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發性脊柱側凸能通過鍛煉恢復嗎?我17歲,側凸20度。
鍛煉有幫助,但光靠鍛煉無法恢復,還需要帶支具矯形。
2、特發性脊柱側彎後,背駝的,(不是腰駝)!
避免久坐,避免長時間彎腰,好好鍛煉腰背肌,燕飛式。
3、21歲女 特發性脊柱側彎 側彎150後凸160 已嚴重影響心肺 特發性脊柱側彎
你的側彎已經比較大,需要盡早手術,否則容易出現嚴重的並發症。手術不適合用內鏡做,需要傳統手術,建議你能夠於我的門診時間來門診找我看看
(沈建雄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協和醫院沈建雄 http://shenjianxiong.haodf.com/
4、特發性脊柱側凸手術後還能治嗎
建議繼續佩戴支具矯正。
不管是內固定還是外固定,都是為了防止他腰椎畸形加劇。
5、特發性脊柱側凸的介紹
生長發育期間原因不清的脊柱側凸稱為特發性脊柱側凸。根據發病年齡一般將特發性脊柱側凸分為三種類型:嬰兒型(0~3歲);少兒型(3~10歲);青少年型(10歲後)。按脊柱側凸頂椎所在的解剖位置又分為:①頸彎:頂椎在C1~C6之間。②頸胸彎:頂椎在C7~T1之間。③胸彎:頂椎在T2~T11之間。④胸腰彎:頂椎在T12~L1之間。⑤腰彎:頂椎在L2~L4之間。⑥腰骶彎:頂椎在L5或S1。
6、特發性脊柱側凸的臨床表現
1.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
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是在3歲內發現的一種結構性脊柱畸形。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本病分為兩型:自限型和進展型。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特點如下:
(1)男嬰多見,通常側彎凸向左側。
(2)側彎多位於胸段和胸腰段。
(3)多數側彎在出生後6個月內進展。
(4)自限性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占所有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85%。
(5)雙胸彎易進展並發展為嚴重畸形,右側胸彎的女性患者通常預後不良,常伴發畸形如扁頭畸形、蝙蝠耳畸形、先天性斜頸以及進行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
2.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
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是4~10歲之間發現的脊柱側凸畸形,它占特發性脊柱側凸的12%~21%,病因不明。
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特點是在脊柱生長相對靜止期進展。如何診斷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已成為討論焦點。被診斷為少兒型的患者很可能是晚期發病的嬰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或早期發病的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被人為地以年齡診斷為少兒型。少兒型多見於女孩。
少兒型脊柱側凸的類型多為右側胸彎和雙主彎。右側胸彎占青少年型IS的2/3,雙主彎約佔20%,胸腰段側凸佔15%。左胸彎在少兒型中不常見,如出現這一種側凸,常提示存在椎管內病變,應對其進行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
青少年型的自然史相對較佳,但少兒型則更具侵害性,它可以進展為嚴重畸形,損害肺功能。大約70%的少兒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彎曲進行性加重,需要給予一定形式的治療。某些少兒型脊柱側凸也可以自行消退或進展緩慢,但是相對於嬰兒型而言,其自行消退的比率不高。
3.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
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相對較常見,10~16歲年齡組的青少年有2%~4%的發病率,多數側彎的度數較小。
絕大多數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凸(AIS)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在一定情況,AIS側彎的進展常伴有肺功能下降和後背痛。胸彎如果大於100°,用力肺活量通常下降到預期值的70%~80%。肺功能下降通常繼發於限制性肺疾患,如果嚴重脊柱側凸損害肺功能,患者早期有可能死於肺源性心臟病。
7、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病因
病因尚未明確。1979年Herman證明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有迷路功能損傷。1984年Yamada也對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進行平衡功能測試,結果有79%顯示有明顯的平衡功能障礙。Wyatt也發現側凸患者有明顯震動不平衡,提出側凸患者的後柱通路中有中樞性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