓最常見損傷為屈曲旋轉脫位或骨折脫位,最好發部位為C5—6。
B、壓縮性骨折。C5—6為最常見部位。此類損傷中只有半數病人造成損傷平面以下完全性神經功能障礙。
C、過伸型損傷最常見於伴有退行性改變的老年人脊柱,占頸椎損傷的30%左右。最常見於C4—5,最穩定性損傷。大部分損傷是前面椎體和椎間盤與後面的增厚的韌帶與黃韌帶間的擠壓,壓迫脊髓,導致不完全性脊髓損傷。這些作用力的綜合造成中央脊髓損傷。
2、胸腰脊髓
A、在這一水平大部分脊椎損傷為屈曲型旋轉脫體位或骨折脫位。最常見於T12—L1,造成上面的椎體較下面的椎體前移。這種損傷通常不穩定,常導致脊髓、圓錐或馬尾神經功能的完全性障礙。
B、壓縮性骨折常見,通常表現為椎體高度減低。損傷穩定,神經損傷少見。
3、過伸性損傷。少見,通常導致完全性脊髓損傷。
4、開放性損傷。可見於槍傷或刀傷。脊髓損傷可由於爆裂傷、也可由於子彈穿過或骨折片刺破脊髓所致。

5、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的康復評定

1.腰椎活動度評定
腰椎的運動范圍較大,運動形式多樣,表現為屈曲、伸展、側彎、旋轉等多方向的運動形式。L4-L5和L5-S1節段是腰椎動度最大的節段。評定主動運動時,患者取站立位,觀察患者腰椎各向動度是否受限,並觀察主動活動是否自如,是否伴有疼痛、痙攣或僵硬。若患者主動運動不受限,可在主動運動達最大動度時施加外力。如患者做某個動作時出現了症狀,應該讓患者在該誘發症狀的體位停留10s-20s,觀察症狀是否加重。
(1)前屈:腰椎最大屈曲活動度為40°-60°。腰椎的前屈與人們俗稱的彎腰動作有一定的區別。一般認為,彎腰的活動范圍較大,但是彎腰並非為單獨的腰椎前屈活動,而是腰椎和髖關節共同運動的結果。
(2)後伸:腰椎後伸的最大活動度為20°-35°。當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患者應該用雙手支撐腰部以穩定腰背部。
(3)側屈:腰椎側屈的最大活動度為15°-20°。囑患者以一側手放於下肢的側面盡力向下,測量雙側指尖距離地面的距離。脊柱側屈常為伴隨旋轉的復合動作。
(4)旋轉:腰椎旋轉的最大活動度為20°。檢查時患者取坐位以排除髖關節和骨盆運動的影響。如果站立位測量時需固定骨盆。
(5)復合動作檢查:腰背部的損傷很少由單一的動作引起,因此檢查時需要讓患者進行復合動作,如前屈時側屈、後伸時側屈、前屈和旋轉、後伸和旋轉等。如小關節突綜合征的患者,作後伸和旋轉復合動作會引起症狀的加重。
2.腰椎肌力和耐力評定
(1)軀干屈肌肌力評定:患者仰卧,屈髖屈膝位,雙手抱頭能坐起為5級肌力;雙手平伸於體側,能坐起為4級肌力;僅能抬起頭和肩胛為3級肌力;僅能抬起頭部為2級肌力;僅能捫及腹部肌肉收縮為1級肌力。
(2)軀干伸肌肌力評定:患者俯卧位,胸以上在床緣以外,固定下肢,能對抗較大的阻力抬起上身為5級肌力;對抗中等阻力抬起上身為4級肌力;僅能抬起上身不能對抗阻力為3級肌力;僅能抬起頭為2級肌力;僅能捫及腰背部肌肉收縮為1級肌力。
(3)腹內和腹外斜肌肌力評定:用以測定一側的腹內斜肌和對側的腹外斜肌的共同肌力。患者仰卧位,囑患者盡力抬起頭和一側的肩部,雙手抱頭能屈曲旋轉腰椎為5級,雙臂胸前交叉能屈曲旋轉腰椎為4級,雙臂前伸能旋轉屈曲腰椎為3級,僅能抬起頭部為2級,僅能捫及肌肉收縮為1級。
(4)軀干屈肌耐力評定:患者仰卧位,雙下肢伸直,並攏抬高45°,測量能維持該體位的時間,正常值為60秒。
(5)軀干伸肌耐力評定:患者俯卧位,雙手抱頭,臍以上在床緣以外,固定下肢,測量能保持軀干水平位的時間,正常值為60秒。
3.腰椎特殊檢查
(1)直腿抬高試驗:又稱Lasegue試驗(圖1),檢查時患者雙下肢伸直仰卧,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關節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並徐徐將之抬高,直至患者產生下肢放射痛為止,記錄此時下肢與床面的角度,即為直腿抬高角度。正常人一般可達80度左右,且無放射痛。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圖2),即檢查者將患者下肢抬高到引起放射痛的高度後,慢慢放下腿至患者主訴症狀消失,然後讓患者盡量屈曲頸部或將足背屈,或二者同時進行,如能引起下肢放射痛即為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
在較為嚴重的患者中,不僅患側的直腿抬高試驗呈陽性,連健側的直腿抬高試驗也可以為陽性,稱為間接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圖3)。這是由於健側下肢抬高時可使神經根牽動硬膜囊,從而相應改變了對側神經根與突出物的相對位置,而誘發了疼痛。
(2)股神經牽拉試驗:是腰腿痛檢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在俯位、仰卧位或側卧位進行。在保持髖關節適度的過伸時,將患側膝關節最大限度屈曲,腹股溝或大腿前側疼痛視為陽性,交叉股神經牽拉試驗則為健側屈膝時患側出現症狀。股神經牽拉試驗有兩種做法:一是病人俯卧位,患側膝關節伸直,檢查者將患側的小腿上提,使髖關節處於過伸位,出現大腿前方痛者為陽性;二是患者俯卧位,兩下肢伸直,檢查者站於患者側旁,以手握住患者檢查側踝部,屈曲膝關節,使足跟盡量貼近臀部,出現被檢測大腿前方牽拉痛,大腿前方或後方放射痛,或骨盆抬離床面為陽性。此試驗原理是牽拉了腰大肌及股四頭肌中的股神經而使上位腰神經根緊張,產生疼痛。
(3)「弓弦」試驗:患者行直腿抬高試驗至產生疼痛,此時保持大腿位置不變,檢查者輕度屈曲患者膝關節,症狀減輕。然後用拇指在患者腘部加壓,如再次出現放射性疼痛,則弓弦試驗陽性,說明坐骨神經在其走行區受到壓迫(圖4)。
(4)屈頸試驗(Linder test):患者仰卧位,四肢平放,檢查者一手按其胸前,一手置其枕後,緩慢屈其頸部,若出現腰部及患肢後側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提示坐骨神經受壓。此試驗原理是:患者屈頸時,可使脊髓上升25px~50px,同時向上牽拉神經根及硬膜,在腰骶神經有病變時,可因牽拉神經根而產生大腿後放射痛,嚴重者可引起患側下肢屈起,此即為陽性。
(5)屈膝試驗:如果患者主訴站立時有坐骨神經痛,讓患者向前彎腰伸手去觸摸自己的腳尖。如果患者彎腰時受影響,患側的膝關節屈曲,則認為屈膝試驗陽性,坐骨神經根受到壓迫。
(6)腰部過伸試驗:患者俯卧位,雙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將患者雙下肢向後上方抬高,離開床面,另一手用力向下按壓患者腰部,出現疼痛者為陽性。多見於腰椎峽部裂。
(7)拾物試驗:將一物品放在地上,令患者拾起。脊椎正常者可兩膝伸直,腰部自然彎曲,俯身將物品拾起;如患者先以一手扶膝、蹲下、腰部挺直地用手接近物品,屈膝屈髖而不彎腰的將物拾起,此即為拾物試驗陽性,表示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礙,多見於脊椎病變如脊椎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脫出,腰肌外傷及炎症等。
(8)背伸試驗:患者站立位,囑患者腰部盡量背伸,如有後背疼痛為陽性。表明患者腰肌、關節突關節或棘上、棘間韌帶等有病變,或有腰椎管狹窄症。

6、如何進行脊柱的康復訓練?

你好,患有強直性脊柱的人,平時生活當中站立、卧位都應該保持正確的姿勢,多鍛煉身體,每天早起或睡前適當做下俯卧運動。
1)站立:頭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肓下聳不垂自然放鬆;腹略內收、雙腳與肓等寬,踝、膝、髖等關節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晝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勞累時可將臀部後靠,腰背緊巾在椅背上休息;
3)卧位:晝睡硬板床,宜仰卧,側卧輪流交替,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枕頭不宜過高或不秀枕,另外每月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鍾。

與脊柱的康復評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