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強直性脊柱炎x光線

強直性脊柱炎x光線

發布時間:2021-01-11 01:27:59

1、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確診方法?

目前,臨床上診斷強直性脊柱炎(AS)的標準是:
下腰背痛至少持續3個月,活動後疼痛改善,但休息後不緩解;
腰椎屈伸和側屈活動受限;
胸廓擴展范圍小於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
X線表現:雙側骶髂關節炎輕微異常(Ⅱ級),或單側骶髂關節炎明顯異常(Ⅲ級)。
如果患者具備最後一條,且分別滿足前三條中的任何1條,即可確診。

2、強直性脊柱炎X線檢查的表現是怎樣的?

X線檢查(1)骶髂關節X線表現:幾乎所有強直性脊柱炎均存在骶髂關節炎。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SIJ)變化最早,呈雙側性,可見關節麵皮質密度減低,假性間隙增寬,骨質破壞(如軟骨下骨質吸收、關節面模糊或呈鋸齒狀破壞、皮質參差不齊或皮質中斷),關節邊緣硬化(如軟骨下呈毛玻璃樣密度增高帶、界線模糊),囊狀改變(如有小囊狀透亮區,以關節的下部髂骨側為多),關節間隙變窄,晚期關節發生骨性強直(圖)。病變一般在骶髂關節的下2/3處開始,逐漸進展,最後可侵犯整個關節。由於骶髂關節結構復雜,前後結構重疊,X線平片無法區分關節的滑膜部和韌帶部,所以對骶髂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意義有限。由於骶髂關節為耳狀面關節,應用斜位關節切線位影像,使骶骨與髂骨均呈斜位,耳狀面重疊減少,使關節間隙顯示清晰,可能優於X正位片。有學者發現X線平片診斷為II 級的骶髂關節炎,與CT符合率僅為25%~50%。由於強直性脊柱炎一經確診需較長時間治療,為保證診斷無誤,對X線平片診斷為II 級的骶髂關節炎,最好進一步作CT檢查,以免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或者貽誤病情。(2)脊柱X線表現:關節面模糊不整,關節附近骨質疏鬆,骨贅形成,椎體方形變。前後縱韌帶及其它脊椎間的韌帶鈣化或骨化,椎體邊緣新骨形成,使上下椎體連成骨橋,晚期有自下而上的韌帶鈣化,脊柱形成具有特徵性的竹節樣強直改變。

3、我總是腰疼,最開始醫生從x射線判斷我可能有強直性脊柱炎,,但後來去做了磁共振,醫生從片子上說我脊柱

用X射線拍盆骨正位片百和胸椎正側位片判斷是否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很多醫生包括專家在內都不會判斷確診。你可以搜索醫林良度工看這方面的確診資料。核磁共振雖有廣泛專的作用,但它對韌帶方面的纖維化無法顯示。最好的方法只有拍X射線。拍照後你可以傳給我,我來幫你確診屬,而且能說明你的病因、病史。

4、請問我照X光時,骨骼完全正常,能否判斷我沒有強直性脊柱炎?

下腰部得兩邊屁股的地方會痛,劇烈運動的時候加劇,有時會使屁股到膝蓋的地方也有一點麻麻痛痛,兩邊都是,但通常沒有兩邊一起痛.休息了就不那麼痛,建議做CT片,以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
不是強直性脊柱炎.

5、關於強直性脊柱炎或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X線平片或CT片雙骶髂關節Ⅱ期以上改變問題

肯定達到二級了。至於是否達三級,要看臨床上是否達中度或者是進展性骶髂關節炎,因為骶髂關節面已經有硬化了。

6、強直性脊柱炎X射線與CT 哪個能確診?

早期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的影像表現為:髂骨側關節面模糊,皮質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質部的松質骨增生硬化糜爛、密度不均呈融雪狀,骨小梁模糊,隨病程延長可向骶骨側與韌帶部發展,關節內軟組織腫脹等。CT掃描與X線平片對早期病變(Ⅰ~Ⅱ期)的檢出差異有顯著性(P<0.05),對Ⅲ~Ⅳ期病變檢出差異無顯著性(P>0.05)。 結論 對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關節的CT掃描較X線平片能更好地顯示局部細微病變情況,對病變早期發現與分期更准確,應作為首選檢查方法;CT復查對擬診Ⅰ期病例的確診、了解病變的演變情況和評價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所以我還是比較傾向於CT診斷,不是AS的可能性大,也不排除你就診醫院的X線\CT水平問題.
建議到上級醫院確診.

補充回答:AS患者HLA-B27陽性率為90%,不是說它陽性都是AS.在正常人群中有4-8%的HLA-B27陽性.你現在不確診,也不能排除AS,可以說是疑似診斷,因為CT在早期一定是優於X線的,你不用恐慌,繼續觀察,有病情變化及時就診.

X線有變化,CT是一定可以看到的,所以我對你的X線或CT的診斷有懷疑,如果相信X線,那CT錯了,就可以診斷了.如果相信CT那X線錯了,那就不能診斷,你還是找別的醫生把2個檢查都看看吧,畢竟沒看到片子不敢斷言.建議看看風濕免疫科,再看看脊柱外科,那麼大的醫院應該能給你解釋清楚.

目前來看你是高度懷疑的AS,建議你復查X光和CT,理論上CT要優於X光.

與強直性脊柱炎x光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