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代表頭顱與脊柱發育狀況的指標是

代表頭顱與脊柱發育狀況的指標是

發布時間:2021-02-22 23:31:04

1、最能反映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標是:

身高是反映兒童骨骼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寶寶的高矮是由骨骼發育優劣決定版的,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頭顱骨權、脊柱骨和下肢的長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長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後第一年頭部生長最快,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時則下肢增長最快。
顱骨的發育
顱骨隨著腦的發育而增長。顱骨發育優劣可用頭圍的大小、顱縫和囟門閉合的遲早等標准來衡量。
醫學提示:囟門在出生時過小或過早閉合,預示著寶寶的腦發育有問題;囟門過大、閉合延遲也可能是病理情況,都應請教兒科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脊柱的發育
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長快於四肢。寶寶的動作發育應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即寶寶2-3個月大時會抬頭,6-7個月大時能獨坐,8-9個月大時會爬,10-11個月大時能站立,12-16個月大時能走路。若沒到相應的月齡,寶寶不宜過早地學坐、學站,以免引起脊柱的過度屈曲,這也將影響其身高。
長骨的發育
肢體長骨結構分骨幹、骨骺和干骺端三個部分。在寶寶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骨的生長在長骨兩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軟骨板內不斷進行,從而使骨的長度逐漸增長,身高也隨之增長。

2、身高是反映人體什麼的發育和什麼的主要形態指標

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生長發育和人體身體縱向高度的主要形態指標。

人的身高物質基礎是骨骼。與身高相關的主要是頭顱、脊柱和下肢長骨 3 部分。

專家提醒:人的身體發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是按照自上而下、由近及遠的順序進行的。 頭部發育最早,出生時,新生兒頭長就為成人頭長的 1/2,而新生兒的頭顱長度是其自 身身長的 1/4。相形之下,下肢發育較遲,新生兒出生時僅為成人的 1/4。因此,人出生以後下肢長骨 的發育對身高影響最大。

由胎兒發育到成人身體各部分發育比例的變化 。一般來說,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出生時身長為 50厘米左右;1 周歲內是身高增長的第 1 次飛躍,能長到 75 厘米左右;2 周歲時長到85 厘米左右;3~7 周歲每年增高6~15 厘米。大多數人到 11~12周歲時,會長到 155~160 厘米。

這一時期,大多數人個頭高矮差別不 是很大。然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身高和全身器官一樣,又經歷一次飛躍。遺傳因 素、 營養狀況和體育鍛煉等各種條件使得人和人之間身體的高矮有了明顯的差異。 這一時期, 有人每年可增高 6~7 厘米,甚至增高 10~13 厘米。

上初中時,身高增長是非常明顯的,往往一兩年內, 一個天真爛漫、充滿稚氣的兒童就發育成一個壯實的小夥子或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了。17~18周歲以後,身高增長速度明顯放慢,一直到性成熟時,即女孩18~23周歲,男孩 22~25周歲時才基本停止,這時人的身高就基本定型了。

(2)代表頭顱與脊柱發育狀況的指標是擴展資料

計算公式

用小兒身長預測成年時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時身長(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時身長(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適用於正常足月新生兒;測量身長數據時如能精確到0.1厘米,身高的預測將更准確。

2、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體標准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骨齡可知孩子的生長潛力

骨齡和年齡不是一回事,骨齡是生物年齡,與生長密切相關,常用來評價人生長發育的成熟狀態。判斷骨齡主要是利用X線,拍一張小兒右手腕骨的X片,根據腕骨X片顯示的骨化點的個數及小兒的實際年齡就可以確定小兒的生長潛力。

骨化點出現比實際年齡早,說明孩子的生長潛力較小;相反說明小兒生長潛力很大。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能長高些,給孩子服用一些催長的葯物,雖然暫時加快了小孩的生長,但由於「剎車」時間提前反而影響了最終的身高,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幾種方法可相互參照,還可以預知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長潛力,如發現骨齡和孩子的實際年齡不符,應到醫院進行檢查。

3、一般常用的生長發育指標有那些?正常值是多少?

兒童正值生長發育階段。生長,實質身體在量上的變化,比如體重的增加;發育,是指身體上質的變化,比如大腦功能的不斷完善。生長發育有其一般規律,掌握規律,創造生長發育的有利條件,就可以使兒童生長發育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是反應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監測生長發育,要採用科學的「尺度」。一、年齡階段劃分法人體的生長發育,從受精卵開始一直到發育成熟,是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醫學兒科學常用的年齡階段劃分法與教育學的劃分法有些區別。一並列供讀者參考。醫學兒科學的年齡階段劃分法:(一)胚發育期 從受精卵分化開始,直至胚大體成形,一般指妊娠初的8周。(二)胎兒期 從妊娠8周直至出生為止。(三)新生兒期 從胎兒娩出結扎臍帶時開始,至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從孕期滿28周到出生後1周(或至出生後4周)稱為圍產期。如今,圍產期保健日益受到重視。(四)嬰兒期或稱乳兒期 指滿月至1周歲的年齡段。(五)幼兒期 指出生後第2和第3年。(六)學前期 指3~6或7歲。(七)學齡期 泛指進入小學以後到青春發育期前的這一年齡段。一般是自6~7歲至11~12歲。(八)青春發育期 這是童年過渡到成年的階段。女童為11~12歲到17~18歲;男童為13~15歲至19~2l歲。教育學的年齡階段劃分法:(與醫學兒科劃分法相同。)(一)胎兒期(二)新生兒期(三)嬰兒期 (四)幼兒前期 指1~3歲。(五)學齡前期或幼兒期 指3~6歲。(六)學齡期 指7~14歲。二、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一)生長發育的不均衡性1.速率不同 兒童生長發育的速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有時快些,有時慢些。胎兒時期身長、體重的增長在一生中是最快的階段。出生後頭兩年的身體增長速度仍比後幾年快。第一年內,身長增長20~25厘米,增長值為出生時身長(50厘米)的50%;體重增加6~7公斤,為出生時體重(3公斤)的兩倍。無論身長、體重在第一年都是出生後增長最快的一年。第二年內,身長增加10厘米,體重增加2.5~3.5公斤,速度也是較快的。2歲以後,增長速度急劇下降,身長每年平均增加4~5厘米,體重每年增加1.5~2公斤,保持相對平穩、較慢的增長速度,直到青春發育期再出現第二次生長發育突增。2.長度比例不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身體各部分發育的比例是不同的。即從胎兒時一個大的頭顱(占身長的1/2)、較長的軀乾和短小的兩腿,發育到成人時較小的頭顱(占身長的1/8)、較短的軀乾和較長的兩腿。一個人從出生到發育成熟,頭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軀干卻增長了兩倍,上肢增長了三倍,下肢增長了四倍。以上體格發育的特點,稱為「頭尾規律」。3.各系統的發育不均衡在某一年齡階段,各系統的發育是不均衡的。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在胎兒期和出生後發育一直是領先的。出生時腦重約350克,相當於成人腦重的25%;6歲時,腦重已相當於成人腦重的90%。兒童在這五六年中,由於大腦發育迅速,各種生理機能、語言發展和動作發展也是比較快的。淋巴系統的發育在生後特別迅速,這是因為兒童時期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弱,需要淋巴系統來進行保護。10歲以後隨著其他各系統的日趨成熟和對疾病抵抗力的增強,淋巴系統逐漸退化。生殖系統在童年時期,幾乎沒有什麼發展,到青春期才迅速發育;(二)每個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其自身的特點由於先天遺傳以及先天、後天環境條件的差異,個體發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現高矮、胖瘦、強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在評價某一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時,應將他以往的情況與現在的情況進行比較,觀察其發育動態,才更有意義。三、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一)遺傳因素遺傳和先天環境對生長發育的影響是肯定的。例如,孕婦營養不良可使胎兒生長發育遲緩,另據對單卵雙胎的研究,成年後,單卵雙胎兩個人身高的差別較小,而體重的差別則較大。說明骨骼系統發育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二)後天因素1.營養人體的新陳代謝包括同化作用(組成代謝)和異化作用(分解代謝),兩個方面。機體從外界不斷地攝取各種營養,構成自身的物質,這一過程稱為同化作用。機體不斷分解這些營養物質,並且釋放能量,供各種生理活動所需,並把分解後的終產物,如水、二氧化碳、尿素等排出體外,這一過程稱為異化作用。同化作用大於異化作用是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保證。據兒童營養調查資料證實,營養豐富且平衡的膳食能

4、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包括哪些

最常用的生長發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1)體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兒童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內臟的重量增加情況,是反映兒童生長發育最重要最靈敏的指標,它提示兒童營養狀況,尤其是近期的營養狀況。體重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營養、輔食添加、疾病等。0~3個月體重增長最快,一般月增長600~lOOOg,最少不低於600g;3~6個月,月增長600~800g;6~12個月平均月增長300g,1歲以後生長速度明顯降低,1—3歲平均每月增長150go-般6個月時的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的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2歲為出生體重的4倍。
(2)身高:代表頭、脊柱、下肢長度的總和,是正確評估身體發育特徵.評價生長速度的根據,它反映的是長期營養狀況,短期內疾病和營養缺乏對身高的影響不大,受遺傳、種族、環境影響。3歲以內立位測量不準確,常取卧位量。因為立位測量值<卧位測量值。身高也是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第一年增長25cm,第二年增長1Ocm,第三年增長4~7.5cm,以後每年增長4~6cm,青春期出現第二次生長高峰,平均10-20cmo-般採用身高/體重(H/W)、年齡/體重(A/W)、年齡/身高(A/H)來綜合評價。
(3)頭圍:反映兒童腦發育和顱骨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歲時頭圍平均46cm,第二年增長2cm.第三年增長l~2cm,3歲時達到48。m,與成人差不多。腦發育在生後3年發育最快。囟門一般在1~1.5歲閉合.遲閉或早閉均要查找原因。
(4)胸圍:表示胸廓的容量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的發育,反應身體形態與呼吸器官的發育情況,是11童生長發育的評價指標。出生時胸圍<頭圍,隨著月齡的增長,胸圍逐漸趕上頭圍,1歲時胸圍一頭圍。由於現在營養狀況好,有的嬰兒不到1歲胸圍與頭圍相等。影響胸圍的因素有營養、運動、疾病、胸廓的畸形。1歲以後胸圍的增長速度>頭圍,並逐漸超過頭圍。青春期迅速發育,向成人體型轉變。

5、顱骨和椎骨組成脊柱,成為頭顱的支柱和軀乾的中軸。 ()

答案:F

與代表頭顱與脊柱發育狀況的指標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