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milgram試驗

脊柱milgram試驗

發布時間:2021-03-14 07:29:07

1、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1、從眾實驗
"阿希實驗"是研究從眾現象的經典心理學實驗,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在40多年前設計實施的。所謂從眾,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實驗就是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
典型的實驗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兩張,一張畫有標准線段,另一張畫有比較線段。被試7人一組,其中6人是實驗助手(即假被試),第6人是真正的被試。被試的任務是在每呈現一套卡片時,判斷a、b、c三條線段的哪一條與標准線段x等長。
實驗開始前幾次判斷,大家都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從第7次開始,假被試(助手)故意作出錯誤的選擇,實驗者開始觀察其被試的選擇是獨立還是從眾。面對這一實驗情境,真被試在作出反應前需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還是別人的眼睛有問題?是相信多數人的判斷,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在確信多數人的判斷是錯誤時,能否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阿希從1951年開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復這項實驗,結果發現:
•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試始終保持獨立性,無從眾行為;
 •約有15%的被試平均作了總數四分之三次的從眾行為;
 •所有被試平均作了總數三分之一的從眾行為。

2、服從實驗
心理學家米爾格爾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從實驗,是其一系列有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最有影響的一個研究。
實驗的被試是通過廣告招聘來的40名職業不同的男性,每次實驗付酬4.5美元。實驗主試告訴被試,實驗是為了研究懲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實驗時,兩人一組,一人當學生,一人當老師,師生角色由抽簽決定。教師的任務是朗讀配對的關聯詞讓學生記憶,然後教師呈現某個詞時,學生在四個備選中選擇其中之一。如果選錯,教師就按電鈕給學生施以電擊作為懲罰。電擊強度從15伏到450伏,分30個按鈕,電鈕下方對應標明「弱電擊」、「中等電擊」、「特強電擊」、「劇烈電擊」、「極劇烈電擊」、「危險電擊」,最後兩個用「××」標記。
由於事先的安排,實際上每組只有一個是真的被試,另一個是實驗者的助手,即假被試。抽簽結果,真被試總是當教師,假被試總是當學生。另外,這些電擊也是假的,但為了使作為「教師」的真被試深信不疑,實驗前,首先讓其接受一次強度為45伏的真電擊,作為懲罰學生的體驗。結果「教師」感覺雖然45伏電擊微弱,但已感到難受。
實驗開始,「教師」和「學生」分在兩個房間,被牆隔開,相互看不見,可以用電訊傳聲的方式聯系。然後在「學生」的胳膊上綁上電極,這是為了在學生發生錯誤選擇時,可由教師施以電擊懲罰。而且實驗者把「學生」用帶子捆在椅上,向「教師」解釋說是為防止他逃走。在實驗開始時,「學生」故意出錯,教師給予電擊,當學生多次出錯,教師電擊的電壓升到75伏時,有人開始呻吟。隨著「學生」錯誤不斷,「教師」電擊的電壓值不斷升高,而「學生」則叫喊怒罵,哀求討饒,踢打牆壁,最後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這些聲音只是放錄音而已,而教師並不清楚。作為被試的「教師」不忍心繼續做下去,問主試怎麼辦?實驗主試嚴厲督促「教師」堅持做下去,並表示一切後果由實驗主試承擔,與「教師」無關。這時,充當「教師」的被試既要執行實驗主試的懲罰命令,又要承受被懲罰者「學生」反抗的壓力,內心沖突很厲害,出現了出汗、顫抖等現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試服從了命令,直到給予答錯的「學生」電擊高達450伏。另有35%的被試,作了種種反抗,拒絕執行命令,他們認為這樣做太傷天害理。實驗後,主試公開了真實情況和實驗目的,以消除被試的緊張、焦慮和內疚。

3、競爭實驗
心理學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該實驗要求兩兩成對,兩人分別充當兩家運輸公司的經理,兩人的任務都是使自己的車輛以最快的速度從起點到達終點,如果速度越快,則賺錢越多,要求盡可能多賺錢。每人都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條是個人專用線,另一條是兩人共同的近道線,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輛車,因此使用這條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種辦法:雙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設計明確告訴被試,即使交替使用單行線,也必須要有一點等待時間,但走單行道遠比啟用個人專線經濟、有效。實驗最後以被試起點至終點的運營速度記分,分數越高越好。實驗的結果表明,雙方都不願意合作,狹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在實驗中也會偶有合作,但大多數都是競爭的結果。當實驗者要求被試闡明寧可投入競爭也不願選擇合作的理由時,大多數被試表示自己希望戰勝其他競爭者,他們並不重視自己在實驗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寧可去競爭,勝過他人,實現自我價值。這一實驗證實了人們心理上傾向競爭的論斷。
 研究還表明個體之間的競爭與群體之間的競爭有很大區別。在群體競爭的條件下,群體內成員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動的目的指向性很強,彼此交流及時,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率。在個人競爭的條件下,多數人只關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夠支持。

4、羅森塔爾效應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個著名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的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學生進行所謂「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通知教師說:「這些兒童將來大有發展前途」。實際上這些學生是隨機抽取的。結果八個月後,對這些學生進行智能測驗,發現名單上的學生成績確實進步了,教師也給了他們好的品行評語,實驗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應。羅森塔爾認為這個結果是因為教師接受了「權威謊言的暗示」,對名單上的學生態度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偏愛心理和情感。從而對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產生了直接影響,並促進了預期期望效果的達成。他借用希臘神話中主人公皮格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這個效應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後來,人們也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或「教師期望效應」。

5、皮亞傑品德發展階段論實驗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兒童品德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關於兒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斷問題的研究,為品德發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學基礎。
皮亞傑依據精神分析學派的投射原理,採用對偶故事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他設計了一些包含道德價值內容的對偶故事,要求兒童判斷是非對錯,從兒童對行為責任的道德判斷中來探明他們所依據的道德規則,以及由此產生的公平觀念發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亞傑在研究中所用的一個對偶故事。
A有一個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親出去了,朱利安覺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開始時他拿著鋼筆玩。後來,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塊墨水漬。
B.一次,一個叫奧古斯塔斯的小男孩發現他父親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親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滿以幫助他父親。這樣,在他父親回家的時候,他將發現墨水瓶灌滿了。但在打開墨水瓶時,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塊墨水漬。
皮亞傑對每一個對偶故事都提出了兩個問題:(1)這兩個孩子的過失是否相同?(2)這兩個孩子中,哪一個更壞一些?為什麼?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皮亞傑發現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與其認識能力的發展存在著互相對應、平衡發展的關系,這種認識能力是在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之中得到發展的。皮亞傑概括出一條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總規律:兒童的道德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10歲之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准,稱為他律道德;在10歲之後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則多半能依據自己的內在標准,稱為自律道德。

6、人際關系的相似性因素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紐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執安大學作過一實驗,實驗對象是十七名大學生。實驗者為他們免費提供住宿四個月,交換條件是要求他們定期接受談話和測驗。在被試進入宿舍前先測定她們關於政治、經濟、審美、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他們的人格特徵。然後將那些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特徵相似和不相似的學生混合安排在幾個房間里一起生活四個月,四個月後定期測定他們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態度,讓他們相互評定室內人,喜歡誰不喜歡誰。實驗結果表明,在相處的初期,空間距離的鄰近性決定人際之間的吸引,到了後期相互吸引發生了變化,彼此間的態度和價值觀越相似的人,相互間的吸引力越強。心理學家的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只要對方和自己的態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樣也會對自己產生很大吸引力。

7、社會助長現象實驗
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發現,別人在場或群體性的活動會明顯促進人們的行為效率。他讓被試在三種情境下,騎自行車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種是單獨騎行計時,結果表明,單獨計時情境下,平均時速為24英里(1英時=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時速為31英里;而與其他騎車人同時騎行,平均時速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實驗室條件下,讓被試完成計數和跳躍等工作,也發現了同樣的社會助長現象。

8、「遲延滿足」實驗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9、「感覺剝奪」實驗
1954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里,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後,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10、情緒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只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里,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沖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2、社會心理學實驗

米爾格拉姆的順從實驗也稱點擊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過一個很著名的實驗:請一批實驗志願者在一群實驗組織者——心理學家們的監督下,考察一群被實驗對象的單詞記憶能力。每個實驗對象的身體被聯接到一根電擊棒上,電擊棒由志願者們操控,被實驗對象每次背錯一個單詞,志願者就要對他進行電擊一次,電壓強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達到300伏。實驗過程中,很多被實驗對象在高壓電流的刺激下,反復掙扎,發出慘叫,請求停止試驗,當時情形如同夢魘,按照一般人的邏輯, 目睹被實驗對象的種種掙扎,很多志願者會一定會停止電擊,放棄實驗。但事實是,所有40名志願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來,其餘全部完成了實驗,也就是說,對被實驗對象都實施了電擊,最高達到450伏。

這當然不是真的,被實驗對象其實也是一組心理學家,而該實驗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如同表面上說是為了測試單詞記憶,而是為了了解人們在權威面前會怎樣表現。

其實實驗過程中,很多志願者目睹被實驗對象被電擊時的痛苦,都有過動搖猶豫,可是,當他們從一旁監督實驗、穿灰色制服的心理學家那裡得到了繼續實驗的暗示後,絕大部分人繼續狠狠地按下了電壓開關。

排除實驗中志願者的性別因素、志願者的暴力傾向等,實驗的最後揭示的,是根植於人們心中對權威深深的服從心理。Milgram 本來打算在美國完成這次實驗後,再把實驗復制到德國,想了解納粹統治期間,為什麼幾乎所有德國人都會加入到以集中營方式迫害上百萬無辜者的行動中去,但是,實驗的結果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引發了學術道德問題。但是社會心理學實驗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這方面。只要在實驗中盡可能的為被試著想,在事後保證告知其實驗真正目的就行了。欺瞞是會有的,但是不能以傷害被試為目的。

3、翻譯一下下面的東西謝謝了

Nature or Nurture?
天性還是教育?

A few years ago, in one of 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disturbing experiments in behavioural psychology,
幾年前,在一個最吸引人同時也是最煩擾人的行為心理學試驗中,

Atanley Milgram of Yale University tested 40 subjec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of life for their willingness to obey instructions given by a 'leader' in a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ubjects might feel a personal distaste for the actions they were called upon to perform.
耶魯大學的Atanley Milgram測試了40名從事各行業的志願者,在特定的情況下這些志願者們聽從於一名「領導者」的命令,而這些志願者可能會厭惡那些被要求執行的命令。

Specifically, Migram told each volunteer 'teacher-subject' that the experiment was in the noble cause of ecation, and was designed to test whether or not punishing pupils for their mistakes woul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upils' ability to learn.
Milgram特別告訴每位「教師志願者」這是在一個貴族階級中的教育試驗,目的是測試懲罰犯錯的學生是否會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有積極作用。

Milgram's experimental set-up involved placing the
teacher-subject before a panel of thirty switches with labels ranging from '15 volts of electricity(slight shock)' to '450 volts (danger-severe shock)' in steps of 15 volts each.
Milgram的試驗將「教師志願者」置於一個有著32個開關的儀錶板前,開關上的標簽以15V為刻度,范圍從15V(輕微電擊)到450V(危險電擊)。

The teacher-subject was told that whenever the pupil gave the wrong answer to a question, a shock was to be administered, beginning at the lowest level and increasing in severity with each successive wrong answer.
「教師志願者」被告知,每當學生回答錯誤時就電擊他一次,從最低電壓開始,電壓隨著錯誤答案的累積逐漸升高。

The supposed 'pupil' was in reality an actor hired by Milgram to simulate receiving the shocks by emitting a spectrum of groans, screams and writhings together with an assortment of statements and expletives denouncing both the experiment and the experimenter.
裝作「學生」的志願者實際上是由Milgram雇來的演員,以模擬受到電擊後發出的呻吟、尖叫和咒罵試驗及試驗人。

Milgram told the teacher-subject to ignore the reactions of the pupil, and to administer whatever level of shock was called for, asper the rule governing the experimental situation of the moment.
Milgram告訴「教師志願者」不要去理會「學生」的反映,無論電壓在哪一級別上他都要執行電擊,繼續執行試驗規則。

對心理學不熟,知識面有限,就這么高水平了,望指正。

4、有誰知道「六度間隔」的來歷?

六度間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也譯為 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空間理論以及小世界理論等。是人類社會學的一個猜想。

六度分隔理論,它說的是,如果你和你的朋友的關系是一個間隔(Separation),那麼你和你朋友的朋友就是兩個間隔,和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是三個間隔,以此類推。『六度分隔』猜想說,地球上任意兩個人之間的平均間隔度是6,也就是說,地球上任意兩個人,平均通過六個人就可以建立聯系(不包括這兩個人在內),無論這兩個人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們之間只有六度分割。

這個六度分隔理論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多年來有很多研究人員設計並進行了很多實驗來驗證它的准確性。

1967年,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就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後照此辦理。最終,大部分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後都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六度空間的概念由此而來。

但在計算機網路出現之前,大型的實驗無法進行,所以實驗結果的可靠性一直存在許多爭議。今年,幾位來自微軟的研究人員使用MSN即時通訊(MSN Messenger)軟體的用戶數據,對這個理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驗證,涉及1億八千萬人,300億條短消息通訊。他們的實驗結果4月份在北京的一個學術會議上發表之後,對六度間隔理論的討論最近又火熱了起來。

歷史上對這個理論的驗證試驗中,最著名的大概要數1967年,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設計的一個連鎖信件實驗,稱為「小世界實驗」(Small World Experiment),實際上只是在美國國內進行。Milgram首先選擇了兩個美國城市,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Omaha,Nebraska)和肯薩斯州的Wichita,作為出發點,終點選在了哈佛所在地波士頓市。Milgram把一封信隨機地發送給Omaha和Wichita市的296個居民,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要求每個發信人將這封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最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後繼續照此辦理。以此來測試這封信需要幾次轉手才能到達波士頓的收信人。

Milgram之所以選擇Omaha和Wichita市,是因為它們是位於美國中部的中小城市,和波士頓市在物理距離和社會形態上差距都比較大,足以反映美國典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間隔。 Milgram的實驗結果是,在發出的296封信中,232封從未抵達波士頓,但64封最終成功的送到了收信人手中。在這64封信中,平均轉發次數是5.5次。所以,Migram的結論是,任意兩個美國人的平均間隔是6,這就是「六度間隔理論」的來源。

從Milgram的實驗中可以看出,大多數信件根本就沒有送到收信人的手上,而且其實驗的規模也很小,只有不到300人參與。所以,Milgram的結果多年來受到很多非議。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允許大規模的實驗,但國際互聯網的出現卻使之成為可能。最近幾年出現的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其理論基礎之一就是六度間隔理論。最大的社交網站之一,Facebook,中有一個應用程序,「Six Degrees」(開發者是英國的Karl Bunyan),其目的就是要測試這個理論的准確度。目前這個程序的用戶有450萬人,在這些用戶中,最大間隔是12,平均間隔是5.73。

迄今最有說服力的實驗,還是最近微軟的MSN實驗,因為其規模巨大,涉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將近兩億人。微軟公司的研究人員,Eric Horvitz和JureLeskovec,使用的實驗數據是MSN Messenger在2007年6月的300億條短消息通訊記錄。該實驗假設,如果兩個人之間至少有一次通訊,那麼他們的間隔就是1。這項研究的結果是,在MSN Messenger1億8千萬的用戶中,兩個人的平均間隔是6.6,78%用戶之間隔小於7,但最大的間隔是29。Horyitz表示,根據MSN實驗結果,『六度間隔理論』應該改為『七度間隔理論』。

傑夫評論:MSN實驗規模空前,其結果的可靠性應該是比較接近事實,但它並不完美。主要原因是MSN典型用戶並不是典型的地球居民。MSN用戶屬於對技術比較熟練的人士,經常使用計算機,並且其中有一半人居住在美國。而地球居民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用計算機,甚至沒有電,沒有解決溫飽等基本生存需要,這些人和外界的聯系比起MSN用戶要少很多。所以,一方面,MSN實驗結果非常有價值,說明我們這個世界確實比較小,人和人之間的聯系確實比較緊密。同時也要認識到,MSN的結果更是反映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狀況,擴大到世界范圍,人與人的平均間隔非常可能要高於7。

另外,MSN實驗並不只是一個學術研究,其數據結果可能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在不久的將來,使用Facebook、MSN、雅虎等網站的用戶數據,軟體就可以計算出任意兩個互聯網用戶的間隔度。從日常經驗中可以看出,兩個人的間隔度和他們之間的信任度在某種程度上成反比。那麼,從間隔度就可以導出他們相互的信任度。例如,你在淘寶,Ebay,等網站買東西之前,是不是想了解一下你和買主的間隔度,來決定是不是可以信任他/她?在現代經濟中,信任可以降低商業交易的成本,所以信任就是金錢,買賣信用記錄當前已經是一個幾十億美元的產業。

「六度分隔」和互聯網的親密結合,已經開始顯露出商業價值。人們在近幾年越來越關注社會網路的研究,很多網路軟體也開始支持人們建立更加互信和緊密的社會關聯,這些軟體被統稱為「社會性軟體」 (Social Software)。例如Blog就是一種社會性軟體,因為Blog寫作所需要的個性和延續性,已使Blogger圈這種典型的物以類聚的生態形式,越來越象真實生活中的人際圈。

5、華生的恐懼形成實驗違背了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什麼原則,為什麼?

違背了教育性原則(也稱道德性原則)。
因為華生讓小阿爾伯特形成了刺激(小白鼠)與反應(恐懼)的聯結,以至於小孩子後來對於刺激泛化了,不只害怕小白鼠,對於所有毛茸茸的東西都感到恐懼,那麼顯然這個實驗沒有促進被試的良性發展,沒有遵循一個基本的倫理道德原則,對被試的身心造成了有害的影響,違背了教育性原則。

6、米爾格拉姆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過一個很著名的實驗:請一批實驗志願者在一群實驗組織者——心理學家們的監督下,考察一群被實驗對象的單詞記憶能力。每個實驗對象的身體被聯接到一根電擊棒上,電擊棒由志願者們操控,被實驗對象每次背錯一個單詞,志願者就要對他進行電擊一次,電壓強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達到300伏。實驗過程中,很多被實驗對象在高壓電流的刺激下,反復掙扎,發出慘叫,請求停止試驗,當時情形如同夢魘,按照一般人的邏輯, 目睹被實驗對象的種種掙扎,很多志願者會一定會停止電擊,放棄實驗。但事實是,所有40名志願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來,其餘全部完成了實驗,也就是說,對被實驗對象都實施了電擊,最高達到450伏。

這當然不是真的,被實驗對象其實也是一組心理學家,而該實驗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如同表面上說是為了測試單詞記憶,而是為了了解人們在權威面前會怎樣表現。

其實實驗過程中,很多志願者目睹被實驗對象被電擊時的痛苦,都有過動搖猶豫,可是,當他們從一旁監督實驗、穿灰色制服的心理學家那裡得到了繼續實驗的暗示後,絕大部分人繼續狠狠地按下了電壓開關。

排除實驗中志願者的性別因素、志願者的暴力傾向等,實驗的最後揭示的,是根植於人們心中對權威深深的服從心理。Milgram 本來打算在美國完成這次實驗後,再把實驗復制到德國,想了解納粹統治期間,為什麼幾乎所有德國人都會加入到以集中營方式迫害上百萬無辜者的行動中去,但是,實驗的結果已經說明了一切。

後來,又有一個事件提供了更直接的證據。越戰後,一名美國陸軍上尉受到審判,因為他下令手下士兵殺死了越南一個村子裡所有的村民,包括老少婦孺,而他的士兵們忠實執行了他的命令。後來,有個組織就此事調查了全美國很多人的意見,有51%的人回答說,如果自己當時也是處在同樣的情形之下,也會執行上尉的命令,因為這是權威。

其實,關於權威的隱喻還有很多。《聖經》中就有故事說,上帝要Abraham將匕首插入他兒子的心臟,Abrham就無條件地照做了,以此表現對上帝的權威的忠誠。

每次看《辛德勒的名單》,最觸目驚心的鏡頭,就是德國人井井有條地把猶太人的牙齒、頭發、皮膚、眼鏡、首飾.......分門別類地放置整齊,用來做地毯、衣服的原料......而柏林、慕尼黑的廣場上,人頭攢動,看到遠處陽台上那個人揮舞手臂,聽到他聲嘶力竭的演講,男人們熱血沸騰,女人們熱淚盈眶,不明白是什麼可怕的能量導致了一整個民族的癲狂,也許,根源就在於對權威的迷信。

米爾格拉姆實驗
看到一個心理學非常著名的服從實驗,大概的過程是:A,假裝技術人員,B,假裝學習者,C,不知情的被實驗者參加一個電擊實驗。對C聲稱這個實驗是為了研究懲罰對學習的影響,實質是研究服從的條件。
實驗要求B,C在不同房間,互相看不到的情況下,B教給C單詞。如果B回答不出或不回答,B就可以按下按鈕對C進行電擊懲罰。電擊從75伏到330伏。B其實並沒有被電擊,但要根據電擊的不同程度假裝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痛苦的尖叫,強烈懇求離開等。B可以隨時停止實驗,但A會對其鼓勵,如「該實驗要求你繼續進行下去」。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電擊到什麼程度就停止呢?米爾格拉姆用了40個被試者,不同職業,20-50歲,有26人 (65%)服從了A,一直進行到450伏。由於實驗結果和預期相差很大,他又進行了一次,讓抗議顯得更加痛苦。但這沒起多大作用,40個新被試者中又有25人 (63%)進行到底。

7、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1、從眾實驗
"阿希實驗"是研究從眾現象的經典心理學實驗,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在40多年前設計實施的。所謂從眾,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實驗就是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
典型的實驗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兩張,一張畫有標准線段,另一張畫有比較線段。被試7人一組,其中6人是實驗助手(即假被試),第6人是真正的被試。被試的任務是在每呈現一套卡片時,判斷a、b、c三條線段的哪一條與標准線段x等長。
實驗開始前幾次判斷,大家都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從第7次開始,假被試(助手)故意作出錯誤的選擇,實驗者開始觀察其被試的選擇是獨立還是從眾。面對這一實驗情境,真被試在作出反應前需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還是別人的眼睛有問題?是相信多數人的判斷,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在確信多數人的判斷是錯誤時,能否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阿希從1951年開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復這項實驗,結果發現:
•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試始終保持獨立性,無從眾行為;
 •約有15%的被試平均作了總數四分之三次的從眾行為;
 •所有被試平均作了總數三分之一的從眾行為。

2、服從實驗
心理學家米爾格爾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從實驗,是其一系列有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最有影響的一個研究。
實驗的被試是通過廣告招聘來的40名職業不同的男性,每次實驗付酬4.5美元。實驗主試告訴被試,實驗是為了研究懲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實驗時,兩人一組,一人當學生,一人當老師,師生角色由抽簽決定。教師的任務是朗讀配對的關聯詞讓學生記憶,然後教師呈現某個詞時,學生在四個備選中選擇其中之一。如果選錯,教師就按電鈕給學生施以電擊作為懲罰。電擊強度從15伏到450伏,分30個按鈕,電鈕下方對應標明「弱電擊」、「中等電擊」、「特強電擊」、「劇烈電擊」、「極劇烈電擊」、「危險電擊」,最後兩個用「××」標記。
由於事先的安排,實際上每組只有一個是真的被試,另一個是實驗者的助手,即假被試。抽簽結果,真被試總是當教師,假被試總是當學生。另外,這些電擊也是假的,但為了使作為「教師」的真被試深信不疑,實驗前,首先讓其接受一次強度為45伏的真電擊,作為懲罰學生的體驗。結果「教師」感覺雖然45伏電擊微弱,但已感到難受。
實驗開始,「教師」和「學生」分在兩個房間,被牆隔開,相互看不見,可以用電訊傳聲的方式聯系。然後在「學生」的胳膊上綁上電極,這是為了在學生發生錯誤選擇時,可由教師施以電擊懲罰。而且實驗者把「學生」用帶子捆在椅上,向「教師」解釋說是為防止他逃走。在實驗開始時,「學生」故意出錯,教師給予電擊,當學生多次出錯,教師電擊的電壓升到75伏時,有人開始呻吟。隨著「學生」錯誤不斷,「教師」電擊的電壓值不斷升高,而「學生」則叫喊怒罵,哀求討饒,踢打牆壁,最後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這些聲音只是放錄音而已,而教師並不清楚。作為被試的「教師」不忍心繼續做下去,問主試怎麼辦?實驗主試嚴厲督促「教師」堅持做下去,並表示一切後果由實驗主試承擔,與「教師」無關。這時,充當「教師」的被試既要執行實驗主試的懲罰命令,又要承受被懲罰者「學生」反抗的壓力,內心沖突很厲害,出現了出汗、顫抖等現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試服從了命令,直到給予答錯的「學生」電擊高達450伏。另有35%的被試,作了種種反抗,拒絕執行命令,他們認為這樣做太傷天害理。實驗後,主試公開了真實情況和實驗目的,以消除被試的緊張、焦慮和內疚。

3、競爭實驗
心理學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該實驗要求兩兩成對,兩人分別充當兩家運輸公司的經理,兩人的任務都是使自己的車輛以最快的速度從起點到達終點,如果速度越快,則賺錢越多,要求盡可能多賺錢。每人都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條是個人專用線,另一條是兩人共同的近道線,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輛車,因此使用這條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種辦法:雙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設計明確告訴被試,即使交替使用單行線,也必須要有一點等待時間,但走單行道遠比啟用個人專線經濟、有效。實驗最後以被試起點至終點的運營速度記分,分數越高越好。實驗的結果表明,雙方都不願意合作,狹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在實驗中也會偶有合作,但大多數都是競爭的結果。當實驗者要求被試闡明寧可投入競爭也不願選擇合作的理由時,大多數被試表示自己希望戰勝其他競爭者,他們並不重視自己在實驗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寧可去競爭,勝過他人,實現自我價值。這一實驗證實了人們心理上傾向競爭的論斷。
 研究還表明個體之間的競爭與群體之間的競爭有很大區別。在群體競爭的條件下,群體內成員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動的目的指向性很強,彼此交流及時,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率。在個人競爭的條件下,多數人只關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夠支持。

4、羅森塔爾效應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個著名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的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學生進行所謂「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通知教師說:「這些兒童將來大有發展前途」。實際上這些學生是隨機抽取的。結果八個月後,對這些學生進行智能測驗,發現名單上的學生成績確實進步了,教師也給了他們好的品行評語,實驗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應。羅森塔爾認為這個結果是因為教師接受了「權威謊言的暗示」,對名單上的學生態度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偏愛心理和情感。從而對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產生了直接影響,並促進了預期期望效果的達成。他借用希臘神話中主人公皮格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這個效應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後來,人們也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或「教師期望效應」。

5、皮亞傑品德發展階段論實驗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兒童品德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關於兒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斷問題的研究,為品德發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學基礎。
皮亞傑依據精神分析學派的投射原理,採用對偶故事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他設計了一些包含道德價值內容的對偶故事,要求兒童判斷是非對錯,從兒童對行為責任的道德判斷中來探明他們所依據的道德規則,以及由此產生的公平觀念發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亞傑在研究中所用的一個對偶故事。
A有一個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親出去了,朱利安覺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開始時他拿著鋼筆玩。後來,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塊墨水漬。
B.一次,一個叫奧古斯塔斯的小男孩發現他父親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親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滿以幫助他父親。這樣,在他父親回家的時候,他將發現墨水瓶灌滿了。但在打開墨水瓶時,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塊墨水漬。
皮亞傑對每一個對偶故事都提出了兩個問題:(1)這兩個孩子的過失是否相同?(2)這兩個孩子中,哪一個更壞一些?為什麼?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皮亞傑發現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與其認識能力的發展存在著互相對應、平衡發展的關系,這種認識能力是在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之中得到發展的。皮亞傑概括出一條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總規律:兒童的道德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10歲之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准,稱為他律道德;在10歲之後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則多半能依據自己的內在標准,稱為自律道德。

6、人際關系的相似性因素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紐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執安大學作過一實驗,實驗對象是十七名大學生。實驗者為他們免費提供住宿四個月,交換條件是要求他們定期接受談話和測驗。在被試進入宿舍前先測定她們關於政治、經濟、審美、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他們的人格特徵。然後將那些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特徵相似和不相似的學生混合安排在幾個房間里一起生活四個月,四個月後定期測定他們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態度,讓他們相互評定室內人,喜歡誰不喜歡誰。實驗結果表明,在相處的初期,空間距離的鄰近性決定人際之間的吸引,到了後期相互吸引發生了變化,彼此間的態度和價值觀越相似的人,相互間的吸引力越強。心理學家的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只要對方和自己的態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樣也會對自己產生很大吸引力。

7、社會助長現象實驗
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發現,別人在場或群體性的活動會明顯促進人們的行為效率。他讓被試在三種情境下,騎自行車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種是單獨騎行計時,結果表明,單獨計時情境下,平均時速為24英里(1英時=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時速為31英里;而與其他騎車人同時騎行,平均時速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實驗室條件下,讓被試完成計數和跳躍等工作,也發現了同樣的社會助長現象。

8、「遲延滿足」實驗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9、「感覺剝奪」實驗
1954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里,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後,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10、情緒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只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里,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沖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8、幫忙翻譯雅思考試句子

幾年前,耶魯大學的stanley milgram 進行了一項行為心理學實驗,這項試驗十分有趣但又令試驗對象深感不按.40名試驗對象分別來自社會各界.試驗要測試在對某領導命令做的事情可能產生反感的情況下,這些試驗對象是否還願意執行命令

9、一個實驗 關於研究人性善惡的 實驗室一個科學家和兩個實驗者同時在一個屋子裡 求這個實驗的名稱

(Milgram experiment),又稱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個針對社會心理學非常知名的科學實驗。實驗的概念最先開始於1963年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在《變態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里所發表的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一文,稍後也在他於1974年出版的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里所討論。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實驗開始於1961年7月,也就是納粹黨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審判並被判處死刑後的一年。米爾格拉姆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萬名參與了猶太人大屠殺的納粹追隨者,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服從了上級的命令呢?我們能稱呼他們為大屠殺的兇手嗎?」
實驗方法
實驗小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並寄出許多廣告信,招募參與者前來耶魯大學協助實驗。實驗地點選在大學的老舊校區中的一間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以牆壁隔開的房間。廣告上說明實驗將進行約一小時,報酬是$4.50美元(大約為2006年的$20美元)。參與者年齡從20歲至50歲不等,包含各種教育背景,從小學畢業至博士學位都有。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並告訴參與者他將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參與者——「學生」,然而學生事實上是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他被隨機挑選為擔任「老師」,並拿到了一張「答案卷」。實驗小組並向他說明隔壁被挑選為「學生」的參與者也拿到了一張「題目卷」。但事實上兩張紙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參與者都是擔任「老師」。「老師」和「學生」分處不同房間,他們不能看到對方,但能隔著牆壁以聲音互相溝通。有一位參與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參與者患有心臟疾病。 「老師」被給予一具據稱從45伏特起跳的電擊控制器,控制器連結至一具發電機,並被告知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老師」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單字,而「老師」的任務便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老師會逐一朗讀這些單字配對給學生聽,朗讀完畢後老師會開始考試,每個單字配對會念出四個單字選項讓學生作答,學生會按下按鈕以指出正確答案。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會繼續測驗其他單字。如果學生答錯了,老師會對學生施以電擊,每逢作答錯誤,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 參與者將相信,學生每次作答錯誤會真的遭到電擊,但事實上並沒有真的進行電擊。在隔壁房間里,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學生打開錄音機,錄音機會搭配著發電機的動作而播放預先錄制的尖叫聲,隨著電擊伏特數提升也會有更為驚人的尖叫聲。當伏特數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假冒的學生會開始敲打牆壁,而在敲打牆壁數次後則會開始抱怨他患有心臟疾病。接下來當伏特數繼續提升一定程度後,學生將會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並停止尖叫和其他反應。 電壓 「學生」的反應
75 V 嘟囔
120 V 痛叫
150 V 說,他想退出試驗
200 V 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凍住了。」
300 V 拒絕回答問題
超過 330 V 靜默
如果經過四次回復的慫恿後,參與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參與者施加的懲罰電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並持續三次後,實驗才會停止。 到這時許多參與者都表現出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許多參與者在到達135伏特時暫停,並質疑這次實驗的目的。一些人在獲得了他們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後繼續測驗。一些人則在聽到學生尖叫聲時有點緊張地笑了出來。 若是參與者表示想要停止實驗時,實驗人員會依以下順序這樣子回復他: 請繼續。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你繼續進行是必要的。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 如果經過四次回復的慫恿後,參與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參與者施加的懲罰電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並持續三次後,實驗才會停止。
實驗結果
米爾格拉姆為整個實驗過程和其結果錄制了紀錄片,紀錄片名便是服從,紀錄片的正版拷貝目前已經很難找到了。他接著與Harry From製作了5部一系列受到這次實驗影響的社會心理學影片。這些影片都可以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媒體中心找到。 在進行實驗之前,米爾格拉姆曾對他的心理學家同事們做了預測實驗結果的測驗,他們全都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會狠下心來繼續懲罰直到最大伏特數。 結果在米爾格拉姆的第一次實驗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過27人)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盡管他們都表現出不太舒服;每個人都在伏特數到達某種程度時暫停並質疑這項實驗,一些人甚至說他們想退回實驗的報酬。沒有參與者在到達300伏特之前堅持停止。後來米爾格拉姆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或有所差異的實驗,但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為了證實這項實驗,也有許多更改了架構的實驗產生。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州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的Thomas Blass博士(也是米爾格拉姆的傳記—《電醒全世界的人》的作者)在重復進行了多次實驗後得出了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結果,他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一定比率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約在61%至66%之間。 對於實驗結束時的情況所知不多,依據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回想,當時那些沒有達到最高伏特數的參與者卻也都沒有堅持這項實驗本身應該結束,也沒有至隔壁房間探視「學生」,離開時也都沒有詢問實驗人員的同意。 米爾格拉姆在他的文章「服從的危險」 (1974年)里寫道: 【在法律和哲學上有關服從的觀點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但他們很少談及人們在遇到實際情況時會採取怎樣的行動。我在耶魯大學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而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參與者所聽到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參與者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而我們必須盡快對這種現象進行研究和解釋。】
實驗評價
實驗本身受到了關於在科學實驗上的倫理質疑,因為這項實驗對參與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可以說是由他們本身自由操作所造成的),盡管這項實驗帶來了對人類心理學研究的寶貴發現,許多現在的科學家會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的。 米爾格拉姆則辯護道,之後的調查發現當時的參與者中有84%稱他們感覺「高興」或「非常高興」參與了這項實驗,15%參與者選擇中立態度(有92%的參與者做了事後的調查),之中許多人事後還向米爾格拉姆表達謝意。而且米爾格拉姆還不斷接到這些前參與者想要再次協助他進行實驗,甚至想加入他的研究團隊。 六年後(也就是越戰規模最大的時期),其中一個前參與者與米爾格拉姆聯系,表示為何他們會感覺「高興」參與了這項實驗: 「1964年當我在進行實驗時,雖然我相信我是在傷害某個人,但我完全不曉得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當人們根據他們自己所信仰的事物並順從的服從權力者行動時,很少人會意識到這點...請允許我這樣認為,我被權力機關徵召入伍,而這將會讓我做出一些連我自己都會害怕的壞事. ... 如果我拒絕服兵役的良心申請(Conscientious Objector)不被權力機關所批准,我已經准備因此而去坐牢,這對我的良心而言是唯一的選擇。我唯一的希望,是我那些同樣被徵召的夥伴們也能如此發揮他們的良心...」 不過,實驗的經驗並不是對每個參與者都有終身的改變。許多參與者都沒有依據現代的實驗標准被告知細節,離去時的面談也顯示許多參與者看起來仍沒有理解到這項實驗的真實情況。 實驗所引起最主要的評論不在於實驗方法的倫理爭議,而在於實驗所代表的意義。一位在1961年的耶魯大學參與者在Jewish Currents雜志上寫道,當他在擔任「老師」的中途想要停止時,便是懷疑到「整個實驗可能只是設計好,為了測試尋常美國民眾會不會遵從命令違背道德良心—如同德國人在納粹時期一樣」而這便是實驗的初衷之一。米爾格拉姆在他《服從的危險》一書中便稱:「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便是,我們在實驗室里所製造的使人服從權力的環境,與我們所痛責的納粹時代之間有怎麼樣的關聯。」

10、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性實驗

實驗一、米爾格倫實驗(1961年)
實驗步驟:當屠殺猶太人的納粹追隨者在紐倫堡審判中遭到起訴時,許多被告的辯護似乎圍繞著「我不是真正的兇手」這樣的論點,認為「事實上,我只是單純服從命令」。因此,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希望就受試者對權威人物下達命令的服從意願進行測試。或許你會以為,他只是向受試者詢問?噢,那可不行;那還不夠殘忍。
與你所想像的不同,在米爾格倫所組織的實驗中,受試者被告知將扮演「老師」的角色,所要做的是給隔壁房間的另一名受試者進行記憶力測試。事實上「另一名受試者」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這一切只是米爾格倫布置的一場局。
受試者被告知,只要對方給出了錯誤的答案,他將按下一個按鈕,控制器將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此外,一名身穿 實驗室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將在旁邊作指導和監督(必須指出的是,並沒有真正的電擊發生,當然受試者並不知道這一情況)。
受試者還被告知,實驗中的初始電擊為45伏特,每逢作答錯誤,電壓值將隨之提升。受試者每次按下按鈕,「學生」將在隔壁房間發出尖叫聲,請求受試者停止測試。
那麼,你可以預測一下實驗將如何進行下去么?
實驗結果:在實驗進行到某一程度(如電擊330伏特)時,許多受試者表示開始感到不舒服,並質疑是否繼續實驗。然而,穿實驗室工作服的工作員對每一次的暫停請求都鼓勵他們繼續。在得到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後,大多數的受試者都選擇了繼續,提升電擊電壓,給予受害者一次又一次的電擊。一些受試者則在聽到「學生」的尖叫聲後緊張得笑了出來;因為當電流傳向另一個人的軀體卻無能為力時,恐怕笑是最好的良葯。
最終,隔壁的「學生」會開始痛苦地敲打牆壁,懇求檢查自己的心臟狀況。在電擊繼續提升後,來自「學生」房間的聲音將突然消失,以暗示他已經死去或者失去知覺。假如你必須給出猜測,此後有多大比例的受試者將會繼續給予電擊呢?
在「學生」可能已經陷入昏迷或者死亡的情況下,約61%至66%的受試者選擇繼續實驗,直到電擊達到最大電壓450伏特。重復的 實驗研究表明了同一的結果:只要實驗室里的那名工作人員認為沒有問題,受試者將無意識地對一個無辜的陌生人施加痛苦。
大多數受試者在電擊達到300伏特之前都不會提出質疑或反對,0%的受試者在此前要求停止實驗(請注意,在某些情況下100伏特的電壓就足以使人喪命)。
結果分析:你可能更樂於認為自己是一個自由思想的扞衛者,但是歸根結底,關鍵還是在於「那個人」的想法是否足以令你堅持,這是源於身後的「那個人」總會令你堅持那些想法,即使那隻是一個身穿實驗室工作服的人——試想假如他身穿著制服或者佩戴著徽章將會如何。
 查爾斯·謝里丹(Charles Sheridan)和理查德·金(Richard King)對此作了進一步的實驗,但對受試者的要求變為,一旦某隻幼犬做出不當舉止即給予電擊。與米爾格倫實驗不同的是,這種電擊是真實的。實驗結果表明,26名受試者中有20位達到了最高電壓值。
幾乎高達80%。請想像一下,當你漫步在購物中心時——你周圍有80%的人都願意對一隻小狗施以極端酷刑,只要一個穿著 實驗室工作服的人要求他們這樣做。

實驗二、斯坦福監獄(1971年)
實驗步驟: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希望研究監獄生活如何影響其中的警察與囚犯。這聽起來夠愚蠢的;問題在於,那會有什麼問題嗎?
津巴多將斯坦福大學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一個模擬監獄。僅通過報紙廣告而來的志願者均通過了身體健康和心理穩定測試,這些測試在篩選監獄實驗的受試者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這些受試者都是男性的大學生,被隨機分布12名獄警和12名囚犯。津巴多自己也希望參與到實驗中去,並且自己任命自己為監獄總監。此模擬監獄的實驗僅僅持續了兩周。
是的,關於這一點絕不會有任何問題。
實驗結果:每個受試者都花費了一天左右的時間來適應這種生活,並開始變得瘋狂。僅到第二天,囚犯便在這個人為設立的監獄里發起了暴亂,用床鋪在牢房裡設立障礙並譏笑獄警們。看到這一情形,獄警彷彿找到了向囚犯開火(事實上使用滅火器替代)的絕佳借口,嘿,見鬼的為什麼不這么干?
至此開始,斯坦福監獄已經真的見鬼了,在這一地獄里日復一日地上演暴亂。一些獄警開始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並以限制浴室的使用作為特權(常常被剝奪的特權)相威脅。他們強迫囚犯做羞辱性的訓練,並用雙手去清潔馬桶。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囚犯」被告知他們有機會被假釋、但假釋申請又被駁回的情況下,他們並沒有簡單地要求終止這見鬼的實驗。請記住,他們絕對沒有因法律上的原因而被監禁,這僅僅是一個角色扮演的實驗。這意味著,他們將繼續赤身裸體地坐在自己的排泄物上,頭上套著袋子。
有50名以上的非實驗人員參與觀察和關注這一監獄,然而道德的審判卻從未遭到質疑,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克里絲蒂娜·馬絲拉(Christina Maslach)提出強烈抗議。僅在此後6天,津巴多便終止了這一實驗(幾位「獄警」對此表示失望)。如果你想要就此稱贊馬絲拉是這一見鬼實驗中唯一一位理智的人的話,那麼你還應該知道的是,後來她便嫁給了策劃這一實驗的津巴多。
結果分析:這一結果表明,扮演囚犯的角色預謀造反,扮演獄警的角色則開始變得具有暴力傾向。難道說是因為扮演被暴動折磨的獄警們都是混賬,不問情由地把人隨意擺布嗎?科學研究表明,假如角色互換,你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
正如它所驗證的那樣,這通常是出於對方反擊的恐懼使得我們對我們的人類同胞百般折磨。當我們比某些人擁有絕對權力或來自上級的空頭支票時,阿布格萊布監獄(編者註:虐俘丑聞,某些囚犯曾被迫要求裸身堆疊成金字塔狀)光禿禿的「金字塔」都會恪遵。呵呵,假如這是在一夥越戰時期的嬉皮士大學生,那麼這絕對會見鬼地發生在你的身上。

實驗三、旁觀者冷漠實驗(1968)
實驗步驟:在1964年的一起女子謀殺事件中,新聞報道稱,現場有38個人親眼目睹或者聽見案件的發生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約翰·達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坦納(Bibb Latane)希望通過研究驗證,當人處於群體環境中時,是否就不願意施以援手。
這兩位心理學家邀請了一些志願者參與了試驗。他們告訴受試者,鑒於會談可能涉及極其私人化的內容(諸如討論生殖器的大小之類的話題),因此每個人將被分隔在不同的房間,僅使用對講機來相互溝通。
在會談中,一名參與人員將假裝突然病發,當然這可被其他受試者所聽見。我們並不完全確定此通話傳達給他們的信息是對方發病,但我們確保諸如「噢我的癲癇發作了」之類的話將被受試者聽到。
實驗結果:當受試者認為除發病者外,他們是參與討論的唯一一人,85%的人會在對方假裝病發時自告奮勇地離開房間去尋求幫助。與另一個人進行一次非常私人化的會談(再次強調,很可能提及生殖器官大小等問題)已屬十分不易,相比之下,假如在剩下的時間里被迫一個人自言自語僅僅是可悲而已。但不管怎樣,有85%的人願意幫助;這一結果還不錯,不是么?
但實驗還沒有結束。當實驗環境發生轉變,受試者認為還有另外四個人參與討論時,只有31%的人在對方發病後尋求幫助,剩下的受試者猜測會有其他什麼人去照顧此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多多益善」這種詞彙失去了其真意,更正確的表述應該是「多多益死」(人愈多的情況下,就有愈高的概率死於發病)。
結果分析:由此推及,在緊急情況下,假如你是當事人身邊的唯一一個人,你參與援助的動力將大大增加,你將感覺到對此事具有100%的責任。然而,當你僅是10個人中的一個時,你將只感到10%的責任;問題在於,其他每個人也只感到10%的責任。
這便給我們之前的例子提供了解釋。假如受傷的女子躺在荒無人煙的高速公路旁,原本視若無睹的司機可能更願意停下來幫忙。題外話,當然他們也可能更願意棄之不顧,因為他們知道無人在旁監督(這與本實驗的受試者不同,因為至少受試者知道有人在記錄和分析他們的舉止)。
又或許,這個問題也可被歸結於我們能為自己找到借口的合理性。我們會說,「顯然,這條道上總會有人路過去救她的」。抑或,「顯然,保護環境總會有人去做些什麼的」或者「顯然,鯊魚總會飽的,所以到某個程度就不會吃他的」。我們只是需要為自己的不作為找一丁點的借口而已。
實驗四、好撒馬利亞人實驗(1973)
實驗步驟:如果你沒有聽過「好撒馬利亞人」(the Good Samaritan)這一《聖經》故事,在此可以簡要介紹如下: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而身受重傷、躺在路邊,有祭司和利未人路過卻不聞不問,惟有一個過路的撒瑪利亞人不顧隔閡,動了善心幫助了他,故事藉以表明鑒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非身份。因此,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 Darley)和C·丹尼爾·巴特森(C. Daniel Batson)希望對宗教信仰在助人行為上的影響進行測試。
他們的受試者是一組神學院學生,其中的一半給予「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並要求他們在另一所神學院里佈道,另一半則要求在同一地點對就業機會的問題進行佈道。
作為額外的變數參照,受試者被要求在不同的時間內到達佈道的地點,因此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可能在路上會顯得匆忙。
同時,在到達指定地點的途中,受試者將會經過一個癱倒在小巷中的路人,看上去急需幫助。我們可能會認為達利與巴特森僅是就一些助人的隨機現象作測試,但研究資料表明這位可憐的路人是事先安排好的,並且表現得十分逼真。
實驗結果:相比那些准備演講就業機會問題的學生,被給予「好撒馬利亞人」故事的學生並沒有因為寓言的教育意義而更多地伸出援手。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竟然是他們在路上究竟有多匆忙。
事實上,假如時間緊迫,僅有10%的學生會停下來提供援助,即使他們即將佈道的話題是停下來給予援助是多麼地重要。然而平心而論,如果你在課上遲到了,教授會相信「路上我不得不停下來幫助一個受傷的旅客」的借口么?很可能不會,除非你能出示那個人沾滿鮮血的襯衫作為證據。
結果分析:正如我們喜歡開玩笑時所說的那樣,一個反同性戀的男議員可能被發現與一名男子共浴愛河,呼籲環保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可能擁有一所能耗不菲的宅第……
……而事實上,我們這些普通的民眾與政客一樣偽善。畢竟,與面對一個渾身散發惡臭甚至淌著鮮血的流浪漢相比,面對一眾聽者高談闊論應該幫助陌生人顯然更加容易。因此,即使指出他們的虛偽也難掩自身販虛偽。
假如你認為這些研究結果僅限於偽善的神學院學生,那麼請看看新聞。還記得數年前,攝影機拍下至少12輛車拒絕搭載躺在路邊的受傷女子那一幕么?
也正如這些學生那樣,他們總會有感到迫不得已的地方。司機或許還感到慶幸,因為自己僅僅是拐了個彎路過了她,而不是像車禍慘劇中那樣壓扁了她。
實驗五、阿希的從眾實驗(1953年)
實驗步驟:心理學者阿什(Solomon Asch)曾作了一系列用以驗證從眾效應的研究,其實驗結果可令所有讀到它的人都為之沮喪不已。
受試者們被告知,他們將與另一部分人一同參與某項視力測試,隨後將出示一些圖片,並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顯見的問題。這個測試的陷阱在於,除受試者本人之外,房間里還有其他實驗合作者共同進行這一測試,他們將按照要求給出顯然錯誤的答案。那麼,在大多數人都犯了再明白不過的弱智錯誤時,受試者會與其他人給出不同的結果么?
 實驗結果:受試者們要求回答的「難題」可參考下圖所示
他們所需做的僅是指出右側中的哪一條線段與左側的線段等長。你看,阿什所提的問題遠未達到什麼設計下一代空間站的那種難度。說實在話,一個能在這種類似線段長度的問題上答錯的人,除非是你當天早上服用了兩個劑量的迷幻葯,還把它擦在了眼球上(當然這將會引發其他更為可怕的「試驗」,我們略過不談)。
然而遺憾的是,當看到參與測試的其他三個人給出錯誤的回答時,32%的受試者也給出同樣錯誤的答案,即使線段長度的差別達到幾個英寸也依然如此。三人成虎的諺語無疑得到了驗證。
結果分析:試想一下,當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那麼黑白分明、顯而易見的時候,這個32%的比例將會上升到多少。即使我們沒聽懂一個笑話,我們也更願意跟著大多數人一起笑起來;當我們發現自己不被大多數人認可時,我們更傾向於懷疑自己的觀點。小學時我們所經歷過的同齡人的競爭壓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類的鼓勵,彷彿都不知所蹤。
「嗯,我應該是一個叛經離道的獨行者,這樣挺好。」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總是這樣說。當然,也同樣是我們當中的每個人,下一步的舉動就是觀察其他「獨行者」所做的事……
……然後,確保自己與他們所做的完全一致而不相違背。

與脊柱milgram試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