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軀干骨的構成及彼此的聯系
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抄、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骨。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構成。
一般椎骨都有一個椎體和一個椎弓,椎弓上有七個突。
各部椎骨特點
椎骨外形不規范
抓住要點能分辨
頸椎體小棘分叉
橫突有孔最明顯
胸椎連肋關節面
棘突疊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體最大
棘突後伸寬又扁
【注釋】各部椎骨的特點:(1)頸椎特點:①椎體較小。②橫突有孔稱橫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頸椎有:第一頸椎,無椎體和棘突,呈環形,又稱寰椎。第二頸椎,有齒突,又稱樞椎。第七頸椎,棘突特長,又稱隆椎。其棘突是計數椎骨的重要體表標志。(2)胸椎特點:①胸椎體上和橫突上有與肋相連結的關節面。②棘突向後下斜伸呈疊瓦狀。(3)腰椎特點:①椎體大。②棘突呈板狀水平後伸。
2、胸廓與骨盆是如何組成的
摘於資料:
(1)骨盆的組成
骨盆是胎兒娩出時的通道,其大小、形狀對分娩有直接影響。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兩塊髖骨組成,每塊髖骨又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塊骶椎合成,尾骨由4~5塊尾椎骨合成。
構成骨盆的關節有恥骨聯合、骶髂關節和骶尾關節。恥骨聯合由兩側恥骨聯合面借纖維軟骨構成的恥骨間連結而成。骶髂關節位於骶骨和髂骨之間。骶尾關節為骶骨與尾骨聯合處。
骨盆各部之間的韌帶,以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較為重要。骶結節韌帶纖維呈扇形,起於骶尾骨的側緣,集中附於坐骨結節內側緣。骶棘韌帶較細,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起於坐骨棘,附於骶、尾骨的側緣。上述兩條韌帶與坐骨大、小切跡共同圍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二孔均有肌肉、血管和神經通過。
妊娠期因激素的影響,韌帶較鬆弛,各關節的活動性亦稍有增加,有利於分娩時胎兒通過。
人體的胸廓是一個近似圓錐形的支架,由12個胸椎、12對肋和1個胸骨連結而成。胸廓具有一定的彈性和活動性,以緩沖外力,起著支持、保護胸腹腔臟器的作用。在胸廓中,有維持機體血液循環的重要器官——心臟,還有呼吸器官——肺。這兩個器官對於機體的生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一個出了故障,都將導致疾病或死亡。胸廓就象個籠罩,疏而不漏,保護著這些重要器官,一般的外力只能損傷胸廓(常為肋骨),而不易直接傷及心肺。
(2)胸廓的組成
由12個胸椎組成的胸段脊柱,是胸廓的「後支柱」,前面則為胸骨,兩側由12對肋前後連接,從而圍成了胸廓。12對肋從上到下依次命名為第1、2……12肋。
l~7肋的前端都直接與胸骨連結,稱為真肋,而8~12肋的前端不與胸骨直接相關聯,稱為假肋。
3、胸廓的組成和功能
胸廓是可以運動的,肋骨和胸骨的關節和肋骨脊柱的關節都是微動關節,在呼吸肌的作用下,胸廓變大,胸腔體積加大,就完成了吸氣過程。呼氣時胸廓自然回位,完成呼氣過程。這個應該就是彈性阻力了吧
4、簡述脊柱的整體觀的形態,運動形式
答:整個脊柱前面觀從頸部到腰部椎體從上到下逐漸增大再從腰部到骶骨逐漸縮小,這種變化和承受重力的變化有關;後面觀有棘突縱列成一條直線,頸椎棘突短,末端分叉,胸椎棘突長,斜向後下方,成疊瓦狀緊密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狀水平向後棘突間隙較寬;脊柱側面觀有四個生理彎曲,凸向前的有頸部和腰部,凸向後的是胸椎和骶椎形成最早的是胚胎時的胸曲和腰曲,頸曲是在嬰兒抬頭時形成,腰曲是在嬰兒坐立和站立時形成的。頸椎的四個生理彎曲增大了脊柱的彈性,在走和跳躍時可減輕對腦和臟器的沖擊和震盪,維持身體的平衡。脊柱也參與胸廓和骨盆的構成,其容納和保護體內器官,脊柱又是軀乾的中軸,有支持體重和傳遞重力的作用。脊柱是軀干運動的樞紐,椎體於椎體之間的運動幅度有限,但整體連接起來就使脊柱整體運動幅度增大。脊柱可做前屈,後伸,側轉,旋轉和換轉運動。運動幅度最大的不為是在勁段和腰段,故損傷也是多見於這兩個地方。
5、軀干骨的構成,椎骨的特點
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骨。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構成。
一般椎骨都有一個椎體和一個椎弓,椎弓上有七個突。
各部椎骨特點
椎骨外形不規范 抓住要點能分辨
頸椎體小棘分叉 橫突有孔最明顯
胸椎連肋關節面 棘突疊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體最大 棘突後伸寬又扁
【注釋】各部椎骨的特點:(1)頸椎特點:①椎體較小。②橫突有孔稱橫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頸椎有:第一頸椎,無椎體和棘突,呈環形,又稱寰椎。第二頸椎,有齒突,又稱樞椎。第七頸椎,棘突特長,又稱隆椎。其棘突是計數椎骨的重要體表標志。(2)胸椎特點:①胸椎體上和橫突上有與肋相連結的關節面。②棘突向後下斜伸呈疊瓦狀。(3)腰椎特點:①椎體大。②棘突呈板狀水平後伸。
6、脊柱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脊柱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脊柱結構的正常解剖,一般見於教科書,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脊柱的結構。有的患者檢查過後,很是茫然,如腰椎L3-L4椎間盤突出,總是問個不停,不知道病因,更有甚者不知道腰椎在哪兒?
人在出生後一年,胸腰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是在第2年融合,骶椎較晚,約在7~10歲融合。正常人有24個椎骨,即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腔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出生3個月就會形成永久性彎曲,18個月學走路時,出現前凸彎曲,使身體在腰部以上直立。這樣就出現了4個矢狀面彎曲,這幾個彎曲部位,也是經常發病的部位,尤其是腰骶交界處的慢性勞損,常為腰背痛的發病基礎。
椎體主要為松質骨構成,骨皮質薄。椎管錐孔之間的一條椎管,用以保護其中的脊髓。腰3的橫突最長,是腰背肌肉的著力點,棘突是由左右椎板匯合而成的。各椎骨之間靠椎間關節及許多韌帶連結,椎間盤是連接各椎體的主要結構,是由位於中央的髓核和周圍包繞著的纖維環構成。脊柱的血液供應,是穿椎弓供應椎弓根,橫突和棘突。脊柱的神經供應是脊柱的返支(竇椎神經)的作用,刺激竇椎神經可引起背痛和坐骨神經痛。腰骶關節與骶髂關節是脊柱連接骨盆和下肢,並將軀干所承受的力傳遞到下肢的交接點,作用在於穩定和有效的傳達動力。
腰背痛可分為原發痛和繼發痛,牽涉痛或感應性痛,以及神經性痛三種。具體病種可分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椎弓崩裂、胸腰椎骨折、椎管狹窄症、胸腰椎結核症、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及椎管內腫瘤、脊柱側彎、骨質疏鬆症、退變滑脫、化膿性脊柱炎、腰骶畸形、小關節紊亂、頸肩痛和風濕勞損所致的腰背痛。
臨床檢查,頸椎用C代替,胸椎用T代替,腰椎用L代替,骶椎用S代替。如C4-C5退行性病變,指的就是第四頸椎和第五頸椎,L5-S1椎間盤突出,指的就是第5腰椎和骶椎第1節的椎間盤突出,以此類推。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幫助,對脊柱的結構能有所了解。
7、胸廓與骨盆是如何組成的
摘於資料: (1)骨盆的組成 骨盆是胎兒娩出時的通道,其大小、形狀對分娩有直接影響。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兩塊髖骨組成,每塊髖骨又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塊骶椎合成,尾骨由4~5塊尾椎骨合成。 構成骨盆的關節有恥骨聯合、骶髂關節和骶尾關節。恥骨聯合由兩側恥骨聯合面借纖維軟骨構成的恥骨間連結而成。骶髂關節位於骶骨和髂骨之間。骶尾關節為骶骨與尾骨聯合處。 骨盆各部之間的韌帶,以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較為重要。骶結節韌帶纖維呈扇形,起於骶尾骨的側緣,集中附於坐骨結節內側緣。骶棘韌帶較細,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起於坐骨棘,附於骶、尾骨的側緣。上述兩條韌帶與坐骨大、小切跡共同圍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二孔均有肌肉、血管和神經通過。 妊娠期因激素的影響,韌帶較鬆弛,各關節的活動性亦稍有增加,有利於分娩時胎兒通過。 人體的胸廓是一個近似圓錐形的支架,由12個胸椎、12對肋和1個胸骨連結而成。胸廓具有一定的彈性和活動性,以緩沖外力,起著支持、保護胸腹腔臟器的作用。在胸廓中,有維持機體血液循環的重要器官——心臟,還有呼吸器官——肺。這兩個器官對於機體的生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一個出了故障,都將導致疾病或死亡。胸廓就象個籠罩,疏而不漏,保護著這些重要器官,一般的外力只能損傷胸廓(常為肋骨),而不易直接傷及心肺。 (2)胸廓的組成 由12個胸椎組成的胸段脊柱,是胸廓的「後支柱」,前面則為胸骨,兩側由12對肋前後連接,從而圍成了胸廓。12對肋從上到下依次命名為第1、2……12肋。 l~7肋的前端都直接與胸骨連結,稱為真肋,而8~12肋的前端不與胸骨直接相關聯,稱為假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