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索與脊柱的區別

脊索與脊柱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0-12-28 10:41:53

1、脊索動物與脊椎動物有什麼區別

①出現了明顯的頭部,神經管的前端分化成腦和眼、耳、鼻等重要的感覺器官,後端分化成脊髓;大大加強了動物個體對外界刺激的感應能力。②脊索只見於發育早期,後為脊柱取代,脊柱由脊椎連接而成;保護脊髓,其前端發展成為頭骨保護腦,脊柱為內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支持身體,保護體內器官作用。③原生的水生種類用鰓呼吸,次生的水生種類和陸生種類只在胚胎間期出現鰓裂,成體用肺呼吸。④具上下頜,作用:支持口部,加強主動攝食和消化能力。⑤完善的循環系統,出現能收縮的心臟,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生理機能提高。⑥出現了構造復雜的腎,提高了排泄系統的機能。⑦以成對的附肢作為運動器官。大大增強了運動機能。

2、脊索和脊椎意思一樣么?

生物:從海鞘到我們之路--比較基因組學之研究

編輯 Gene 報導
脊椎動物的無脊椎近親海鞘的基因組被定了序,讓科學家有機會利用比較基因組學的方法,來研究脊椎動物的起源與演化。

發表在Science的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基因組研究結果是由國際團隊所完成的,它是第七個基因組被定序的動物,主要由美國能源部附屬基因組研究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系、京都大學動物系和日本的國家遺傳學研究所所領導,並且有別外二十幾家研究單位合作進行,參與者有87人,分布在五個國家。

有了海鞘的基因組,透過和人類或其他動物的比較,科學家能夠進一步了解人類大腦、心臟和神經及免疫系統等的起源和演化,並且更了解脊索動物和脊椎動物的一般發育。

柏克萊加大的遺傳學和發育學教授Mike Levine說道,海鞘在生物學家心中享有特別的地位,因為它提供了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演化聯系。當你看到其成體時,會以為那是簡單的動物,亞里斯多德就以為它是軟體動物,但當你看到其胚胎發育,它顯然是復雜的高等動物,俄國生物學家Alexander Kowalevsky就認出了其幼蟲尾的脊索。它們是我們很古老的表親。

五億多年前,動物開始快速演化,成為三、四十個體制相異的門類,至今現生的動物界可以劃分為35個門。其中不具有脊椎(或脊索)的34個門統稱為無脊椎動物,而剩下的就是脊索動物門了。脊索動物有四個主要共同特徵:脊索(notochord)、背部中空的神經索(dorsal, hollow nerve cord)、咽裂(pharyngeal slit)和肛門後肌肉質的尾部(muscular postanal tail)。脊索動物又分為三個亞門:一是頭索動物亞門(Cephalochordata),又稱無頭類(Acrania),以文昌魚為代表;二是尾索動物亞門(Urochordata),又稱被囊類(Tunicata),例如海鞘,這兩類都是原始的脊索動物,不具有脊椎;第三個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有頭類(Craniata)之一的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e),包括魚類、兩生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

但脊椎動物卻走上了另一條不同的路子,與頭索動物及尾索動物相較,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前端特化成復雜的腦,以及與腦相關聯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等,對環境有更靈敏的反應能力;運動器官也更精巧,以配合感覺器官的改變;大腦外有顱骨保護、脊索演變為分節的脊椎、內骨骼保護著體內器官,這些特徵都使得脊椎動物比其它脊索動物更具環境適應力,使得脊椎動成為脊索動物這一門中,種類和數量最發達的一支。

化石記錄顯示,公認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4.75億年前的奧陶紀的介皮類(Ostracoderms),它們在海洋中行底棲生活,身披厚重的外骨骼,沒有上下頷,也沒有胸鰭、腹鰭等可活動的偶鰭。與介皮類親緣關系最接近的脊椎動物是無頜綱(Agnatha)的盲鰻(Hag fishes)及八目鰻(lampreys),它們的脊椎還是軟骨質,是相當原始的脊椎動物。

到了3.95億年前的志留紀(Silurian)末期,地球上出現了一群具有上下頷的魚類,這是一項極重大的變革,使原本行過濾生活的脊椎動物成了活潑的獵食者,同時也演化出了可活動的偶鰭,使得活動更靈活。這些魚類包括已滅絕的盾皮類(Placodermi)、部份現生的軟骨魚類(Chondrichthyes),如鯊魚、魟等,以及在現代海洋及淡水中稱霸的硬骨魚類(Osteichthyes)。硬骨魚類的其中一支又慢慢往陸地發展,演化成了今天陸地上的各種脊椎動物。

過去許多動物學家認為脊椎動物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演化自尾索動物。海鞘的成體雖然沒有明顯的脊索,但是其幼蟲的尾部卻明顯地帶著一根脊索。有人認為在寒武紀早期,尾索動物的幼蟲發生了幼體生殖(paedogenesis)的現象,其生殖器官在變態之前就成熟了。經過了天擇,尾索動物的幼蟲發展出了分節的肌肉和強壯的骨骼來支撐身子,並且因為頭的形成對適應環境有相當的優越性,就演化出了帶頭和內骨骼的脊椎動物。

美國能源部附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Eddy Rubin認為雖然它們和我們外觀大不像,但是還是有許多特徵同脊椎動物是相同的。透過基因組的比較,我們可以在分子的層次上了解與對方的關系,並且研究這些相似的系統和基因是如何從五億多年前的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

身為尾索動物的海鞘分布在世界上各淺海中。桶狀的海鞘附著在岩石、防波堤、般舶和海底,並利用籃狀濾食器濾食浮游生物。海鞘卵受精一天後就發育成只有二千五百個細胞的小幼蟲,不久後就找個地方定居下來變態成為成體。

海鞘的基因組由一百六十萬個鹼基組成,大約只有人類的廿分之一,只有最小基因組脊椎動物河豚的一半。其中一百一十七萬個鹼基組成約有一萬六千個基因,有八成在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中也可找到。不過其基因數只有人類的一半。美國能源部附屬基因組研究所的計算基因組學主任Daniel Rokhsar說道,海鞘基因組會如此苗條的原因是,它大部分在脊椎動物中有好幾個貝份的基因,在海鞘中,只有一份。而多出來的貝份,可能會突變掉或消失,或者演化成負責其他功能。從海鞘基因組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這系譜中的新進展,例如有些特定的免疫系統和神統系統基因在海鞘就找不到,這顯然是脊椎動物的新設備。脊椎動物的復雜性也可能是從大量的基因復制而產生的。

海鞘沒有許多決定脊椎動物身體結構的重要Hox基因。有一些Hox基因單獨存在,另一些卻消失了。然而海鞘也有類似於脊椎動物的感光基因,和其他形成心臟和甲狀腺的基因。但是海鞘利用血藍蛋白,而非紅血球來運送氧氣,並且缺少製造膽固醇和組織胺的基因。在某些方面,海鞘和細菌、真菌和植物的相似度比和脊椎動物還來得高:製造纖維膜以支持進食吸管的基因,就和製造纖維素的基因很類似,這樣的基因在其他動物是找不到,有可能是從植物等水平基因轉移來的。

Levine就認為海鞘基因組的分析結果和1871年達爾文在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的主張完全吻合,達爾文主張脊椎動物和海鞘有共同祖先,而一支演化成海鞘,另一支在脊椎動物綱開花結果

3、脊柱動物,脊椎動物,脊索動物,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嗎?

按范圍講,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分類學中脊索動物是門,而脊椎動物是其下的亞門回,比如,人是動物界脊索答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動物綱blablabla~
按網路,脊索動物在生活史中的某個階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經管,咽鰓裂以及肛後尾.
脊椎動物就是有脊椎骨的動物.
至於脊柱動物,這個就從來沒聽說過了

4、「脊索動物門」與「脊椎動物亞門」有什麼區別?

一、形態特徵不同

1、脊索動物門

位於消化道和神經管之間的一條棒狀結構,具有支持功能,所有脊索動物的胚胎期具有脊索,但在以後的生活中或終生保留(尾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或退化並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代替。

2、脊椎動物亞門

出現明顯的頭部,中樞神經系統成管狀,前端擴大為腦,其後方分化出脊髓。大多數種類的脊索只見於發育早期(圓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例外),以後即為由單個的脊椎骨連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

二、生活習性不同

1、脊索動物門

柄海鞘的成體呈長橢圓形,幼體型似蝌蚪。基部以柄附生在海底或被海水淹沒的物體上,另一端有2個相距不遠的孔:頂端的一個是入水孔,孔內通消化管而中間有一片篩狀的緣膜,其作用是濾去粗大的物體,只容許水流和微小食物進入消化道。

2、脊椎動物亞門

原生水生動物用鰓呼吸,次生水生動物和陸棲動物只在胚胎期出現鰓裂,成體則用肺呼吸。除圓口綱外,都具備上、下頜。

循環系統較完善,出現能收縮的心臟,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提高生理機能。用構造復雜的腎臟代替簡單的腎管,提高排泄機能,由新陳代謝產生的大量廢物能更有效地排出體外。

三、下屬物種不同

1、脊索動物門

包括尾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2、脊椎動物亞門

該亞門包括圓口綱、軟骨魚綱、硬骨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

5、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生物分類法不同

脊椎動物是脊索動物的一個亞門;脊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高等的門。

區別二、劃分類別不同

脊椎動物包括圓口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六大類;

脊索動物包括尾索動物、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

脊索動物門是發展得最成功的一類,其共同特徵是在其個體發育全過程或某一時期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鰓裂(即脊索動物門的三大特徵)。

脊椎動物數量最多、結構最復雜,進化地位最高,由軟體動物進化而來。形態結構彼此懸殊,生活方式千差萬別。

(5)脊索與脊柱的區別擴展資料:

發現歷程:

要在古生物學上進行有效的脊椎動物起源研究,應該以現代動物學信息為重要線索,在盡可能靠近脊椎動物起源的「源頭」時段探尋我國保存了五億三千萬年前的眾多精美後口動物軟軀體構造化石的澄江化石庫,恰好靠近這樣的「源頭」。

脊索動物無疑是由無脊椎動物起源的。而其中的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與脊索動物的親緣關系較近的觀點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1999年昆明魚和海口魚的發現被英國《自然》雜志評論為「逮住第一魚」,為難題的破解投進了一縷曙光。

2003年初,舒德乾等人再度在《自然》雜志著文,他們通過對數百枚海口魚標本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它們一方面已經開始演化出原始脊椎骨和眼睛等重要頭部感官,另一方面卻仍保留著無頭類的原始性器官,從而證實了它們不僅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6、脊索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區別和聯系

不同:脊索動物具有縱貫背部的支持結構脊索,後被脊柱代替;神經中樞中空位於背部;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時期具鰓裂;心臟位於消化道腹面。
無脊椎動物無脊索或脊柱,索狀中樞神經位於身腹面,不具鰓裂,心臟位於消化道背面。
脊索動物參與肌肉收縮能量代謝的是磷酸肌酸,而無脊椎動物是磷酸精氨酸。
相同:脊索動物的一些結構也見於一些無脊椎動物,如後口、三胚層、兩側對稱、真體腔、分節現象、閉管式血液循環等。

7、脊索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區別在哪裡?

1、特徵不同

脊索動物其共同特徵是在其個體發育全過程或某一時期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鰓裂(即脊索動物門的三大特徵)。

無脊椎動物是背側沒有脊柱的動物,它們是動物的原始形式。

2、范圍不同

脊索動物:尾索動物亞門,如異體住囊蟲、柄海鞘。頭索動物亞門,如文昌魚;脊椎動物亞門,為此門最重要和最多的類群,包括圓口綱、軟骨魚綱、硬骨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

無脊椎動物包括原生動物、棘皮動物、軟體動物、扁形動物、環節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線形動物等。

(7)脊索與脊柱的區別擴展資料:

脊椎動物亞門:

(1)圓口綱(Cyclostomata):無頜,又稱無頜類(Agnatha);無成對附肢。脊索終生存在,並出現雛形脊椎骨。

(2)甲胄魚綱:無頜,又稱無頜類(Agnatha),出現成對的鰭。脊索終身存在,並出現雛形脊椎骨。

(3)盾皮魚綱:出現下頜骨,體表擁有骨板。

(4)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體被盾鱗,鰓裂直接開口於體外。

(5)輻鰭魚綱(Osteichthyes)骨骼大多為硬骨,體被硬鱗、圓鱗或櫛鱗,鰓裂不直接開口於體表。

(6)棘魚綱:背鰭、胸鰭、腹鰭和臀鰭的前端有硬棘。形體似鯊,歪形尾;胸、腹鰭發育完全,但鰭條不發育,在胸鰭和腹鰭之間有「額外」的偶鰭,或叫附加鰭;體被細小菱形鱗片,其結構似軟骨硬鱗魚;眼大,側生,前位並有圍眶骨。

背鰭一個或兩個;有原始的頜,一個擴大的上頜骨與發育完善的下頜咬合,上頜無牙,下頜有牙;內骨骼已開始骨化。

(7)肉鰭魚綱:擁有肉鰭,能夠初步上陸地。

(8)兩棲綱(Amphibia):由水上陸的過渡種類,幼體魚形,以鰓呼吸,成體出現5指(趾)型四肢,皮膚裸露,以肺和皮膚呼吸。與其他更高等脊椎動物共稱為四足類(Tetrapoda)。

(9)爬行綱(Reptilia):完全陸生。皮膚乾燥,被以角質鱗、角質骨片或骨板。肺呼吸。胚胎發育中出現羊膜,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類(Amniotes)。其他各綱脊椎動物稱為無羊膜動物(Anomniotes)。

(10)鳥綱(Aves):全身被羽,前肢變為翼,適應空中飛翔生活。血液循環為完全雙循環,恆溫,卵生。與哺乳類共稱為恆溫動物(Endotherm)。其他脊椎動物均為變溫動物(Ectotherm)。

(11)哺乳綱(Mammalia):體外被毛,恆溫,胎生(單孔類除外),哺乳(具乳腺)。

與脊索與脊柱的區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