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幔柱理論的提出
地幔柱構造(Mantle plumes tectonics)的概念源自熱點構造。盡管 Wilson(1963)提出的熱點假說主要用於解釋夏威夷群島次火山的成因,但卻引起了地質學家的廣泛興趣,並逐漸發展成地幔熱柱(Mantle plume)理論,尤其是日本地質學會學報(J.Geol.Soc.Japan,1994,100(1))集中發表的 Fukao,Maruyama,Kumazawa 等學者的文章,從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等方面探討了幔柱構造(Mantle plume tectonics)。英國地質學會學報(J.Geol.Soc.1995,152(6))集中討論了冰島地幔熱柱及其有關的區域地質背景、大陸開裂、岩漿作用、化學成分、同位素特徵等(Nadin,Barton,Fitton,Kont)。中國中青年地質學家(侯增謙等,李紅陽等,王登紅,牛樹銀等,盧記仁)還專門組織了專題性研討(地球學報,1996(4))。進 入 新 世紀,地 幔熱柱 研究 已 形 成 熱 潮(謝鴻森 等,2005; 舒良 樹 等,2006; 徐義 剛 等,2007; 楊文采 等,2007; Aiqun Sun 等,2005; Anderson 等,2005;Baode Wang 等,2005; Shuyin niu 等,2005; Tachibana 等,2006; Davies 等,2006; Par-kin 等,2007; Pik 等,2008),但仍以理論的探索為熱點,以夏威夷、冰島等熱點地區研究更多(Sheth,1999; Ursula 等,1999; Keller 等,2000; Lapierre 等,2000; Pirajno,2000)。地幔熱柱成礦作用方面的 研究相對較少,Oppliger(1997)等提出內華達盆 區(the Great Basin of Nevada)卡林型金礦可能與黃石熱點有關,Hedenquist(1998)等認為菲律賓的某些斑岩型和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與幔柱有關。國內則認為白雲鄂博、華南等地的某些礦種與地幔熱柱有關(曹榮龍,1996; 王登紅,1998,2007; 黎盛斯,1996;毛景文等,2006),看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認識到,地幔熱柱多級演化應該是幔殼演化及多金屬成礦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
地幔柱構造的基本涵義是深部地幔熱對流過程中,一股上升的圓柱狀熱塑性物質流從核幔交界處或下地幔湧起,並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熱地幔物質柱狀體,稱為地幔熱柱。它在洋底出露時就表現為熱點。熱點上的地熱流值大大高於周圍廣大地區,甚至會形成孤立的火山,如非洲大陸板塊內的東非阿法爾區和太平洋板塊內的夏威夷火山區。地幔熱柱觀點的基本理論可以歸納為:①地幔熱柱的根在深部地幔或核幔邊界; ②垂直上升的地幔熱柱到達岩石圈底部時,其物質流動方向變為水平方向,導致火山活動和岩石圈凸起; ③與地幔熱柱集中的上升流相平衡的迴流,通過地幔其他部分緩慢向下運動,稱地幔冷柱; ④放射性流體施加給岩石圈板塊的力和岩石圈板塊邊界相互制約產生的力,確定了岩石圈板塊的運動方向。
1963 年,加拿 大地質學家 Wilson 解釋 固定 熱 地 幔 源 區 夏威夷群 島 火 山 成 因(圖 1-1),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以及台灣國立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運用從全球 3 000 個地震監測站採集到的地震波數據,對地球的內部結構進行了研究。這些監測站監視記錄了自 1964 年以來發生的 86 000 次地震。科學家分析了地震體波的速度變化,並根據這些數據繪制出了一張三維地形圖。他們注意到,在這張非常清晰的地圖上,地球地幔上有凸起的柱狀體———地幔熱柱。全球板塊理論創始人之一的Morgan(1974)則認為 Wilson(1963)所指出的固定熱地幔源區實際上是一個產生於地幔底部邊界附近的熱幔柱。Deffeys(1972)提出了熱幔柱是下地幔上涌形成的觀點。An-derson(1975)研究則表明熱幔柱與其說是熱柱,不如說是一種化學柱。它的化學成分與周圍地幔物質有明顯差別,它來源於地幔底部 D″層(即核-幔邊界)。D″層從地核那裡聚集大量放射性元素,放射熱導致 D″層具有高溫、低黏度特徵,從而產生熱幔柱。Maruy-ama(1974)等日本學者則根據 P 波層析成像技術測得全地幔內部結構,並以 2 900 km,670 km 和 100 km 深度為界劃分出地幔熱柱的一、二、三次柱(圖 1-2)。
圖 1-1 夏威夷-皇帝海嶺火山鏈及其形成過程圖示
圖 1-2 地幔熱柱結構示意圖(據 Maruyama 等,1994,有修改)
至於地球上有多少個地幔熱柱,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認識,已劃分出的熱點(熱柱)大致在 3~117 個,已鑒別的約 50 個,冷柱約 10 個。而 Maruyama(1994)認為地球上僅有 3 個超級地幔柱,其中 2 個是熱地幔柱,一個在南太平洋,另一個在非洲; 1 個是冷幔柱。現代地球上的約 50 個地幔柱中的大多數可按由非洲和南太平洋超級地幔柱,或中央原始地幔柱鏈的分支地幔柱來解釋。主要分布在於北極、冰島、亞速爾群島、西非、南非和庫吉倫。
通過現代化測試技術,地幔熱柱不但能夠直接觀察到,而且也存在很多間接證據。其中包括:①局部高熱流值和相關的火山活動(熱點)出現在遠離板塊邊界的地方; ②熱點不隨板塊漂移而遷移,幾乎靜止不動,暗示起源於活動岩石圈之下的深部地幔; ③熱點火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學性質不同於位於離散板塊邊界、起源於淺部地幔的玄武岩(如 MORB),說明其源區為比軟流圈更深的地幔庫; ④位於熱點之上的大洋島嶼通常具有規模較大的地形隆起,這需要有額外的幔源熱能以使岩石圈膨脹; ⑤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自最近的地震學研究。例如地震層析揭示冰島地幔存在一低速柱狀物質流,至少延伸至400 km以下,地幔熱柱的直徑為300 km; ⑥高溫可能是造成地幔熱柱中低速物質的主要原因。
2、脊椎是什麼意思
意思指脊椎動物體內構成脊柱的椎骨。
脊椎 jǐ zhuī
脊椎一般指脊柱。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
功能:
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骼,是身體的支柱,有負重、減震、保護和運動等功能。
支持和保護功能
人體直立時,重心在上部通過齒突,至骨盆則位於第2骶椎前左方約7cm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平面的後方,膝、踝關節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頭顱,胸部與肋骨結成胸廓。上肢藉助肱骨、鎖骨和胸骨以及肌肉與脊柱相連,下肢借骨盆與脊柱相連。上下肢的各種活動,均通過脊柱調節,保持身體平衡。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使脊柱如同一個彈簧,能增加緩沖震盪的能力,加強姿勢的穩定性,椎間盤也可吸收震盪,在劇烈運動或跳躍時,可防止顱骨、大腦受損傷,脊柱與肋、胸骨和髖骨分別組成胸廓和骨盆,對保護胸腔和盆腔臟器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脊柱具有很大的運動功能。
運動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范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
脊柱背側主要為肌肉,脊柱周圍的肌肉可以發動和承受作用於軀乾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於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淺層和深層:淺層包括背闊肌、下後鋸肌,深層包括骶棘肌、橫突棘肌、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間接作用於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3、中國星占術的三大理論支柱是什麼?
中國星占術有復三大理論支制柱是:天人感應論、陰陽五行說和分野說。天人感應論認為天象與人事密切相關,所謂「天垂象,見吉凶」,「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易經)。陰陽五行說把陰陽和五行二類樸素自然觀與天象變化和「天命論」聯系起來,以為天象的變化乃陰陽作用而生,王朝更替相應於五德循環。分野說是將天區與地域建立聯系,發生於某一天區的天象對應於某一地域的事變。
4、脊椎柱 脊椎骨 脊椎的概念
脊椎動物(Vertebrata )
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動物的總稱。數量最多,結構最復雜,進化地位最高。形態結構彼此懸殊,生活方式千差萬別。除具脊索動物的共同特徵外,其他特徵還有:①出現明顯的頭部,中樞神經系統成管狀,前端擴大為腦,其後方分化出脊髓。②大多數種類的脊索只見於發育早期(圓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例外),以後即為由單個的脊椎骨連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③原生水生動物用鰓呼吸,次生水生動物和陸棲動物只在胚胎期出現鰓裂,成體則用肺呼吸。④除圓口綱外,都具備上、下頜。⑤循環系統較完善,出現能收縮的心臟,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提高生理機能。⑥用構造復雜的腎臟代替簡單的腎管,提高排泄機能,由新陳代謝產生的大量廢物能更有效地排出體外。⑦除圓口綱外,水生動物具偶鰭,陸生動物具成對的附肢。該亞門包括:圓口綱、軟骨魚綱、硬骨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各綱的特徵雖然有顯著差別,但組成軀體的器官系統及其功能基本一致。
脊椎動物 盾皮類是戴盔披甲的魚類,它們是甲胄和化石無合類不同,是由覆蓋頭部的頭甲和包裹軀乾的軀甲兩個單元組成,展出的東生清鱗魚就是很好的例子,盾皮類是一支古老的有合脊椎動物,和其它魚類及高等脊椎動物一樣,最前面的鰓弓發展成攝取食物的合,合上裝備了牙齒。合的出現是脊椎動物進化中的一次重大革命,無合類只能被動地過濾水中的細小有機體,而有合類可用合主動攝取食物。盾皮類是一個種類繁紛的家族,在泥盆紀為其全盛時期,但隨著泥盆紀的結束而趨於消亡。展出的雲南魚、武定魚、般溪魚,是部份不同種類的盾皮類的頭甲。
魚類中獲得最大成功的要屬硬骨魚和軟骨魚類,二者在泥盆紀時雖在種類和數量上還遠不能與無頜類的盾皮類匹比,在隨後的時間里它們欲日益繁盛,現生的魚類都屬於這兩類。
硬骨魚類的一支,稱為肉鰭類,包括終鰭類的肺魚,因為它們的鰭具有發達的肉質柄,柄 內的骨骼和高等脊椎動物的四肢骨相似,所以科學家們相信它們中的一支是四足脊椎動物的祖先,在泥盆紀晚期發展出兩棲類。因此早期終鰭魚類特別受到古生物學家的青睞。發現於中國雲南早泥盆世的著名的揚氏先驅魚乃是當前所知最早的終鰭類代表。肉鰭類在中晚泥盆世甚是繁盛,以後逐漸衰落,現在殘存的僅有南美洲肺魚、澳洲肺魚和極為罕見的終鰭類拉蒂曼魚。
另一支硬骨魚類在古生代時身體都覆蓋厚重的菱形鱗片,因為鱗片表面敷以發亮的名為硬質的物質,所以它們被稱為硬鱗魚類。像吐魯番鱈、長興魚、重慶魚、中華弓鰭魚都是這類的代表。至中生代後期,硬鱗魚類日趨衰落,現在還生存的硬鱗魚極為稀少,生活在中國長江的中華鱘堪你硬鱗魚類中的活化石,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生存競爭、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下,到中生代後期硬鱗魚逐漸被它們的後裔真骨魚取代。真骨魚類的鱗片由於硬質退化只保留骨質基屑,因此薄而富有韌性,既不失去鱗片保護作用,又擁脫了硬鱗的沉重負擔,增加了靈活性。所以從中生代後期至今,真骨魚類的進化中不斷完善自己,長盛不衰,由海洋到江湖河流無處不在,成為世界上最寵大的脊椎動物。展現中的狼鰭魚和昆都倫魚都是原始的真骨魚類代表。
軟骨魚類除了覆蓋身體的細小盾鱗,所有骨胳都是由軟骨組成,從不骨化。現海洋中的各種鯊魚和銀鮫,就是這類魚的代表。軟骨魚類從泥盆紀出現至今,在數量上一直沒有大起大落,只有少數種類在古生代後期至中生代早期曾入侵到淡水中。軟骨魚類局限於海洋。軟骨魚類所以能夠一直延續下來,是得益於它們是個內受精和富含蛋黃的卵,這是繁衍後代的有力保證。因為軟骨魚類骨骼為軟骨性,在化石中不易保存,所以常見的化石是牙齒和鱗片。展出的中華旋齒鯊,乃是其齒旋的一部份,這類牙齒旋的一部份,這類牙齒在西藏珠峰也有發現。
脊椎動物起源可能分五步
王百戰 高立勛
2003年2月28日美國《科學》雜志發表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舒德乾等研究者與英、日等國學者合作完成的重要成果《雲南蟲類的一個新種及其對後口動物演化的重要意義》。該成果的發布,標志著脊椎動物實證起源研究取得了進一步的重要進展。
高階元生物類別的起源歷來是進化生命科學的核心命題。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譜系總根底起源,涉及到脊椎動物兩大類群間的演化關系,因而不僅是學術界長期探索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大眾普遍關注的一個科學熱點。現代動物學從各個不同層次進行探索,近年來取得了較為廣泛認同的脊椎動物起源分「四步走」的假說。該假說認為,在動物演化大樹的兩大基本分支譜系中,位於後口動物譜系頂端的脊椎動物與原口動物譜系沒有直接聯系,它根植於後口動物脊椎系的演化輪廓是:從現在最低等的後口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為始點,先後經由僅在尾部具有脊索的尾索動物和脊索縱貫全身的頭索動物,最後通過脊椎和頭部構造的出現,誕生出該譜系的終端產物脊椎動物。然而學術界的共識是,這一基於現代動物學信息間接推測出來的假說到底是否可靠,還必須得到真實歷史資料的檢驗、修正和補充。
要在古生物學上進行有效的脊椎動物起源研究,應該以現代動物學信息為重要線索,在盡可能靠近脊椎動物起源的「源頭」時段探尋時做好兩件工作:首先是力求發現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動物,接著便是以這些脊椎動物始祖為起點,向前逐步追溯它們在無脊椎後口動物中的完善的祖先序列。我國保存了五億三千萬年前的眾多精美後口動物軟軀體構造化石的澄江化石庫,恰好靠近這樣的「源頭」。為中國學者揭開這一謎團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
1999年昆明魚和海口魚的發現被英國《自然》雜志評論為「逮住第一魚」,為難題的破解投進了一縷曙光。2003年初,舒德乾等人再度在《自然》雜志著文,他們通過對數百枚海口魚標本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它們一方面已經開始演化出原始脊椎骨和眼睛等重要頭部感官,另一方面卻仍保留著無頭類的原始性器官,從而證實了它們不僅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而且還屬於地球上一類最原始的脊椎動物。早期後口動物的系列性發現,不僅與現代動物學關於脊椎動物起源分「四步走」假說相一致,更重要的是添加了比這「四步走」更為原始的「第一步」,從而首次提出了脊椎動物起源至少分「五步走」的新假說。這些始見於澄江化石庫地層最底部的「第一步」動物群古蟲類和雲南蟲類,是一些創生出咽腔型鰓系統的原始分節後口動物,極可能代表著學術界期盼已久的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分節的共同祖先與由於軀體特化而喪失分節性的後口動物(包括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十分有趣的是,盡管它們由於咽鰓的出現而引發了動物體在取食、呼吸等新陳代謝方式的重大革新而成為真正的後口動物,但其軀體卻仍保留著其祖先的分節性特徵。舒德干解釋說:「實際上,既出現創新特徵又繼承祖先某些原始性狀的鑲嵌演化是生物界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
在這分「五步走」的演化系列中,「第一步」的動物類群十分奇特:對1400多枚海口蟲標本進行比較解剖學研究表明,它們不僅缺少脊索構造,而且在皮膚、肌肉、呼吸、循環、神經等器官系統上與脊索動物存在著根本區別;其中最為獨特的是其由6對外鰓組成的呼吸系統,這與較為高等的後口動物的內鰓迥然有別。海口蟲與同處「第一步」的古蟲動物門在軀體構型上卻相當一致:兩者皆明顯分節,而且軀體也都呈獨特的「雙重二分型」,即身體沿縱軸分為前體和後體兩大部分,而前體又被一個能自由擴張的「中帶」構造分為背、腹兩個單元。所不同的是,海口蟲兼具背神經索和腹神經索,這顯示出它比古蟲動物門稍略進步些,從而更靠近「第二步」中的半索動物。
舒德干指出,盡管我們提出了脊椎動物起源分「五步走」的新假說,但這仍只給出了一個演化輪廓,在其相鄰演化步驟之間仍缺乏中間環節的證據。
分類
動物界: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魚綱 兩棲綱 爬行綱 鳥綱 哺乳綱
無脊椎動物:原生動物門 多孔動物門 腔腸動物門 扁形動物門 線形動物門 環節動物門 軟體動物門 棘皮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
爬行綱
喙頭目(楔齒蜥)、龜鱉目(龜)、有鱗目(蜥蜴)和鱷
魚綱
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鰓裂5對,鰓間隔寬大,板狀,如各種鯊、鰩。
全頭亞綱(Holocephali):頭大而側扁,鰓裂4對,上頜骨與腦顱癒合,故稱全頭類,如我國產的黑線銀鮫(Chimaeraphantasma)。
二、硬骨魚系(Osteichthyes)骨骼一般為硬骨,體被骨鱗,少數種類為硬鱗或無鱗。口位於頭部前端,有骨質鰓蓋,腸內常無螺旋瓣,多數有鰾。一般體外受精,卵生。海淡水均產,常分三個亞綱:
肺魚亞綱(Dipnoi)具有內鼻孔,除用鰓呼吸外,還能以鰾代替肺呼吸。現存的種類全世界僅三屬,如分布南美洲、非洲和澳洲的肺魚。
總鰭亞綱(Crossopterygii):偶鰭為帶鱗的肉葉,內部骨骼的排列與陸生脊椎動物肢骨的排列極為近似,是動物界「活化石」之一,如矛尾魚(Latimeriachalumnae)。
輻鰭亞綱(Actinopterygii):占現代魚類的90%以上,骨骼系統幾乎全由硬骨組成,鰭條呈輻射狀,無內鼻孔,體被圓鱗或櫛鱗。現將我國重要經濟魚類及名貴珍稀魚類所屬的目,簡介如下:
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吻長,口在吻的腹面,體表棵露或覆有5行縱列的硬鱗(硬甲),骨骼大多為軟骨,因而又稱軟骨硬鱗魚。本目都是名貴珍稀魚類,因當前數量稀少,已列為保護對象。例如,中華鱘(Acipenser。sinensis)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水域,近年來四川省試驗拴養和人工催產獲得成功,為馴化定居,擴大養殖對象作了良好的准備。此外,還有分布於長江和黃河流域的白鱘(Psephurusgladius)以及黑龍江流域的史氏鱘(A.schrenski)等。
鯡形目(Cluupeiformes):頭骨骨化不完全,尚保留軟骨,背鰭無硬棘,鰭條柔軟分節,所以也稱軟鰭類;因所有的椎骨構造都相同,故又稱等椎類,鰾管發達,體被圓鱗,如鰣魚(Hilsareeuesii)、鯡魚(Clupeapallasi)、鱭(Coiliomystus)、大銀魚(Prootosalanxhyalocranius)、大麻哈魚(Oncorhynchusketa)等,均為名貴魚類。
鰻鱺目(Aaguilliformes):體呈棍棒形,體前部圓而後部側扁,一般無腹鰭,背、臀、尾三鰭完全相連。鱗小或無,如鰻鱺(Anguillajaponica)。鰻鱺為降河洄遊性魚類,在淡水中生長,入海產卵,是一種食用價值較高的經濟魚類,在我國和日本成為養殖對象。
鯉形目(Cypriniformes):為魚綱中第二大目,具有韋伯氏器(為內耳與鰾連系的一種器官),有鰾管,體被圓鱗或裸露,如青魚(Mglopharyngodonpiceus)草魚(鯇)(Cten-opharyngodonidellus)、鰱(Hypophthalmichysmolitrix)、鱅(Aristichthysnobilis)等四大家魚,此外還有鯉魚(Cyprinuscarpio)、鯽魚、團頭魴(Megalobramaamblycepha-la)、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等都是淡水養殖中常見的魚類。
鱸形目(Percifofmes):為魚綱中最大的一個目,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水中,通常有兩個背鰭,多數被櫛鱗,無鰾管。我國海產食用魚類多屬本目,如大黃(花)魚(Pseudosciaenacrocea)、小黃(花)魚(P.polyctis)、帶魚(Trichiurushaumela),連同軟體動物中的烏賊合稱「四大海產」。其他還有鱸魚(Lateolabraxjaponicus)、鱖魚(Sinipercachuatsi)(淡水產)。鮐魚(Pneumatophorusjaponicus)、銀鯧(Stromateoidesargenters)以及引入的尼羅羅非魚(Tilapianilotica)等。
此外,常見的經濟魚類還有:鱧形目(Ophiocephaliformes)的烏鱧(Ophiocephalusargus)、合鰓目(Symbranchiformes)的黃鱔(Monopterusalbus)、鰈形目(Pleuroecti-formes)的牙鮃(Paralichthysolivaceus)、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的蟲紋東方魨(Fnguvermicularis)等。
兩棲綱
無足目、有尾目和無尾目。
無足目或稱裸蛇目(Gymnophiona),為原始的,同時又是極端特化的一類。特化的構造是和它們營地下穴居的生活方式相聯系的。外形似蚯蚓或蛇,尾短或無尾,無四肢及帶骨。皮膚裸露,有許多環狀皺紋,富於粘液腺。眼睛退化,隱於皮下,實際上是盲目的,但在眼睛和外鼻孔之間有一能收縮的觸角,可以收縮進一特殊的凹陷內,很敏感,有助於鑽穴活動。聽覺器官中沒有鼓膜,聽神經退化。嗅覺發達。體內受精,雄性的泄殖腔能向外突出,起著交配器的作用,能將精液輸入雌體內。脊椎骨的數目很多,蚓螈多達250塊。
無足類除具有上述的特化性特徵外,還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特徵,如蚓螈(Caecilia)有退化的骨質鱗陷在真皮之內,外表並不顯露,這代表著古代堅頭類體表鱗甲的遺跡。現代的有尾類和無尾類體表光滑無鱗,只有無足類尚保存著這種種承前的原始性特徵。此外,椎骨為雙凹型,無胸骨,心房間隔發育不完全,頭骨膜原骨非常發達和堅頭類有相似之處,這些特徵皆反映出其原始性。
本目多數種類終生棲於水中,也有些種類變態後離水而棲於濕地。體長形,多數具四肢,少數種類僅具前肢。尾很發達,且終生存在。有些種類身體兩側具明顯的側線。皮膚裸露無鱗片,富於皮膚腺。水棲的種類眼睛小,無活動的眼瞼。脊椎骨的數目很多,有些種類脊椎骨多達100塊。椎體為雙凹型或後凹型,軀椎具不發達的肋骨。有些種類尚沒有薦椎的分化。腰帶連接脊柱的部位尚不固定,如泥螈(Necturus)的腰帶有些連在第18椎骨上,有些連在第19或第20椎骨上,甚至一側連第18,另一側連第19椎骨上。這說明後肢支持身體的能力較弱。肩帶與腰帶大部分仍為軟骨,肩帶完全缺少膜原骨,鎖骨也不存在。有尾類中有些種類,如洞螈(Proteus)、三指螈(Amphiuma)等,不具胸骨;有些種類雖具胸骨,但僅是一塊簡單的軟骨板(如蠑螈),或僅是在肩帶區肌隔上一些零散的軟骨化中心。前肢的橈骨與尺骨,後肢的脛骨與腓骨分離,都不象青蛙那樣癒合成橈尺骨與脛腓骨。
多數有尾類幼時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也有些種類終生具鰓,肺很不發達或無肺,而皮膚呼吸和口咽腔呼吸卻佔有重要地位。循環系統比較原始,無肺的低級有尾類,心房尚未分隔,多數有尾類的心房間隔不完整,在間隔上有些穿孔,使左右心房相通。心室中無海綿狀的肌肉網柱,動脈圓錐中也無螺旋瓣。不少有尾類和無尾類的蝌蚪一樣,保存著4對動脈弓,相當於胚胎期的第III、IV、V、VI對動脈弓。在靜脈系統中,既有後腔靜脈,又終生保留著後主靜脈,顯示了比無尾類更為原始的性質。
無尾目是現存兩棲類中結構最高級、種類最多且分布最廣的一類。體形寬短。具發達的四肢,後肢特別強大,適於跳躍。成體無尾。皮膚裸露,富於粘液腺,有些種類具有發達的毒腺。具可活動的下眼瞼及瞬膜。鼓膜明顯,鼓室發達。椎體前凹型、後凹型或參差型。一般不具肋骨。頭骨的額骨和頂骨癒合成額頂骨。肩帶分為弧胸型和固胸型兩種類型。具鎖骨和胸骨。橈骨與尺骨癒合成橈尺骨,脛骨與腓骨癒合成脛腓骨。成體以肺呼吸,絕無外鰓或鰓裂。成體一般營水陸兩棲生活,但生殖時必須回到水中。雄性大多具聲囊,不具交配器,通常為體外受精。幼體稱蝌蚪。蝌蚪從外形到內部結構都和魚近似,仍以鰓呼吸,以鰭游泳。蝌蚪經變態後轉變為陸生類型的成體。
無尾兩棲類的分類標准主要是根據肩帶類型、椎體類型以及外部形態特徵,包括聲囊、舌、牙齒、指趾末端、皮膚光滑或粗糙、皮膚褶以及身體顏色等。
本目在全世界有16科167屬2600餘種,我國有7科23屬172種,約佔世界種類的6%。
編輯本段概念
脊椎動物依次 順序為:魚類——兩犧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兩犧類:
有尾無四肢,幼體用腮呼吸,生活在水中。它們成體生活在陸地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在水中時,可以用皮膚呼吸。卵生動物,體溫不恆定。
常見動物:蛙,蠑螈,大鯢(娃娃魚)等
爬行類:
皮膚表面有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動物,陸地生活,體溫不恆定。
常見動物:陸龜,變色龍,鱷魚等
鳥類:
體形特點: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體溫恆定,胸肌發達,骨骼癒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卵生動物
有喙無齒,身體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夠飛翔。
常見動物:鴨子,家鴿,鵝,鸚鵡等
哺乳動物:
全身被毛,體溫恆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
蝙蝠 是 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飛翔的動物。
哺乳動物是所有的動物中最高級的動物。
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出現在2億年前,目前它們是動物界中分布最廣,功能最完善的動物。
5、現代生命科學的四大理論支柱是什麼?
網路
一分鍾了解生物學00:54
生物學上的現代人類01:14
秒懂生命科學-來畫出品:14
初中生物學中的動物類群,掌握各個動物類群的形態結構特徵06:55
教授買下12000㎡山谷,一個人住04:54
生物學[shēng wù xué]
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幾千年來,中國在農、林、牧、副、漁和醫葯等實踐中,積累了有關植物、動物、微生物和人體的豐富知識。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確立了唯物主義生物進化觀點,推動了生物學的迅速發展。[1]
中文名
生物學
外文名
Biology
類別
自然科學
學科分類
細胞學、遺傳學、生理學、生態學
研究內容
生物體生命活動規律
快速
導航
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意義學科分支主幹課程其它相關發展前景
學科起源
在自然科學還沒有發展的古代,人們對生物的五光十色、絢麗多彩迷惑不解,他們往往把生命和無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沒有聯系的兩個領域,認為生命不服從於無生命物質的運動規律。不少人還將各種生命現象歸結為一種非物質的力,即「活力」的作用。這些無根據的臆測,隨著生物學的發展而逐漸被拋棄,在現代生物學中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約公元前15000年在隨後的5000年中,法國人在拉斯考克斯(Lascaux)製作了山洞畫,這些畫表明我 們的祖先已在觀察生物世界。這些畫上有野牛、鹿和其他動物。
約公元前2650年人們確認,埃及醫生伊姆荷太普(Imhotep)從自然現象中尋找疾病的原因。[2]
約公元前2000年在尼羅河流域發現的紙草文獻中,已記錄了治療創傷和疾病的信息。
約公元前1750年巴比倫國王漢莫拉比(Hammurabi)制定了與行醫相關的法律,並雕刻在石柱上。這些法律詳述了有關費用的規定和對於治療失誤的嚴厲懲罰,如因治療事故使1位患者死亡而被切掉雙手。
約公元前1500年中國人為生產精美的衣服而養蠶。農民將裝有螞蟻的包放在柑橘樹上,以保護果實不被昆蟲侵害,這是有關使用生物防治的最早記錄。
約公元前802年歐洲首次從亞洲引入和種植玫瑰樹。
公元前570年古希臘哲學家阿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提出,動物最早生產於水中,然後變成陸地動物。
公元前500年愛菲斯(Ephesos,在今土耳其)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提出:對於生命來說,相反力之間的張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相信火是基本的元素。
約公元前460年此後的90多年,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希臘的柯斯(Cos)島 上生活和教學。
20世紀特別是40年代以來,生物學吸收了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等的成就,逐漸發展成一門精確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層次的科學,人們已經認識到生命是物質的一種運動形態。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由蛋白質、核酸、脂質等生物大分子組成的物質系統)。生命現象就是這一復雜系統中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個量綜合運動與傳遞的表現。生命有許多為無生命物質所不具備的特性。例如,生命能夠在常溫、常壓下合成多種有機化合物,包括復雜的生物大分子;能夠以遠遠超出機器的生產效率來利用環境中的物質和能製造體內的各種物質,而很少排放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能以極高的效率儲存信息和傳遞信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和自我復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進行著個體發育和物種的演化等等,揭露生命過程中的機制具有巨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現代生物學是一個有眾多分支的龐大的知識體系,本文著重說明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分科、方法和意義。關於生命的本質和生物學發展的歷史,將分別在「生命」、「生物學史」等條目中闡述。
研究對象
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估計有200萬~450萬種;已經滅絕的種類更多,估計至少也有1500萬種。從北極到南極,從高山到深海,從冰雪覆蓋的凍原到高溫的礦泉,都有生物存在。它們具有多種多樣的形態結構,它們的生活方式也變化多端。
從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細胞的水平來考察,有的生物尚不具備細胞形態,在已具有細胞形態的生物中,有的由原核細胞構成,有的由真核細胞構成。從組織結構水平來看,有的是單生的或群體的單細胞生物,有的是多細胞生物,而多細胞生物又可根據組織器官的分化和發展而分為多種類型。從營養方式來看,有的是光合自養,有的是吸收異養或腐食性異養,有的是吞食異養。從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來看,有的是有機食物的生產者,有的是消費者,有的是分解者,等等。
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的發展歷史、形態結構特徵、營養方式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等,將生物分為若干界。當前比較通行的是美國R.H.惠特克於1969年提出的 5界系統。他將細菌、藍菌等原核生物劃為原核生物界,將單細胞的真核生物劃為原生生物界,將多細胞的真核生物按營養方式劃分為營光合自養的植物界、營吸收異養的真菌界和營吞食異養的動物界。中國生物學家陳世驤於1979年提出 6界系統。這個系統由非細胞總界、原核總界和真核總界3個總界組成,代表生物進化的3個階段。非細胞總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總界分為細菌界和藍菌界。真核總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它們代表真核生物進化的3條主要路線。
6、按脊柱三柱理論,chance骨折為不穩定型骨折,其造成的損傷是?
?
7、不上健身房,有哪來增強核心力量
很高興參與此話題的探討,之前我在別處聊過。是個很好的主題,現在流行講核心力量。但所謂「核心力量」到底指什麼,很多人也是迷迷糊糊。所以在練之前,我們先弄明白以供參考。一家之言,不能概括全部。如果哪裡說的不對,還請各位志同道合的人幫我斧正!
核心力量,最早叫核心穩定性,再往前,是從探討脊柱穩定性問題中引申出來的。這個脊柱穩定性的觀點,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有個「二柱理論」、「三柱理論」,後來,大約是1992年,發展出一個「三亞系模型」理論。這就類似現在俗稱的核心力量概念了。
但是,在學術界,「核心力量」的定義一直存在爭論,到底是哪些肌肉,學者們往往一人一個觀點。有些學者說,核心肌群就是人體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的區域;有些學者說,是腰部腹部肌群;還有些學者說,核心肌群是指人體肋骨以下至骨盆的位置;還有更多學者認為,核心力量指人體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的區域。
總的來說,國外學者習慣把核心肌群界定為「腰椎-骨盆-髖關節」區域。國內的學者,則偏向於把核心肌群定義為人體重心位置的肌群,比如傳統武術里講的「丹田」附近。
如果按照主流觀點來說,那核心力量就是腰椎、骨盆、髖關節形成的整體。具體說,這部分涉及到29-33塊肌肉,很復雜。
實際上,核心力量不光是肌肉力量這么簡單,還涉及到幾個大系統的配合。我舉個例子,便於大家理解。一個生雞蛋和一個熟雞蛋,放在桌子上一轉,生雞蛋轉不了多少圈就停了,熟雞蛋可以轉更多圈,比較穩定。原因就是因為,生雞蛋內部鬆散,旋轉時流失了不少能量。
同樣,一根棍子,兩頭硬中間軟,揮下去肯定難以發揮力量。人的核心區域也是軟連接,穩定性好,力量才能得以傳導。
但核心區域光硬還不行,該柔軟的時候也要柔軟,好像鞭子一樣,軟有軟的好處,能發揮抽擊的力量。那種感覺有點類似於武術里說的「寸勁」、「柔勁」。
所以,核心力量,不但要突力量,還要突出「協調」兩個字,真的講起來非常復雜。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核心力量與身體姿態的關系,其實遠不能反映出核心力量在體育訓練當中的全貌。如果比較全面的理解核心力量,就是下面這兩個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