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前屈後伸示意圖

脊柱前屈後伸示意圖

發布時間:2021-04-09 02:00:30

1、頸椎前屈後伸的角度是多少

?

2、屈,伸,側屈,迴旋脊柱的肌主要有哪些

使脊柱(軀乾和頸部)前屈的肌主要有:胸鎖乳突肌、斜角肌、頸長肌、頭長肌、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腰方肌、腰大肌等。

使脊柱後伸的肌主要有:斜方肌、上後鋸肌、下後鋸肌、頭夾肌、頸夾肌、骶棘肌、橫突棘肌、背短肌等。

使脊柱側屈的肌有:肩胛提肌、腰方肌、肋間肌、橫突間肌等。

與脊柱旋轉有關的肌有:胸鎖乳突肌、斜方肌上部、斜角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夾肌、髂肋肌、脊柱固有的迴旋肌、髂腰肌等。


(2)脊柱前屈後伸示意圖擴展資料:

骨骼肌是運動系統的動力部分,分為白、紅肌纖維,白肌依靠快速化學反應迅速收縮或者拉伸,紅肌則依靠持續供氧運動。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中,牽引骨產生運動。

人體骨骼肌共有600餘塊,分布廣,約占體重的40%,每塊骨骼肌不論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位置和輔助裝置,並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經支配。因此,每塊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器官。

頭肌可分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兩部分。軀干肌可分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為髖(kuan)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壯,這與支持體重、維持直立及行走有關。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頸肌。

3、位於各椎體後面,幾乎縱貫脊柱全長的韌帶是?

醫學知識一般人都不懂,你可以找骨科醫生,他們有辦法

4、簡述脊柱的整體觀的形態,運動形式

答:整個脊柱前面觀從頸部到腰部椎體從上到下逐漸增大再從腰部到骶骨逐漸縮小,這種變化和承受重力的變化有關;後面觀有棘突縱列成一條直線,頸椎棘突短,末端分叉,胸椎棘突長,斜向後下方,成疊瓦狀緊密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狀水平向後棘突間隙較寬;脊柱側面觀有四個生理彎曲,凸向前的有頸部和腰部,凸向後的是胸椎和骶椎形成最早的是胚胎時的胸曲和腰曲,頸曲是在嬰兒抬頭時形成,腰曲是在嬰兒坐立和站立時形成的。頸椎的四個生理彎曲增大了脊柱的彈性,在走和跳躍時可減輕對腦和臟器的沖擊和震盪,維持身體的平衡。脊柱也參與胸廓和骨盆的構成,其容納和保護體內器官,脊柱又是軀乾的中軸,有支持體重和傳遞重力的作用。脊柱是軀干運動的樞紐,椎體於椎體之間的運動幅度有限,但整體連接起來就使脊柱整體運動幅度增大。脊柱可做前屈,後伸,側轉,旋轉和換轉運動。運動幅度最大的不為是在勁段和腰段,故損傷也是多見於這兩個地方。

5、脊椎各部分的彎曲程度。如頸椎前後左右彎曲的度數。

正常頸椎的活動度為:前屈、後伸皆為45°,即前屈時,下頦可接觸胸骨柄;後伸時,視線可直對屋頂。左、右側屈也皆約為45°,即耳垂可接觸聳起的肩部。左(右)旋轉約為60°,即下頦可接觸聳起的肩部。檢查腰椎活動度時,病人取立位,髖、膝關節伸直,醫師用兩手固定其骨盆。正常腰段活動度為:前屈約為45°,後伸約35°,左、 右側彎各30°,旋轉45°。

與脊柱前屈後伸示意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