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泥後遺症

脊柱泥後遺症

發布時間:2021-05-03 09:57:52

1、如果使用骨水泥,是否有後遺症,成功率目前有多高

有,程度不一,手術技術熟練度,你半月板損傷程度,但不論怎樣你都要做。

2、你好,我腰突,醫生建議做脊柱融合,這個手術風險大嗎,後遺症多麼

這個手術目前已經比較成熟了,一般沒有什麼後遺症,主要是腰椎融合以後,腰部的活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不是說融合了就不能彎腰了,另外就是其他幾個椎間盤將來發生脫出,膨出,突出的幾率相應增加。

3、先天性脊柱裂後遺症

能生育
看病情嚴重程度了。

4、脊椎骨折會有什麼後遺症

脊柱骨折以後的後遺症是什麼?
脊柱骨折以後如果積極的治療,我認為大部分病人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如果是當時損傷比較重或者是後期沒有得到積極的治療,我認為還會留下後遺症的。一般臨床上見到的後遺症,第一、有可能會由於椎體壓縮骨折以後,沒有及時的撫慰,後期可能會出現持續腰痛的情況。脊柱骨折如果有椎體骨折就必須進行手術一般採用鋼板內固定術指導意見:術後有時會有一些情況發生,但是首先說,後遺症很少出現.後遺症有:1術後骨塊清理不凈需二次手術,2術後固定不良,鋼板松動或者是鋼板斷裂.3碎骨塊壓迫脊髓出現脊髓截斷症狀.4手術切口不癒合或延遲癒合或者是傷口感染,4縫線不良或者皮膚對縫線的異物反應等等.生活護理:情況雖然多,但是只是偶然出現,引起重視,但是不要擔心.你在術前要都向你交代術中和術後的風險.

5、腰椎麻醉後遺症。

你說的可能是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也就是在後背脊柱正中打針的方式。腰痛首先可能和你平時的生活方式有關,久坐或者房事頻繁,其次再考慮麻醉的影響,腰麻打的多了是有可能出現腰痛的情況的,這是一種合理的並發症,畢竟進針會損傷韌帶,修復需要時間,但是不會長期造成這個後果。腳底痛就更不可能了,要是神經損傷絕不是這么簡單的後遺症了。更有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

6、佝僂病的後遺症

佝僂病常見於3個月至2歲的小兒,除了神經精神症狀更為明顯外,主要表現骨骼改變。 1.骨骼系統的表現 (1) 頭 部 ① 顱骨軟化:多見於3~6個月的嬰兒,表現為前囟增大,邊緣變軟,顱骨軟化部分常發生在枕骨或頂骨中央,以手指按壓該處,可感顱骨內陷,放鬆後即彈回,猶如按壓乒乓球感覺(稱乒乓頭)。 ② 方 顱:多見於8~9個月以上小兒,表現為前額角突出,頭顱成方形,嚴重者呈馬鞍狀或十字狀頭。 ③ 前 囟:過大或遲至2~3歲方閉合。 ④ 出牙延遲:可遲至10個月甚至1歲後方萌牙,且牙齒缺乏釉質,齒質不堅,易患齲齒。 (2) 胸 部 ① 肋骨串珠: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可見或觸及鈍圓形隆起,以兩側第7~10肋骨最明顯,上下排列如串珠樣。由於肋骨串珠向內隆起可壓迫局部肺組織而影響肺功能,易合並肺炎。 ② 肋膈溝( 赫氏溝,Harrison溝 ): 膈肌附著處的肋骨受膈肌的牽拉而內陷,又因腹部壓力使下部肋緣外翻,形成一條橫溝狀肋膈溝(見圖5)。 ③ 雞胸或漏斗胸: 多見於1歲左右的佝僂病患兒,肋骨骨骺端內陷,胸骨軟化向前突出,形成雞胸;胸骨下端內陷形成漏斗胸。 (3) 四 肢 ① 腕踝畸形:多見於6個月以上小兒,腕和踝部骨骺處骨樣組織增生使局部形成鈍圓形環狀隆起,狀如手、腳鐲樣,稱佝僂病手(腳)鐲(見圖6)。 ② 下肢畸形:常見於1歲以上開始站立行走的小兒,在重力影響下引起長骨變形,表現"O"或"X"形腿。 "O"形腿檢查時,患兒立位,兩足跟靠攏,兩膝關節相距< 3cm為輕度,3~6cm為中度,> 6cm為重度(見圖7)。"X"形腿檢查時,兩膝關節靠攏時,兩踝關節不能靠攏(見圖8),以其間距大小定畸形程度如「O」形腿。 (4) 脊柱和骨盆 佝僂病患兒會坐後因負重可致脊柱側彎或後突;重症佝僂病骨盆前後徑變短或扁平狀,女孩成年後可致難產。 2.肌張力低下 由於血磷降低影響肌肉糖代謝,患兒全身肌張力低下,關節鬆弛,腹部膨隆如蛙腹,坐、立、行均發育落後。 3.其 他 由於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條件反射形成慢,以及語言發育遲緩等,治療後可恢復。 4.血液生化改變 血鈣可稍低,而血磷明顯降低,鈣、磷乘積多數低於30,鹼性磷酸酶明顯增加。 5.X線片骨骼改變 腕部攝片發現長骨骨骺軟骨帶明顯增寬,臨時鈣化帶模糊或消失,呈毛刷狀,並有杯口狀凹陷,骨幹骨質疏鬆,密度減低,骨皮質變薄,易發生彎曲和骨折小兒佝僂病的治療方法
小兒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生長發育障礙和肌肉鬆弛,易驚、多汗為主要特徵的全身性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先天稟賦不足,乳食失調,復感疾病,調護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腎虛損,骨質柔弱或畸形。臨床常用的治療小兒佝僂病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黃芪30克,五味子3克,豬肝50克,豬腿骨(連骨髓)500克,
先將豬骨髓敲碎,與五味子、黃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時,濾去骨片與葯渣,將肝切片人湯內煮熟,加鹽與少許味精調味,吃肝喝湯。一劑可分1頓服完,宜常服,直至病癒。
本方適用於以脾腎虛弱為主要症狀的小兒佝僂病。
[方二]
鮮雞肉500克,青辣椒、蔥、火腿、蒜各50克,豬油250克,醬油20克。將鮮雞肉削去皮,揩乾凈,切為滾刀,炒鍋內放人豬油,待油溫上升到50℃時,將雞肉入鍋炸一下撈起,鍋中留油25克,將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蔥炒一下,把雞倒入鍋內,加入醬油,加一匙肉湯,用澱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許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兒童佝僂病。
[方三]
鹿茸100克,附片30克,豬蹄2隻。將鹿茸切薄片,豬蹄洗凈,3味同入鍋,微火煮數沸,調味食用。
本方適用於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囟門不合等症。
[方四]
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將板栗加水煮半小時,待涼,剝去皮,放在碗內再蒸40分鍾,趁熱用刀將板栗壓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攪勻,再把栗泥填平成餅狀,擺在盤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幾經常食用。
本方常吃對治療小兒佝僂病有效。
[方五]
龜板(即烏龜的腹部甲殼)若干。將龜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換水。颳去污垢,放入砂鍋內,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時,連煮3天,取出曬干,碾為細末。每次1克,每日2—3次,開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兒佝僂病。
[方六]
雞蛋皮若干。將雞蛋皮洗凈;烤乾,研粉過籮極細。1周歲以下,每次服0.5克;1—2歲,每次1克;每日2次。
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兒佝僂病。
[方七]
田螺、醬油、醋各適量。將田螺漂洗干凈,放於沸水鍋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調料吃,可以常煮食。
本方可治因鈣代謝失調而引起的小兒佝僂病。
[方八]
豬脊骨或腿骨150克,紅蘿卜 200克。將二者洗凈共煲湯服食。
本方適用於因腎脾虛弱所致的小兒佝僂病。
[方九]
胎盤粉10克,醋炒魚骨50克,炒雞蛋殼20克,白糖30克。共研細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
本方適用於因腎氣虧損所致小兒佝僂病。
[方十]
虎胚骨(酒炙赤)、生乾地黃、酸棗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風、當歸、川穹、牛膝各等分。將葯製成末,煉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湯下。
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濟方》,適用於小兒佝僂病。
[方十一]
懷山葯、牡蠣、生龜板、黑芝麻各15克,懷牛膝、熟地、茯苓各9克,制首烏12克,山萸肉、生白術、西黨參、全當歸各6克,益智仁3克,大紅棗3枚。水煎服,或將葯研成細末,和勻,每日早晨、晚上用開水沖調4.5克。同時用炙黃芪9克,大紅棗5枚濃煎,連湯帶棗1次服完,每日1次。
本方源於《中醫臨證攝要》,適用於小兒佝僂病。
[方十二]
黃芪、菟絲子、白術各10克。水煎服,上葯煎成200亳升,裝人瓶中備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全程2個月。
本方來源於《上海中醫葯雜志》1987年9月,可主治小兒佝僂病。

與脊柱泥後遺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