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化膿性脊柱炎影像表現

化膿性脊柱炎影像表現

發布時間:2021-04-04 09:57:43

1、布魯氏桿菌病的臨床表現

(一)實驗室檢查
1.血象 白細胞半數正常或輕度減少,淋巴細胞相對或絕對增多,分類可達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輕或中度貧血。
2.細菌學檢查 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宮分泌物均可做細菌培養。急性期陽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標本較血液標本陽性率高。
3.免疫學檢查
(1)血清凝集試驗(Wright試驗) 試管法較靈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現陽性反應,1:100以上有診斷價值。病程中效價遞增4倍及以上意義更大。正常人可有低滴度的凝集素;某些傳染病的假陽性率可達30%以上,如兔熱病該凝集效價升高;注射霍亂疫苗的人90%可呈假陽性;接種布魯氏菌活菌苗者,凝集效價也增高。診斷時要注意分析。另外由於抗體IgA、IgG、IgM量的比例不同,如IgA含量高則可出現患者血清低稀釋度為陰性,高稀釋度反為陽性的所謂前帶現象。因此做該實驗時應增大患者血清稀釋范圍。
(2)補體結合試驗補體結合抗體主要為IgG,出現較遲,持續較久,一般1:16以上即為陽性。對慢性患者有較高特異性。
(3)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test)用於測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不全抗體可阻斷完全抗體與抗原的凝集反應,使凝集試驗呈假陰性。Coombs試驗是使不完全抗體與不可見抗原結合的復合物通過抗人球蛋白血清結合成塊,直接可見。故凝集試驗陰性者可作此檢查。1:160以上為陽性。
(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1:320為陽性。此法比凝集法敏感100倍,特異性也好。
(5)皮膚試驗為細胞介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一般發生在起病20天以後。其方法是以布魯氏菌抗原作皮內試驗,陰性有助於除外布魯氏菌感染。陽性僅反映過去曾有過感染。接種疫苗也可呈陽性,所以對無症狀的陽性者可視為本病病人。
(6)其它實驗檢查 瓊脂擴散,對流電泳、被動血凝試驗,放射免疫及免疫熒光抗體試驗等均可應用。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表現
(1)椎體炎:邊緣型骨質破壞最常見,病灶呈多灶性或跳躍性,多侵害1~2個椎體上緣,少數為多個椎體。早期表現小骨質稀疏灶,數周後出現骨質缺損病灶,較大的病灶呈「島嶼狀」。病灶呈軟組織密度未見死骨,病灶邊緣清晰銳利,呈不規則蟲蝕狀破壞或刀鋸樣外觀,後期硬化,增生形成骨刺,呈鳥嘴狀向外或鄰近椎體緣伸展,形成骨橋。椎體中心亦可被侵犯,通常椎體中心病灶迅速硬化,不形成深部骨質破壞缺損,以後逐漸被新生骨代替,無椎體壓縮徵象。
(2)椎間小關節炎:多發生於鄰近病變椎體,關節面破壞不規則,關節間隙進行性變窄,以致於消失,也可表現為繼發性增生性關節炎,產生骨性強直,數個關節同時受侵。
(3)韌帶鈣化:以下腰椎多見,表現為自下而上逐漸發展的前後縱韌帶呈索條狀鈣化影。
(4)椎間盤炎:早期特徵為椎間隙狹窄,密度增高,上下椎體面及椎體緣不規則,有骨質破壞傾向,後期椎體緣骨質硬化增生,附近韌帶鈣化。
2、CT表現
(1)骨改變:骨破壞灶多為2~5 mm直徑的多發、類圓形低密度灶,周邊有明顯的增生硬化帶。多分布在椎體邊緣,少數見於椎體中心,椎小關節亦見類似改變。新生骨中又見新破壞灶,鄰近椎體密度普遍增高,無死骨及椎弓根破壞。
(2)椎間盤改變:椎體破壞均伴有相鄰的椎間隙狹窄,椎間盤破壞,CT表現為等密度影,骨關節面增生硬化。
(3)椎旁軟組織腫塊:椎旁軟組織影與椎體破壞區相連,形態不規則,界限清楚,推壓鄰近的腰大肌。
(4)腰大肌膿腫:少數患者椎體破壞平面的兩側腰大肌增寬,其內有膿腫形成。
(5)骨膜改變:椎體骨膜肥厚,由中間向兩側膨出,使椎體呈斑駁狀不均勻密度增高,梭狀變形,椎體邊緣骨膜增生肥厚鈣化,形成「唇狀」骨贅,新生骨贅加上其間的破壞灶構成「花邊椎」之特徵性表現,但鈣化的骨膜和椎體間仍清晰可辨。相鄰椎體骨贅連結形成椎體側方融合。有時橫突的骨膜表現為橫突頂部帽狀增厚。
(6)韌帶改變:主要表現在前縱韌帶和棘間韌帶鈣化。
3、MRI表現
除CT表現特徵外,可以早期發現骨和周圍累及的軟組織有信號異常,在T1 加權像呈低信號,T2 加權像呈高信號。炎性病變顯示為壁厚、不規則強化,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不清。 布氏桿菌性脊柱炎、脊柱結核、化膿性脊柱炎三者的臨床表現均有發熱、乏力、持續性腰痛、下背痛及放射性疼痛等。影像學表現有椎體骨質破壞、早期椎體骨質疏鬆,後期硬化、增生,椎間隙變窄等相似之處,故容易發生誤診,現將三者區別如下:
1、病因
(1 )布氏桿菌病多發生於農牧區有病畜接觸者,或與含菌標本接觸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以及飲用未經消毒滅菌達標的乳品或食用未熟的牛、羊肉的人群。該病最易侵犯脊柱,其流行病學已經從一個主要是職業相關疾病變成主要由食物引起的疾病。
(2) 脊柱結核多由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感染所致,是一種慢性炎症病變,無明顯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為全身慢性中毒症狀:低熱、乏力、盜汗等。
(3) 化膿性脊柱炎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感染引起,國外有學者認為其有四種不同的臨床表現:①髖關節綜合征:髖部急性疼痛,屈曲收縮;②腹部綜合征:表現如急性闌尾炎;③腦膜綜合征:表現如急性化膿性或結核性腦膜炎;④背痛綜合征:可為急性或漸進性。
2、影像學表現
(1) 布氏桿菌性脊柱炎在X 線攝影上表現為骨質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椎體骨質增生、硬化,少見椎旁囊腫,以下腰椎多見。CT 可顯示小的、多發的骨質破壞灶,破壞邊緣見骨的不同程度增生硬化,死骨少見。MRI 可早期發現骨周圍軟組織和骨髓內炎性的改變,在T1 加權像呈低信號,T2 加權像呈高信號。炎性病變顯示為壁厚、不規則強化,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不清,此點與脊柱結核膿腫壁薄、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晰相鑒別。布氏桿菌性脊柱炎形成的膿腫主要位於受累椎間盤的周圍,不發生流注,椎體破壞輕。此點可以與脊柱結核鑒別。
(2)脊柱結核的X 線表現為椎體骨質破壞,椎間隙變窄,成角畸形及寒性膿腫形成,以胸椎下段及腰椎上段多見,常累及相連的2~3 個椎體,病變以溶骨性破壞為主,骨增生硬化則不顯著。CT 平掃顯示椎體松質骨破壞,骨皮質失去完整性,可見死骨和輕微骨增生和塌陷,早期椎間盤相對完整,後發生破壞,間隙變窄,膿腫呈單房或多房。脊柱結核脊椎炎形成的膿腫最大,可以發生遠距離流注,椎體破壞最重。此點可以與其他兩種鑒別。
(3) 化膿性脊柱炎椎體病變可發生在椎體邊緣或中心部,起初為溶骨性破壞,進展迅速,繼而出現骨硬化增生,這一點可與脊柱結核相鑒別。脊柱結核以破壞為主,一般要在半年後才出現骨增生硬化。化膿性脊柱炎一般很少引起椎體塌陷,但累及附件的機會較多。CT 可顯示椎體骨質破壞、死骨形成及因水腫和炎性滲出所造成的低密度椎旁軟組織腫塊及其中的氣體,對比增強可見炎性腫塊強化。MRI 可在明顯的骨質破壞之前發現脊髓和椎間盤的炎性病變,是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椎間盤感染在T2 加權像上呈不規則高信號,失去其正常結構。化膿性脊柱炎在三種疾病中形成的膿腫最小,破壞最輕,大多數僅僅患者遠期僅僅表現為椎間隙狹窄。此點在與脊柱結核鑒別上有價值。
3、臨床表現
(1) 布氏桿菌性脊柱炎的臨床發熱,可以表現為弛張熱。疼痛劇烈,僅僅限於受累的腰部周圍。疼痛的嚴重程度,介於其他兩種脊椎炎之間。多數發生於腰椎,沒有脊髓損傷症狀。穿刺獲得的膿液表現為粉紅色、洗肉水樣。血常規檢查常常介入正常和異常之間。
(2 )脊柱結核性脊椎炎常表現為低熱,疼痛可以很劇烈,多數相對比較輕,疼痛的嚴重程度低於其他兩種疾病。腰椎發生率最高,可以發生於全身脊柱。20%左右的患者可以表現出脊髓壓迫症狀。穿刺獲得的膿液表現為淡黃色、淡黃色、米湯樣。血常規可以正常。
(3) 化膿性脊柱炎的急性期表現極度高熱,可以達到40度以上。疼痛劇烈,嚴重時靠近床位的步伐、接觸床位的動作都可以引起劇烈的抽搐。疼痛是三種脊椎炎中最嚴重的。多數發生於腰椎,沒有脊髓損傷症狀。膿液表現為稀薄的、粘稠的膿性液體。血常規嚴重異常。
布氏桿菌性脊柱炎、脊柱結核、化膿性脊柱炎在病因、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方面有其特徵性表現,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臨床診斷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特點及影像學特徵綜合判斷,確診需要依靠病理學和血清學培養診斷。

2、您好,化膿性脊椎炎治療【化膿性脊椎炎】

兩個診斷:
1、腰椎椎間隙感染
2、腰椎結核

治療:
1、抗感染
2、抗結核

可以單純抗感染,如果無效後可以微創治療。多不考慮開放手術。
請參考本人的論文和網頁。

(301醫院張西峰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從哪幾方面看?有了解的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青少年多發的疾病,它往往會改變一個青少年的一生。由於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影響多器官、多系統的全身性疾病,故對病人應做全面系統檢查。脊柱病變是本病主要部位,明顯的體征如駝背畸形常是確定診斷的重要依據。因此對疑有本病的病人尤應注意脊柱方面的檢查:有無脊柱駝背畸形,有無骶髂關節和椎旁肌肉壓痛、各個方向運動時脊柱縣否受限等等。
一、診斷典型者或雖不典型但考慮到本病者,一般診斷多無困難。由於X線表現出現較晚,早期確診往往較難。臨床診斷主要依據:
①X線表現最短需10天,一般多在2~3周開始顯示,3周以上則可見本病典型影像,易於確診。
②全身中毒症狀嚴重,伴有不明高熱者,應想到組織深部感染,其中包括化膿性脊柱炎。
③在前者基礎上,伴有腰部疼痛、叩痛及活動受限等,則應擬診化膿性脊柱炎,邊治療邊觀察。
④此外還可參考血培養、椎旁抽出物檢查(非必要時一般不做)及化驗室檢查等。
二、鑒別診斷典型者,尤其病變後期一般勿需與其他疾患鑒別。但不典型者,則應與以下病變鑒別。
(1)風濕症:十分多見,且易伴有腰背部症狀及發熱。但本病有以下特點:遊走性關節痛;侵犯多關節,且較表淺;對阿司匹林類葯物反應敏感;全身中毒症狀較 輕;血培養陰性,抗「O」試驗多陽性。
(2)脊柱結核:亦易混淆,但本病特點為發病及病程十分緩慢;多有結核病史及慢性消耗體質;以胸腰段多見,實物試驗多陽性;x線片以破壞為主,尤以椎間隙多明顯受累,甚至消失;椎旁膿瘍發生率高於化膿性者,尤其是腰大肌或椎旁陰影明 顯增寬。
(3)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本病特點與化膿性脊柱炎鑒別,即主要累及四肢手足的小關節;雙側對稱性發病,後期手足變形;腰部偶可伴發.但症狀輕微;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全身無明顯炎性反應。
(4)其他:此病尚應與傷寒性脊柱炎(可根據肥達反應等)、強直性脊柱炎(起病 於雙側骶髂關節並向上發展等)及波浪熱(流行病史等)等疾患鑒別。

4、化膿性脊柱炎

疾病概述
化膿性脊柱炎較少見,占所有骨髓炎4%。多發生於青壯年,男多於女,兒童與老人也可發病但甚少。發病部位以腰椎為最多,其次為胸椎,頸椎。病原菌以金葡菌為主,其他如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也可致病。
病因
主要為血源性感染,因脊椎靜脈系統有位於硬膜及脊椎周圍無瓣膜的靜脈叢,屬腔靜脈、門靜脈、奇靜脈外的獨立系統,但又與上、下腔靜脈有許多交通枝直接連系。脊椎靜脈系統內血流緩慢,可以停滯,甚至逆流。因此任一靜脈系統內有細菌栓子均可到達脊椎內。Baston通過陰莖背靜脈造影發現陰莖背靜脈和前列腺靜脈叢與脊椎靜脈相通,所以泌尿系統感染可合並脊椎感染。脊椎感染細菌到達椎體中心或邊緣再向椎弓擴展,也可先有椎弓感染再向前擴展到椎管和椎體。到椎管內可產生神經根和脊髓受壓症狀,造成根性神經痛和截癱。也可穿破硬脊膜產生腦膜炎。椎體感染形成膿腫,象脊椎結核一樣向周圍軟組織擴散,在頸椎可產生咽後壁膿腫、頸部膿腫及上縱隔膿腫;在腰椎可產生腰大肌膿腫;在骶椎可產生盆腔、肛旁和坐骨直腸窩膿腫。少數可播及內臟如心包炎、肺膿腫和膿胸等。
也有外傷如子彈貫通傷所造成的繼發感染;或因醫源性所致,如腰穿、脊椎手術等繼發的感染。

疾病分類
骨與創傷科
疾病描述
化膿性脊柱炎較少見,占所有骨髓炎4%。多發生於青壯年,男多於女,兒童與老人也可發病但甚少。發病部位以腰椎為最多,其次為胸椎,頸椎。病原菌以金葡菌為主,其他如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也可致病。

症狀體征
1、畏寒、高熱、神志不清、昏迷、嘔吐、腹脹等急性全身中毒症狀或亞急性表現。
2、腰部劇痛、不能翻身、呻吟不安。體檢中棘突壓痛、局部叩痛及脊柱僵直。
3、椎管內神經根刺激徵象如節段性放射痛、肌痙攣等。肢體癱瘓。

診斷檢查
1.注意發病年齡、性別、部位。追問發病前有無癤、癰、扁桃體炎或泌尿系統炎症病史,有無脊柱或椎間盤手術史或開放性損傷史。
2.詳詢和觀察起病過程,有無畏寒、高熱、神志不清、昏迷、嘔吐、腹脹等急性全身中毒症狀或亞急性表現。
3.特別注意局部症狀,有無腰部劇痛、不能翻身、呻吟不安。體檢中有無棘突壓痛、局部叩痛及脊柱僵直。
4.有無椎管內神經根刺激徵象如節段性放射痛、肌痙攣等。有無肢體癱瘓。
5.X線表現有無椎體骨質疏鬆,邊緣是否模糊不清,椎間隙有無變窄,以及椎體硬化、椎間骨橋形成及椎體融合情況。
6.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沉及血、膿液細菌培養。

治療方案
1.早期聯合應用大劑量抗生素,並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及時調整。靜脈給葯1個月後改為口服,直至症狀消失、血沉恢復正常為止。加強支持療法(營養、輸液、輸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2.急性期應嚴格卧床,可根據情況選用石膏床或用石膏腰圍固定。固定時間一般不應少於3個月或至血沉恢復正常為止。
3.手術治療僅限於:
①神經症狀進行性加重;
②骨質破壞明顯,脊柱畸形及不穩定;
③有較大膿腫形成;
④感染復發;
⑤保守治療無效。

5、化膿性脊柱炎如何診斷?麻煩告訴我

化膿性脊柱炎起病後不久即在椎旁、腰大肌或咽後壁形成較大膿腫,在上胸椎為縱脆後間隙膿腫,下胸椎為腹膜後間隙膿腫,第十一胸椎和第一腰椎為脆下膿腫或腎周膿腫。若膿腫向椎管內擴散,即迅速產生截癱。椎管內膿腫可擴散到硬膜下間隙,引起腦膜炎,或橫斷型脊髓炎,甚至擴散到中樞神經系統,死亡率很高。另外,硬膜外膿腫可由椎間孔穿出椎管外。(一)化膿性脊柱炎的診斷1.化膿性脊柱炎初期可有高熱、寒戰、頭痛溶妄,甚至神志昏迷。2.腰部劇烈疼痛,患者往往不能准確定位,有時可有僵硬和緊因感。3.體檢時腰背肌緊張,脊栓僵宣呈板狀,壓痛范圍廣泛,但以病惟為重,甚至腰及下肢有神經根放射痛。4.結合實驗室檢查和x線診斷確診。(二)化膿性脊柱炎的鑒別診斷1.單純性脊柱結核發病緩慢,全身症狀可見低熱盜汗、乏因無力。x線表現脊柱結核早期沒有明顯的骨質硬化,晚期雖有骨質增生、骨刺形成,但無骨橋形成。脊椎結核合並竇道而有繼發感染時,可與慢性化膿性脊柱炎相似,需做活檢方能鑒別。2.強直性脊椎炎多見於青壯年男性,患者腰脊柱板宜,或成後凸。後期的典型x線片表現為廣泛而對稱的韌帶鈣化,關節竇關節強直,脊柱呈作節樣改變。臨床表現無膿腫或竇道出現。

6、怎樣才能確診強直性脊柱炎

 1、診斷典型者或雖不典型但考慮到本病者,一般診斷多無困難。由於X線表現出現較晚,早期確診往往較難。臨床診斷主要依據:
①全身中毒症狀嚴重,伴有不明高熱者,應想到組織深部感染,其中包括化膿性脊柱炎;
②在前者基礎上,伴有腰部疼痛、叩痛及活動受限等,則應擬診化膿性脊柱炎,邊治療邊觀察;
③X線表現最短需10天,一般多在2~3周開始顯示,3周以上則可見本病典型影像,易於確診;
④此外還可參考血培養、椎旁抽出物檢查(非必要時一般不做)及化驗室檢查等。

7、怎麼確診是胸椎結核病

病情分析: 你好,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是: 常見結核的早期症狀有以下幾種: 1、疲勞易乏力以清晨及下午明顯,但晚上可興奮,有時煩躁失眠。 2、體重減輕又找不出別的原因。 3、胃納減退,食而無味。 4、慢性咳嗽或伴有咳痰,早晨乾咳。 5、出現痰中帶血或咯血。 6、午後潮熱,下午或晚上低熱,後半夜退盡,像潮水那樣有漲有落。 7、夜間盜汗並伴疲勞感,有時反復出現。 8、胸痛、胸悶可伴有發熱,有可能患胸膜炎。 9、婦女出現月經不調如經量減少、延遲或閉經;男性病人尤其青年人易遺精。 意見建議:肺結核患者注意休息,脊柱結核在全身骨關節結核中發病率最高,約占骨關節結核總數的一半,其中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生最多。所有脊柱均可受累,以往以腰椎結核最多,近年來以胸椎多見,腰椎次之,其次是骶椎和頸椎等。椎體結核占絕大多數,單純附件結核少見。胸椎結核常形成椎前和椎旁膿腫,也可出現在後縱隔區或沿肋間向胸壁發展。椎體病變因循環障礙及結核感染,有骨質破壞及壞死,有乾酪樣改變和膿腫形成,椎體因病變和承重而發生塌陷,使脊柱彎曲,腰背部可出現「駝峰」畸形。由於椎體塌陷,死骨肉芽組織和膿腫形成,可使脊髓受壓或血供受累而發生截癱。不要勞累,祝您健康
脊柱結核在全身骨關節結核中發病率最高,約占骨關節結核總數的一半,其中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生最多。所有脊柱均可受累,以往以腰椎結核最多,近年來以胸椎多見,腰椎次之,其次是骶椎和頸椎等。椎體結核占絕大多數,單純附件結核少見。胸椎結核常形成椎前和椎旁膿腫,也可出現在後縱隔區或沿肋間向胸壁發展。椎體病變因循環障礙及結核感染,有骨質破壞及壞死,有乾酪樣改變和膿腫形成,椎體因病變和承重而發生塌陷,使脊柱彎曲,腰背部可出現「駝峰」畸形。由於椎體塌陷,死骨肉芽組織和膿腫形成,可使脊髓受壓或血供受累而發生截癱。

8、如何診斷強直性脊柱炎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現為腰背部疼痛,早起晨僵,持續時間長且HLA-B27陽性者強直發病率為10%-20%,所以可以檢測一下HLA-B27是陰性還是陽性,強直性脊柱炎病因復雜,盲目判斷只會影響自己的情緒而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結果,建議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

與化膿性脊柱炎影像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