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四肢體格檢查詳細資料?
1.一般檢查及生命體征
(1)准備和清點器械
(2)自我介紹(說明職務、姓名,並進行簡短交談以融洽醫患關系)
(3)觀察發育、營養、面容表情和意識等一般狀態
(4)當受檢者在場時洗手
(5)測量體溫(腋溫,10分鍾)
(6)觸診橈動脈至少30秒
(7)用雙手同時觸診雙側橈動脈,檢查其對稱性
(8)計數呼吸頻率至少30秒
(9)測右上肢血壓二次
2.頭頸部
(10)觀察頭部外形、毛發分布、異常運動等
(11)觸診頭顱
(12)視診雙眼及眉毛
(13)分別檢查左右眼的近視力(用近視力表)
(14)檢查下眼瞼結膜、球結膜和鞏膜
(15)檢查淚囊
(16)翻轉上瞼,檢查上瞼、球結膜和鞏膜
(17)檢查面神經運動功能(皺眉、閉目)
(18)檢查眼球運動(檢查六個方向)
(19)檢查瞳孔直接對光反射
(20)檢查瞳孔間接對光反射
(21)檢查聚合反射
(22)觀察雙側外耳及耳後區
(23)觸診雙側外耳及耳後區
(24)觸診顳頜關節及其運動
(25)分別檢查雙耳聽力(摩擦手指,或用手錶音)
(26)觀察外鼻
(27)觸診外鼻
(28)觀察鼻前庭、鼻中隔
(29)分別檢查左右鼻道通氣狀態
(30)檢查上頜竇,注意腫脹、壓痛、叩痛等
(31)檢查額竇,注意腫脹、壓痛、叩痛等
(32)檢查篩竇,注意壓痛
(33)檢查口唇、牙齒、上齶、舌質和舌苔
(34)藉助壓舌板檢查頰粘膜、牙齒、牙齦、口底
(35)藉助壓舌板檢查口咽部及扁桃體
(36)檢查舌下神經(伸舌)
(37)檢查面神經運動功能(露齒、鼓腮或吹口哨)
(38)檢查三叉神經運動支(觸雙側嚼肌,或以手對抗張口動作)
(39)檢查三叉神經感覺支(上、中、下三支)
(40)暴露頸部
(41)檢查頸部外形和皮膚、頸靜脈充盈和頸動脈搏動情況
(42)檢查頸椎屈曲及左右活動情況
(43)檢查副神經(聳肩及對抗頭部運動)
(44)觸診耳前淋巴結
(45)觸診耳後淋巴結
(46)觸診枕後淋巴結
(47)觸診頜下淋巴結
(48)觸診頦下淋巴結
(49)觸診頸前淋巴結淺組
(50)觸診頸後淋巴結
(51)觸診鎖骨上淋巴結
(52)觸診甲狀軟骨
(53)觸診甲狀腺峽部
(54)觸診甲狀腺側葉
(55)分別觸診左右頸總動脈
(56)觸診氣管位置
(57)聽診頸部(甲狀腺、血管)雜音
3.前側胸部
(58)暴露胸部
(59)觀察胸部外形、對稱性、皮膚和呼吸運動等
(60)觸診左側乳房(四個象限及乳頭)
(61)觸診右側乳房(四個象限及乳頭)
(62)用右手觸診左側腋窩淋巴結
(63)用左手觸診右側腋窩淋巴結
(64)觸診胸壁彈性、有無壓痛
(65)檢查雙側呼吸動度(上、中、下,雙側對比)
(66)檢查有無胸膜摩擦感
(67)檢查雙側觸覺語顫(上、中、下,雙側對比)
(68)叩診雙側肺尖
(69)叩診雙側前胸和側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內,雙側對比)
(70)聽診雙側肺尖
(71)聽診雙側前胸和側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內,雙側對比)
(72)檢查雙側語音共振
(73)觀察心尖、心前區搏動,切線方向觀察
(74)觸診心尖搏動(兩步法)
(75)觸診心前區
(76)叩診左側心臟相對濁音界
(77)叩診右側心臟相對濁音界
(78)聽診二尖瓣區(頻率、節律、心音、雜音、摩擦音)
(79)聽診肺動脈瓣區(心音、雜音、摩擦音)
(80)聽診主動脈瓣區(心音、雜音、摩擦音)
(81)聽診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心音、雜音、摩擦音)
(82)聽診三尖瓣區(心音、雜音、摩擦音)
聽診先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鍾式胸件補充
4.背部
(83)請受檢者坐起
(84)充分暴露背部
(85)觀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運動
(86)檢查胸廓活動度及其對稱性
(87)檢查雙側觸覺語顫
(88)檢查有無胸膜摩擦感
(89)請受檢者雙上肢交叉
(90)叩診雙側後胸部
(91)叩診雙側肺下界
(92)叩診雙側肺下界移動度(肩胛線)
(93)聽診雙側後胸部
(94)聽診有無胸膜摩擦音
(95)檢查雙側語音共振
(96)觸診脊柱有無畸形、壓痛
(97)直接叩診法檢查脊椎有無叩擊痛
(98)檢查雙側肋脊點和肋腰點有無壓痛
(99)直接雙側肋脊角有無叩擊痛
5.腹部
(100)正確暴露腹部
(101)請受檢者屈膝、放鬆腹肌、雙上肢置於軀干兩側,平靜呼吸
(102)觀察腹部外形、對稱性、皮膚、臍及腹式呼吸等
(103)聽診腸鳴音至少1分鍾
(104)聽診腹部有無血管雜音
(105)叩診全腹
(106)叩診肝上界
(107)叩診肝下界
(108)檢查肝臟有無叩擊痛
(109)檢查移動性濁音(經臍平面先左後右)
(110)淺觸診全腹部(自左下腹開始、逆時針觸診至臍部結束)
(111)深觸診全腹部(自左下腹開始、逆時針觸診至臍部結束)
(112)在右鎖骨中線上單手法觸診肝臟
(113)在右鎖骨中線上雙手法觸診肝臟
(114)在前正中線上雙手法觸診肝臟
(115)檢查肝頸靜脈迴流徵
(116)檢查膽囊點有無觸痛
(117)雙手法觸診脾臟
(118)如未能觸及脾臟,囑受檢者右側卧位,再觸診脾臟
(119)雙手法觸診雙側腎臟
(120)檢查腹部觸覺(或痛覺)
(121)檢查腹壁反射
6.上肢
(122)正確暴露上肢
(123)觀察上肢皮膚、關節等
(124)觀察雙手及指甲
(125)觸診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
(126)檢查指間關節運動
(127)檢查上肢遠端肌力
(128)觸診腕關節
(129)檢查腕關節運動
(130)觸診雙肘鷹嘴和肱骨髁狀突
(131)觸診滑車上淋巴結
(132)檢查肘關節運動
(133)檢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134)暴露肩部
(135)視診肩部外形
(136)觸診肩關節及其周圍
(137)檢查肩關節運動
(138)檢查上肢觸覺(或痛覺)
(139)檢查肱二頭肌反射
(140)檢查肱三頭肌反射
(141)檢查橈骨膜反射
(142)檢查Hoffmann征
7.下肢
(143)正確暴露下肢
(144)觀察雙下肢皮膚、外形等
(145)觸診腹股溝區有無腫塊、疝等
(146)觸診腹股溝淋巴結橫組
(147)觸診腹股溝淋巴結縱組
(148)觸診股動脈搏動
(149)檢查髖關節屈曲、內旋、外旋運動
(150)檢查雙下肢近端肌力(屈髖)
(151)觸診膝關節和浮髕試驗
(152)檢查膝關節屈曲運動
(153)檢查髕陣攣
(154)觸診踝關節及跟腱
(155)檢查有無凹陷性水腫
(156)觸診雙足背動脈
(157)檢查踝關節背屈、跖屈活動
(158)檢查雙足背屈、跖屈肌力
(159)檢查踝關節內翻、外翻運動
(160)檢查屈趾、伸趾運動
(161)檢查下肢觸覺(或痛覺)
(162)檢查膝腱反射
(163)檢查跟腱反射
(164)檢查Babinski征
(165)檢查Chaddock征
(166)檢查Oppenheim征
(167)檢查Gordon征
(168)檢查Kernig征
(169)檢查Brudzinski征
(170)檢查Lasegue征
(171)檢查踝陣攣
8.肛門直腸(僅必要時檢查)
(172)囑受檢者左側卧位,右腿屈曲
(173)觀察肛門、肛周、會蔭區
(174)戴上手套,食指塗以潤滑劑行直腸指檢
(175)觀察指套是否有分泌物
9.外生殖器檢查(僅必要時檢查)
(176)解釋檢查必要性,消除顧慮,保護隱私
(177)確認膀胱已排空,受檢者仰卧位
男性:
(178)視診蔭毛、蔭莖、冠狀溝、龜頭、包皮
(179)視診尿道外口
(180)視診蔭囊,必要時作提睾反射
(181)觸診雙側睾丸、附睾、精索
女性:
(178)視診蔭毛、蔭阜、大小蔭唇、蔭蒂
(179)視診尿道口及蔭道口
(180)觸診蔭埠、大小蔭唇
(181)觸診尿道旁腺、巴氏腺
10.共濟運動、步態與腰椎運動
(182)請受檢者站立
(183)指鼻試驗(睜眼、閉眼)
(184)檢查雙手快速輪替動作
(185)檢查Romberg征(閉目難立征)
(186)觀察步態
(187)檢查屈腰運動
(188)檢查伸腰運動
(189)檢查腰椎側彎運動
(190)檢查腰椎旋轉運動
2、脊椎骨折了在法律上能評上殘疾人嗎?
脊椎骨折了在法律上能評上殘疾人否,決定於脊椎骨折後、治療終結時的直接造成的不可逆後遺症和葯物依賴等,經過自己到戶籍所在殘聯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向居委會、村委會助殘幹部遞交申請),然後依據殘聯通知在指定日期到指定醫院(二級以上醫院)依據以下標准檢查評級,只有評定為四級以上的肢體殘疾,才能發放二代《殘疾人證》、成為殘疾人。
依據《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GB/T26341-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11年1月14日發布,2011年5月1日實施)評定標准規定(以下就是標准中與脊椎骨折相關部分的評定條款):
2、肢體殘疾的分級
以殘疾者在無輔助器具幫助下,對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進行評價計分。
日常生活活動分為八項,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進餐、入廁、寫字。能實現一項算1分,實現困難算0.5分,不能實現的算0分,據此劃分三個等級。(一)重度(一級):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0-4分)。
肢體殘疾一級: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1.四肢癱或嚴重三肢癱。
2.截癱、雙髖關節無主動活動能力。
3 .嚴重偏癱,一側肢體功能全部喪失。
肢體殘疾二級:基本上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1.偏癱或截癱,殘肢保留少許功能(不能獨立行走);
肢體殘疾四級:基本上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
3.脊柱強(僵)直;
4.脊柱畸形,駝背畸形大於70度或側凸大於45度;
3、行政事業單位的入職體檢,有一項是脊柱四肢關節的,需要暴露背部和四肢嗎?需要做下蹲這個動作嗎?謝謝!
是要脫上衣和外褲的,因要看有無畸形,且要做下蹲動作和活動四肢的,看有無殘畸.
4、牽引與正骨的原理和區別是什麼呀?
正骨,中醫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療骨折百、脫臼等疾病。
正骨,為專科名,是診治損傷的專科,也是古代醫學"十三科度"之一,亦有稱為傷科或骨傷科的。如果是幺做知正骨療養,正骨推薦華夏銘醫堂。師傅很風趣。
牽引療法是應用外力對身體某一部位或關節施加牽拉力,使其發生一道定的分離,周圍軟組織得到適當的牽伸,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回
脊椎牽引療法根據使用外力牽拉的部位不同,分為脊柱牽答引和四肢關節牽引。
5、對患者做完脊柱、四肢及神經系統評估後應怎樣進行描述呢?
?
6、健康評估的目錄
第一章 緒論自
第二章 健康評估程序與評估思維 第三章 一般症狀評估
第四章 呼吸系統與循環系統症狀評估
第五章 消化系統常見症狀評估
第六章 泌尿系統常見症狀評估
第七章 神經系統症狀評估
第八章 其他症狀評估 第九章 一般檢查評估
第十章 頭頸部評估
第十一章 胸壁、胸廓與乳房評估
第十二章 肺和胸膜評估
第十三章 心血管評估
第十四章 腹部評估
第十五章 肛門、直腸、生殖器評估
第十六章 脊柱、四肢評估
第十七章 神經系統評估
第十八章 心理評估
第十九章 社會評估 第二十章 臨床實驗室檢查
第二十一章 心電圖評估
第二十二章 醫學影像評估 第二十三章 健康評估資料類型、來源及內容
第二十四章 護理診斷
實驗一 一般檢查、淋巴結檢查、頭頸部評估
實驗二 心肺評估
實驗三 腹部評估
實驗四 神經系統評估
實驗五 心電圖評估
實驗六 健康評估資料的採集、評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