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PPT課件
原發布者:鑫淼數據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簡介宜昌市夷陵醫院放射科楊運紅概念椎間孔鏡技術是在C臂X線機或CT的引導下,採用經皮穿刺置入工作套管於椎間盤突出部位,並置入內窺鏡,在內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然後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去除骨質、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解除神經壓迫,松解神經根粘連的技術。發展史椎間孔鏡技術是介入與內窺鏡技術的完美結合椎間盤切吸經安全三角進針,器械進入盤內切除髓核,為間接減壓,不能直接切除脫出髓核,對脫出型療效不佳YESS技術操作同切吸類似,工作套管內置入內鏡,由內向外操作TESS技術發明具有里程碑性意義。其工作套管更加靠後,在硬膜外腔直接對致壓物切除,達到神經根有效減壓發展史療效國外文獻報告術後隨訪31個月,優良率81.4%。國內報告88.4%~95%左右,對於病史短,年齡輕,無病中病,療效更佳。優良率與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成正相關優點直接減壓、量化、安全、創傷輕、出血少、恢復快、療效可靠、並發症少、費用低缺點1、學習曲線相對較長。2、鏡下術野范圍與開放手術相比較小。3、手術適應症相對較窄。椎間孔鏡操作器械德國SFESYSTM脊柱微創手術系統椎間孔鏡操作器械各種環鋸、髓核鉗工作套管椎間孔鏡操作器械環踞及保護套管椎間孔鏡操作器械雙極射頻儀及射頻針椎間孔解剖椎間孔為側隱窩外側的骨性通道,由2、椎間盤突出症最佳的微創手術方式有哪些?
1.經椎間孔鏡下顯微椎間盤摘除術:
此概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為關節鏡或內鏡下可視化手術。神經血管結構要獲得滿意的顯像需要在手術開始正確放置器械到後外側纖維環臨近椎管的部位。與髓核機械切除減壓、化學髓核溶解或激光氣化等技術相比,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是針對性切除突出椎間盤碎片、減壓神經根的技術。
2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
PLDD利用激光汽化導致椎間盤空化、降低椎間盤內壓力而緩解疼痛,適應證包括纖維環完整的包含型椎間盤突出伴與椎問盤病變節段相符的根性症狀,對非包含型或游離型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等則不宜行PLDD。其並發症少見,有椎間盤炎、神經根損傷等可能。
3椎問盤內電熱療法(IDET):
又稱椎間盤內電熱纖維環成形,經插入椎間盤內的絕熱導管引入可屈式熱阻絲至纖維環內層的後外側部、後部,加熱收縮纖維環內表面膠原纖維、澆灼肉芽組織、凝固神經纖維。適應證為持續性腰痛6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無效、直腿抬高試驗陰性、MRI未顯示神經根壓迫、椎間盤造影誘發疼痛加重的椎間盤內破裂型椎間盤源性腰痛。在操作中導管常不能穿過後部纖維環中線至同側纖維環後部,此時同側纖維環後部成為熱療的「盲區」。IDET禁忌證有椎間盤感染、再手術、脊柱不穩、惡性腫瘤,椎間隙狹窄超過75%,而肥胖則為相對禁忌證。
4臭氧髓核氧化術(已基本淘汰):
臭氧能使髓核水分丟失、發生變性、乾涸、壞死、萎縮,從而解除對硬膜囊及神經根的壓迫症狀。同時還具有抗炎及鎮痛和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降低了術後椎間盤感染及症狀加重等並發症。
5化學髓核溶解術(CNL)(已基本淘汰):
木瓜凝乳蛋白酶可以使能保持髓核水分和緊張度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大分子解聚,從而降低椎間盤高度、減輕椎間盤膨出程度。化學髓核溶解術適用於有根性症狀、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影像學(MR1、CJ),和(或)脊髓造影明確為軟性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失敗者。禁忌證包括對番木瓜過敏、馬尾綜合征、懷孕、蛛網膜炎、游離型椎問盤突出、椎問盤炎、脊髓腫瘤、中央椎管或側隱窩狹窄、糖尿病伴周圍神經病變及脊柱滑脫等。
6經皮自動腰椎間盤摘除術(APLD)
Onik等設計的經皮椎間盤自動切削系統,透視定位下插入直徑2.5mm套管,經套管引入直徑2mm、長203.2mm的探針非直視下切割與抽吸椎間盤組織,抽吸和切割同時進行。適應證為纖維環完整的椎間盤突出和輕度髓核突出,手術不進入椎管,對突入椎管的碎片無效。
3、脊椎微創手術
我建議還是先保守治療效果為好。
手術療法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後路手術等,副作用就是手術畢竟有一定風險而且費用較高,手術後也存在復發的可能因素。
此外, 還有介於手術和非手術之間的介入治療,如經皮髓核抽吸術,膠元酶溶解術,椎間盤激光溶核術等。
副作用也是有一定風險(神經損傷)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多同時也存在復發的可能。
非手術治療也稱保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中葯直接外敷祛、各種中、西葯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手法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中葯外敷熏洗,甚至單純的卧床休息也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多採用盡量減少病人損傷的方法進行治療,故常被稱為「保守治療」。80%~9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愈,此方法對於患者而言最為安全,治療費用也較為低廉且療效較佳。
4、脊柱微創手術和傳統手術哪個好?
你說的脊柱微創手術是經皮椎間盤穿刺射頻消融或激光之類的手術吧。它的適應症有限,不是什麼都能治,一般用於症狀輕微,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並且是外側型的腰脫,中央型的不行,間盤突出鈣化的也不行,間盤脫出到椎管的也不行。如果微創手術無效,或你的病情較重,建議到醫院就診,由專業骨科醫生治療,行傳統手術。
總之,一般先行微創手術,效果不好,傳統手術。
最後,最重要的是有病不要亂投醫,還是讓正規醫院的專科醫生診治比較好,免得花了錢,耽誤了病情。
5、目前最先進的脊柱微創技術是什麼?
首先這個提問是不科學的。因為作為一種技術,在脊柱微創這個領域還沒有最先進這種說法。
比較而言,脊柱微創技術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領域發展較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誕生了經皮椎間盤切吸術(PLD)、側路椎間盤鏡、椎間孔鏡(PELD)、後路椎間盤鏡(MED)、激光(PLDD)、針鏡及後來的椎板間鏡、二代椎間孔鏡、射頻纖維針鏡、纖維椎間孔鏡等。2010年頸椎間盤鏡也問世了,雖然時間有先後,這不能說明什麼技術是先進的、什麼技術不先進這個問題,只是人們在實際中對技術的理解和總結不同而已,不能說頸椎間盤鏡就是最先進的技術。
PLD技術是盲切,不能針對突出物實行摘除,只能經盤內進行所謂減壓。即使如此,其療效還是不錯的,目前使用這種技術的還大有人在。特別是在頸椎間盤鏡沒有問世的時候,PLD是頸椎間盤突出的唯一微創治療技術。
和PLD相似的技術還有側路椎間盤鏡、激光、射頻等。激光、射頻和所謂臭氧、溶盤等也許算不得微創技術,但為了比較,還是一並列上。早年的楊式鏡也是從PLD轉化而來,雖然加了支同軸內窺鏡,其操作原理也沒有什麼兩樣。
德國胡蘭德在楊氏鏡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增大了手術器械通道,操作上採用椎間孔入路的方式,這就是後來的椎間孔鏡。以提斯技術為代表的椎間孔鏡能夠摘除突出的髓核,應該說在楊氏鏡技術的基礎上的一大進步。但過於粗大的內窺鏡直徑限制了其技術的發展,進入椎間孔必須先進行椎間關節的打磨,多數人認為這是危險和不必的。其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的能力也較弱,鮮見成功的報導。
MED即後路椎間盤鏡克服了椎間孔鏡的弱點,從椎板間入路進行操作能成功的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等,處理脫垂游離的髓核也較為簡單。由於其較大的手術切口(大約20mm)和術中出血難以有效解決等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
二代椎間孔鏡在提斯椎間孔鏡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了內窺鏡直徑,進入椎間孔不必打磨椎間關節的特徵使得這款內窺鏡更受歡迎。其配套電動手術工具也較原始的提斯椎間孔鏡有了很大進步,對鈣化的髓核、狹窄的椎間孔的處理也相當容易了許多。由此衍生的頸椎間盤鏡為脊柱微創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MED傷害較大的特點不為非專業的脊柱科醫生喜愛,專業的脊柱科大夫更鍾愛可以靈活掌握的傳統小切口技術。這項技術特點啟發了開發人員,新型椎板間鏡應運而生了。靈活的椎板間鏡在手術切口上可以運用自如。改進後的後路技術即椎板間鏡技術既可以採用經皮穿刺也可以根據需要採用小切口並支持脊柱其他微創技術和鏡下內固定等,操作簡單安全。這種靈活的技術應該是目前脊柱微創發展的方向,即所謂最先進的技術吧。
值得一替的是,針鏡技術目前發展迅速。這種模塊化設計的產品使用方便靈活,具有上述技術的所有有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中國特色的技術必將大放異彩。
至於射頻、激光、臭氧、溶盤等,前文有所提及,這項技術還算不得真正的微創技術。其不能准確針對病灶治療或者不能成功處理病灶的特點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溶盤甚至是一種即將淘汰的技術。但這項技術操作簡單、損傷較小,在非專業的脊柱醫生和基層醫生中仍然享有市場。但過份商業化的神化這項技術是有害無益的。
6、脊柱微創手術有哪些優點呢?
1 手術創傷小:與常規開放手術相比,脊柱微創手術切口更小,對椎旁肌肉的損傷也明顯減小。2 療效滿意:研究表明,很多常規開放手術的患者發生術後腰背部疼痛,是由於開放手術對椎旁肌肉軟組織損傷過大引起的。而脊柱微創手術由於對椎旁肌肉等軟組織損傷小,術後很少發生腰背部疼痛,療效滿意。3 恢復快:常規開放手術由於對脊柱的結構以及椎旁肌肉損傷很大,術後一般需要1~3個月的恢復期,而脊柱微創手術由於對脊柱結構和椎旁肌肉軟組織破壞小,術後恢復較快。4 手術出血少:微創手術小暴露,切口小,所以出血也很少,往往不需要輸血,利於患者的恢復。5 皮膚切口小,瘢痕小,外形更美觀:腰椎常規開放手術的切口一般為10~15cm,而進行脊柱微創治療時,手術切口一般為0.7~5cm,還可採用整形美容縫合方法,十分有利於美觀。6 住院時間短,可降低醫療費用,患者容易接受。
7、怎樣理解脊柱微創手術(椎間孔鏡技術)?完全不同於介入技術。
脊柱微創手術技術(椎間孔鏡技術):如同關節鏡,腹腔鏡,胸腔鏡技術一樣利用管道鏡下通過 屏幕直接觀看病變組織而取出病變組織的技術。介入技術:(一)膠原酶化學溶解術原理:溶解椎間盤髓核的蛋白多糖,使椎間盤體積小而減輕或者解除神經壓迫。(二)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PLD)(三)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原理:利用激光能量,達到自動汽化椎間盤部分髓核,以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從而降低椎間盤突出對脊髓神經的壓迫,達到治療目的。(四)溫控熱波椎間盤修補術(IDET)(五)等離子消融術原理:利用70度熱凝使髓核內的膠原纖維氣化、收縮和固化,使間盤總體積縮小,從而降低盤內壓力,減輕間盤組織對神經根的刺激,達到治療目的。(六)臭氧消融術原理:氧化髓核細胞,從而使突出的髓核回縮,盤內壓力降低,緩解對椎間盤痛覺感受器和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達到治療目的。(七)射頻靶點技術原理:利用一個高頻率交替變化的電場而產生高頻振盪而摩擦產熱,致使細胞變性凝固,發生物理化學變化,達到損毀靶點區組織的一種治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