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請問脊柱第五節一度滑脫該如何治療【脊柱第五節一度滑脫】
腰椎滑脫是指腰椎椎體間部分或全部錯位的一種疾患,臨床上一般稱之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體向前滑脫,它易於導致慢性腰痛以及一側或雙側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
腰椎滑脫的病因還很不清楚。腰椎滑脫最多見的原因是隨年齡增加而發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脫,又稱假性滑脫;其次為由於運動損傷、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峽部崩裂而導致的腰椎滑脫,又稱真性滑脫;腰椎滑脫好發於腰4~5椎體間以及腰5~骶1椎體之間。退行性腰椎滑脫是由於長時間的持續的腰椎不穩定,使相應的小關節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椎間盤退變,使得椎骨之間的連接變得鬆弛不穩定,而逐漸發生腰椎滑脫,多見於50歲以後,女性多於男性,多見於腰4椎體,其次是腰5椎體。退行性腰椎滑脫的程度一般比較輕,多為2度以內滑脫。腰椎真性滑脫由於峽部崩裂所引起的,其原因目前還不太清楚,可能與腰椎發育時峽部狹長薄弱有關,在此基礎上,峽部易於發生疲勞骨折而斷裂,之後骨折不癒合,就形成了峽部崩裂。峽部崩裂也可以並不合並有腰椎滑脫,但峽部崩裂後形成的腰椎滑脫程度可以很重。腰椎真性滑脫最常見於40歲以下的成人。
多數腰椎滑脫是沒有症狀的,常在體檢拍片時無意發現。僅有腰痛的腰椎滑脫患者,可以通過卧床休息、腰部理療、腰圍固定、口服消炎鎮痛葯物等手段進行治療。有一點需要強調,腰背肌訓練是最有決定意義的保守治療方法,剛開始的時候腰部可能會更加酸痛,但只要持之以恆,一定會改善症狀或減緩病程。
腰椎滑脫伴有反復腰痛的,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的需要採用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由於不穩定,可以出現腰椎椎管狹窄,壓迫腰神經根,出現行走後甚至持續的雙下肢後側或後外側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這種神經症狀,常常需要手術才能解決。
腰椎滑脫的手術治療原則是:復位、減壓、內固定以及植骨融合。減壓手術是必須做的,但是不是需要復位和內固定植骨融合.
可以先保守治療2-3個月,如果無效果或漸漸加重,就應該考慮手術。
腰背肌鍛煉方法如圖
(王海蛟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崩裂性脊柱滑脫該怎麼治療,哪種方式比較靠譜?
在正常情況下腰椎和腰肌共同支持上身的體重並維持脊柱的功能活動.當腰椎滑脫形成結構上失穩通過腰背肌鍛煉後可形成強有力的腰背肌「腰圍」從而代償和支持了椎體的負重功能並最大限度地發揮脊柱活動的生理功能.可見加強腰背肌鍛煉可加速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腰肌的彈性及力量對防治腰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腰部鍛煉操有站立位仰卧位即拱橋式俯卧位即飛燕點水法等.站立位煅煉方法很多這里不再贅述.飛燕點水法即早晨或晚上睡在床上使身體呈俯卧位雙下肢伸直雙上肢置於體側掌心向上此時腰肌上肢肌及下肢肌同時用力收縮盡量使上胸及下腹部離開床面保持10~15秒然後放下休息片刻連續做5~10次.仰卧抬臀法亦稱拱橋式即每天早晨或晚上仰卧在床上雙肘撐於床面雙膝微屈頭置於枕上此時背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和大腿後側肌肉用力收縮挺胸抬臀呈拱橋形保持半分鍾左右然後復原如此連續做5~10次.當然如果是降人這幾種均可鍛煉.可對於腰椎向後滑脫移位的人來說站立位是不適應的因為那樣會刺激有病變的脊椎使滑脫移位進一步加重.如果是腰椎向前滑脫移位以上幾種均不適應.正確的鍛煉方法是:患者仰卧於床上盡量屈膝屈髖用雙手指交叉抱住雙膝於胸前使腰椎呈屈曲狀家中人用一手掌托住病人雙足底部另一手掌托住病人頸背部在雙手用力的同時囑病人配合用力作前後滾動10~30次然後用力屈伸下肢3~5次.每日這樣鍛煉2~3次.患者也可自行練習這樣的「滾動操」練功次數應從少到多從輕到重逐漸加大運動量切勿急於求成.早期練功可出現腰部脹痛感一般2~3天後即可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腰椎滑脫症的人要避免勞累及負重不要亂找人踩扳以免出事.還要記住的是鍛煉時要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能堅持數月或數年對腰背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後關節紊亂症肥大性脊柱炎腰椎滑脫症等毛鏟可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不過婦女妊娠期以及月經期不要這樣鍛煉.
4、什麼是脊椎滑脫?
腰椎滑脫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腰椎椎體相對於下一個椎體向前錯位,壓迫刺激周圍的肌肉、韌帶、神經、血管,從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疾病。臨床上可分為真性腰椎滑脫和假性腰椎滑脫。假性腰椎滑脫是指關節突關節與椎體一起向前滑脫;真性腰椎滑脫是指關節突關節位置不變,只是椎體向前滑脫,伴腰椎峽部出現斷裂,可分為四度:滑脫1/4者稱為Ⅰ度;滑脫在1/4-1/2之間者稱為Ⅱ度;滑脫在1/2-3/4之間者稱為Ⅲ度,滑脫大於3/4者稱為Ⅳ度。
5、什麼是腰椎椎弓峽部不裂,脊柱滑脫又是怎麼回事?
腰腿痛的病人經常在門診看醫生,有時醫生拿著X光片說某個病人你的腰5椎體峽部裂或腰5椎體滑脫,這是你長期腰痛的原因。那腰椎峽部裂或滑脫又是怎麼回事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我們人類的腰椎解剖和生物力學。在解剖上,每個腰椎骨分椎體和椎弓兩部分。椎體位於椎骨前部,呈短圓柱形,是椎骨負重的主要部分,內部為松質骨;椎弓位於椎體的後方,是弓形的骨板,由一對椎弓根和一對椎弓板組成(左右側對稱)。椎體與椎弓圍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連接起來(椎體之間、椎弓之間的空隙分別借軟骨和韌帶封閉).構成容納脊髓的椎管。我們可以大致這樣理解,椎孔的前面是椎體,兩側面是椎弓根,後面是椎弓板。上下關節突之間有一狹窄區,即為我們要認識的椎弓根峽部,如該部骨化不全,或自潛在的軟骨缺損.即形成先天性峽部骨不連。其缺損區位於上下關節突之間,該椎體與後部椎弓板(臨床醫生習慣性稱為椎板)無骨性連接,與相鄰椎體僅靠軟組織聯系。如果我們把椎弓根比作一個橋的橋墩,椎板為跨河的橋,那麼橋與橋墩之間的連接即拱形部分即為峽部。如該處發育薄弱,再加上某種程度的外傷或勞損,亦可引起薄弱的峽部發生骨折
。多數學者認為腰部過伸是主要損傷動作,但在屈曲或負重時如運動員提拉杠鈴或腰部扭轉加屈曲.也可以在峽部產生剪力與扭力,引起峽部骨折。如果先天性峽部骨不連或峽部骨折為雙側性的,就可能發生脊柱滑脫(可理解為位置錯開),成為慢性腰腿痛的一種原因。這種脊柱滑脫多數發生於第5腰椎。大多數脊柱滑脫是上一個椎體向前滑脫,僅少數是向後滑脫的。脊柱滑脫是由於脊柱的穩定性異常導致椎體解剖序列的異常,主要是椎體向前或後滑移。以上所說的由椎弓根峽部不連或椎弓根峽部骨折所致的脊椎滑脫,骨科醫生喜歡稱它為真性脊柱滑脫。如果無峽部骨不連或骨折,而僅僅由於脊椎或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即老化改變,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椎體輕度前移位,則稱作假性脊柱滑脫,假性脊柱滑脫也比較常見,一般沒有椎體結構性異常。但其臨床表現基本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