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叫做骨橋?
是指兩個相鄰的骨質之間,因某種因素導致的,骨質的異常增生,而使兩骨質部分融合,融合的部分稱骨橋。骨橋可見於很多部位,一般,椎體間〔前緣〕比較常見,你說的關節融合比較少見,可以見於外傷後、腫瘤等情況。
2、強直性脊柱炎骨橋形成,走路有點駝,怎麼做才能不駝
你可以換個溫感記憶棉的枕頭,它能吸收人體壓力,從而將人體調整到最舒適的姿勢狀態。當人躺在枕頭上時,仰卧時脊椎是S型的自然生理彎曲狀態,側卧時脊椎不側彎。同時,枕頭對人體沒有壓迫點。
3、強直性脊柱炎,不吃葯可以嗎,靠鍛煉可以緩解嗎?
您好:現代醫學認識到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和炎性疾病蹭部位主要在版骶髂關節脊柱脊權柱旁軟組織及四肢關節.該蹭常自骶髂關節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到脊柱及脊旁組織最後引起骨性強直.患者下蹲受限有兩方面的情況一是疼痛炎症的影響導致.二是關節間隙狹窄或者融合.這個病早期是可以完全治癒的因為早期是沒有骨橋的形成的治癒後是不留後遺症的中晚期患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脊柱變形後治癒後是恢復不了的.強直性脊柱炎涉及多個系統包括遺傳性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內科多臟器肌腱組織炎症骨組織壞死同時參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引起發病的原因
4、腰椎錯位後~~經推拿治療 小關節復位~該堅持鍛煉嗎?
1、該病應如何治療才能獲得最佳效果?採用一種方法還是多種方法同時採用?
還是適度牽引,應該有效。請外科醫生有針對地處置,堅持實施合理治療,相信一定會緩解的。
2、該病必須卧床休息嗎?如仍從事辦公室工作,需要注意那些具體問題
需要卧床,適當伸展脊椎關節。不宜久坐,可以走動,多睡下有利康復。
在自然界中,脊椎動物如貓、狗、牛、馬等在行走時,脊椎會合理地左右擺動。這種方式使動物不但很少患有脊椎病和與脊椎相關聯的疾病,也很少患有動脈硬化、冠心病、痔瘡、下肢靜脈曲張等症。自從人類遠祖學會直立以來雖然經過數千萬年進化,但其原本適合於四肢行走用的脊椎始終未能充分適應直立行走的姿勢。因此額外的壓力就要由脊椎來承擔,尤其以並無肋骨支撐的頸部椎骨和下背部腰椎骨所承擔的壓力最為嚴重。
脊椎是人體健康的總樞紐,它負責保護人體通訊的總干線——脊椎神經。在人的神經系統中有31對周圍神經是從脊椎伸出織成千萬條網路分布到身體的四面八方與上萬億的神經元相連接。如果我們把大腦的14條中樞神經比作一個集團軍的司令部,那麼從脊椎引向全身的周圍神經網路就是直屬司令部的軍、師、團、營各級指揮部門,網路的上端與司令部相連接,下端與上萬億神經元——也就是這個集團軍的千軍萬馬相連接,形成人體「信息公路」網路。
與年輕人相比較,中老年人反應木訥、速度遲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神經傳遞信息、指令的速度方面出現了差異。如果人體某個部位所承受的壓力超過28毫米汞柱,就會影響該部位神經網路功能的正常發揮。人類80%的慢性疾病是由於脊椎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健或脊椎受到損傷,導致與之相關聯的神經網路功能失常所造成的。不少原因不明的冠心病、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其得病的根源是由於腰椎、胸椎、頸椎變形錯位而引起的。腦供血不足也屬於脊椎相關聯疾病之一,由椎動脈受阻所引起。大腦生理活動依賴於血液循環中的腦微循環系統,在極其復雜而精密的微循環網路中進行新陳代謝活動,大腦細胞對氧需要量相當大,約佔全身的20%,並且對缺氧特別敏感。一旦椎動脈受阻微循環血流稍有下降,大腦的所有行為就會受到影響,出現眩暈、無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症狀。長期腦供血不足則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可以發展成為痴呆症等全身性疾病。頸椎病也會引起心絞痛,脊椎相關疾病,不可掉以輕心。應當指出,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都屬與脊椎相關的疾病。中老年人的駝背是由於脊椎變形錯位所造成。我國每年中風發病人數達150萬之多,倖存者中有80%患有不同程度的偏癱。這是由於急性腦出血或腦缺血引起的後遺症。而脊椎變形錯位,則是造成腦缺血的罪魁禍首。近年來脊椎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已佔到骨科病的50%以上。腦供血不全也屬於脊椎相關聯疾病之一,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回到正題,脊椎病通常又稱為變形性脊椎病,是一種脊柱的變性病變,表現為椎間隙內形成骨棘或骨橋。而脊椎炎則是椎骨的感染病變,包括骨髓炎和椎間盤脊椎炎。
1.脊椎病:椎間隙腹側面的椎間盤纖維囊變性,從溝裂處發生骨質增生,形成骨棘或骨橋。根據骨質增生的程度,可將此病分成5個階段。僅有個別病例發現骨增殖體突入椎管。多數病例完全沒有症狀。當骨質增生明顯壓迫脊神經時,就會出現相應的運動及感覺機能障礙,表現為步態異常、不全癱瘓、感覺遲鈍、脊髓反射遲鈍等。該病發病率有隨年齡增加的傾向。發生部位多見於胸椎和腰椎。
2.脊椎炎:致病菌血行性、外傷性或體內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椎骨的感染。椎間盤脊椎炎主要在椎間盤與椎體終板處呈炎性經過,有時並發骨髓炎。
血液檢查和X線檢查可以作出診斷。
治療
1.脊椎病:無對因療法。當症狀中出現或疼痛時,應盡量靜養,給予甾體激素(潑尼松龍,1mg/kg/日,內服或注射),同時行抗炎鎮靜處置(消炎痛,0.5~1.0mg/kg/日,內服或直腸內插入)。
2.脊椎炎:沒有神經系統症狀的,可長期(4~6周)給予抗菌素,不太適合給予抗菌素或伴有脊髓壓迫症狀時,應行脊髓減壓術和脊椎固定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
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椎間盤是椎體之間連接部分,除第一、二頸椎間無椎間盤外,成人共有椎間盤23個。本症易發於20--40歲之間,少年兒童極少發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不發生於老年人,臨床上以腰4--5和腰椎5、骶椎1之間的椎間盤最易發生病變。
腰椎間盤纖維環在後外側較為薄弱,後縱韌帶在脊柱的全長中都無間斷,但自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後縱韌帶漸漸變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間,寬度只等於原來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動、靜力最大的部分,故後縱韌帶的變窄,造成了自然性結構方面的弱點,髓核易向後方兩側突出。
發生本病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病變或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外因則有損傷、勞累以及受寒著涼等。
椎間盤缺乏血液的供給,修復能力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由於負重和脊柱運動,椎間盤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因此容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變化,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1. 外傷 包括扭傷、摔傷、撞傷以及慢性勞損等等。30歲以上的人,由於身體逐步趨於退化,腰椎纖維環和椎旁韌帶等結構出現鬆弛、老化退變現象所以當各種外力作用下可使相鄰兩個椎體發生扭轉,導致腰椎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突出的髓核擠壓並刺激了相鄰的腰脊神經根,因此產生了腰、腿痛等各種徵象。尤其是積累勞損,是引起纖維環破裂的重要原因。由於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後薄前厚,當人們在向前彎腰時,髓核就向後方移動,由於受到體重、肌肉和韌帶等張力的影響,髓核產生強大的反抗性彈力,這反抗性彈力的大小與負重的壓力大小成正比。在此情況下。如果這種力量過大,或椎間盤纖維環本身已有缺陷,就有可能使髓核沖破纖維環面向側後方膨出或突出,引起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
一般在20~30歲間,纖維環開始變性,彈性減小,應力加於這些變性或彈力減退的纖維環,如腰部扭傷後,極易造成纖維環的破裂。在這年齡,髓核尚能保持其膠質狀態和膨大,因之隨核必被擠於裂隙之間,以致影響裂隙的癒合,此時即使困裂隙較小,髓核一時未突破纖維環,但因裂隙繼續存在,日後亦可能在不斷的活動和擠壓中有所發展。若扭傷所造成纖維環的裂縫較大,突出的髓核即可引起急性的坐骨神經痛。
在30~40歲之間,若髓核內纖維組織增多,但尚未引起椎間盤的變窄,則髓核對於變性的抗力,反而變得較半液狀時期為大,髓核突出的可能性相對變得較小,故髓核的變性,從某些方面看來,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
40-50歲以後,若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的變性皆很明顯,椎間盤萎縮變化廣泛,則受到損傷後,破裂和突出多是細小的,反而不易引起典型的坐骨神經痛。除非碎裂的纖維環被擠於椎管內,否則不會引起急性症狀。若髓核變性已至晚期,而纖維環尚保持完整,則椎間隙有顯著變窄,以致椎體邊緣有骨刺或唇形變發生。
2. 受寒 不少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無外傷史或勞損史,只有受寒、著涼。其原因可能由於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受寒流後使腰背肌肉痙攣和小血管收縮,影響局部的血循環,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攣,可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特別對於已有變性的椎間盤,可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屬於中醫「痹症」范疇,男性多於女性,體力勞動者多於腦力勞動者。
表現診斷 :
患者可因一次急性腰扭傷而發病,也可以反復多次的腰部損傷之後逐步起病,有人甚至經過幾年至十幾年的慢性發病過程。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表現腰、腿痛,有人伴有下肢麻木、脹、涼、沉、緊等不適感,多數患者先出現腰痛後出現腿痛,少數患者先出現腿痛後出現腰痛,部分患者可同時感到腰、腿痛。較重者在咳嗽、噴嚏和用力排便時感到疼痛加重,以及向下肢放散感。多數患者在受涼、勞累後使症狀加重,而在受熱和休息後緩解。患者因腰、腿痛疼的程度而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向前、後和患側曲腰均有一定障礙。重者還會出現歪臀、跛行步態。病久者,其患側臀、腿可有肌肉萎縮現象。病人的患側腰椎旁可查出壓痛點,壓痛點的位置大多在第4、5腰椎間和第5腰椎、骶椎間。大多病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讓病人仰卧在床上,分別抬高伸直的下肢,患腿不能達到健腿高度),掌擊試驗陽性(在壓痛點處用力掌拍,出現由腰向下肢的放散痛),臀中肌壓迫試驗陽性(在髂嵴下3厘米處壓痛)等等。病人如經X線拍片檢查,可發現腰椎生理曲線變直、變淺、側彎等變化,病程長者可見椎間盤突出的椎間隙狹窄及骨刺生長等徵象。如能做CT掃描或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更能明確診斷。近年來不少醫院開展B超檢查,也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康復治療 :
懷疑家人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或經醫院確診後,如果病情無須手術治療且患病時間不長,讓病人卧床休息3-7天。這樣往往可使病情緩解,如果保護得當病情不會繼續發展。有條件者應到醫院去系統治療。
1.家庭用葯
無條件住院者或暫時不能入院者,可考慮在家中用一些葯物。如大活絡丹每次l丸,1日2次口服,補腎強身片每次5片,1日3次口服:壯骨關節丸每次1丸,1日2次口服。痛疼較重者可服止痛片、消炎痛等葯物。醫生指導用葯(以下同)。
2.中葯及偏方
(1)發病急、腰腿痛重者可用桃仁、川芎、紅花各20克,當歸、赤芍、生地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服。
(2)慢性腰腿痛、下肢麻木,遇天氣變化及夜間加重者用茯芩20克,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素艽、桂心、甘草各15克,防風、川芎、黨參、當歸、白芍、乾地黃各10克,細辛3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3)病情反復發作、體質虛弱、全身乏力、面白氣短者用肉桂、烏葯、杜仲、生地、赤芍、牡丹皮、當歸、延胡索、桃仁、續斷各10克。每日—劑水煎服。
3.家庭按摩
按摩是治療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條件者應到醫院進行系統按摩治療。如暫不能去醫院治療,也可試行家中按摩,目前,有關按摩的書籍出版甚多,可以參考。這里簡單介紹幾種手法。
(1)患者硬板床休息,可堅持做床上體操。俯卧在硬板床上或炕上,充分伸展肢體,按摩者先用手掌大面積揉腰2-3分鍾,對患側腰部著重施術,以舒筋活絡。
(2)在椎旁壓痛點處指揉1-2分鍾,以舒經止痛。
(3)從肩向臀沿脊椎兩旁用手掌推十數遍,皮膚微紅為度,以行氣活血。
(4)在臀中、小腿肚中央用拇指點按片刻,病人可有酸脹感,以通經活血。
(5)對患腿掌揉3-5遍,痛處重力揉拿、彈拔數遍,以解痙止痛。
(6)患者仰卧,按摩者用雙手握其患腿踝部,先屈膝屈髖,再突然用力頓拉,反復數次,以鬆弛坐骨神經,改善下肢血液循環。
4.家庭護理
對於病情重、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家人給予適當護理,照顧飲食、起居等。
5.康復鍛煉措施
當病情緩解後,可逐步增加康復鍛煉:
(1)每天退步走l-2小時,以走完後微感疲勞,但不加重症狀為度。
(2)向前、後和左、右屈腰10-20次,不要用暴力、不可作旋腰動作。
(3)仰卧在床上,分別抱下肢屈曲20次。
(4)仰卧在床上,雙腿向上似蹬自行車狀10-15分鍾。
(5)仰卧在床上,用雙肘、雙足及頭支撐身體,用力向上挺腹,堅持片刻,然後放下,重復數遍。
(6)仰卧起坐10-20次。
注意事項:
許多人易將本病誤作為「梨狀肌損傷綜合征」「坐骨神經痛」等其他疾病,以致耽誤了診治。因此,一旦出現腰、腿痛,應盡量去醫院診查明白,對症施治和養護。明確診斷之後,患者於平素站立或行走時應佩戴腰圍,不可久坐沙發和睡用席夢思床,注意休息和保暖。
預防常識:
1.在搬、抬、扛重物時要量力而行,不可強用暴力,更不可在負重情況下作扭腰動作。在運動、體育鍛煉以及勞動、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腰部,避免摔傷、撞傷、扭傷等傷害。
2.辦公室人員不宜久坐時間過長,工作l小時應間歇休息10-20分鍾,或改變姿勢直腰活動一會兒,尤其不宜久坐沙發。
3.患有腰肌勞損者,應注意鍛煉腰肌,避免腰部受風著涼。
4.出現腰部急性扭傷之後,應絕對卧床休息,不僅能夠避免病情加重,同時也能起到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的作用。
相關葯物:
1、鹽酸曲馬多片
曲馬多、奇曼丁,中度至劇烈的急性和慢性疼痛時服用。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2、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適應征為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皮炎等過敏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時,同時還需使用麻葯利多卡因等。
此外,請有經驗的中醫進行針對性強的葯物和康復治療,可能達到1.抗炎脫水作用,將病變周圍的粘連、滲出等無菌性炎症消除一下,使突出組織的水腫脫水,使其萎縮,從根本上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2.內牽引辦法,又稱自主牽引,如果葯物中某些成份能使脊椎周圍的肌肉、韌帶緊張性增加,整合脊椎,使其保持正常生理狀態,就利於組織的恢復與還納。隨後進行運動治療,制定康復後的一種鍛煉方法,目的是防止再發,解除後患,確保健康。病人可自己在家用葯及運動,醫生指導。這樣可大大減輕患者及家屬的麻煩及經濟負擔。
5、什麼是脊椎炎?
脊柱畸形和強直導致的功能障礙,對患者彎腰、擴胸及屈頸等運動,都會造成極大痛苦和困難。為了減輕或防止這些不良後果,患者除接受醫生的各種檢查和治療外,應學會自我護理,如謹慎而長期地進行體位鍛煉(最初應得到體療醫師的指導),目的是取得和維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強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在休息時首要的是保持適當的體位,應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進屈曲畸形的體位。
6、早期強直性脊柱炎如何控制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目前沒有特效葯物,每種治療的時間都是比較長的,所以患者能堅持治療配合醫囑是治療的必備前提,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首先要進行免疫功能調節:臨床研究證實強直性脊柱炎與自身免疫功能關系密切,其次是控制炎症治療:炎症是強直性脊柱炎出現疼痛症狀,關節功能障礙的過程,也是骨性強直的前期階段.再次是關節功能鍛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過程中,特別是急性期發病,都應該進行關節功能鍛煉.關節功能鍛煉與治療同樣重要.
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本病早期治療效果顯著,治療後基本和正常人一樣.到了中晚期脊柱骨橋形成,通過治療只能達到疼痛症狀消失,骨骼變形停止,病情不發展的程度,這就是醫生說的臨床治癒.中晚期脊柱骨橋形成,不能通過治療使骨橋消失達到徹底治癒.
所以患者應到專科醫院正規化治療,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配合用葯以及鍛煉是可以達到治癒或者臨床治癒的標準的.
患者目前年齡還小,在骨關節沒有明顯改變前應盡早正規系統治療,把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7、強直性脊柱炎鍛煉時要注意哪些???骨動力強直治療儀
相信大家對強直性脊柱炎都不陌生了,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就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會導致殘疾。所以,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務必要做好預防。那麼,患了強直性脊柱炎該怎麼辦呢?強直性脊柱炎的鍛煉要注意什麼?那麼,針對這一問題,下面是骨動力專家給大家的回答。 一、患者在日常的基本功能鍛煉中,患者所進行的動作必須要緩慢,並且還要堅持持續的用力,然後逐漸的加力,等肌肉的肌腱疲勞了,這樣關節的功能就能改善。在鍛煉時,強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鍛煉一定要本著循序漸進的重要原則,在時間上從短到長,在次數上從少到多,在力量上逐漸加大,這樣才能有效的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二、患者在進行運動時,對動作的進行要求不要多大,同時也要禁止用力氣過猛或強行去鍛煉,這樣不但不會痊癒反而會造成骨橋的骨折,肌腱的損傷。 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進行功能鍛煉時一定要保證自己的關節完全的強直,因為骨橋是要通過關節的,所以禁止該關節功能的鍛煉,以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傷。 以上就是骨動力專家對「強直性脊柱炎的鍛煉要注意什麼」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患者能有所幫助。骨動力專家提醒廣大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一定要及時採取正確科學的治療方法,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為此,骨動力專家為廣大患者推薦最科學、最綠色的治療方法?骨動力強直治療儀,徹底治癒強直性脊柱炎永不復發! 骨動力強直治療儀通過祛痛、修復、重構三步療法,快速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對頸腰椎病、骨質增生,骨關節退行病變、軟組織損傷引起病痛也能起到輔助治療。在使用骨動力強直治療儀治療脊柱損傷當天,患者很快能感覺到治療儀發揮的活能量,脊柱及神經根處的劇痛,酸脹和麻木感馬上減輕,好像脈絡被打通了一樣舒暢!使用7-30天,伴有劇痛、麻木等症狀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就會明顯感覺到電擊樣、刀割樣、燒灼感等葯物穿透人體感應,劇痛大為減輕,甚至消失。頑固腰腿痛,頸椎眩暈也得到大大改善。用上30-60天,患者的疼痛、麻木、敏感、震顫、強直僵硬、出汗異常等主觀痛苦得到明顯控制,伴有感覺缺失的患者,痛覺、溫覺都明顯的提高。使用60-90天,不僅脊柱炎患者常見的主觀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和提高,MPI體檢顯示:脊髓水腫、空洞、腫塊、硬化等指標均得到明顯的改變,很多患者的運動障礙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肌猥瑣,肌無力,肌鬆弛顯示出極好的治療效果,強直性脊柱炎的多種並發症也得到了及時的康復。 骨動力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約有500萬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因對病情的不重視及誤診誤治,導致身體殘疾,而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為此,為慶祝骨動力強直治療儀在美國南加州大學舉行的第七屆國際風濕免疫醫學研討會「美國骨健康專家聯合峰會」上囊括了最佳創新獎、療效獎、最具科學含量獎以及低碳高效獎等六項獎項,骨動力健康扶貧基金會斥資1.6億人民幣面向全國啟動「強直性脊柱炎愛心康復工程」!此次行動旨在幫助那些因病致貧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扭轉對疾病的錯誤認識,了解科學的治療方法,早日走出疾病陰影,共享健康生活。 骨動力專家溫馨提示,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復,為了切實落實「強直性脊柱炎愛心康復工程」關於援助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倡議,本次行動免費贈送高科技儀器?骨動力強直治療儀。呼籲社會全方位關愛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幫助他們早日擺脫疾病困擾,重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