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最好的頸椎病手術醫生是誰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三甲)
研究機構:運動醫學、脊柱外科的權威醫院。
擅長治療:頸椎病、腰椎病、運動創傷。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49號。
交通:331、375、386路公交車
王超
科 室: 北醫三院骨科
職 稱: 主任醫師
擅 長: 高位頸椎疾病
李邁
科 室: 北醫三院骨科
職 稱: 副主任醫師
擅 長: 脊柱外科,重點為頸椎疾患和腰椎疾患。包括頸椎病、頸椎管狹窄、頸椎畸形、頸椎創傷;腰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
建議到北醫三院的骨科治療!
2、跪求上海第十人民脊柱微創中心賀石生教授資料求大神幫助
賀石生,微創治療專家。德國慕尼黑脊柱微創外科醫院院長H. Michael Mayer教授,義大利羅馬神經外科醫生Roberto Gazzeri參與編寫的《微創腰椎融合術》也於2010年1月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為了推廣脊柱微創技術的科普知識,賀石生教授還組織國內著名脊柱微創外科專家出版了國內外第一本脊柱微創科普書《脊柱常見疾病的微創治療與康復》,該書2010年3月即將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為了克服進口脊柱微創器械價格昂貴的缺點,推動脊柱微創外科技術在國內的廣泛開展,在大量臨床實踐的基礎上,賀石生教授和上海源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研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脊柱微創外科器械和設備如:Mini-Spine微創牽開器,Mini-Tube微創通道,脊柱微創定位器等,這些器械和設備已經在國內數十家醫院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參考: www.tongjispine.com/wound.php
採納哦
3、全國做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最好的醫院是哪個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典型症狀: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
常見症狀: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神經系統反射改變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後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其他症狀:
1.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小;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2.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4、徐州仁慈醫院有北京來的專家做脊柱手術的嗎?
有大專家,李慶恩主任,張冶主任手術都很厲害。
好像,9月4號,美國鴻建裕-楊氏醫療集團旗下的台灣脊柱微創專家到仁慈醫院,現在就可以預約手術。
你在網上再搜搜吧!
5、目前最先進的脊柱微創技術是什麼?
首先這個提問是不科學的。因為作為一種技術,在脊柱微創這個領域還沒有最先進這種說法。
比較而言,脊柱微創技術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領域發展較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先後誕生了經皮椎間盤切吸術(PLD)、側路椎間盤鏡、椎間孔鏡(PELD)、後路椎間盤鏡(MED)、激光(PLDD)、針鏡及後來的椎板間鏡、二代椎間孔鏡、射頻纖維針鏡、纖維椎間孔鏡等。2010年頸椎間盤鏡也問世了,雖然時間有先後,這不能說明什麼技術是先進的、什麼技術不先進這個問題,只是人們在實際中對技術的理解和總結不同而已,不能說頸椎間盤鏡就是最先進的技術。
PLD技術是盲切,不能針對突出物實行摘除,只能經盤內進行所謂減壓。即使如此,其療效還是不錯的,目前使用這種技術的還大有人在。特別是在頸椎間盤鏡沒有問世的時候,PLD是頸椎間盤突出的唯一微創治療技術。
和PLD相似的技術還有側路椎間盤鏡、激光、射頻等。激光、射頻和所謂臭氧、溶盤等也許算不得微創技術,但為了比較,還是一並列上。早年的楊式鏡也是從PLD轉化而來,雖然加了支同軸內窺鏡,其操作原理也沒有什麼兩樣。
德國胡蘭德在楊氏鏡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增大了手術器械通道,操作上採用椎間孔入路的方式,這就是後來的椎間孔鏡。以提斯技術為代表的椎間孔鏡能夠摘除突出的髓核,應該說在楊氏鏡技術的基礎上的一大進步。但過於粗大的內窺鏡直徑限制了其技術的發展,進入椎間孔必須先進行椎間關節的打磨,多數人認為這是危險和不必的。其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的能力也較弱,鮮見成功的報導。
MED即後路椎間盤鏡克服了椎間孔鏡的弱點,從椎板間入路進行操作能成功的處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黃韌帶肥厚等,處理脫垂游離的髓核也較為簡單。由於其較大的手術切口(大約20mm)和術中出血難以有效解決等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
二代椎間孔鏡在提斯椎間孔鏡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了內窺鏡直徑,進入椎間孔不必打磨椎間關節的特徵使得這款內窺鏡更受歡迎。其配套電動手術工具也較原始的提斯椎間孔鏡有了很大進步,對鈣化的髓核、狹窄的椎間孔的處理也相當容易了許多。由此衍生的頸椎間盤鏡為脊柱微創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MED傷害較大的特點不為非專業的脊柱科醫生喜愛,專業的脊柱科大夫更鍾愛可以靈活掌握的傳統小切口技術。這項技術特點啟發了開發人員,新型椎板間鏡應運而生了。靈活的椎板間鏡在手術切口上可以運用自如。改進後的後路技術即椎板間鏡技術既可以採用經皮穿刺也可以根據需要採用小切口並支持脊柱其他微創技術和鏡下內固定等,操作簡單安全。這種靈活的技術應該是目前脊柱微創發展的方向,即所謂最先進的技術吧。
值得一替的是,針鏡技術目前發展迅速。這種模塊化設計的產品使用方便靈活,具有上述技術的所有有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中國特色的技術必將大放異彩。
至於射頻、激光、臭氧、溶盤等,前文有所提及,這項技術還算不得真正的微創技術。其不能准確針對病灶治療或者不能成功處理病灶的特點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溶盤甚至是一種即將淘汰的技術。但這項技術操作簡單、損傷較小,在非專業的脊柱醫生和基層醫生中仍然享有市場。但過份商業化的神化這項技術是有害無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