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我國脊柱病調查報告

我國脊柱病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04-10 02:58:55

1、脊柱關節病是什麼?

你好,看你描述的症狀,需要驗血排除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主要查 血常規BRT,血沉ESR,CRP,ASO,RF,HLA-B27等
如果有陽性發現,結合病史有腰骶部疼痛,脊柱活動僵硬受限, 並且逐步加重,
可考慮強直性脊柱炎,此病可引起脊柱關節疼痛,部分病例可致髖關節和膝關節等
大關節病變。
你提供的資料有限,建議到設有脊柱外科專業的大醫院進一步就診治療。

2、脊柱病有哪些?

脊柱疾病有很多種,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損傷類疾病:椎體骨折,棘上、棘間韌帶的損傷;
2、脊柱腫瘤、脊柱結核;
3、退化性疾病:胸椎、腰椎椎間盤病變,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
4、代謝疾病:骨質疏鬆,可以導致脊柱疼痛;
5、內分泌、免疫系統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6、脊柱畸形:脊柱側彎等。

3、青年性脊椎病的現狀

<

4、關於強制性脊柱炎,求好心醫生幫幫忙。

ankyosing spondylitis AS(強直性脊椎炎)是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症為主,首先累及骶髂關節,腰椎、頸椎,常發生關節、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韌帶鈣化和骨性強直。身體免疫功能亢進或失調的全身慢性骨關節疾病。
90%患者隨著病情進展,整個脊柱可發生自下而上的強直(10%患者自上而下發展)。先是腰椎前凸曲線消失,進而胸椎後凸而呈駝背畸形;隨著頸椎受累,頸椎活動受限,此時病人體態變為頭向前俯、胸廓變平、腹部凹陷,呼吸靠膈肌運動,最後脊柱各方向活動完全受限,病人行走時只能看見前面有限的一段路面。此階段疼痛、晨僵均不明顯,只在某些有炎症活動的部位仍有疼痛。但此時由於整個脊柱發生強直,病人改變姿勢時自我平衡十分困難很容易發生外傷,且外傷很可能為此階段疼痛突然加重的原因。
晚期脊柱強直、關節畸形後,病情不可逆轉。故遏制病情進展、降低致殘率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有了早期診斷,才可以施以合理的治療。發病形式一般比較隱匿(個別患者可突然發病而且多個關節疼痛)。早期可有厭食、低熱、乏力、消瘦和貧血等症狀,但除兒童外一般都不嚴重。少數病例可有長期低熱和關節病,酷似風濕熱表現,此類病例多屬年齡較輕者,且伴有明顯的貧血消瘦等症狀。
個別病例初起酷似結核病,表現為發熱、盜汗、乏力、體重減輕、貧血和髖關節疼痛。這類病例抗結核治療無效,而消炎痛等非甾體類抗炎葯治療明顯緩解症狀,以及HLA-B27檢測陽性等,利於本病的診斷。
本病的發生與外傷、勞累、發熱和休克有一定的關系。
臨床特點
本病多發於10-40歲,發病高峰年齡為10-30歲,40歲以後發病者少見。西方報告約為10-20%病例發生於40歲以後,本院治療295例中,80%於40歲以前發病,而只有1例40歲以後發病。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例約10∶1。
臨床特點:
1、腰痛
腰痛或不適是本病最常見的病狀,發生率90%左右。其發生隱匿,常為隱痛,難以定位。開始時病人常覺得疼痛或不適,部位在臀深部,疼痛嚴重者常位於骶髂關節,有時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後側。疼痛可因咳嗽、噴嚏或其他牽扯腰背的動作而加重。開始腰背疼痛可為單側或間歇性,以後逐漸進展為雙側、呈持續性伴僵硬感。部分病人一開始就出現腰痛,腰痛嚴重時病人下床都非常困難,此是本病與腰痛病的鑒別要點之一。
有的病例腰痛不適症狀可能比較輕微而未引起重視。病人可能僅感到腰部僵硬或肌肉酸痛,或為椎旁壓痛,即韌帶/肌腱附著點炎症,這類病人很容易被誤診為"風濕痛"、"纖維織炎"、"神經精神性疼痛"。臀、大腿後側痛常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但強直性脊椎炎所致者較少放射至膝以下。
2、晨僵
晨僵也是強直性脊椎炎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病人早起覺得腰部僵硬,活動後可以緩解。晨僵也是病情活動指標之一,病情嚴重者可持續全日。除活動外,熱敷、熱水浴也可使晨僵緩解。
3、肌腱附著點病變
即肌腱/韌帶附著點炎症,為強直性脊椎炎的特徵性病理,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由於胸肋關節、肋骨與胸骨柄等部位的附著點炎症,病人也可出現胸痛,咳嗽或噴嚏時加重,有時可誤診為"胸膜炎",也可能因胸痛類似"心包炎"或"非典型心絞痛"而去看心血管醫生或胸科醫生。由於吸氣時胸廓擴展受限,故早期病例也可出現輕、中度胸廓活動度降低。但可由腹式呼吸代償,故極少出現呼吸困難現象,且對非甾體止痛葯(消炎痛)反應良好。
頸椎僵、痛一般發生於起病數年之後,但少數病例早期也可出現此類症狀。
肌腱附著點病變也可見於肋胸連結、脊椎骨突、髂嵴、大轉子、坐骨結節、脛骨結節和足跟等部位,而作為本病早期表現。病程中,尤其是疾病活動期,也可出現肌腱附著點病變症狀。
4、外周關節症狀
半數以上病例病程中出現外周關節症狀。以外周關節受累為首發症狀者,各醫院報告發生率不同。我院幾年來在收治的病人中合並外周關節症狀者50%左右,兒童強直性脊椎炎以外周關節炎為症狀者更多見,本院收治的兒童強直性脊椎炎病例中,75%的患者以外周關節炎[FS:PAGE]受累為首發症狀。
外周關節受累部位以髖、膝、踝等下肢大關節為多見,也可累及肩、腕等上肢大關節,指、趾等末梢小關節受累較少見。外周關節受累頻數依次為髖、膝、踝、肩關節、上肢、足跟,發生率分別為18.5%、15.5%、2.6%、2.2%和1.3%。也可發生為肩鎖關節和胸銷關節部位。
強直性脊椎炎外周關節受累較少表現為持續性--破壞性(髖關節除外),為區別於類風濕關節炎之一的特點。
Calin等對英國強直性脊椎炎協會1500名病人調查結果,發現發病年齡越輕,髖關節受累發生率越高,預後越差,致殘率越高。隨著發病年齡增加,髖關節受累發生率也隨之降低,嚴重性也隨之減少。國際報告髖關節受累發生率16-36%,國內達60%左右,但不如西方人嚴重。其他外周關節受累也是中國人發生率高,有人發現本病外周關節受累與HLA-AII、DR4和DR7相關,中國人外周關節病發生率高是否與遺傳因素有關,尚待進一步探討。

白細胞抗原B27(HLA—B27)在強直性脊柱炎診斷中是一項重要指標

5、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Anky losing spondy litis,簡稱AS)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常見的骨關節疾病,多見於青年男性,16-32歲發病較多,多數患者呈隱匿發病,病變早期呈轉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多見,伴有睏倦乏力,消瘦氣短、貧血狀,少數可伴有低燒,以及晨僵,夜間翻身困難,起床費力或活動受限,一種姿勢保持長久症狀明顯,此時常被忽視為腰肌勞損等其他疾病,常常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本病發展緩慢,可遷延10-20年,發展到後期,病情發展往往較快,很短時間內形成駝背畸形,關節強直,X線片中發現脊柱已形成竹節樣改變,並出現全身症狀及內臟受累,有少數病人卧床癱瘓,甚至死亡。
強直性脊柱炎是指一種原因尚不很明確的、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彎腰活動障礙,並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腎等多個器官的損害。長期以來由於對該病的認識不足,曾被認為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一種特殊類型。教科書上曾錯誤的把這種病描述為類風濕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或類風濕中心型等。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肯定強直性脊柱炎是完全不同於類風濕關節炎的一種獨立的疾病。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強直性脊柱炎並不是一種少見的疾病。早在幾千年前古埃及人的骨骼中就發現有強直性脊柱炎的證據。1949年國外學者估計本病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約0.5%,最近通過與國際抗風濕病聯盟合作調查,確認我國強直性脊柱病的發病率約為0.3%。如果以這個比例計算,我國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有400萬以上。強直性脊柱炎以年輕男性多見,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20歲左右是發病的高峰年齡。
強直性脊柱炎雖然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但四肢關節病變的發生率並不少見。有資料顯示,四肢關節作為首發症狀者佔43%。而病人在整個病程中出現四肢關節病變者約24%-75%,國內有報告可達91%。
本病的四肢關節病變主要以膝、髖、踝及肩關節受累較多,而肘、手和足等小關節很少受累。其四肢關節常表現為非對稱性,可僅一個關節受累,也可幾個關節受累,常以下肢大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受累居多。疾病早期常可有雙髖關節受累,除關節疼痛外,活動受限,屈曲攣縮,甚至最終出現功能喪失。
由於該病是一種肌腱、韌帶附著點的病變,所以還有關節周圍組織的炎症改變,可有足跟痛、足底痛,坐骨處部位的疼痛。
這個網站上有詳細的說明。(中華強直性脊柱炎研究中心)

6、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脊柱病,那這背後到底是何原因?

突然運動的時候會出現關節響的問題,相信這種經驗大家都有。一般情況下這說明身體出現了僵硬的問題,這時候大家要注意盡量避免一個姿勢維持太久,多注意拉伸和放鬆,特別是頸椎的部分,要知道適當的拉伸和放鬆,可以有效地避免頸椎病的發生。

常使用電腦的朋友會有這種感受,就是工作一段時間後起身會發現頸椎關節嘎嘎響。很多人都擔心是頸椎出現了問題。其實頸椎出現響聲就說明已經有隱患在了。

治療方法:1、一般脊椎如果有了炎症或者出現增生的情況會導致我們的脊椎感到疼痛,其實如果是脊椎炎的話,吃一些相關的葯物再加上平時如果自己在生活中多加註意,慢慢就會好的。

2、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你爸爸還有可能是因為缺鈣所導致的骨質疏鬆,才會引起脊柱,和背部有疼痛的感覺。所以你應該去醫院做下檢查看看這方面有沒有問題,一般是骨質疏鬆的話,我們一般可以通過服用一些含鈣量比較高的鈣片來解決。

3、平時如果有骨質疏鬆的話,我們應該在飲食上注意要盡量多吃一些含鈣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像雞肉和魚肉,都是很好的補鈣食物,另外你也可以試一試做鯽魚湯,鯽魚湯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你在鯽魚湯裡面還可以加點豆腐和其他有營養的蔬菜。

注意事項:我們平時應該多鍛煉身體,同時還應該多曬曬太陽,讓皮膚多接受紫外線的照射,不但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也能增加我們身體內的鈣質吸收。

注意事項:脊椎是有天然的彎曲程度,不管是通過鍛煉或者是按摩,我們的目的都是讓脊椎恢復它的天然彎曲程度,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枕頭,大家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才是,這樣可以避免頸椎病的發生。

7、脊柱會引起哪些疾病?

臨床上脊柱發生病變的原因可能是:外傷引起的脊柱病變,比如車禍,發生腰椎的骨折;炎症包括腫瘤,脊柱的腫瘤;慢性的脊柱結核;脊柱的退行性病變,比如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當然還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包括壓縮性骨折,也會導致脊柱發生相應的病變,臨床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與我國脊柱病調查報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