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獸醫診斷學中,胸肺叩診的要點是什麼?
叩診健康大動物肺呈清音,其特點為音調低、音響大、振動持續時間長。而正常犬、貓和兔等小動物的肺,叩診音均甚清朗,稍帶鼓音性質。一般情況下,較深在的病灶(離胸部表面為7cm以上)和小范圍的病灶(直徑小於3cm)或少量胸腔積液,肺叩診音常沒有明顯的改變。病理性肺叩診音有濁音、半濁音、水平濁音、鼓音、過清音、金屬音和破壺音等。
1.濁音、半濁音見於叩擊不含空氣的肺組織時所聽到的聲音。主要是肺泡內充滿炎性滲出物,使肺組織發生實變、密度增加的結果;或為肺內形成無氣組織所致。根據病變的大小、深淺和病理發展過程的不同,可將叩診音分為濁音或半濁音。
2.鼓音在健康組織被緻密的病變所包圍,使肺組織的彈性喪失,傳音強化;或肺和胸腔內形成反常的氣腔,且空腔壁的緊張力較高;或肺泡內同時有氣體和液體存在,使肺泡擴張、彈性降低時,叩之可出現鼓音。主要見於:
①浸潤部位圍繞著健康肺組織;
②肺空洞;
③氣胸;
④胸腔積液;
⑤膈疝、膈肌破裂使充氣腸管進人胸腔時;
⑥支氣管擴張;
⑦皮下氣腫等。
3.過清音為清音和鼓音之問的一種過渡性聲音,其音調近似鼓音。過清音類似於敲打空盒的聲音,故亦稱空盒音。它表示肺組織的彈性顯著降低,氣體過度充盈。
4.破壺音為一種類似於叩擊破瓷壺時所產生的聲響。此乃空氣受排擠而突然急劇地經過狹窄的裂隙所致,見於與支氣管相通的大空洞。
5.金屬音類似敲打金屬板的音響或鍾鳴音,其音調較鼓音高朗。當肺部有較大的空洞,且位置表淺,四壁光滑而緊張時,叩診才發出金屬音。
2、誰能解釋下面的肺部叩診是什麼意思?
(一)叩診的方法與順序
叩診時病人宜採取坐位或仰位。解開衣服,肌肉放鬆,呼吸均勻。檢查前胸時,胸部前挺;檢查背部時,病人頭向前略垂,軀干稍向前彎,兩肩自然下垂,兩手置於膝上,必要時兩手抱對側肩部或肘部,以使背部平坦。
叩診順序應先胸後背,自上而下,左右對比,即由肺尖部向下,沿肋間由前向後進行叩診,注意辨別輕微叩診音的變化。叩診前胸及兩側時,板指應與肋間平行。叩背部板指可與脊柱平行,叩肩胛下角水平以下的部位時,板指仍保持與肋間隙平行。叩診力量要均勻一致,叩診的輕重應視被檢查部位胸壁的厚薄,肌肉的狀態而定。
(二)正常的肺部叩診音
正常肺部叩診音為清音,肺組織復蓋心臟,肝臟實質臟器部位的叩診音為濁音。左下胸部,因正常的肺組織與含氣的胃泡相重疊,所以叩診時有一鼓音區。
正常肺部叩診音的音響強弱及音調高低與肺臟含氣量、胸壁的厚薄等因素有關。前胸上部較下部叩診音稍濁。因上葉體積較小,含氣量較少,且該部肌肉較多,右肺上部叩診音比左肺上部稍濁,系由於右側胸肌比左側稍厚及右上肺體積較小之故;背後叩診音較胸前稍濁,因背後肌肉較多。但上述這些正常差異一般不明顯。
(三)肺部定界叩診
1.肺上界
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檢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緣中央部開始叩診為清音,移向外側,當清音變為濁音時用筆作一記號,再由外叩向內側,至清音變為濁音,此清音范圍即為肺尖的寬度。正常肺尖上緣在鎖骨上2-3厘米,右側較為稍窄,因右肺尖的位置較低,且右側肩胛帶的肌肉常較發達。一側肺上界縮小,見於肺尖部結核;明顯狹小可為該側肺尖纖維性變或萎縮;肺氣腫時叩診音可增強。
2.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及其改變:叩診肺下界時,一般先叩右側、後叩左側,在平靜呼吸時,自上而下沿鎖骨中線、腋中線、肩胛下角線等各垂直線進行叩診。除在右鎖骨中線上叩診音由清音先變為濁音(稱肺肝界,即肝上界),後由濁音變為實音處為肺下界,在其他垂直線上由清音變為實音處,即為該垂直線上的肺上界。
正常人肺下界的位置,右肺下界在鎖骨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腋前線上第七肋間隙;腋中線上第八肋間隙;腋後線上第九肋間隙;肩胛下角線上第十肋骨。臨床檢查時常簡用鎖骨中線、腋中線及肩胛下角線的位置(第六、八肋間隙、第十肋骨)。左肺下界除鎖骨中線的下端因受心臟濁音區及胃泡鼓音區的影響,不易確定外,其它均與右肺相同。
肺下界的改變:在生理情況下瘦長體型者其肺下界可低一肋;兒童及矮胖者可升高一肋;妊娠末期,兩側肺下界上升。病理情況下,兩側肺下界下降常見於腫氣腫;兩側肺下界上升常見於腹內壓升高,如高度腹水、氣腹、鼓腸及巨大腹腔腫瘤;一側肺下界上升,見於同側肺不張、胸腔積液、肝、脾腫大、膈下膿腫等。
(2)肺下界移動度及其改變:正常人肺下界移動范圍約為4-8厘米。肺下界移動范圍與肋膈竇的大小有關。因此肺下界的移動范圍在胸腔各部位亦不同,在腋中線及腋後線處最大。
叩診方法:先讓病人平靜呼吸,一般在腋中線及肩胛下角線上進行自上而下叩診,先定出肺下界,再讓病人深吸一口氣後暫時屏住,重新測定肺下界;最後深吸一口氣暫時屏住,再重新測定肺下界,如此測定肺下界的上下移動范圍。當肺有炎症或水腫,肺組織彈性減低(肺氣腫)、局部胸膜粘連時,肺下界移動度減少;當胸腔大量積液或氣胸、胸膜完全粘連、膈肌麻痹時,肺下界移動度可消失。
(四)肺部異常叩診音
正常的肺臟,除掩蓋心、肝部分外,叩診時均為清音,如出現濁音、實音、鼓音或過清音則為異常叩診音,提示肺及胸膜、胸壁的病理改變。異常叩診音的程度取決於病變的大小,部位及性質。深部的病灶(離胸壁表面5cm以上)、小范圍病灶(小於3cm)或少量胸腔積液(250ml以下),常不能發現叩診音變化;散在疏鬆的病灶可引起輕度濁音;大面積緻密度高且接近胸壁表面者可出現明顯濁音;大量胸腔積液則為實音。
1.病理性濁音或實音
(1)肺組織含氣量減少或消失 如肺炎、肺結核、肺膿腫、肺不張、高度腫水腫及廣泛的腫纖維化。
(2)肺內形成無氣組織 如肺癌、包囊蟲病等。
(3)胸膜病變 如胸腔積液、胸膜增厚、胸壁病變(胸壁水腫、腫瘤等)。
2.病理性鼓音
(1)肺內較大空洞 如肺結核、肺膿腫形成的空洞,肺內腫瘤或囊腫破潰後所形成的空腔可為鼓音。但空洞一般要大於3-4cm,並且靠近胸壁。
(2)氣胸
3.過清音
又稱過度反響,其音調較清音高而強,較鼓音低,為介於清音、鼓音之間的叩診音。見於肺氣腫者。
3、求診斷學胸部檢查的一般步驟,包括視觸叩聽。。。。
胸部視診
(1)能指出胸部體表主要骨骼標志(肋脊角、劍突、胸骨角、肋間隙)、主要垂直標志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肩胛線)及主要自然陷窩(鎖骨上窩、鎖骨下窩、胸骨上窩、腋窩(2)在視診胸廓形狀等內容方面,能提到桶狀胸、扁平胸、肋間隙是否飽滿、乳房是否對稱、脊柱形態等(3)視診呼吸運動的主要內容時,能提到呼吸頻率、呼吸節律者(2分)。能講出呼吸頻率1分,講出呼吸節律1分。
胸(肺)部觸診
(1)胸部(廓)擴張度雙手觸診方法,姿勢正確;①前胸廓擴張度的測定,檢查者兩手置於被檢查者胸廓下面的前側部,左右拇指分別沿兩側肋緣指向劍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線兩側對稱部位,兩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於前側胸壁。(或也可取後胸廓擴張度的測定,則將兩手平置於被檢查者背部,約於第10肋骨水平,拇指與中線平行,並將兩側皮膚向中線輕推。)③囑被檢查者作深呼吸,觀察比較兩手感觸到胸廓的活動度情況。(2)語音震顫觸診方法正確;①檢查者將左右手掌的尺側緣輕放於被檢查者兩側胸壁的對稱部位,然後囑被檢查者用同等強度重復輕發「yi」長音 ②自上至下,從內到外比較兩側相應部位兩手感觸到語音震顫的異同、增強或減弱 (3)能正確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操作手法同胸廓觸診部位常於胸廓的下前側部,當被檢查者吸氣和呼氣時均可觸及
胸(肺)部叩診
(1)間接叩診:手指動作、方法、順序正確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節作為叩診板指,平緊貼於叩擊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關節和指掌關節活動叩擊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間的指關節。 ②順序正確:首先檢查前胸,由鎖骨上窩開始,自第一肋間隙從上至下逐一肋間隙進行叩診,其次檢查側胸壁,囑被檢查者舉起上臂置於頭部,自腋窩開始向下叩診至肋緣。最後叩診背部,囑被檢查者向前稍低頭,雙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進行叩診,叩診時應左右、上下、內外對比叩音的變化。
(2)直接叩診手指方法正確;檢查者用中指掌側或將手指並攏以其指尖對被檢查者胸壁進行叩擊。
(3)叩肺下界移動度。①患者在平靜呼吸時,檢查者先於被檢查者肩胛線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後囑被檢查者作深吸氣後並屏住呼吸的同時,沿該線繼續向下叩診,當由清音變為濁音時,即為肩胛線上肺下界的最低點②當患者恢復平靜呼吸時,再囑作深呼氣並屏住呼吸,然後由上向下叩診,直至清音變為濁音,即為肩胛線上肺下界的最高點。③能講述最高至最低點之間距離即為肺下界移動度的
胸部(肺)聽診
(1)聽診方法、順序正確;聽診的順序一般由肺尖開始,自上而下分別檢查前胸部、側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對稱部位進行對比。
(2)能表述肺部聽診四種主要音的名稱 正常呼吸音、異常呼吸音、羅音、胸膜摩擦音。
4、叩診的注意事項
1.環境應安靜,以免影響叩診音的判斷。
2.根據叩診部位不同,病人應採取適專當體位,如屬叩診胸部時,可取坐位或卧位;叩診腹部時常取仰卧位;確定有無少量腹水時,可囑病人取肘膝位。
3.叩診時應注意對稱部位的比較與鑒別。
4.叩診時不僅要注意叩診音響的變化,還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動感差異,兩者應相互配合。
5.叩診操作應規范,用力要均勻適當,一般叩診可達到的深度約5~7cm。叩診力量應視不同的檢查部位、病變組織性質、范圍大小或位置深淺等情況而定。病灶或檢查部位范圍小或位置淺,宜採取輕(弱)叩診,如確定心、肝相對濁音界及叩診脾界時;當被檢查部位范圍比較大或位置比較深時,則需要用中度力量叩診,如確定心、肝絕對濁音界;若病灶位置距體表約達7cm左右時則需用重(強)叩診。
5、肺部叩診的注意事項及正常的肺部叩診音是什麼?
您是患者還是實習醫生?叩診要領--左手的手指要壓緊皮膚,這樣才能扣出內清晰的聲音;右手叩診力容道要恆定;叩診指法不用說了吧,書上有的。正常肺部叩診音--肺下界、心界、肝相對絕對濁音界、肺尖--書上有,不過主要是要看看老大夫怎麼扣的。
6、何謂肺部異常叩診音?其性質、范圍、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肺部異常叩診音 正常的肺臟,除掩蓋心、肝部分外,叩診時均為清音,如出現內濁音、實音、鼓音或過容清音則為異常叩診音,提示肺及胸膜、胸壁的病理改變。異常叩診音的程度取決於病變的大小,部位及性質。深部的病灶(離胸壁表面5cm以上)、小范圍病灶(小於3cm)或少量胸腔積液(250ml以下),常不能發現叩診音變化;散在疏鬆的病灶可引起輕度濁音;大面積緻密度高且接近胸壁表面者可出現明顯濁音;大量胸腔積液則為實音。 1.病理性濁音或實音 (1)肺組織含氣量減少或消失 如肺炎、肺結核、肺膿腫、肺不張、高度腫水腫及廣泛的腫纖維化。 (2)肺內形成無氣組織 如肺癌、包囊蟲病等。 (3)胸膜病變 如胸腔積液、胸膜增厚、胸壁病變(胸壁水腫、腫瘤等)。 2.病理性鼓音 (1)肺內較大空洞 如肺結核、肺膿腫形成的空洞,肺內腫瘤或囊腫破潰後所形成的空腔可為鼓音。但空洞一般要大於3-4cm,並且靠近胸壁。 (2)氣胸 3.過清音 又稱過度反響,其音調較清音高而強,較鼓音低,為介於清音、鼓音之間的叩診音。見於肺氣腫者。
7、肺部叩診,聽診各幾個點,以及部位
2011年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的標准應該是最權威的,但稍顯簡單:
一、胸(肺)部叩診順序(2.5分)
1.叩診順序為自第2肋間隙從上到下逐一肋間進行叩診(0.5分)
2.先檢查前胸,其次檢查側胸,最後為背部(1分)
3.叩診時應遵循左右、上下、內外對比的原則(1分)
具體叩診點及部位:(僅在本單位教學中應用,且本人現有一定改動,僅供參考)
前胸:
第2、3肋間兩側胸骨旁線上、鎖骨中線、腋前線上各1個對稱點。
第4、5肋間兩側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上各1個對稱點。
第6、7肋間兩側腋前線、腋中線上各1個對稱點
背部(讓病人坐起):
肩胛上區:兩側脊旁線、肩胛線上各1個對稱點
肩胛間區:兩側各3個對稱點(板指與脊柱平行)
肩胛下區叩2個肋間(第7、8,或第8、9肋間):兩側脊旁線、肩胛線、腋後線上各1個對稱點。
二、肺野聽診(3分)
1.聽診順序由肺尖開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側胸、背部(1分)
2.左右兩側對稱部位進行比較(0.5分)
3.每處至少聽1~2個呼吸周期(0.5分)
4.要求被檢者輕微張口作均勻而平靜的呼吸,必要時囑被檢者深呼吸、屏氣或咳嗽(1分)
具體的聽診部位:
首先在前面聽診兩側肺尖(兩側鎖骨上窩靠近胸鎖關節)
接著,在第1肋間兩側胸骨旁線、鎖骨中線各聽1個對稱點
其他的聽診部位可同上面的叩診點。
總的原則是:前胸或後背一般每個肋間叩或聽診2~3個點,聽診的范圍更大些,可適當增加聽診點。而上面所說的各個肋間與胸骨旁線、鎖骨中線、……的交叉點的聽叩診部位的確定只是相對的。實際聽診時可靈活適當變動,如,上面所說的胸骨旁線點就應適當向外偏移,而第2、3肋間的腋前線交叉點只是個實際線的大致延長而來。
8、叩診音的分類及意義
叩診是藉助於手或叩診錘,叩擊身體某些部位,以引起該部位下面的臟器發出不同的共鳴音,並根據聲音的性質及間隔時間來判斷該部位是否正常。也可用於判斷器官邊界的病變情況。
叩診還常用於檢查某些關節部位,用以診斷相應部位的神經反射是否正常。
叩診的原理與聲音的音色有關。
方法編輯
根據叩診的目的和叩診的手法不同又分為直接叩診法和間接叩診法兩種。
1.直接叩診法(direct percussion)醫師右手中間三手指並攏,用其掌面直接拍擊被檢查部位,藉助於拍擊的反響和指下的震動感來判斷病變情況的方法稱為直接叩診法。適用於胸部和腹部范圍較廣泛的病變,如胸膜粘連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氣胸等。
2.間接叩診法(indirect percussion)為應用最多的叩診方法。醫師將左手中指第二指節緊貼於叩診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與體表接觸;右手指自然彎曲,用中指指端叩擊左手中指末端指關節處或第二節指骨的遠端,因為該處易與被檢查部位緊密接觸,而且對於被檢查部位的震動較敏感。叩擊方向應與叩診部位的體表垂直。叩診時應以腕關節與掌指關節的活動為主,避免肘關節和肩關節參與運動。叩擊動作要靈活、短促、富有彈性。叩擊後右手中指應立即抬起,以免影響對叩診音的判斷。在同一部位叩診可連續叩擊2~3下,若未獲得明確印象,可再連續叩擊2~3下。應避免不間斷地連續地快速叩擊,因為這不利於叩診音的分辨。
注意事項編輯
1.環境應安靜,以免影響叩診音的判斷。
2.根據叩診部位不同,病人應採取適當體位,如叩診胸部時,可取坐位或卧位;叩診腹部時常取仰卧位;確定有無少量腹水時,可囑病人取肘膝位。
3.叩診時應注意對稱部位的比較與鑒別。
4.叩診時不僅要注意叩診音響的變化,還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動感差異,兩者應相互配合。
5.叩診操作應規范,用力要均勻適當,一般叩診可達到的深度約5~7cm。叩診力量應視不同的檢查部位、病變組織性質、范圍大小或位置深淺等情況而定。病灶或檢查部位范圍小或位置淺,宜採取輕(弱)叩診,如確定心、肝相對濁音界及叩診脾界時;當被檢查部位范圍比較大或位置比較深時,則需要用中度力量叩診,如確定心、肝絕對濁音界;若病灶位置距體表約達7cm左右時則需用重(強)叩診。
叩診音編輯
叩診音(percussion sound)叩診時被叩擊部位產生的反響稱為叩診音。叩診音的不同取決於被叩擊部位組織或器官的緻密度、彈性、含氣量及與體表的間距。叩診音根據音響的頻率(高音者調高,低音者調低)、振幅(大者音響強,小者音響弱)和是否樂音(音律和諧)的不同,在臨床上分為清音、濁音、鼓音、實音、過清音五種。
1.清音(resonance)是正常肺部的叩診音。它是一種頻率約為100~128次/秒,振動持續時間較長,音響不甚一致的非樂性音。提示肺組織的彈性、含氣量、緻密度正常。
2.濁音(llness)是一種音調較高,音響較弱,振動持續時間較短的非樂性叩診音。除音響外,板指所感到的振動也較弱。當叩擊被少量含氣組織覆蓋的實質臟器時產生,如叩擊心或肝被肺段邊緣所覆蓋的部分,或在病理狀態下如肺炎(肺組織含氣量減少)的叩診音。 』
3.鼓音(tympany)如同擊鼓聲,是一種和諧的樂音,音響比清音更強,振動持續時間也較長,在叩擊含有大量氣體的空腔臟器時出現。正常情況下可見於胃泡區和腹部,病理情況下可見於肺內空洞、氣胸、氣腹等。
4.實音(flatness)是一種音調較濁音更高,音響更弱,振動持續時間更短的一種非樂性音,如叩擊心和肝等實質臟器所產生的音響。在病理狀態下可見於大量胸腔積液或肺實變等。
5.過清音(hyperresonance)介於鼓音與清音之間,是屬於鼓音范疇的一種變音,音調較清音低,音響較清音強,為一種類樂性音,正常成人是不會出現的一種病態叩擊音。臨床上常見於肺組織含氣量增多、彈性減弱時,如肺氣腫。正常兒童可叩出相對過清音。
叩診音及其特點見下表 [1] :
叩診音
音響強度
音調
持續時間
正常可出現的部位
清音
強
低
長
正常肺
濁音
較強
較高
較短
心、肝被肺緣覆蓋的部分
鼓音
強
高
較長
胃泡區和腹部
實音
弱
高
短
實質臟器部分
過清音
更強
更低
更長
正常成人不出現,可見於肺氣腫時
9、叩診是怎樣的?
&
10、右上肺叩診為濁音是病理現象嗎
(一)叩診的方法與順序
叩診時病人宜採取坐位或仰位。解開衣服,肌肉放鬆,呼吸均勻。檢查前胸時,胸部前挺;檢查背部時,病人頭向前略垂,軀干稍向前彎,兩肩自然下垂,兩手置於膝上,必要時兩手抱對側肩部或肘部,以使背部平坦。
叩診順序應先胸後背,自上而下,左右對比,即由肺尖部向下,沿肋間由前向後進行叩診,注意辨別輕微叩診音的變化。叩診前胸及兩側時,板指應與肋間平行。叩背部板指可與脊柱平行,叩肩胛下角水平以下的部位時,板指仍保持與肋間隙平行。叩診力量要均勻一致,叩診的輕重應視被檢查部位胸壁的厚薄,肌肉的狀態而定。
(二)正常的肺部叩診音
正常肺部叩診音為清音,肺組織復蓋心臟,肝臟實質臟器部位的叩診音為濁音。左下胸部,因正常的肺組織與含氣的胃泡相重疊,所以叩診時有一鼓音區。
正常肺部叩診音的音響強弱及音調高低與肺臟含氣量、胸壁的厚薄等因素有關。前胸上部較下部叩診音稍濁。因上葉體積較小,含氣量較少,且該部肌肉較多,右肺上部叩診音比左肺上部稍濁,系由於右側胸肌比左側稍厚及右上肺體積較小之故;背後叩診音較胸前稍濁,因背後肌肉較多。但上述這些正常差異一般不明顯。
(三)肺部定界叩診
1.肺上界
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檢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緣中央部開始叩診為清音,移向外側,當清音變為濁音時用筆作一記號,再由外叩向內側,至清音變為濁音,此清音范圍即為肺尖的寬度。正常肺尖上緣在鎖骨上2-3厘米,右側較為稍窄,因右肺尖的位置較低,且右側肩胛帶的肌肉常較發達。一側肺上界縮小,見於肺尖部結核;明顯狹小可為該側肺尖纖維性變或萎縮;肺氣腫時叩診音可增強。
2.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及其改變:叩診肺下界時,一般先叩右側、後叩左側,在平靜呼吸時,自上而下沿鎖骨中線、腋中線、肩胛下角線等各垂直線進行叩診。除在右鎖骨中線上叩診音由清音先變為濁音(稱肺肝界,即肝上界),後由濁音變為實音處為肺下界,在其他垂直線上由清音變為實音處,即為該垂直線上的肺上界。
正常人肺下界的位置,右肺下界在鎖骨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腋前線上第七肋間隙;腋中線上第八肋間隙;腋後線上第九肋間隙;肩胛下角線上第十肋骨。臨床檢查時常簡用鎖骨中線、腋中線及肩胛下角線的位置(第六、八肋間隙、第十肋骨)。左肺下界除鎖骨中線的下端因受心臟濁音區及胃泡鼓音區的影響,不易確定外,其它均與右肺相同。
肺下界的改變:在生理情況下瘦長體型者其肺下界可低一肋;兒童及矮胖者可升高一肋;妊娠末期,兩側肺下界上升。病理情況下,兩側肺下界下降常見於腫氣腫;兩側肺下界上升常見於腹內壓升高,如高度腹水、氣腹、鼓腸及巨大腹腔腫瘤;一側肺下界上升,見於同側肺不張、胸腔積液、肝、脾腫大、膈下膿腫等。
(2)肺下界移動度及其改變:正常人肺下界移動范圍約為4-8厘米。肺下界移動范圍與肋膈竇的大小有關。因此肺下界的移動范圍在胸腔各部位亦不同,在腋中線及腋後線處最大。
叩診方法:先讓病人平靜呼吸,一般在腋中線及肩胛下角線上進行自上而下叩診,先定出肺下界,再讓病人深吸一口氣後暫時屏住,重新測定肺下界;最後深吸一口氣暫時屏住,再重新測定肺下界,如此測定肺下界的上下移動范圍。當肺有炎症或水腫,肺組織彈性減低(肺氣腫)、局部胸膜粘連時,肺下界移動度減少;當胸腔大量積液或氣胸、胸膜完全粘連、膈肌麻痹時,肺下界移動度可消失。
(四)肺部異常叩診音
正常的肺臟,除掩蓋心、肝部分外,叩診時均為清音,如出現濁音、實音、鼓音或過清音則為異常叩診音,提示肺及胸膜、胸壁的病理改變。異常叩診音的程度取決於病變的大小,部位及性質。深部的病灶(離胸壁表面5cm以上)、小范圍病灶(小於3cm)或少量胸腔積液(250ml以下),常不能發現叩診音變化;散在疏鬆的病灶可引起輕度濁音;大面積緻密度高且接近胸壁表面者可出現明顯濁音;大量胸腔積液則為實音。
1.病理性濁音或實音
(1)肺組織含氣量減少或消失 如肺炎、肺結核、肺膿腫、肺不張、高度腫水腫及廣泛的腫纖維化。
(2)肺內形成無氣組織 如肺癌、包囊蟲病等。
(3)胸膜病變 如胸腔積液、胸膜增厚、胸壁病變(胸壁水腫、腫瘤等)。
2.病理性鼓音
(1)肺內較大空洞 如肺結核、肺膿腫形成的空洞,肺內腫瘤或囊腫破潰後所形成的空腔可為鼓音。但空洞一般要大於3-4cm,並且靠近胸壁。
(2)氣胸
3.過清音
又稱過度反響,其音調較清音高而強,較鼓音低,為介於清音、鼓音之間的叩診音。見於肺氣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