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直性脊柱炎X線檢查的表現是怎樣的?
X線檢查(1)骶髂關節X線表現:幾乎所有強直性脊柱炎均存在骶髂關節炎。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SIJ)變化最早,呈雙側性,可見關節麵皮質密度減低,假性間隙增寬,骨質破壞(如軟骨下骨質吸收、關節面模糊或呈鋸齒狀破壞、皮質參差不齊或皮質中斷),關節邊緣硬化(如軟骨下呈毛玻璃樣密度增高帶、界線模糊),囊狀改變(如有小囊狀透亮區,以關節的下部髂骨側為多),關節間隙變窄,晚期關節發生骨性強直(圖)。病變一般在骶髂關節的下2/3處開始,逐漸進展,最後可侵犯整個關節。由於骶髂關節結構復雜,前後結構重疊,X線平片無法區分關節的滑膜部和韌帶部,所以對骶髂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意義有限。由於骶髂關節為耳狀面關節,應用斜位關節切線位影像,使骶骨與髂骨均呈斜位,耳狀面重疊減少,使關節間隙顯示清晰,可能優於X正位片。有學者發現X線平片診斷為II 級的骶髂關節炎,與CT符合率僅為25%~50%。由於強直性脊柱炎一經確診需較長時間治療,為保證診斷無誤,對X線平片診斷為II 級的骶髂關節炎,最好進一步作CT檢查,以免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或者貽誤病情。(2)脊柱X線表現:關節面模糊不整,關節附近骨質疏鬆,骨贅形成,椎體方形變。前後縱韌帶及其它脊椎間的韌帶鈣化或骨化,椎體邊緣新骨形成,使上下椎體連成骨橋,晚期有自下而上的韌帶鈣化,脊柱形成具有特徵性的竹節樣強直改變。
2、CT、磁共振和X光分別是檢查什麼的?
去醫院檢查,到底該選擇X光、CT、B超還是核磁共振呢?哪種對身體輻射傷害更小?價格更優?檢查效果更佳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常見的疾病檢查手段。
X光片主要是通過X射線穿透身體,在底片上形成黑白不一的二維平面影像,具有方便快捷、價格便宜的優點,但具有一定的輻射性,且穿透力有限,容易受衣物、金屬飾物影響,通常用於胸部、骨骼四肢初步檢查。
CT檢查利用人體數字化成像的原理,能直接放映出三維形態,診斷更清晰准確,常用於頭部胸部和脊柱檢查。相比X光價格略高,輻射也更大。
B超利用超聲波回聲發射的原因成像,具有無輻射、無痛苦、、實時成像穿透力較弱等特點。通過B超可以實現多方位觀察對醫生的檢查水平較高,不同醫生診斷可能會有差別。
核磁共振主要是利用電磁波信號成像的原理,利用震動差異區分正常組織和患病組織,相比其它幾種檢查方式價格更為昂貴,但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能力,且沒有輻射。
根據檢查部位,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腦和脊髓:檢查急性中風、脊柱外傷,最常見的為CT及核磁共振,通常現做CT,然後根據分析結果再確定要不要做進一步的核磁共振。
脊柱:檢查頸椎、腰椎及胸椎受傷情況,一般推薦核磁共振,如果經濟受限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CT。
胸部:先拍X光、如果要進一步的分析選擇CT,肺部檢查一般不選核磁共振。
心臟:檢查心臟功能用B超,冠心病主要拍冠脈造影或CT,此外核磁共振也可用於心臟檢查。
食管、胃部:最常用X光,在進行消化道檢查前先囤服鋇劑再拍片造影檢查,確診通常採用胃鏡。
腹部盆腔:B超最為常用。除腸道外,B超都可以排查大部分疾病,CT、核磁共振也有時會用到。
骨骼四肢:檢查四肢骨骼通常採用X光,如診斷不明確可以進一步拍CT,關節軟組織及骨腫瘤檢查可以用核磁共振。
以上,CT、X光、B超、核磁共振在實際檢查中互為補充,並駕齊驅,互為補充,具體可以根據醫生建議及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3、X線能拍整個脊柱嗎
可以做脊椎全景片,但是也得多次曝光,一張片子上可以顯示全部脊椎;照整個脊椎肯定比只照胸椎吃線多。
4、脊柱x線攝影檢查有哪些主要臨床用途
實驗室檢查:通過在實驗室 進行物理的或化學的檢查來確定送檢的物質的內容、 性質、濃度、數量等等特性.
檢查內容
醫學上主要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氣分析,血電解質(鉀、鈉、氯、鈣等),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心肌酶,甲狀腺功能,血糖等等.
意義
用於檢查相關疾病,如血液病,感染,糖尿病,肝炎,腎病等等,指導臨床治療.
如糞便檢驗可以了解消化系統有無炎症、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疾病;根據糞便的性狀和組成了解消化狀況,藉以間接地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榆查有無病原菌,以協助診斷腸迫傳染病.
總膽固醇增高見於:①長期高膽固醇和高脂脅飲食.②嚴重膽道梗阻,如膽結石、肝臟腫瘤、胰頭癌等.③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①其他如糖尿病晚期、腎病綜合衙、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脂肪肝等.
5、骨科脊柱特殊x線檢查體位
【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解答】站立位正側面全脊柱X光片,拍片前請咨詢是否能拍符合條件的,不要分段拍
6、如何正確解讀脊柱X線平片
頸背痛和腰腿痛是臨床上最普遍的就診原因,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診斷時最常用影像檢查就是脊柱X線檢查,因此正確使用和解讀脊柱X線檢查對於基層醫師非常重要。
X線檢查體位和正常影像學表現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為頸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線檢查的基本體位為正位和側位。頸椎的左、右斜位有利於顯示鉤錐關節和椎間孔,也是常用的檢查體位。腰椎斜位用來觀察椎弓根,主要用於腰椎滑脫鑒別。
脊柱的X線平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體骨質結構,無法直接顯示韌帶和椎間盤等軟組織,只能通過觀察相鄰骨質間接反映其變化。椎體骨皮質密度很高,X線表現為線狀緻密影,松質骨(髓質)密度較皮質低,兩者存在良好的對比。
由於X線是二維投照技術,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橫突等脊柱附件可能會與椎體重疊,觀察時要注意區分這些結構。另外腸內容物可能會與腰椎重疊,對圖像判讀產生影響,特別是低密度腸氣可能會誤認為骨質破壞,需要結合不同體位綜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結構的X線表現已分別在圖中標注(圖1~圖4),供大家參考學習。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現為:頸椎輕度前凸,胸椎輕度後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齊,X線側位表現為椎體前、後緣連線平滑。椎體形態規則,椎體前後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間隙約等寬,X線正位椎間隙左右等寬,側位示前寬後窄。
閱片原則脊柱X線平片解讀時應該按照一定順序,避免遺漏重要影像表現。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齊;椎間隙有無狹窄或增寬;椎體及附件皮質是否連續以及骨質有無異常;椎旁軟組織有無增厚或異常密度;投照范圍內有無其他異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是發現脊柱異常影像表現的基礎,本期講座主要復習了脊柱正常X線表現,隨後我們會陸續介紹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現。
基層醫師經常遇到脊柱X線平片。臨床醫師應熟悉脊柱常用X線檢查體位和觀察要點,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才能發現異常。另一方面,臨床醫師在觀察脊柱X線平片時應按照一定順序,對脊柱X線平片做出全面解讀。
7、幫我看看這幾張脊椎X光片 診斷一下到底有什麼問題
按一下脊椎骨頭有痛點就有問題
脊椎骨頭有問題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通常治療一到兩次,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不超過十分鍾,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通常百八十塊錢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