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骨科常見病診療指南

脊柱骨科常見病診療指南

發布時間:2021-02-20 15:31:50

1、骨關節疾病患者吃氨糖卻沒有明顯的效果,該怎麼辦?

首先是關於氨糖的介紹,理論上效果應該很好:

理論上氨糖治療關節炎沒有任何問題!氨糖就是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化學結構上的一個羥基被氨基取代的一種化學物質。自人體內,氨糖是形成軟骨基質中蛋白聚糖的重要成分,也是保持關節軟骨彈性,保持關節健康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質。從葯代動力學上來說,氨糖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會被身體迅速吸收,最終通過生物屏障後進入血液,並能夠分散於身體的組織器官中,尤其是關節軟骨,氨糖具有較好的親和力,因此,理論上補充氨糖真的是能夠起到營養關節軟骨,修復和改善關節軟骨功能的作用的。

但事實是怎樣呢?

更權威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氨糖與服用安慰劑的效果相當,沒有明顯的提高關節炎治療改善的效果。

因此,2014年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學會(OARSI)發布的膝骨關節炎指南中,對於氨基葡萄糖的推薦是不確定,而2018年,美國骨科醫師協會(AAOS)膝骨性關節炎治療指南中,則不建議服用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除非有明確效果的治療方案證明有效;而我國2018年公布的膝關節炎診療指南中,氨基葡萄糖被歸類為「緩解症狀的慢作用葯物」,並且在指南中指出,該類葯物的臨床有效性尚存爭議。

王醫生發現在臨床上有部分人口服氨糖是有效果的,因此,我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因為其副作用相對其他葯物較小,建議口服氨糖6個月,如果6個月無效就不要再吃了。改用其他治療辦法。

因為氨糖是慢作用葯物,所以也別指望吃幾天就有效果,如果吃幾天就有效果可能是同時服用的其他葯物在起作用或者是安慰劑效應,或者是由於重視了也休息好了等等其他原因引起的。

2、脊柱側彎怎麼辦

3、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准

強直性脊柱炎診治的難點,就在於早期診斷。如果能及時在早期骨質破壞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得到診斷,就能把握住治療的關鍵時機。

如果你現在的醫生不能幫你確診,請趕快到北京協和、上海仁濟這樣頂尖的醫院,這里有中國最好的專家,可以幫助早期確診。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風濕病。雖然目前病因不明,現有的醫學水平下暫時還不能治癒。但只要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堅持長期、規范的治療,是可以很好控制疾病的。

你可以到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友論壇——風濕家園AS-SKY上去,向資深的病友和志願醫生們學習疾病治療的知識,增強對「假醫假葯」的辨別力,避免誤診誤治,反而耽誤了病情。

一些強直性脊柱炎病友聽信了一些非法醫療機構活個人能「治癒」疾病的虛假宣傳,誤診誤治,引起身體殘疾的教訓是很深刻的,一定要引以為戒!

順便給你普及點葯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識,先加強學習吧!
————————

第一類:非甾體鎮痛消炎葯(NSAIDs),例如扶他林,西樂葆等。
這類葯屬於對症治療,能控制疼痛症狀,但是不能抑制強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病程,不能阻止持續進行的關節破壞過程。但最近有新的醫學研究認為,盡管NSAIDs不能抑制骨侵蝕過程,卻能延緩強直性脊柱炎的新骨形成,減緩強直的過程。所以,NSAIDs不僅應該在炎症活動期對症使用,在疾病緩解後,也應該長期使用,以避免強直。

第二類:改變病情抗風濕葯(DMARDs),例如,甲氨蝶齡,柳氮磺胺吡啶等
這類葯不僅能緩解關節腫痛、晨僵、降低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的水平,還能延緩關節破壞的進程。長期服用此類葯物,不僅是為了緩解臨床症狀,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疾病的進程,盡力避免殘疾的發生。但這類葯物的特點是起效時間長,通常要2~3個月才起效,而且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關節和髖關節的炎症療效較差。

第三類:TNF拮抗劑
TNF拮抗劑是一類新的生物制劑,它特異性地作用於引起強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因子——腫瘤壞死因子,是目前證實的唯一針對脊柱、髖關節等關節病變有效的葯物。2006年,ASAS(國際強直性脊柱炎工作小組)在關於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指導的十個建議中,提到對於持續高疾病活動度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無論其常規治療是什麼,都應予以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目前,TNF拮抗劑現在全球已經開發了5個,國內已經上市了2個:益賽普和類克。其中,益賽普是國內首個上市,使用人數最多的TNF拮抗劑。

第四類:激素
對於部分病情急重,普通葯物難以見效的病人,為了防止病情惡化,醫生會使用激素,來快速消炎、鎮痛。不過,激素的毒副作用較大,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否則,不僅會帶來身體損害,還很容易引發引起病情洶涌反彈。並且,激素葯物也是不能改變病情的葯物,仍需要和改變病情的葯物(DMARDs)聯合,來控制疾病。

值得警惕的是:
1、由於激素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在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葯中,都不同程度地摻雜了激素。在短期內似乎能見效,但從長遠看,不規范的治療耽誤了治療的寶貴時間,提高了殘疾的發生率。

2、強直性脊柱炎屬於風濕病,應看風濕科。可很多強直性脊柱炎都是到骨科和中醫科就診,骨科和中醫科的醫生普遍缺乏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和治療的知識,導致中國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誤診誤治率高,殘疾率高。

4、黃家駟外科學的詳細目錄

第一章 外科學的發展和外科醫生的成長
第一節 外科學簡史
第二節 我國傳統醫學中外科學的成就
第三節 新中國外科學的發展、成就與現代外科學進展
一、新中國外科學的發展與成就
二、現代外科學進展
第四節 外科醫生的成長
一、實踐、思考、知識的結合
二、臨床醫學的特點
三、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
第二章 外科科學研究和外科與循證醫學
第一節 外科科學研究
一、選題
二、研究工作的設計與類型
三、資料的統計分析
四、論文寫作
第二節 外科與循證醫學
一、概念、發展史和意義
二、臨床試驗
三、臨床實踐指南的形成
四、外科預後(Prognosis)與結局(Outcomes)研究
五、外科經濟學評價(economicevaluationinsurgery)
六、臨床決策、共同決策、外科決策與標准化、個體化的治療原則
第三章 外科領域的細胞分子生物學
第一節 人類基因的結構與功能
一、DNA和基因的結構
二、信使RNA的轉錄,蛋白質的合成與加工
三、基因表達的調控
四、細胞生長與調控:信號轉導和細胞分化
第二節 人類基因組計劃
第三節 功能基因組學
第四節 蛋白質組
第五節 分子診斷與生物治療
一、分子診斷
二、生物治療
第六節 臨床應用
一、單基因病
二、多基因病
三、腫瘤分子生物學
四、其他
第七節 問題與展望
第四章 創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創傷分類
一、按傷口是否開放分類
二、按致傷部位分類
三、按致傷因子分類
第三節 創傷的發生機制
第四節 創傷的病理生理
第五節 創傷的組織修復
第六節 創傷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第七節 創傷的急救與治療
一、急救
第五章 燒傷、電燒傷、冷傷咬蜇傷
第一節 燒傷
一、概述
二、燒傷嚴重程度的估計
三、燒傷病理生理和臨床分期
四、現場急救、轉送與初步處理
五、燒傷休克
六、燒傷創面處理
七、燒傷全身性感染
八、吸入性損傷
九、化學燒傷
十、燒傷的並發症
第二節 電損傷
第三節 冷傷
一、非凍結性冷傷
二、凍結性冷傷
第四節 咬蜇傷
一、概述
二、獸咬傷
三、毒蛇咬傷
四、蜂蜇傷
五、毒蜘蛛咬傷
六、蠍蜇傷
七、蜈蚣咬傷
八、螞蟥咬傷
九、海蜇蜇傷
第六章 外科感染
第一節 概述
一、外科感染的定義、特點和分類
二、外科感染發生機制
三、外科感染病原學
第二節 抗菌葯物在外科的應用
一、外科常用抗茵葯物及其主要葯效學特點
二、外科常用抗菌葯物的某些葯動學特點
三、外科感染常見病原茵的耐葯狀況
四、外科感染的抗生素經驗治療
五、抗生素目標(針對性)治療
第三節 全身性感染
一、基本概念和定義
二、主要病理生理變化
三、全身性感染防治原則
第四節 軟組織化膿性感染
一、急性蜂窩織炎
二、丹毒
三、癰
四、壞死性筋膜炎
五、進行性細菌協同性壞疽
六、軟組織非結核分支桿菌感染
第五節 厭氧茵感染
一、無芽孢厭氧茵感染
二、梭狀芽孢桿菌肌壞死(氣性壞疽)與蜂窩織炎
三、破傷風
四、放線菌病
五、傷口肉毒症
第六節 腸源性感染
第七節 炭疽
第八節 外科病毒性感染
一、狂犬病
二、流行性腮腺炎
第九節 艾滋病與外科
第十節 外科病人的真菌感染
第七章 腫瘤
第八章 外科基本原則、無菌術及手術基本操作
第九章 現代外科診療技術
第十章 麻醉
第十一章 復甦
第十二章 外科病人的體液平衡
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臨床營養支持
第十四章 外科輸血
第十五章 圍術期處理
第十六章 重症監護治療病房
第十七章 疼痛治療
第十八章 休克
第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
第二十章 血液凈化
第二十一章 外科免疫學基礎
第二十二章 移植術
第二十三章 人工組織和人工器官
第二十四章 顯微外科技術
第二十五章 整復外科的基本原則和組織移植
第二十六章 組織工程學
第二十七章 常見體表腫瘤和瘢痕組織
第二十八章 神經外科的特點和基本知識
第二十九章 顱腦和脊髓的先天性畸形
第三十章 顱腦損傷
第三十一章 顱內和椎管內感染
第三十二章 顱腦與脊髓腫瘤
第三十三章 腦及脊髓血管性疾病
第三十四章 腦神經疾病
第三十五章 垂體腺瘤、顱咽管瘤及蝶鞍區其他病變
第三十六章 癲癇的外科治療
第三十七章 頑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療
第三十八章 腦立體定向手術的原理及放射外科治療
第三十九章 介入神經外科學的發展及臨床應用
第四十章 神經內鏡原理及其臨床應用 第四十一章 顱頜面部畸形、損傷和疾病
第四十二章 頸部疾病
第四十三章 甲狀腺疾病
第四十四章 甲狀旁腺疾病
第四十五章 乳腺疾病
第四十六章 周圍動脈疾病
第四十七章 周圍靜脈疾病
第四十八章 周圍血管疾病的腔內治療
第四十九章 淋巴水腫
第五十章 腹外疝
第五十一章 外科急腹症
第五十二章 腹部損傷
第五十三章 腹膜、網膜和腹膜後間隙疾病
第五十四章 胃、十二指腸疾病
第五十五章 小腸、結腸疾病
第五十六章 闌尾疾病
第五十七章 肛管、直腸疾病
第五十八章 肝臟疾病
第五十九章 門靜脈高壓症
第六十章 膽系疾病
第六十一章 胰腺疾病
第六十二章 脾臟疾病
第六十三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和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和外科治療
第六十四章 小兒腹部外科疾病
第六十五章 胸部外科基本問題
第六十六章 胸部損傷
第六十七章 胸壁、腹膜疾病
第六十八章 氣管、支氣管、肺疾病
第六十九章 食管疾病
第七十章 縱隔、膈疾病
第七十一章 體外循環和輔助循環
第七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
第七十三章 後天性心臟病
第七十四章 主動脈疾病 第七十五章 泌尿外科概述和診斷
第七十六章 尿路梗阻
第七十七章 泌尿男生殖系損傷
第七十八章 泌尿男生殖系感染
第七十九章 尿石症
第八十章 泌尿及男生殖系腫瘤
第八十一章 兩性前列腺增生
第八十二章 陰莖和陰囊疾病
第八十三章 排尿功能障礙
第八十四章 腔內泌尿外科和體外沖擊破碎石
第八十五章 腎血管性高血壓
第八十六章 性分化異常
第八十七章 男子性功能障礙
第八十八章 男性不育和計劃生育
第八十九章 腎上腺外科疾病
第九十章 小兒泌尿外科疾病
第九十一章 骨科基本問題
第九十二章 先天性骨關節畸形
第九十三章 手部畸形
第九十四章 足部畸形
第九十五章 脊柱畸形
第九十六章 骨損傷與修復
第九十七章 骨骺損傷
第九十八章 上肢骨折脫位
第九十九章 手部損傷和疾病
第一〇〇章 手部損傷的再造
第一〇一章 下肢損傷
第一〇二章 斷肢(指)再植
第一〇三章 脊柱和骨盆骨折
第一〇四章 周圍神經損傷
第一〇五章 擠壓傷綜合征和骨筋膜室綜合征
第一〇六章 運動創傷
第一〇七章 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
第一〇八章 骨與關節結核
第一〇九章 非化膿性關節炎
第一一〇章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和腦性癱瘓
第一一一章 骨骼系統的腫瘤和瘤樣病損
第一一二章 頸肩痛
第一一三章 腰背痛
第一一四章 無菌性骨壞死
第一一五章 營養代謝疾病
第一一六章 遺傳發育性紊亂性疾病
第一一七章 骨軟骨移植、人工關節
第一一八章 運動系統疾病的康復
第一一九章 戰傷外科的概述
第一二〇章 火器傷
第一二一章 幾種新武器傷的特點和防治原則
第一二二章 沖擊傷
第一二三章 核武器傷
第一二四章 化學武器傷
第一二五章 戰傷復合傷

5、急求放射科診療規范,放射科報告書寫規范,骨科,制式.

醫學影像診斷報告書寫規范 診斷, 書寫, 醫學影像, 規范 普通X線檢查的重要性在改變,部分的檢查項目與檢查技術已由CT、MRI與DSA替代。盡管如此,我們仍認為普通X線檢查與診斷仍是整個放射科影像診斷的基礎,我們仍建議要對普通X線表現要作全面的描述與討論。以下就普通X線常用各個系統診斷報告書寫規范作一描述,供作參考。 一、胸部X線報告 胸廓:對稱、畸形、骨骼情況。 肺野:肺內血管紋理,肺內有無病灶,如發現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態、邊緣、大小、有無空洞等等情況。 肺門:正常、增大,有無腫塊等。 縱隔:氣管是否正中,縱隔有無增定及有無腫塊發現等。 橫隔:位置、形態有無改變,肋隔角與心膈角情況。 心臟:外形有無異常變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況。 二、心臟平片X線診斷報告 攝片位置:後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側位。 胸廓:縱隔與橫形態有無異常。 肺部:重點描述肺門、肺內動、靜脈血管紋理的變化,有無肺動脈高壓或肺淤血等表現. 心臟:心外形增大的類型,肺動脈段外形變化,各房室增大的情況,食道左房壓跡變化情況。 三、泌尿系統X線診斷報告 1、平片: (1)兩腎輪廓、位置、形態與大小。 (2)全尿路區域有無鈣化或結石樣陰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線影像情況。 (4)脊椎、骨盆區、骨骼有無異常。 (5)腸道內容情況及其他腹部異常陰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兩腎輪廓、位置、形態、大小。 (2)使用對比劑名稱、劑量、濃度。 (3)兩腎功能顯影情況:正常、延遲、不顯影。對腎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時45』-60』或更長時間攝片觀察。 (4)兩側腎盞、腎孟輪廓顯示情況。 (5)膀胱充盈情況。 (6)兩側輸尿管顯示情況。 3、逆行腎盂造影(RCP) (l)兩腎輪廓、位置、形態、大小、註明導管位置。 (2)使用造影劑的名稱、濃度、劑量。 (3)兩側腎盞、腎孟、輸尿管充盈顯示情況。 (4)腰骶椎與骨盆區骨質情況。 4、膀胱造影 (1)造影劑名稱、濃度、劑量。 (2)膀胱充盈的輪廓、形態、大小;病理性改變應說明病變范圍大小,邊界與鄰近臟器的關系。 (3)若觀察膀胱壁者應測量其厚度,邊緣與周圍情況。 (4)男性應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壓迫情況。 (5)有無其它異常發現。 四、頭顱、五官X線診斷報告 1、頭顱平片X線診斷報告 (1)頭顱大小與形態。 (2)顱骨內外板與板障厚度與密度情況。 (3)顱縫與囪門有無異常。 (4)腦回壓跡有無增多、增深。 (5)顱板血管壓跡有無異常。 (6)蝶鞍大小、形態。骨質有無異常。 (7)顱內有無生理或病理性鈣化,其位置、形態。大小、數目如何。 (8)頭顱軟組織情況。 2、副鼻竇X線診斷報告 (l)各組竇腔發育情況。 (2)各竇腔大小、形態、密度有無異常,黏膜有無增厚,有否液平。 (3)鼻腔與眼眶情況。 (4)如竇腔出現佔位性病變應重點描述病理變化情況。 3、乳突X線診斷報告 (1)乳突類型(氣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氣房大小及密度。 (2)鼓竇入口與鼓竇區有無擴大或骨質破壞。 (3)鼓室、天蓋、乙狀竇骨質情況。 (4)內外耳道情況。 (5)周圍組織骨質結構情況。 4、眼眶X線診斷報告 (1)眶窩大小與形態。 (2)眶壁骨質結構。 (3)眶內軟組織密度有何異常改變。 (4)眶裂、視神經孔形態、大小及骨壁清況。 (5)周圍副鼻竇與顱內情況。 5、下頜骨X線診斷報告 (1)下頷骨骨質有無異常情況,如有病變應按基本病理變化重點描述。 (2)牙槽有無病變情況。 (3)軟組織情況。 五、骨與關節系統X線診斷報告 1、骨與關節外傷X線診斷報告 (1)骨折或關節脫位部位與名稱。 (2)骨折斷端移位情況,對位對線情況。 (3)軟組織有無積氣、異物或腫脹情況。 (4)骨折斷端或脫位關節有無骨質破壞,或其它骨質改變。 2、關節病變X線診斷報告 (1)關節病變發生部位:干骺端、骨幹或關節。 (2)骨與關節骨質結構有無異常:如有病變應按基本病理變化重點描述。 (3)關節間隙與軟組織情況。 3、四肢長骨病變X線診斷報告 (1)病變發生部位及累及范圍。 (2)四肢長骨病變基本病理變化情況應重點描述 (3)軟組織變化情況。 (4)如果是腫瘤病變應描述腫瘤生長方式(膨脹性、壓迫性或浸潤性破壞)與病變與正常骨組織分界線情況。 4、脊柱病變X線診斷報告 (1)脊柱曲度變化情況。 (2)病椎的部位,數目與基本病理變化情況應重點描述。 (3)椎間隙改變情況。 (4)軟組織特別是椎旁軟組織改變情況。 六、急腹症平片X線診斷報告 1、立位片:胃腸腔有無擴張、積氣、積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無游離氣體。 2、卧位片: (1) 膈肌位置,肝臟、脾臟、腎臟的輪廓,位置、形態及大小。 (2) 腰大肌與腹膜內外脂肪層影。 (3) 何段腸道積氣擴張、腸壁厚度、腸道分布與位置如何?有無腫塊或高密度結石影。 (4) 脊柱、盆腔、骨骼有無異常。 七、消化道造影X線診斷報告 1、食道造影診斷報告 (1)胸部常規透視情況、胃泡大小、食道內有無食物滯留。 (2)食道鋇劑通過各段充盈情況,有無受阻缺損或狹窄。 (3)食道壁柔軟度、擴張度、粘膜情況。 (4)經過賁門鋇流情況,有無受阻,局部有無腫塊,有無受壓、移位情況。 (5)胃底部鋇劑充盈情況,膈胃間距離如何。 2、上胃腸造影診斷報告 (1)腹部常規透視情況。 (2)食道有無異常。 (3)胃部:類型、位置、張力、蠕動、粘膜等情況。 (4)胃壁柔軟度、移動度、排空程度。 (5)胃雙重對比相,胃小區顯示情況有無異常。 (6)十二指腸各部形態,功能變化。 (7)如為全胃腸道造影應觀察各組小腸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無異常。並要連續觀察直達回盲部顯示為止。 3、結腸造影診斷報告 (1)腹部常規透視情況。 (2)導管插入順利與否。 (3)結腸各段充盈顯示情況,有無受阻,位置,結腸袋形、外形、移動度、腸壁柔軟性、排鋇後結腸收縮功能、粘膜皺壁情況。 (4)氣鋇雙重相:粘膜情況,有無充盈缺損或息肉樣改變等情況。 CT與MRI診斷報告書寫規范 一、顱腦與五官CT或MRI診斷報告 1、顱腦: (1)顱骨骨質情況。 (2)腦溝、腦池情況。 (3)腦回、腦灰質與腦白質情況。 (4)腦室大小、形態,位置與移位情況。 (5)中線結構是否移位情況。 如發現病灶則應重點描述其發生部位、外形、累及范圍、境界、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等情況。 2、眼眶: (1)眶壁骨質結構:眶頂、眶底、眶內外骨壁。 (2)眶裂與視神經管。 (3)眼球:大小、形態與內部結構情況。 (4)視神經情況。 (5)眼外肌與眶內脂肪間隙情況。 (6)如有增強片應注意眼上部靜脈與眼動脈『請況。 (7)眶周圍鼻竇竇與顱內情況。 3、耳與頸骨: (1)外耳道情況。 (2)中耳:包括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鼓上隱窩、耳咽管、聽骨鏈等情況。 (3)內耳:包括耳蝸、半規管、面神經管等結構情況。 (4)鼓竇入口、鼓竇區、天蓋與乳突氣房情況。 (5)頸靜脈窩、頸動脈管、內耳道、乙狀竇以及周圍區域骨質情況。 4、鼻與副鼻竇 (1)鼻腔骨質結構,鼻中隔、鼻甲情況。 (2)各組副鼻竇大小、形態及骨壁等情況。 (3)鼻腔內與各組副鼻竇內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 (4)鼻後孔及周圍結構如眼眶,上頜齒槽骨、顳下窩、鼻隱窩部等情況。 二、頸部CT或MRI診斷報告 1、鼻咽部: (1)鼻咽腔:齶帆,鼻咽腔側壁與頂壁、咽隱窩等情況。 (2)咽旁間隙情況,咽鼓管隆突情況。 (3)咽後間隙情況。 (4)咀嚼肌間隙、莖突前咽旁間隙與莖突後咽旁間隙情況。 (5)鼻咽部周圍骨質結構情況。 2、喉部: (1)聲門上區:會厭、杓會厭皺襞,假聲帶等情況。 (2)聲門區:真聲帶,喉室腔等結構情況。 (3)聲門下區情況。 (4)甲狀腺與甲狀旁腺情況。 (5)舌骨、會厭軟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杓狀軟骨等情況。 (6)喉旁間隙與喉周結構及頸部其它結構有無異常情況。 3、頸部: (1)臟器區情況:甲狀腺、甲狀旁腺、食管、喉部與氣管及下咽部結構有無異常. (2)兩側外側區情況:有無佔位灶。 (3)頸後區情況:有無佔位腫塊情況。 4、涎腺: (1)腮腺大小。形態、位置、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有無佔位情況。 (2)頜下腺大小、形態、位置、深度或信號有無異常,增強後情況。有無佔位灶。 三、胸部CT或MRI診斷報告 1、氣管:主氣管及其各分支情況。 2、肺門:肺門結構,血管與淋巴管情況。 3、肺野:肺葉、肺段、肺小葉情況,發現病灶應重點描述。 4、胸膜:壁側與縱隔胸膜及葉間胸膜情況。 5、縱隔:大血管、心臟各房室及縱隔各組淋巴結情況。 6、胸壁:骨骼骨質結構與軟組織情況。 7、橫膈情況。 四、心臟CT或MRI診斷報告 1、心肌:厚度、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 2、心內膜情況。 3、心房:大小、形態有無異常情況。 4、心室:大小、形態、肌小梁等情況。 5、心瓣膜情況。 6、心包情況。 7、肺動脈主幹與肺靜脈主幹情況。 8、冠狀動脈情況。 9、心臟內血流情況。 五、腹部CT或MRI診斷報告 1、肝臟、膽囊: (1)肝臟外形與各葉比例有無關調。 (2)肝門結構、肝內膽管與總膽管情況。 (3)肝內動靜脈(包括門脈 )主幹與分支情況。 (4)肝臟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特別注意增 (4)肝臟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特別注意增強後各期掃描包括延時掃描其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 (5)膽囊大小、形態、膽囊壁、囊內有無佔位情況。 (6)腹腔內及周圍臟器情況。 2、胰腺: (1)胰腺包括鉤突、頭、體、尾部大小、形態情況。 (2)總膽管下端與胰管情況。 (3)胰腺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措況。 (4)胰周有無異常情況。 (5)掃描區域內動、靜脈、淋巴結情況。 (6)周圍臟器情況。 3、脾臟: (1)脾臟大小、形態、密度或信號均勻度如何等情。 (2)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 (3)脾門與脾周圍結構情況。 4、腎臟與腎上腺: (1)腎上腺大小、形態、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改變情況。 (2)腎臟外形、大小、腎皮質與髓質結構情況。 (3)增強前後腎上腺與腎臟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 (4)腎盂、腎盞與輸尿管上段情況。 (5)腎周間隙、腎筋膜、腎周血管與淋巴組織以及腎周各臟器。 六、盆腔CT或MRI診斷報告 1、男性盆腔: (1)膀胱:包括大小、形態、位置、膀胱壁厚度等情況。 (2)精囊情況。 (3)前列腺情況。 (4)直腸情況。 (5)盆腔各臟器問脂肪間隙情況。 (6)盆腔內其它組織情況。 (7)盆腔骨質結構情況。 2、女性盆腔: (1)膀胱情況。 (2)子宮、闊韌帶、附件等臟器情況。 (3)宮頸、陰道情況。 (4)直腸情況。 (5)盆腔各臟器間脂肪間隙情況。 (6)盆腔內其它組織情況。 (7)盆腔骨質結構情況。 七、脊柱、脊椎CT或MRI診斷報告 l、各椎體包括椎體、椎弓根、椎板。關節突、橫突、棘突各部骨質結構,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 2、各椎間盤結構、形態、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 3、椎管形態、結構情況:有無佔位灶。 4、脊膜情況。 5、脊髓外形、位置、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改變情況。 6、椎管內如有佔位灶,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 八、四肢關節、骨骼CT或MRI診斷報告 1.骨皮質、骨膜、骨髓腔、骨質結構情況。 2、關節面、關節軟骨、半月板等結構情況。 3、關節腔情況。 4、關節滑膜、滑膜囊情況。 5、軟組織情況。 發現病灶則要求重點描述部位、大小、形態、邊緣、累及或浸潤周圍結構情況,增強前後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 腹部B型超聲報告單書寫內容 腹部超聲顯象報告是將超聲探測到的全部信息,用數據、文字、繪圖、照片或錄象等方式記錄下來,結合病史體征和他檢查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診斷意見,供臨床參考。 1、 一般項目 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婚否、門診號、住院號、超聲號和圖象記錄方式等。 2、 臟器徑線和病灶大小的測量值 3、圖象分析 將超聲掃查所獲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對診斷有價值的部分,用超聲術語,作簡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臟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聲(指內部回聲、邊界回聲、後壁回聲)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眥鄰關系,也應用必要的描寫。 4、圖象記錄 採用各種圖象記錄方式,將典型圖象記錄下來,加以說明,使臨床醫師一目瞭然。 5、超聲提示(超聲診斷) 根據前面四項的內容,結合臨床提出確切的診斷意見,如同一患者有向種疾病,應把診斷明確的疾病放在首位。 6、提出建議 通過超聲掃查,如有下列情況者應提出建議: ① 由於種種原因檢查的臟器顯示不清,建議復查; ② 暫時不能明確診斷者,建議隨訪或觀察; ③ 需進一步明確診斷者,如發現腎積水,為明確腎積水原因,建議作進一步檢查; ④ 其他一些原因。 一張理想的超聲報告單,應按以上六個方面逐項書寫,做到字跡清楚、語言精練、重點突出、測量准確、超聲術語運用確切、論述內容層次清楚、超聲診斷和建議恰當。 常用醫學超聲圖像術語 一、回聲強度定名 1、無回聲:無點狀及其他形狀的回聲,呈一片黑色暗區。 2、低回聲:病變回聲輝度低於周圍正常組織。 3、等回聲:病變回聲輝度與周圍正常組織幾乎相等。 4、高回聲:病變回聲輝度高於周圍正常組織。 二、回聲形態定名 1、光點:細小的亮點回聲,直徑通常小於0.2cm。 2、斑狀強回聲:為片狀明亮回聲,直徑0.3~0.5cm。 3、團狀強回聲:為大於0.5cm的團樣明亮回聲。 4、帶狀強回聲:為線條樣明亮回聲。 5、環狀強回聲:為圓環狀明亮回聲。 6、透聲:聲波能良好地透過組織或病變,致後方回聲增強。 7、聲影:聲波傳播途徑中,因反射吸收等因素,使聲能大量衰減,阻礙聲的傳播,引起回聲明顯減弱。 三、特徵性超聲圖像描述 1、靶環征:病灶中央呈等回聲小團塊,四周有較寬的弱回聲環。 2、牛眼征:為強或等回聲團塊,周圍有環狀暗帶,團塊中央液化,酷似牛眼。 3、平行管征:膽管增粗與門靜脈內徑相似,形成平行管征。 4、慧星征:團塊強回聲後方有數條平行的條狀回聲。 5、假腎征:聲像的形狀像腎臟,但並非為腎臟。 6、聲暈:實性腫塊周圍出現圓環狀暗帶。 7、衛星征:病灶周圍出現小病灶,猶如衛星環繞。 8、鑲嵌征:瘤體內包含小腫瘤,瘤體之間互相有隔帶。

6、臨床常見疾病診療規范的章節目錄

<

7、我在骨科實習!怎麼寫醫囑?還有怎麼寫病例?還有大病例怎麼寫?

朋友,我是外來科醫生。醫囑自,是醫生對病人的治療方案的體現,你在實習,應該聽從帶教老師的,按他的口述來下,你可以將有特殊意義的醫囑記錄在自己的實習記錄本上;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要寫大病歷,我想,你的診斷學基礎課上,老師已經教過你怎樣寫病歷的,你不妨把那本書再拿出來看看。主訴,要簡潔、明了,表述出病人就醫的目的,包括主要症狀、發生的時間、伴隨的主要症狀;現病史要記錄清楚病人症狀出現的具體情況,不要包括需要同時治療的其他的疾病的情況;系統回顧,要根據病人的敘述來記錄,關鍵是你要問的詳細點;體格檢查,按照診斷學上講的順序來逐項記錄,重點是骨科的主要陽性體征和有鑒別意義的陰性體征;輔助檢查的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一定要記錄下來;診斷,按照主要診斷、次要診斷和其他診斷的順序一一記錄。
只要你仔細看看診斷學基礎,是能夠寫出合格的大病歷的。

與脊柱骨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