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腦癱是脊柱損傷造成的嗎?
腦癱有很多種原因。多數是小朋友在缺氧的情況下,或者說有腦損傷的情況下。
如果是大人,那誘因就多了脊柱損傷或者外傷。還有頭部疾病腦萎縮都可能會腦癱。
2、腦癱患兒的健康教育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你好,下面是資料,希望對您有用: 按摩是一種傳統醫學留下來的瑰寶,,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治療。按摩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按摩一定的穴位能夠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經過臨床驗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適用於嬰幼兒。 腦癱患兒除了要作必要的治療外,還應做一些必要的按摩治療。處於康復期的腦癱患兒,可以在家進行按摩。常用的按摩方法如下。 一、腦癱患兒採取仰卧位,家長按、捏、揉、拿患兒的四肢。 1、點患兒中府穴,拿、揉患兒上臂的前肌群; 2、點患兒肩井穴,拿、揉患兒上臂的後肌群; 3、點患兒的曲池穴,拿、揉患兒前臂的前後肌群。 以上是按摩患兒上肢的方法,可以從中選擇其中的任意一種方法進行按摩。以調整患兒上肢的運動狀態,促進其患側的肢體功能恢復。 1、點患兒的陽陵泉穴,拿、揉患兒的腿外側肌群; 2、點患兒的委中穴,拿患兒的後部肌群直到跟腱; 3、點患兒的環跳穴,拿、揉患兒的內收肌群。 以上是按摩患兒下肢的方法,可選其中的一種進行按摩。 二、患兒採取俯卧位,家長可沿患兒的脊椎方向,從患兒的至陽穴到命門穴的沿督脈的走形順序點、按、叩打等方法按摸穴位;然後在按、揉患兒的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大約位於脊柱旁開一寸半的位置。最後刺激患兒的腰骶神經叢,以起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三、讓患兒背對者家長取正坐位,按、摩、揉、點穴位,如啞門、風池、腦戶、天柱等枕部穴位,以及絡卻、百會、強間、後頂等頂枕部的穴位。能夠起到刺激腦部的運動區,以促進局部功能代償的作用。
希望採納
3、腦癱患兒在早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你好!腦癱早期表現:
1、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小兒腦癱症狀中,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
2、肌張力異常: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了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范圍了解上肢肌張力。測下肢肌張力還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根據足活動的范圍判斷其張力,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范圍大,張力高時活動范圍小。
3、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手足徐動型及共濟失調型表現與痙攣型不同,在第一年內,常安靜躺著,幾乎沒有自主運動,仰卧位時其姿勢與痙攣型相反,表現為下肢屈曲,髖外展,踝背屈。抱起呈直立位時,能控制頭在正中位。
4、、反射異常:痙攣型腦癱小兒深反射(膝反射、二頭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躍或亢進,有時還可引出踝陣攣及Babinski征。腦癱小兒神經反射常表現為原始反射延緩消失、保護性反射減弱或延緩出現。
4、腦癱患者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1、足尖著地
著地的症狀:一般是足尖著地,腳跟不著地,總是愛跳,足尖向內翻,下肢肌張力高,腳從腳趾開始腫到整隻腳形狀如蘿卜很痛無法站立。對以後的走路有很大的影響。
2、剪刀步、內翻足畸形
剪刀步、內翻足畸形症狀: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剪刀步大多是腦發育不全導致的,是腦癱的症狀之一,即因分娩時因窒息引起的大腦損傷、缺血缺氧性腦病或先天發育異常、感染等引起,是痙攣性麻痹的一種表現,即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進。
剪刀步的症狀表現為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足下垂及內翻,行走時雙膝互相摩擦,甚至兩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態。是痙攣型腦癱的一種比較普遍的表現形式。
小兒馬蹄內翻足是臨床最常見的小兒足部畸形,其特點是足的前半部內收、內翻,跟骨內翻、跖屈、跟腱攣縮呈馬蹄畸形等。新生兒發病率為1‰~4.5‰,男女之比為2:1,單側多於雙側。該病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出生後即可發現畸形,因此診斷不困難;後天性馬蹄內翻足一般可由腦癱脊柱裂、外傷等疾病引起。
3、踮腳尖、不能自主下蹲
踮腳尖、不能自主下蹲症狀:踮腳尖、不能自主下蹲症狀:走路會踮起腳,用腳尖走,不能獨立自己蹲下來,必須靠人攙扶,不能自理,會走但是停不穩,孩子有肌張力增高、異常姿勢、肌力弱、平衡差。
4、單側畸形、右足跟不能著地
單側畸形、右足跟不能著地症狀:單側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樣,走路右腳後跟不能著地,腳尖走路,姿勢比較難看,不能長久站立,走路時跛行。
5、形內翻足交叉畸形
形內翻足交叉畸形症狀:兩教相交成內翻足,不能走路,非常的困難。典型的症狀是足內側軟組織緊張,前不能外展,足跟緊不能背伸。
6、剪刀步、交叉邁步
剪刀步、交叉邁步的症狀表現為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足下垂及內翻,行走時雙膝互相摩擦,甚至兩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態。是痙攣型腦癱的一種比較普遍的表現形式。
7、左手垂腕畸形
左手垂腕畸形:左手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樣,不能拿東西,也不能用力,伸指頭比較的困難,左手基本不能用了,有很多小孩子都是先天性的。
8、扭轉痙攣\手腳及頭向後扭轉、不自主抖動
扭轉痙攣\手腳及頭向後扭轉、不自主抖動症狀:扭轉痙攣主要是軀乾和四肢的不自主痙攣和扭轉,但這種動作形狀又是奇異和多變的。起病緩慢,往往先起於一腳或雙腳,有痙攣性跖屈。一旦四肢受累,近端肌肉重於遠端肌肉,頸肌受侵出現痙攣性斜頸。
9、內翻足畸形
內翻足畸形症狀:小兒馬蹄內翻足前足寬而厚,伴有內收畸形,患足1-5趾短縮,跟骨內翻,足跟窄小,足下垂或伴有空凹畸形,患足外側緣向外成明顯弧形改變,患肢肌肉萎縮,足部活動功能障礙,站立時足背中外部著地負重。
10、行走不穩、下蹲時兩腳跟不能同時著地
行走不穩、下蹲時兩腳跟不能同時著地症狀:小孩走路不穩,容易倒,腳後跟不著地,足尖向里撇。走路總一隻腳墊著,下蹲時腳掌不能完全著地,只有腳趾部著地。
5、腦癱有哪些症狀
(一)智力低下:專家統計腦癱患兒的智力約25%基本正常,50%出現輕度或中度弱智,25%為重度弱智。
(二)癲癇約1/3的患兒伴有癲癇。其中痙攣型四肢癱和偏癱較多見,重度弱智者發病率高。有癲癇發作的患兒常常智力低下。
(三)感覺障礙腦癱患兒常出現感覺障礙。如:視覺、聽覺、皮膚感覺
(四)失認和失用失認障礙表現:患兒閉目觸摸物體時無法辨認其種類和形狀,兩點距離和位置辨別也喪失。對各種物體、圖片、符號的外觀特點及位置辨別困難。不能准確的辨別聲音的節奏和語言失用障礙表現:日常生活不會做。如:不會用牙刷刷牙、不會用梳子梳頭、不會做閉眼、呲牙、伸舌,做連貫性動作時順序顛倒。
(五)語言障礙大約30~70%的腦癱兒有語言障礙。表現發音不清、發音困難、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發音。有的20月才會講單字。
(六)口及面部功能障礙患兒面部、口腔、舌部的肌肉肌張力異常,收縮不協調,吞咽困難、流口水,牙齒發育不良。
(七)情緒和行為異常患兒情緒容易波動,喜怒無常;注意力不集中,孤獨不和別人一起玩,持續做一個動作。
(八)脊柱畸形有的患兒脊柱椎體形狀發生變化。如:椎體高度指數(指拍照椎體的側為平片,測量其椎體的高度與椎體前後徑的比值。正常兒童的椎體高度指數是:0.6~0.7)增高,指數越高,病情越重。約20%的患兒有脊柱畸形,如:側凸、前凸、後凸、脊柱滑脫。
6、小兒腦癱聽說可以在脊柱上治療是真的嗎?
確實有這么一回事,也是剛公開不久的一個新療法,據說效果挺好的
7、腦癱患兒脊柱伸展的治療如何進行?
在康復治療中常配合使用矯形器,以達到限制關節異常活動、提高穩定性、協助控制肌肉痙攣、保持肌肉長度、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矯形器的應用關鍵在於根據患兒的個體情況選擇最佳佩帶時期和類型,因此,應由康復醫師、治療師和矯形師共同商榷決定。
8、孩子腦癱有哪些表現?_腦癱
腦性癱瘓的症狀在嬰兒期表現,常以異常姿勢和運動發育落後為主訴。雖然患兒的腦損害或者腦發育異常是非進展性的,隨著腦損傷的修復和發育過程,其臨床表現常有改變。如嚴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在嬰兒早期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以後逐漸轉變為肌張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礙需嬰兒發育到坐甚至站立時才能表現出來。關節攣縮和脊柱畸形等繼發改變也是逐漸發展出來的。可以伴有癲癇、智力低下、感覺障礙、行為障礙等。這些伴隨疾病有時也可能成為腦癱兒童的主要殘疾。臨床上根據運動障礙的性質可分為痙攣型、不隨意運動型、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並根據受累的肢體分布,分為單癱、偏癱、雙癱、三肢癱和四肢癱等類型。單純這個問題,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腦癱是常見病,帶孩子去當地兒童醫院就診,很容易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