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椎結核的鑒別診斷
根據症狀孩子體征與影像學表現典型病例辦法診斷不難但必須與下列疾病內作鑒別
強直性脊柱炎本病均容有骶髂關節炎症生活沒有全身中毒同意症狀X線檢查控制看不到骨破壞與死骨胸椎受累後會出現胸郭擴張受限等臨床介紹表現足資鑒別
化膿性脊柱炎發病急有高熱及明顯架子疼痛進展很快早期血培養可檢出致病菌X線表現進展快其特徵性X線表現可作鑒別
腰椎間盤突出無全身許多症狀有下肢神經根受壓信心症狀血沉不憶X線片上無骨質破壞CT檢查的確可發現突出的髓核
脊柱腫瘤多見於老人疼痛逐日加重周一X線片可見骨破壞累及椎弓根椎間隙高度協和正常速度一般打針沒有椎旁軟組織塊影
嗜酸性肉芽腫多見於胸椎患者可貴年齡通常不滿歲整個椎體均勻性壓扁成線條狀上下椎間隙完全正常同意沒有高尚發熱等全身症狀個月
退行性脊椎骨關節病為老年性疾病普遍性椎間隙變窄臨近椎體上下緣硬化發白有骨橋形成首先沒有骨質破壞與全身不愧症狀
2、腰椎病去哪裡家治療比較好??
腰椎病是指由脊柱及脊柱周圍軟組織急慢性損傷、腰椎間盤退變、腰椎骨質增生等原因引起,臨床表現以腰痛、腰部活動受限為主要症狀的疾病。醫學中腰椎病主要涵蓋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背肌勞損、腰扭傷、腰椎退行性變、風濕或類風濕性腰疼以及腰三橫突綜合征等。其鑒別診斷,如果主要表現為腰痛、活動受限,而無下肢症狀,平時可緩解,應該是腰背肌勞損或腰椎退行性變引起的。
3、未分化脊椎關節病?
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是一大類疾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AS)、瑞特綜合征、銀屑病性關節炎等。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症狀有很大重疊,病變輕重不一,預後也相差甚遠,特別是在疾病早期、不典型的或某些女性患者,很難根據上述疾病慣用的分類標准(如AS的紐約標准)將其歸於某一疾病,他們實際上占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很大部分,隨病情進展,經不同時間部分患者才表現出典型的AS或銀屑病性關節炎等。近年來人們將這類疾病歸為未分化脊柱關節病(uSpAs),此觀點日益被人們所接受,為擴大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分類范圍,將uSpAs包括在內,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組(ESSG)和Amor等分別提出了他們的診斷標准〔1,2〕。國內對uSpAs的認識尚不足,致使這類疾病誤診率較高。本文總結了我院門診診治的uSpAs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發病情況。
對象與方法
一、病例選擇
1998年7月~1999年6月來我院風濕免疫科專家門診就診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147例,其中符合紐約診斷標準的AS患者25例、銀屑病性關節炎3例、反應性關節炎3例,餘116例為uSpAs。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治療、家族史、體格檢查及HLA-B27結果。uSpAs組中有61例同時行X線和CT骶髂關節像,分別有14例僅行X線和CT檢查。AS組中17例患者僅行X線檢查,5例同時行兩種檢查。
二、方法
總結患者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指標,以紐約標准、修訂紐約標准、Amor標准及ESSG標准四種診斷標准進行分析,採用t檢驗和χ2檢驗分析結果。
結 果
一、就診患者中大多數為uSpAs,佔78.9%,與符合紐約標準的AS相比有以下特點:
1.女性較AS組比例大,本組男∶女=1.4∶1(AS組男女之比為12∶1)。
2.病程較短,平均3.1年(AS組平均11.8年),病情輕,骶髂關節和脊柱受累程度亦輕。
3.uSpAs的炎性脊柱痛並非都以腰痛起病,有4例以胸椎疼痛起病,佔3.4%,2例以頸椎痛起病,佔1.7%。
4.主訴臀區和髖區痛的較多,分別佔49.1%和37.1%(AS組分別為56%和60%)。
5.uSpAs患者均未出現腰椎活動受限,且並非全部都有一般X線片的骶髂關節炎改變,本組X線平片診斷者Ⅱ級以上佔34.4%,CT診斷者Ⅱ級以上56例,佔73.2%。CT較X線平片的解析度明顯高,同時進行兩種檢查者診斷符合率46%。但放射科與風濕病學醫生對骶髂關節炎影像學診斷的符合率不高,兩科之間的一致性還有待提高。
6.uSpAs患者HLA-B27陽性率低於AS組,分別為59.5%和80%。
7.有4例晚起病性AS患者,特點是:50歲以後起病,全身症狀多,脊柱症狀輕,關節炎也輕,均不符合紐約診斷標准,亦可屬uSpAs,與國外報告相似〔2〕。
二、uSpAs患者診斷標準的符合情況
所有uSpAs患者均不符合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紐約標准和修訂紐約標准,98例(84.5%)符合Amor標准,評分>6分,99例(85.3%)符合ESSG標准。25例AS患者均符合上述四種診斷標准。
三、uSpAs的不同症狀發生頻率與文獻報告〔3~5〕比較,見附表
附表 未分化型脊柱關節病不同症狀發生頻率
項 目 我院患者(%) 文獻報告(%)
男性 58.6 62.0~68.0
起病平均年齡(歲) 28.6 16.0~23.0
腰痛 90.0 52.0~80.0
周圍關節炎 72.7 60.0~100.0
多關節炎 45.5 40.0
附著點炎 63.0 56.0
足跟痛 45.7 20.0~28.0
粘膜皮膚病 9.2 16.0
結膜炎/蠟膜炎 7.6 33.0
類風濕因子陰性 94.8 100.0
HLA-B27(+) 59.5 80.0~84.0
普通X線片骶髂關節炎 36.1 16.0~30.0
肯定或可疑家族史 25.9 32.0
討 論
一、uSpAs是我院門診中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中很常見的一組疾病,國外一多中心調查亦發現,絕大多數門診就診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診斷為uSpAs。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按紐約標准肯定的AS患病率只有0.11%~0.26%(各地不同)〔6〕,而近期有一報告美國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病率為1.6%。分析兩國患病率相差甚遠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流行病學調查使用的紐約標准未包括uSpAs。uSpAs的命名是1982年Burns最先提出,以後相關報告日益增多,現此名詞可認為是指有臨床和/或放射學表現提示是脊柱關節病,而目前又不符合任何一種肯定脊柱關節病(如AS、瑞特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腸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患者。這不是一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症狀譜,可單獨存在或聯合存在,可有不同輕重、不同病程。未分化的含義可指:①一肯定脊柱關節病的早期,以後分化成一肯定疾病。②某一肯定脊柱關節病的「流產型」,以後不發展成為某一典型脊柱關節病。③屬一重疊綜合征而不發展成某一肯定脊柱關節病。④屬一脊柱關節病未知的亞型,以後逐漸有不同分化。由於命名含義寬,不同醫生個人側重點不同,因而文獻中出現不同命名,實皆屬此領域,如B27相關性關節炎、HLA-B27陽性少關節炎、HLA-B27關連性不能分類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血清陰性少關節炎、SEA綜合征(S=血清陰性,E=附著點炎,A=關節炎),晚起病性脊柱關節病、BASE綜合征(B=B27,A=關節炎,S=骶髂關節炎,E=關節外炎症)等〔7〕。
二、uSpAs的臨床表現與AS患者相比有以下特點:①症狀輕,不典型;②無脊柱活動受限;③不一定有骶髂關節炎;④HLA-B27不一定陽性,本組陽性率較AS組低;⑤女性比例較AS患者明顯高,說明女性患者病情較輕,即使病程較長,仍多為未分化型。由於uSpAs症狀多種多樣,不典型,故在外院誤診率較高,多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因此應提高對該病的警惕性,重視臀區痛、大腿內側痛、髖區痛及足跟、足掌、膝關節等疼痛,仔細檢查是否有附著點炎。盡管uSpAs患者腰痛不顯著,甚至缺如,但疑及此病時,骶髂關節檢查仍很重要,還應做HLA-B27和骶髂關節影像學檢查。骶髂關節CT較普通X線更敏感,後者可疑時可加做CT。本文的分析表明,早期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多不符合我國常用的紐約標准,對AS而言,紐約標准不是一個早期診斷標准,更不能作為所有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分類標准。國外多中心研究比較ESSG和Amor標准,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准確性均較好〔8,9〕,與本文結果近似。因此我們推薦對於早期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用Amor或ESSG標准診斷,其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適用。
三、治療方面,本組患者半數以上對非甾類抗炎葯效果不明顯,聯合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2~3g/d後外周關節和中軸的症狀減輕,這與國外報告SASP對AS的外周關節炎有效,而對中軸病變無效觀點有些差異。但由於本組尚無長期隨診觀察結果,在治療方面未設對照組,加之現尚無理想的AS活動性指標,給療效觀察帶來困難,故本文尚難作定論,本病的長期預後有待進一步觀察。由於uSpAs多數患者病情進展緩慢,預後非每例皆惡劣,早期用硫氮磺胺吡啶亦可能有有益的影響,故我們認為一經診斷即一律給予SASP加免疫抑制劑等二聯或三聯治療似乎過於積極;從付出/受益比例(cost/benefit ratio)看也未必是最佳選擇。
張 文(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郵政編碼 100730)
張乃崢(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郵政編碼 100730)
孫維生(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
張 帆(黑龍江省雞西市礦務總醫院)
4、脊柱轉移癌的診斷鑒別
懷疑脊柱轉移癌的患者應該做徹底的診斷性檢查,包括病史與體格檢查。警示信號包括脊椎損害症狀(夜間痛、神經功能障礙、步態不穩)和系統性症狀(體重減輕和器官功能衰竭)。調查患者吸煙史、環境或職業性暴露史和旅遊史。問診應涉及可增加癌症可能性的條件(HIV、炎症性條件和原位癌)以及最近的癌症篩查情況和家族史。檢測血細胞計數、生化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當考慮到多發性骨髓瘤時,加做血漿和尿蛋白電泳分析。 1.X線平片:長期以來作為出現與脊柱相關的新發症狀患者的初級評估手段,這主要由於其技術簡易、價格低廉和廣泛應用。因此,X線平片成為確認溶解性和硬化性損害、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和大體積團塊的有效篩查檢測工具。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可產生硬化性損害,但大多數脊柱轉移癌屬於溶解性的,在超過半個椎體受累前,X線平片不能顯示相關變化。由於這種相對不敏感性,明確診斷常需要結合其它影像學技術。核素掃描(骨掃描)是鑒別骨骼系統代謝活動增加區域的敏感方法。在椎體30-50%部分受累前,與腫瘤相關的變化不能被X線平片所顯示,而骨掃描能夠較早的發現轉移瘤,其解析度可達到2mm。有報道稱,核素骨掃描檢測脊柱轉移癌的敏感度為62-89%。然而,由於核素掃描檢測的是增強的代謝活動,而炎症或感染也可增強代謝活動,因此對轉移病灶不具特異性。圖像低解析度妨礙了閃爍成像的效果,應該結合CT或MRI影像排除良性表現,必要時行手術探查。
2.SPECT(單光子發射型CT):是核素骨掃描更先進的方式,提供可疑性脊柱轉移癌的3D影像。這種技術在檢測病灶方面比平面掃描具有更加詳細的影像且增加了敏感性和特異性。並且,不同於其它檢查技術,SPECT影像可區分轉移性病變和良性病變。在檢測脊柱轉移癌方面,當平面掃描無法確診時,SPECT是有效和相對廉價的檢測工具。應用氟脫氧葡萄糖(FDG)作為示蹤劑的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也是常規應用於檢測轉移性病變和腫瘤分期的整體監測工具。PET設備已被證實在發現脊柱轉移癌方面優於平面閃爍掃描術,由於直接測定腫瘤的代謝活動,而不是骨轉化這一轉移瘤的間接標志,故能夠實現腫瘤的早期檢測。PET掃描也被用於辨別腫瘤的囊變區和壞死區,這些信息可增加活檢采樣的診斷率並有助於制定外科干預計劃。然而,PET的解析度是有限的,必需結合CT或MRI影像。另外,PET掃描費時且價格昂貴。最新一代多排CT掃描設備提供了脊柱骨解剖結構和腫瘤侵犯程度的高度詳細圖像。增加的矢狀位和冠狀位數字重建進一步提高了CT影像的詳細程度。當脊髓造影術與CT影像結合時,能夠獲得神經元所佔據間隙的高精度表現以識別受壓結構,有助於明確脊髓受壓的原因,了解是腫瘤侵入椎管還是病理性骨折的骨折塊向後突入椎管。由於對區域性解剖結構識別徹底,可協助指導手術入路、手術方式和確定內固定范圍,CT檢查在制定外科干預計劃時具有高度價值。除了對脊柱受累部分行CT掃描外,對於懷疑脊柱轉移癌而無法確定原發灶的患者,應對其主要體腔進行CT掃描以確定腫瘤原發灶。此外,CT血管造影術可對脊柱轉移癌的血供和迴流進行評估。
3.核磁共振成像:被認為是評估脊柱轉移癌的金標准影像設備。在檢測脊柱病變方面,MR影像較之標志標准X線平片、CT、核素掃描敏感性更高。這種敏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MR圖像對脊柱軟組織結構優良的解析度,包括椎間盤、脊髓、神經根、脊膜以及脊柱肌群和韌帶。MR圖像能夠顯示骨與軟組織界限,提供腫瘤侵襲或骨、神經、椎旁結構受壓的解剖學詳情。一組MR影像包括應用造影劑之後3個標准軸線(軸位、矢狀位和冠狀位)T1、T2加權圖像。另外,由於T1加權圖像中骨髓內脂肪為高強度信號,脂肪抑制研究可進一步解釋脊柱骨組織中病灶信號增強的原理。彌散加權成像,盡管非常規應用,但可區分病理性和非病理性壓縮骨折。
4.常規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是評估脊柱轉移癌的重要工具。對於原發腫瘤血供豐富(腎細胞腫瘤、甲狀腺腫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肝細胞腫瘤和神經內分泌瘤)的轉移瘤患者,如考慮手術,了解轉移瘤的血供意義重大。通過血管造影術還可進行轉移瘤術前栓塞,對於無法手術的患者,這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栓塞後可減少術中失血量,有助於病灶的完整切除。另外,控制術中出血,減少轉移瘤血供能夠潛在縮短手術時間,防止術後血腫致切口裂開和神經組織變性。 1.積極治療原發癌:若原發癌存在,或未經治療,或治療後又復發,均需積極治療原發癌,否則轉移瘤的療效將受到影響,且可出現新的轉移灶。原發癌未被發現者,應積極尋找並處理原發癌。
2.綜合治療轉移瘤:
(1)化療:各種不同類型腫瘤有各自敏感的化療葯物。最常見的乳腺癌轉移大部分對激素治療效果良好,某些單一葯物如5-氟尿嘧啶、阿黴素、環磷醯胺均有一定療效,但以聯合化療為佳。脊柱轉移癌化療能緩解或解除疼痛,但效果不能持久。
(2)放療:不論單發或多發轉移灶均可進行局部放療,抑制腫瘤生長,緩解症狀。
(3)激素治療:有些癌與內分泌有關,如乳腺癌與前列腺癌和女性與男性激素有關,可用性激素來治療。
(4)免疫治療:干擾素對一些癌症有效。若與化療和放療聯合使用,效果更佳。甚至有的空腔部位可局部注射。
(5)手術治療:目的是提高有效生存期的生活質量,如緩解症狀、穩定脊柱,改善癱瘓,延長生命。
3.對症支持治療:不論綜合治療有無效果,在一段時間內存在一些症狀,需要對症治療,如給鎮靜劑和開胃葯,輸液輸血、補充營養和維生素,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改善器官的功能等。
4.外科治療和患者的選擇
葯物研發的進步使許多腫瘤的治療得以改善,並延長了眾多患者的生存期。此類患者的治療決策需要參考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醫師的臨床專業知識和經驗,並考慮患者意願,其中後兩項內容是關鍵性的,由於是姑息性治療,患者意願尤為重要。實際上,在做治療決定時,臨床醫師應主要考慮三個方面:患者因素、脊柱穩定性和神經功能。
在過去20年,外科技術不斷發展,在並發症發生率可接受的條件下,前路和後路進行的脊柱穩定術使得減壓和腫瘤切除范圍得到改善。一些病例可獲得長期無病生存,特別是單發腎細胞惡性腫瘤患者,但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外科治療的目的是保留神經功能、緩解疼痛和確保脊柱的機械穩定性。大多數臨床醫師在考慮脊柱轉移癌行手術治療前,通常預期患者的生存期應超過3個月。 一、手術適應症:1.原發灶不明的單發轉移瘤在冰凍活檢的同時施術;2.化療或放療後復發或繼續加重者;3.已知是抗放射線者;4.有截癱或脊柱不穩定者。
選擇有手術適應症的患者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Tokuhashi等基於原發腫瘤類型、脊柱轉移灶數量、脊柱外和內臟轉移灶表現、患者一般狀況和神經狀況制定了一套評分系統。預後指標(低侵襲性腫瘤、脊柱單發病灶、無其它部位轉移灶、整體狀況良好、無神經功能障礙)越好,外科治療價值越高。患者評分大於9分時,建議手術切除病灶。患者評分低於5分、預後指標較差時,建議行姑息療法,即限制性減壓和固定。外科技術的進步和治療方式選擇的擴展促使Tomita等基於原發癌的分級、內臟轉移灶的表現和骨轉移灶的數量制定了一套相似的評分系統。在此系統中,預後指標愈好,評分愈低。2-3分的患者,以長期局部控制為目標大范圍或邊緣切除。4-5分的患者,表明應中期控制,邊緣或病灶內切除。6-7分的患者建議姑息性手術治療,支持療法僅適用於評分超過8分者。制定此評分系統的原則是協助外科醫師選擇那些可受益於手術治療的患者,並確定手術切除的合理范圍。實際上來說,計算Tomit和Tokuhashi系統評分並不會限制治療方法的選擇,特別是像新近發展的SRS這類其它治療方式。然而,這些預後評分系統的基本原則還是適用的。此外,一旦患者被認為適合於手術治療,在決定手術入路和固定方式時,要求對轉移瘤及其毗鄰結構的解剖和組織病理學特徵、脊柱生物力學和轉移瘤誘發的變化有著全面的了解。
二、手術方式
外科解剖和組織病理學腫瘤分型:脊柱轉移癌患者行手術切除和減壓的方式主要由受累脊柱節段、腫瘤在脊柱的位置、腫瘤的組織學特性、所需脊柱重建的類型所決定。椎體是脊柱轉移癌最常見的受累部分,因此,前路手術能夠最有效的切除病灶和進行椎管減壓。然而,這種術式增加了手術相關的並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經常應用的經椎弓根後方或後外側入路成為首選入路。經此入路可完成三柱減壓內固定,這一術式在胸腰椎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椎體環狀切除和/或多節段切除時。
1.脊柱轉移癌繼發脊柱不穩的治療
脊柱轉移癌繼發脊柱不穩以往無明確定義。有綜述顯示,對即將發生的或已發生的頸椎或胸腰椎不穩無明確治療指南。目前其診斷取決於一組臨床和影像學參數,而這些均未經過驗證。脊柱生物力學研究顯示,椎體的支撐超過80%來自脊柱軸向負荷。因此,最常發生轉移瘤的部位椎體發生溶解性病變時,對脊柱的負載能力有明顯影響。影響的程度取決於病灶的體積、完整椎體的橫斷面積和總骨礦物密度。隨著溶解性病灶體積的不斷增大,椎體完整性被破壞,導致壓縮性或爆裂性骨折。這些骨折產生的骨折塊或腫瘤碎塊進入椎管或椎間孔,引起神經結構受壓,導致疼痛或運動/自主功能障礙。有研究顯示,50-60%胸椎和35-45%下胸椎/胸腰椎椎體溶解性病變預示著發生椎體塌陷。高活動度或高壓力節段,例如頸胸段和胸腰段,在較小的腫瘤負荷下即可發生骨折。脊柱背側結構的轉移瘤,特別是關節突關節,被認為是造成患者病理性脫位、滑脫、水平性不穩的原因。由於脊柱後方轉移瘤的發生率遠少於椎體,此類病變並不常見。
了解不穩的表現程度和特徵能夠協助選擇手術方式和確定重建范圍。由於損傷機制的不同,對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導致的脊柱不穩行內固定和減壓的指征尚不清楚。Cybulski對評估腫瘤導致脊柱不穩的影像學標准建議如下:1.前中柱破壞(椎體高度塌陷>50%);2.2個或以上相鄰椎體塌陷;3.腫瘤累及中後柱(後方形成剪切畸形的可能);4.既往行椎板切除術,未發現前中柱病變。這些研究建議,當這些不穩標准中一項存在時,或預期壽命>5-6個月的患者出現神經壓迫症狀、免疫或營養狀態良好、不完全性神經功能障礙、腫瘤對化療不敏感、腫瘤既往治療失敗時,可行手術建議內固定。
2.脊髓壓迫症的治療
當腫瘤組織或骨折塊突入椎管時,則發生轉移性硬膜外脊髓壓迫症(MESCC)。當這種病變引起神經損害時,通常為外科急症。這種情況在5-10%的癌症患者和超過40%其它部位骨轉移患者中均會發生。皮質類固醇和X線放療是主要治療方法。以往,外科方法的選擇局限於椎板減壓術,但這種技術不能對椎體前方進行減壓,並且使後方結構發生不穩,由此導致脊柱不穩、神經功能惡化和疼痛。因此,對脊髓進行環狀減壓這一積極的外科技術更為常用。
有綜述顯示,隨著時間的發展,臨床結果的改善與越來越積極的外科治療策略的進步有關。盡管有著相對更高的術後死亡率(平均10%),運動功能改善最好的報道仍來自對前路減壓內固定患者(平均75%)的研究。還有研究顯示, MESCC的治療方法選擇上,手術輔以XRT優於單純XRT。盡管此項研究的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考慮研究的選擇標準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對放療高度敏感的腫瘤患者,例如淋巴瘤、骨髓瘤和小細胞肺癌均被排除在兩組之外。在這些患者中,單純XR T適用於MESCC不合並脊柱不穩的患者。另外,單純XTR還適用於神經功能障礙進展迅速、椎管無明顯骨塊突入的患者,或預期生存時間<3個月者。手術減壓內固定適用於脊柱不穩、骨性椎管受壓、神經功能迅速衰退、XRT後復發的腫瘤、放療抵抗性腫瘤引起的MESCC以及有必要做病理診斷的患者。此外,全椎體切除術適用於單發且相對進展緩慢、能夠治癒性切除的轉移瘤患者,例如無全身性轉移的腎細胞癌患者。 1.葯物治療
葯物療法應用於脊柱轉移癌的治療可分為兩類:直接作用於腫瘤的葯劑和最小化腫瘤繼發症狀的葯劑。除了一些化學敏感性腫瘤,例如尤文氏肉瘤、骨肉瘤和神經母細胞瘤,許多脊柱轉移癌對細胞毒素劑不十分敏感,治療這些病變的抗癌葯受到限制。相反的,防止和改善脊柱腫瘤症狀包括疼痛、炎症和骨破壞的葯物應用廣泛。
2.化療
盡管在過去幾十年化療方案的進步改善了癌症的治療效果,但通常這些療法在治療脊柱轉移癌方面作用有限,因為脊柱轉移癌是癌症的晚期並發症。然而,術後新輔助療法的應用使得某些轉移瘤的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包括生殖細胞瘤、高危神經母細胞瘤、尤文氏肉瘤、骨肉瘤。另外,曾經被認為是無法切除的腫瘤在接受新輔助療法治療後得以手術切除。例如,由於手術並發症發病率高且術後改善效果有限,以往認為肺上溝非小細胞癌脊柱轉移是無法手術切除的,但是,接受新輔助療法(依託鉑甙和順鉑)和XRT後,2/3此種腫瘤患者在手術時發現腫瘤體積縮小,切除邊緣陰性的可能性亦增加。其它一些葯物療法脊柱轉移癌的治療也是有效的。
3.激素療法
一些脊柱轉移癌,特別是源自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者,可能具有激素受體,直接針對這些受體的治療是有效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例如他莫昔芬,芳香酶抑制劑,如來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顯示了在治療乳腺癌方面的有效性。對於前列腺癌,採用雌激素抑制劑聯合促性腺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和/或氟他胺是有效的療法。即使原發腫瘤對激素療法敏感,轉移瘤可能不具備同樣的激素受體,因此,可能對激素療法不敏感。
4.雙磷酸鹽療法
此類葯物抑制與脊柱轉移癌相關的骨破壞和骨吸收,可降低病理性骨折的風險、緩解溶解性病變引起的局部疼痛、減低惡性腫瘤相關性高鈣血症。對於轉移性乳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和其它一些溶骨性轉移瘤的治療被證實是有效的。
5.皮質類固醇療法
皮質類固醇類是葯物療法治療脊柱轉移癌相關性疼痛、處置轉移瘤病灶壓迫脊髓引起急性神經功能障礙的基礎葯物。皮質類固醇可緩解炎症,減輕腫瘤相關性疼痛。它還可以減輕脊髓水腫,改善短期神經功能。最後,還可直接溶解腫瘤,例如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和乳腺癌。但就皮質類固醇類葯物的給葯劑量方案,即高劑量和與其相對的低劑量方面尚未達成一致。有研究顯示,初始靜脈推注劑量為10mg與100mg對比時,在疼痛、離床活動、膀胱功能方面無差異。
6.止痛劑
脊柱轉移癌可引起劇烈的機械性或神經性疼痛,因此,止痛成為許多治療方案的主要目標之一。癌症引起的疼痛若處理不當可引起抑鬱、焦慮和疲勞,盡管不斷的努力改善止痛劑的給葯途徑,處理不當的癌痛仍然存在。癌痛的治療通常為階梯式的,包括從NSAIDs,到弱阿片類葯物,到嗎啡類強效鎮痛劑逐級增加。一線葯物應該為非阿片類鎮痛劑,例如醋氨酚、阿司匹林以及其它的NSAIDs。美國疼痛協會建議聯合應用長效和短效的阿片類並應用通便劑,避免應用哌替啶。當開始應用嗎啡時,首先應嘗試口服給葯,然後靜脈給葯,包括軸索鎮痛劑。這種階梯式療法聯合輔助療法以防止鎮痛劑的副作用和神經性並發症。另外,許多脊柱轉移癌患者由於椎旁神經叢受累而出現神經性疼痛。此種類型的疼痛阿片類葯物很難治療,因此需要另外的對策,包括通過留置導管給予麻醉葯進行連續神經根阻滯,或進行冷凍消融術。其它葯劑對治療神經性疼痛可能也有效果,包括抗驚厥葯、神經安定葯和利多卡因貼片。這些鎮痛劑能夠引起棘手的副作用,因此在服葯期間需進行監測,並給予相應處理。阿片類鎮痛劑通常引起胃腸道症狀,包括便秘和惡心,應用此類葯物時應適當給予通便葯和止吐葯。阿片類葯物可加重老年患者的步態障礙和認知損害,安全預防措施是必備的。長期應用阿片類葯物患者可產生機體依賴性,應避免突然停用。抗驚厥葯可引起嗜睡和眩暈,精神安定葯可引起鎮靜、抗膽鹼能效應、體位性低血壓和體重增加。必須對經歷癌痛治療的患者進行葯物副作用、疼痛緩解效果、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參數的監測。
7.放療
放療是治療脊柱轉移癌的主要手段,並在緩解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穩定神經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XRT通常分次分時段在10-14天內給予25-40Gy的總劑量。照射水平定位在轉移灶邊緣5cm、上下兩個椎體水平。能否達到局部控製取決於靶病灶的投射劑量和腫瘤的組織學分型。然而,傳統的XRT是不精確的,因為對射線敏感的神經結構與病灶毗鄰,所以不能對脊柱單獨靶病灶進行大劑量照射。結果導致對病灶照射劑量往往不足,因此,腫瘤組織學類型表現為對射線抵抗者不推薦進行放療。
與傳統大面積照射的XRT不同,脊柱SRS可精確將大劑量交叉射線束聚焦於指定目標,這可限制射線照射到脊髓、皮膚和其它對射線敏感的結構。射線劑量分級化允許對目標組織單次高劑量照射,SRS得以分為1-2次在門診進行。精密外部框架和圖像引導無邊框系統最近都在應用。圖像引導系統使用內部或外部基準標志物提供對患者體位接近即時的更新以聚焦射線,避免了外部固定。由於外部固定的繁瑣且引起不適,該技術特別適用於脊柱。對這些系統的研究已顯示出良好的結果,包括腫瘤進展終止、疼痛緩解和較少的不良事件。聚焦射線治療後長期結果對准確評估此項技術的優缺點至關重要。例如,SRS治療後發生病理性骨折的早期記錄已經完備,這可能由於聚焦射線引起快速和顯著的組織破壞。但是,能夠應用高適形XRT以高劑量照射病灶,同時使周圍組織暴露范圍最小,使得在類型上被考慮為「射線不敏感」的腫瘤的治療得以繼續,並選擇病灶進行再次照射。結果,SRS的出現使得脊柱轉移癌的治療模式發生本質的改變。
質子束療法最初在1940年用於癌症的治療,但應用並不廣泛。在過去20年,許多治療中心裝備了質子束設備,因此,使其在腫瘤治療領域得以普及。不像以傳統方式和立體定位方式進行照射的X射線束和伽馬射線束,質子束療法能夠發射射線至中樞神經系統臨界結構而不良反應極微小。這主要由於質子獨特的物理特性,即以最小的散射獲得最大的能量峰值。由於質子束療法的有限利用率和高昂的費用,使其在大多數患者中的應用受到限制。隨著越來越多的治療中心開展此項技術,對其應用將越來越普遍。
盡管傳統XRT、SRS和質子束療法能夠使局部病灶得到控制、保留了神經功能、緩解疼痛,但這些療法不能糾正有轉移瘤引起的脊柱不穩和畸形以及由此產生的疼痛和功能障礙,也不能緩解病理性骨折和骨折塊突入椎管或神經根管引起的脊髓壓迫。當XRT作為手術的輔助療法或新輔助療法時,其應用時機必須慎重考慮。XRT引起的不良後果包括手術重建後傷口和植骨塊癒合不良。因此,建議術後3-4周後開始進行放療。
8.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
廣泛、多發的脊柱轉移癌傳統上進行保守治療,包括傳統XRT、皮質類固醇、鎮痛劑、佩戴矯形支架和卧床休息。然而,XRT治療後明顯的疼痛緩解不超過2周,骨質增強不超過4周。盡管曾用於治療椎體彌漫性血管瘤,椎體後凸成形術已成為對脊柱轉移癌引起的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治療手段。
椎體成形術通過直接將骨水泥注入椎體來完成,而後凸成形術首先將一個可擴張性球囊置入椎體並使其膨脹以形成一個腔隙,然後注入骨水泥。後凸成形術中應用球囊擴張能夠改善由於椎體塌陷引起的後凸畸形,並顯示出其防止後凸進一步加重的作用。將骨水泥注入塌陷的椎體已被證明可有效緩解疼痛。可以假定機械性疼痛的緩解是由於後凸畸形的矯正,但是也可能是骨水泥本是具有鎮痛的作用。脊柱轉移癌椎體後凸成形術的指征最近正逐步形成。此項技術已被證明是治療轉移瘤引起的椎體骨折造成的疼痛的安全有效的措施,當聯合XRT時,能夠緩解被認為不具備手術適應症患者的疼痛。然而,病理性骨折引起的脊髓壓迫為椎體後凸成形術的相對禁忌症,因為該技術不能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反而迫使骨折塊突入椎管而加重脊髓壓迫。該術式並發症罕見,通常包括PMMA滲漏和誤置,引起神經結構受壓或肺栓塞。盡管椎體後凸成形術是治療脊柱轉移性疾病疼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穩定脊柱、矯正畸形和解除脊髓壓迫方面的效果是有限的,而這些可以通過手術減壓和內固定來妥善處置。
9.脊髓髓內轉移瘤
脊髓髓內轉移瘤(ISCM)是一種罕見病例,大約2%的腫瘤患者在屍體解剖時發現該病。在這些病例中,大約5%在患者生前繼全身性疾病被確診。ISCM最常見的來源為肺癌,特別是小細胞肺癌。像包括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腎細胞癌這些通常轉移至脊柱的腫瘤中很少出現髓內轉移。由於症狀和臨床所見難以區分,髓內轉移瘤與其它病變像硬膜外轉移瘤、類腫瘤壞死性脊髓病的鑒別診斷較為困難。對於既往有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新發一側肢體運動或感覺缺失時應考慮ISCM,因為非對稱性脊髓功能常提示為髓內腫瘤。另外,據估計30-45%的ISCM患者發生Brown-Sequard或偽Brown-Sequard綜合症。髓內轉移瘤的標志是快速進展的神經症狀,而典型的原發性髓內腫瘤進展緩慢,表現為漸進性症狀。大約75%被報道的髓內轉移瘤患者在出現神經症狀後1月內進展為完全性神經功能喪失。另外,肌肉萎縮是原發性髓內腫瘤的常見體征,而在髓內轉移瘤患者中並不常見。
髓內轉移瘤通常發現較晚,患者常合並其它系統的轉移瘤。因此,髓內轉移瘤的發展常與較差的預後相關,如不治療,平均生存期少於1月。因此,許多作者主張XRT而不支持手術切除。放療對於某些射線敏感性腫瘤如小細胞肺癌或乳腺癌、淋巴瘤是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對射線抵抗性轉移瘤無效。對於此類患者,微創手術切除結合原發腫瘤和其它繼發轉移瘤的治療可能有助於穩定或逆轉神經功能障礙,延長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切除可通過CO2激光器將腫瘤汽化來完成,該方法操作容易,可減少對脊髓的牽拉。此外,髓內轉移瘤通常是孤立且邊界清晰的團塊,標准微創術式易於切除。
5、頸椎病都需要檢查什麼
在醫院會接受哪些檢查?
4.1 頸椎的試驗檢查
頸椎病的試驗檢查即物理檢查,不需藉助儀器,它包括:
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頂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向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症狀。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或後伸位時出現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臂叢牽拉試驗: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
上肢後伸試驗:檢查者一手置於健側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外呈伸展狀,以增加對頸神經根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或損傷。
4.2 頸椎病的X線檢查
X線平片舊稱X光片,是最基本的骨科影像學檢查手段,價格便宜,簡單易行,能夠清楚地顯示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其缺點是難以顯現軟組織的病變,因此,對於頸椎病人脊髓神經根的變化無法顯現。
懷疑有頸椎病的病人應拍攝頸椎正、側位片,有時需要加拍頸椎過伸過屈側位片,有時還需包括左右斜位片,如懷疑有寰樞椎病變者還要加拍張口時的正位相。以下是各種拍攝角度所能表現的病變內容:
正位:
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錐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
側位:
曲度的改變: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
異常活動度:在頸椎過伸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中,可以見到椎間盤的彈性有改變。
骨贅: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贅及韌帶鈣化。
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
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椎間盤變性以後,椎體間的穩定性低下,椎體往往發生半脫位,或者稱之為滑椎。
項韌帶鈣化:項韌帶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斜位
攝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4.3 造影檢查
造影是一種常用的X線檢查方法。X線拍片和透視只能分辨密度相差較大的組織器官,如骨、心、肺等,而對於人體大量密度相差較小的器官和組織,便顯得無能為力。於是人們想到了造影檢查,即先用高於或低於人體軟組織密度的造影劑灌注需要檢查部位,然後進行X線檢查。由於已灌注造影劑的組織器官與周圍部位密度差異變大,在X線下形成鮮明對比,便可以發現形態或功能是否異常。
目前在脊柱外科領域中常用的造影方法是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等。
4.4 頸椎病的CT檢查
CT是從X線機發展而來的,它顯著地改善了X線檢查的分辨能力,其解析度和定性診斷准確率大大高於一般X線機,從而開闊了X線檢查的適應范圍,大幅度地提高了x線診斷的准確率。
CT適用於檢查各種原因引起的椎管狹窄、椎管內佔位性病變如椎管內腫瘤;適用於檢查脊柱外傷後有無脊柱的骨折、骨折的程度,有無椎管完整性的破壞,並推測脊柱骨折後脊柱的穩定性;適用於檢查脊柱的韌帶鈣化、骨化、脊柱的增生、退變等表現;還適用於檢查椎骨的腫瘤、結核、炎症等病變,檢查脊柱的先天性異常等。
隨著核磁共振在脊柱外科的應用,CT檢查在脊柱外科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小,特別是在頸椎病的診斷方面已不是常規的檢查手段,其診斷價值遠遠低於「X線平片+核磁共振」的組合,但是由於CT對骨刺、韌帶鈣化、椎管狹窄等骨性病變顯示要比核磁共振清楚得多,因此在「X線平片+核磁共振」對上述情況仍然難以明確的情況下,申請CT檢查,可以更進一步提高診斷的准確性。
4.5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不僅能分辨人體中脂肪、肌肉、肌腱、血管、神經及骨骼等組織,還能分辨腦脊髓的灰質和白質、腎皮質和腎髓質以及腎周圍脂肪等。因此,核磁共振應用的范圍很廣。 目前,在臨床上已用於腦、脊髓、心臟、肌肉、肺、肝、腎、胰、盆腔、骨、骨髓、血管和腫瘤等器官和組織病變的診斷,並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臨床的應用,使脊柱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有了新的發展。對於顱腦、脊髓等疾病來說,核磁共振是當今最有效的影像診斷方法。與X線平片及CT相比,它能夠准確地揭示出脊柱脊髓的解剖結構及各種病理改變,其密度分辨力強,不僅能區分脊髓與腦脊液,並且能直接顯示出脊髓內的病變。在顯示脊髓先天異常、脊髓缺血變性、脊髓空洞症以及手術後椎管內的瘢痕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
在頸椎病的診斷方面,核磁共振成像在顯示椎間盤脫出、退行性病變等非常清晰,椎間盤脫出壓迫神經根也可顯示得一清二楚。核磁共振確能清晰地顯示每一個椎間盤病變的類型,有無椎間盤突出以及突出的程度;能顯示有無骨刺、頸椎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鈣化以及這些變化是否對脊髓及神經根造成壓迫、壓迫的程度;可以顯示脊髓的形態,脊髓有無受壓變形、脊髓內部結構有無變化,包括脊髓有無缺血、水腫,有無脊髓腫瘤及脊髓空洞形成等;還可以顯示頸椎手術後脊髓神經根減壓的情況,手術後是否有瘢痕、血腫等新的壓迫因素存在的情況。核磁共振為頸椎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而且對於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來說,核磁共振是手術前病情的估計、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方案和步驟的擬定、手術中困難的預先判斷、預後的判斷估計以及手術後脊髓神經根減壓情況觀察等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
在頸椎核磁共振檢查時,使用特殊的成像技術,還可以清楚地顯示雙側椎動脈的走行、形態、有無受壓、扭曲、痙攣以及阻塞等情況,稱為核磁共振動脈顯影術(MRA)。其成像清晰,目前已基本代替選擇性椎動脈造影技術。而且因為檢查時無需向病人體內注入造影劑,沒有椎動脈造影術可能給病人造成的各種並發症,如刺激而使椎動脈痙攣從而加重病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症狀、造影劑過敏、過敏性休克、感染、血管損傷等。核磁共振椎動脈顯影術對病人無損害,是屬於無創性的檢查手段。因此,核磁共振在頸椎病的診斷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骨科醫生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而且由於它是無創性的檢查,更顯現出其優越性。
但是核磁共振對骨的細微結構的顯示遠遠不如X線平片及CT清晰,所以,對於頸椎骨質增生、骨刺、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及黃韌帶鈣化的形態顯示方面遠遠遜色於X線平片及CT。而且因核磁共振價格昂貴,尚未成為常規檢查項目,特別是在廣大基層地區目前還未普及。
一般說來,在骨科特別是脊柱外科領域的影像學檢查中,由於核磁共振在顯示骨組織方面不如X線平片清楚,所以,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之前應當先拍X線平片,應當綜合分析核磁共振和X線平片的圖像,以互相對照、印證和補充,取長補短,從而提高核磁共振診斷的准確性。
4.6 肌電圖檢查
肌肉運動時可以產生生物電活動,將此生物電用針狀電極和表面電極作為引導,通過一定儀器的放大、顯示、監聽、攝影等步驟,從而顯示出一定的波形,稱之為肌電圖。
當神經、肌肉發生病變時,肌肉的生物電位活動、神經傳導過程、神經和肌肉對電刺激的反應都可以發生變化。結合臨床分析,肌電圖不但能夠精確地區分神經肌肉疾病的病損部位和損傷程度,同時對肌肉的無力、癱瘓、萎縮、異常收縮及感覺障礙、疼痛等症狀,也可以提供客觀的資料,以判明病變的程度,估計預後,判斷恢復的情況。其主要缺點是不能提供病因的診斷,如果出現檢查結果異常則意義較大,而檢查結果正常則意義較小。
在臨床上,肌電圖是鑒別運動神經元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縮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與頸椎病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有時甚至是運動神經元疾病與頸椎病相鑒別惟一的輔助檢查手段。
在進行肌電圖檢查時,需要將針狀電極插入病人體內的肌肉中,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
6、放射性同位素在胰腺細胞內出現在哪幾個部位? 急 急 急
朋友,您好,是一種檢查機器!簡稱MRI!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稱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之所以後來不稱為核磁共振而改稱磁共振,是因為日本科學家提出其國家備受核武器傷害,為表示尊重,就把核字去掉了。
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到1973年才將它用於醫學臨床檢測。為了避免與核醫學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稱為核磁共振成像術(MR)。
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沖激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經過處理轉換在屏幕上顯示圖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於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於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MR對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後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
MR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的空間解析度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檢查,另外價格比較昂貴。
磁共振成像是斷層成像的一種,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1946年斯坦福大學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學的Edward Purcell各自獨立的發現了核磁共振現象。磁共振成像技術正是基於這一物理現象。1972年Paul Lauterbur 發展了一套對核磁共振信號進行空間編碼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重建出人體圖像。
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其它斷層成像技術(如CT)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它們都可以顯示某種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間中的分布;同時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斷層圖像,三維體圖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間-波譜分布的四維圖像。
像PET和SPET一樣,用於成像的磁共振信號直接來自於物體本身,也可以說,磁共振成像也是一種發射斷層成像。但與PET和SPET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這一點也使磁共振成像技術更加安全。
從磁共振圖像中我們可以得到物質的多種物理特性參數,如質子密度,自旋-晶格馳豫時間T1,自旋-自旋馳豫時間T2,擴散系數,磁化系數,化學位移等等。對比其它成像技術(如CT 超聲 PET等)磁共振成像方式更加多樣,成像原理更加復雜,所得到信息也更加豐富。因此磁共振成像成為醫學影像中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原子核帶有正電,許多元素的原子核,如1H、19FT和31P等進行自旋運動。通常情況下,原子核自旋軸的排列是無規律的,但將其置於外加磁場中時,核自旋空間取向從無序向有序過渡。自旋系統的磁化矢量由零逐漸增長,當系統達到平衡時,磁化強度達到穩定值。如果此時核自旋系統受到外界作用,如一定頻率的射頻激發原子核即可引起共振效應。在射頻脈沖停止後,自旋系統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維持這種狀態,將回復到磁場中原來的排列狀態,同時釋放出微弱的能量,成為射電信號,把這許多信號檢出,並使之能進行空間分辨,就得到運動中原子核分布圖像。原子核從激化的狀態回復到平衡排列狀態的過程叫弛豫過程。它所需的時間叫弛豫時間。弛豫時間有兩種即T1和T2,T1為自旋-點陣或縱向馳豫時間T2,T2為自旋-自旋或橫向弛豫時間。
磁共振最常用的核是氫原子核質子(1H),因為它的信號最強,在人體組織內也廣泛存在。影響磁共振影像因素包括:(a)質子的密度;(b)弛豫時間長短;(c)血液和腦脊液的流動;(d)順磁性物質(e)蛋白質。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是,磁共振信號愈強,則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號弱,則亮度也小,從白色、灰色到黑色。各種組織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如下;脂肪組織,松質骨呈白色;腦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內臟、肌肉呈灰白色;液體,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質、氣體、含氣肺呈黑色。
核磁共振的另一特點是流動液體不產生信號稱為流動效應或流動空白效應。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狀結構,而血液為無信號的黑色。這樣使血管很容易軟組織分開。正常脊髓周圍有腦脊液包圍,腦脊液為黑色的,並有白色的硬膜為脂肪所襯托,使脊髓顯示為白色的強信號結構。核磁共振已應用於全身各系統的成像診斷。效果最佳的是顱腦,及其脊髓、心臟大血管、關節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對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觀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變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進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診斷,可作多個切面圖,空間解析度高,顯示心臟及病變全貌,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優於其他X線成像、二維超聲、核素及CT檢查。在對腦脊髓病變診斷時,可作冠狀、矢狀及橫斷面像。
檢查目的:顱腦及脊柱、脊髓病變,五官科疾病,心臟疾病,縱膈腫塊,骨關節和肌肉病變,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腎、胰等部位的病變。
優點:1.MRI對人體沒有損傷;
2.MRI能獲得腦和脊髓的立體圖像,不像CT那樣一層一層地掃描而有可能漏掉病變部位;
3.能診斷心臟病變,CT因掃描速度慢而難以勝任;
4.對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骨、關節、肌肉等部位的檢查優於CT。
缺點:1.和CT一樣,MRI也是影像診斷,很多病變單憑MRI仍難以確診,不像內窺鏡可同時獲得影像和病理兩方面的診斷;
2.對肺部的檢查不優於X線或CT檢查,對肝臟、胰腺、腎上腺、前列腺的檢查不比CT優越,但費用要高昂得多;
3.對胃腸道的病變不如內窺鏡檢查;
4.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5. 危重病人不能做
6.妊娠3個月內的
7.帶有心臟起搏器的
核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由於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存在非常強大的磁場,因此,裝有心臟起搏器者,以及血管手術後留有金屬夾、金屬支架者,或其他的冠狀動脈、食管、前列腺、膽道進行金屬支架手術者,絕對嚴禁作核磁共振檢查,否則,由於金屬受強大磁場的吸引而移動,將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以致生命危險。一般在醫院的核磁共振檢查室門外,都有紅色或黃色的醒目標志註明絕對嚴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情況。
身體內有不能除去的其他金屬異物,如金屬內固定物、人工關節、金屬假牙、支架、銀夾、彈片等金屬存留者,為檢查的相對禁忌,必須檢查時,應嚴密觀察,以防檢查中金屬在強大磁場中移動而損傷鄰近大血管和重要組織,產生嚴重後果,如無特殊必要一般不要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有金屬避孕環及活動的金屬假牙者一定要取出後再進行檢查。
有時,遺留在體內的金屬鐵離子可能影響圖像質量,甚至影響正確診斷。
在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之前,應去除身上帶的手機、呼機、磁卡、手錶、硬幣、鑰匙、打火機、金屬皮帶、金屬項鏈、金屬耳環、金屬紐扣及其他金屬飾品或金屬物品。否則,檢查時可能影響磁場的均勻性,造成圖像的干擾,形成偽影,不利於病灶的顯示;而且由於強磁場的作用,金屬物品可能被吸進核磁共振機,從而對非常昂貴的核磁共振機造成破壞;另外,手機、呼機、磁卡、手錶等物品也可能會遭到強磁場的破壞,而造成個人財物不必要的損失。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有許多骨科內固定物,特別是脊柱的內固定物,開始用鈦合金或鈦金屬製成。由於鈦金屬不受磁場的吸引,在磁場中不會移動。因此體內有鈦金屬內固定物的病人,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時是安全的;而且鈦金屬也不會對核磁共振的圖像產生干擾。這對於患有脊柱疾病並且需要接受脊柱內固定手術的病人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鈦合金和鈦金屬製成的內固定物價格昂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推廣應用。
MRI檢查適應症
1、神經系統病變:腦梗塞、腦腫瘤、炎症、變性病、先天畸形、外傷等,為應用最早的人體系統,目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較為准確、及時,可發現早期病變。
2、心血管系統:可用於心臟病、心肌病、心包腫瘤、心包積液以及附壁血栓、內膜片的剝離等的診斷。
3、胸部病變:縱隔內的腫物、淋巴結以及胸膜病變等,可以顯示肺內團塊與較大氣管和血管的關系等。
4、腹部器官: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腫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腹內腫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尤其是腹膜後的病變。
5、盆腔臟器;子宮肌瘤、子宮其它腫瘤、卵巢腫瘤,盆腔內包塊的定性定位,直腸、前列腺和膀胱的腫物等。
6、骨與關節:骨內感染、腫瘤、外傷的診斷與病變范圍,尤其對一些細微的改變如骨挫傷等有較大價值,關節內軟骨、韌帶、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變及骨髓病變有較高診斷價值。
7、全身軟組織病變:無論來源於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結締組織的腫瘤、感染、變性病變等,皆可做出較為准確的定位、定性的診斷。
MRI(Matz's Ruby Interpreter)
標準的Ruby實現,標準的Ruby解釋器
7、脊柱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
8、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影像學檢查分為哪幾類?
X線攝片檢查可以解決多數骨科疾病的診斷需要,是骨科常用的輔助檢查之一。
對脊柱而言,X線片可以顯示脊柱的形態結構,是否存在有退行性變、程度如何,是否有病理性破壞,范圍有多大等等。但是單獨求助於放射線檢查來確定腰腿痛患者的病因,卻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要依靠臨床檢查才行。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影像學檢查,包括有腰椎平片、各種造影及斷層,以及電子計算機斷層攝片(即CT)和近來才興起的核磁共振技術(即MRI)。
醫生為腰腿痛患者進行臨床檢查後,往往會根據需要為患者作腰椎的X線檢查,其中以攝腰椎平片為最多見,這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輔助檢查之一。拍攝腰椎平片並不能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但拍攝腰椎平片對於排除腰椎結核、原發性腫瘤及轉移癌等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換句話說對於腰腿痛的鑒別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造影檢查是利用碘劑或空氣作為對比劑,注入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後照X線片,以顯示其中病變的檢查法。造影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損害。體層攝影又稱為斷層攝影,是利用X線球管和膠片的協調移動,有目的地使身體某一平面結構顯影的攝片方法。它可以逐層顯示平片攝影所不能顯示的細小病變和因骨影重疊而顯示不清的結構。
目前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中,電子計算機橫斷掃描(即CT),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它對於測定椎管的形態和管徑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對於椎管狹窄症的診斷優於其他各種檢查方法,對於指導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治療方案也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即MRI)是一種無傷害性的多平面成像檢查方法,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的准確率要高於CT 檢查。其影像清晰,且一般不需造影劑,亦無放射危害,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效檢查方法。但其設備昂貴,檢查費用也很高,相對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若要進一步推廣是有一定難度的。
9、MRI核磁共振對人身體有何影響,謝謝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稱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之所以後來不稱為核磁共振而改稱磁共振,是因為日本科學家提出其國家備受核武器傷害,為表示尊重,就把核字去掉了。
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到1973年才將它用於醫學臨床檢測。為了避免與核醫學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稱為核磁共振成像術(MR)。
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沖激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經過處理轉換在屏幕上顯示圖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於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於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MR對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後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
MR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的空間解析度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檢查,另外價格比較昂貴。
磁共振成像是斷層成像的一種,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1946年斯坦福大學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學的Edward Purcell各自獨立的發現了核磁共振現象。磁共振成像技術正是基於這一物理現象。1972年Paul Lauterbur 發展了一套對核磁共振信號進行空間編碼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重建出人體圖像。
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其它斷層成像技術(如CT)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它們都可以顯示某種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間中的分布;同時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斷層圖像,三維體圖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間-波譜分布的四維圖像。
像PET和SPET一樣,用於成像的磁共振信號直接來自於物體本身,也可以說,磁共振成像也是一種發射斷層成像。但與PET和SPET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這一點也使磁共振成像技術更加安全。
從磁共振圖像中我們可以得到物質的多種物理特性參數,如質子密度,自旋-晶格馳豫時間T1,自旋-自旋馳豫時間T2,擴散系數,磁化系數,化學位移等等。對比其它成像技術(如CT 超聲 PET等)磁共振成像方式更加多樣,成像原理更加復雜,所得到信息也更加豐富。因此磁共振成像成為醫學影像中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原子核帶有正電,許多元素的原子核,如1H、19FT和31P等進行自旋運動。通常情況下,原子核自旋軸的排列是無規律的,但將其置於外加磁場中時,核自旋空間取向從無序向有序過渡。自旋系統的磁化矢量由零逐漸增長,當系統達到平衡時,磁化強度達到穩定值。如果此時核自旋系統受到外界作用,如一定頻率的射頻激發原子核即可引起共振效應。在射頻脈沖停止後,自旋系統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維持這種狀態,將回復到磁場中原來的排列狀態,同時釋放出微弱的能量,成為射電信號,把這許多信號檢出,並使之能進行空間分辨,就得到運動中原子核分布圖像。原子核從激化的狀態回復到平衡排列狀態的過程叫弛豫過程。它所需的時間叫弛豫時間。弛豫時間有兩種即T1和T2,T1為自旋-點陣或縱向馳豫時間T2,T2為自旋-自旋或橫向弛豫時間。
磁共振最常用的核是氫原子核質子(1H),因為它的信號最強,在人體組織內也廣泛存在。影響磁共振影像因素包括:(a)質子的密度;(b)弛豫時間長短;(c)血液和腦脊液的流動;(d)順磁性物質(e)蛋白質。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是,磁共振信號愈強,則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號弱,則亮度也小,從白色、灰色到黑色。各種組織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如下;脂肪組織,松質骨呈白色;腦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內臟、肌肉呈灰白色;液體,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質、氣體、含氣肺呈黑色。
核磁共振的另一特點是流動液體不產生信號稱為流動效應或流動空白效應。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狀結構,而血液為無信號的黑色。這樣使血管很容易軟組織分開。正常脊髓周圍有腦脊液包圍,腦脊液為黑色的,並有白色的硬膜為脂肪所襯托,使脊髓顯示為白色的強信號結構。核磁共振已應用於全身各系統的成像診斷。效果最佳的是顱腦,及其脊髓、心臟大血管、關節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對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觀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變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進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診斷,可作多個切面圖,空間解析度高,顯示心臟及病變全貌,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優於其他X線成像、二維超聲、核素及CT檢查。在對腦脊髓病變診斷時,可作冠狀、矢狀及橫斷面像。
檢查目的:顱腦及脊柱、脊髓病變,五官科疾病,心臟疾病,縱膈腫塊,骨關節和肌肉病變,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腎、胰等部位的病變。
優點:1.MRI對人體沒有損傷;
2.MRI能獲得腦和脊髓的立體圖像,不像CT那樣一層一層地掃描而有可能漏掉病變部位;
3.能診斷心臟病變,CT因掃描速度慢而難以勝任;
4.對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骨、關節、肌肉等部位的檢查優於CT。
缺點:1.和CT一樣,MRI也是影像診斷,很多病變單憑MRI仍難以確診,不像內窺鏡可同時獲得影像和病理兩方面的診斷;
2.對肺部的檢查不優於X線或CT檢查,對肝臟、胰腺、腎上腺、前列腺的檢查不比CT優越,但費用要高昂得多;
3.對胃腸道的病變不如內窺鏡檢查;
4.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5. 危重病人不能做
6.妊娠3個月內的
7.帶有心臟起搏器的
核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由於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存在非常強大的磁場,因此,裝有心臟起搏器者,以及血管手術後留有金屬夾、金屬支架者,或其他的冠狀動脈、食管、前列腺、膽道進行金屬支架手術者,絕對嚴禁作核磁共振檢查,否則,由於金屬受強大磁場的吸引而移動,將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以致生命危險。一般在醫院的核磁共振檢查室門外,都有紅色或黃色的醒目標志註明絕對嚴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情況。
身體內有不能除去的其他金屬異物,如金屬內固定物、人工關節、金屬假牙、支架、銀夾、彈片等金屬存留者,為檢查的相對禁忌,必須檢查時,應嚴密觀察,以防檢查中金屬在強大磁場中移動而損傷鄰近大血管和重要組織,產生嚴重後果,如無特殊必要一般不要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有金屬避孕環及活動的金屬假牙者一定要取出後再進行檢查。
有時,遺留在體內的金屬鐵離子可能影響圖像質量,甚至影響正確診斷。
在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之前,應去除身上帶的手機、呼機、磁卡、手錶、硬幣、鑰匙、打火機、金屬皮帶、金屬項鏈、金屬耳環、金屬紐扣及其他金屬飾品或金屬物品。否則,檢查時可能影響磁場的均勻性,造成圖像的干擾,形成偽影,不利於病灶的顯示;而且由於強磁場的作用,金屬物品可能被吸進核磁共振機,從而對非常昂貴的核磁共振機造成破壞;另外,手機、呼機、磁卡、手錶等物品也可能會遭到強磁場的破壞,而造成個人財物不必要的損失。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有許多骨科內固定物,特別是脊柱的內固定物,開始用鈦合金或鈦金屬製成。由於鈦金屬不受磁場的吸引,在磁場中不會移動。因此體內有鈦金屬內固定物的病人,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時是安全的;而且鈦金屬也不會對核磁共振的圖像產生干擾。這對於患有脊柱疾病並且需要接受脊柱內固定手術的病人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鈦合金和鈦金屬製成的內固定物價格昂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推廣應用。
MRI檢查適應症
1、神經系統病變:腦梗塞、腦腫瘤、炎症、變性病、先天畸形、外傷等,為應用最早的人體系統,目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較為准確、及時,可發現早期病變。
2、心血管系統:可用於心臟病、心肌病、心包腫瘤、心包積液以及附壁血栓、內膜片的剝離等的診斷。
3、胸部病變:縱隔內的腫物、淋巴結以及胸膜病變等,可以顯示肺內團塊與較大氣管和血管的關系等。
4、腹部器官: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腫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腹內腫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尤其是腹膜後的病變。
5、盆腔臟器;子宮肌瘤、子宮其它腫瘤、卵巢腫瘤,盆腔內包塊的定性定位,直腸、前列腺和膀胱的腫物等。
6、骨與關節:骨內感染、腫瘤、外傷的診斷與病變范圍,尤其對一些細微的改變如骨挫傷等有較大價值,關節內軟骨、韌帶、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變及骨髓病變有較高診斷價值。
7、全身軟組織病變:無論來源於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結締組織的腫瘤、感染、變性病變等,皆可做出較為准確的定位、定性的診斷。
MRI(Matz's Ruby Interpreter)
標準的Ruby實現,標準的Ruby解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