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形態描述

脊柱形態描述

發布時間:2020-03-24 06:51:45

1、幼兒脊柱的特點是什麼

胎兒和新生兒的脊柱從側面觀看沒有成人特有的彎曲,幾乎是直的,當小兒開始抬頭時(生後2~3個月),就出現頸椎前凸,當6~7個月小兒開始能坐時,就形成胸椎後凸。當1歲時小兒開始站立及行走,就形成腰椎前凸。最初這些彎曲是不恆定的,當小兒仰卧時仍可伸平。小兒的兩塊脊椎骨之間,軟骨層特別發達,所以在體位不正或長時間一側擴張,都會引起脊柱變形。患有佝僂病時,坐位常出現脊柱呈弧形後凸。所以為了防治脊柱發育畸形,應注意使小兒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脊柱長期負重,及早治癒佝僂病。

2、典型脊椎的共有形態結構有哪些

人的脊椎是多種多樣的,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各不相同,一般包括椎體和椎弓兩部分.如果你問的是脊柱是什麼形狀的話,是S形

3、脊柱的結構是怎樣的?

成人的脊柱由24個獨立的椎骨、一個骶骨及一個尾骨組成。脊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頭的支持者,又是人體軀乾的中軸。根據24個獨立椎骨的不同部位,分為7個頸椎、12個胸椎、5個腰椎。骶骨由 5個骶椎互相融合而成尾骨由3—5個尾椎組成。每個椎骨可分為位於前方的椎體和位於後方的椎弓。相鄰的椎體之間藉助自上而下逐漸增厚的椎間軟骨——椎間盤互相連結,並起著彈性墊的作用。

4、簡述椎骨的一般形態及各部椎骨的特點

(1)椎體,短圓柱形,上下兩面澀,接椎間纖綿軟骨,體的中份稍細。

(2)椎弓,與椎體連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經橫過形成上下切跡,兩椎骨上下切跡對在一起即成椎間孔。

(3)棘突和橫突,椎弓向後下方突出一個棘突。從椎弓根與椎板連接處向兩側伸出兩個橫突,用以附著肌肉。

(4)關節突,起於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鄰近的上下二關節突相接成關節,構成一條縱貫身體的脊柱。其決定運動的方向。

(4)脊柱形態描述擴展資料:

分型

根據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頸椎骨,特點是椎體小,椎孔為三角形,棘突短,橫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較頸椎大,較腰椎小,其特點是椎體象心形,兩側有關節面接肋骨頭,椎孔較小,棘突長而多斜下,橫突斜向後外側等;

腰椎骨較大,特點是椎體兩側無關節面,橫突向外側,沒有橫突孔及關節面等;骶骨是由五節骶椎骨合成,特點是底向上前與未節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後及外側面。五塊骶椎的分界線為橫嵴,嵴的兩端叫骶前孔,後面正中線有縱嵴,是骶棘脊突聯合而成。

嵴外側有孔叫骶後孔,第五骶椎向尾側伸出兩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節尾椎聯合成的,其特點是沒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5、簡述脊柱的形態及各椎體的特點?

?

6、脊柱是什麼形狀的?

你是不是以為脊柱從上到下是筆直筆直的?其實不對。從側面看,你會看到一個長長的S型弧線。這種形狀使脊柱具有柔韌性,在我們走路和跑步時,有助於減緩震盪;還可以使脊柱更易彎曲。

7、描述腎的形態特徵

腎-形態
腎臟為成對的扁豆狀器官,位於腹膜後脊柱兩旁淺窩中。約長10-12厘米、寬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腎較右腎稍大,腎縱軸上端向內、下端向外,因此兩腎上極相距較近,下極較遠,腎縱軸與脊柱所成角度為30度左右。 腎(kidney)為成對的實質性器官,紅褐色,可分為內、外側兩緣,前、後兩面和上、下兩端。腎的外側緣隆凸,內側緣中部凹陷,稱腎門,是腎盂、血管、神經、淋巴管出入的門戶。這些出入腎門的結構,被結締組織包裹,合稱腎蒂。由腎門凹向腎內,有一個較大的腔,稱腎竇。腎竇由腎實質圍成,竇內含有腎動脈、腎靜脈、淋巴管、腎小盞、腎大盞、腎盂和脂肪組織等。 腎的內緣中央有一凹陷,稱為腎門。腎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輸尿管均由此進出,這部分結構總稱腎蒂。 腎外緣為凸面,內緣為凹面,凹面中部為腎門,所有血管、神經、及淋巴管均由此進入腎臟,腎盂則由此走出腎外。腎靜脈在前,動脈居中,腎盂在後;若以上下論則腎動脈在上,靜脈在下

8、簡述骨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1.總論 骨的形態、構造。
2.軀干骨 軀干骨的組成。椎骨的一般形態及各部椎骨的特點。掌握肋的形態、分部,胸骨的基本形態結構、分部, 胸骨角的特徵和意義。軀干骨的骨性標志:第7頸椎棘突、第6頸椎橫突前結節、胸骨角、劍突、肋弓、骶岬、骶角。顱的組成、分部。
3.四肢骨 上肢骨的組成、名稱和位置。肱骨、橈、尺骨的位置、形態及主要結構。腕骨的排列順序。上肢骨重要的骨性標志: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內、外上髁,尺骨鷹嘴,橈骨頭,橈骨莖突,尺骨莖突。下肢骨的組成、名稱和位置。髖骨的位置、形態、組成、各部的主要結構。股骨的位置、形態及其主要結構。脛、腓骨的位置、形態及其主要結構。跗骨的排列。下肢骨重要的骨性標志:髂嵴、髂嵴結節、髂前上棘、髂後上棘、恥骨結節、坐骨結節、股骨大轉子、股骨內、外上髁、收肌結節、腓骨頭、脛骨粗隆、內、外踝、跟骨結節、第五跖骨粗隆。
4.顱骨 顱的組成和功能。篩骨、蝶骨、顳骨的分部及各部的重要結構。上、下頜骨的分部、形態和重要結構。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態和重要結構。鼻旁竇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名稱和位置。顱底內、外面觀的形態結構。顱骨的重要骨性標志:下頜角、顴弓、乳突、枕外隆突。
5. 滑膜關節的基本結構和輔助結構。
6. 脊柱的構成、生理彎曲和機能。胸廓的組成,形態和功能。
7. 肩關節、肘關節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前臂骨的連結和橈腕關節的構成和功能。拇指腕掌關節的結構特點和運動。骶髂關節的形態結構。骨盆的構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線,以及骨盆的性別差異。髖關節、膝關節和距小腿關節(踝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和功能。足弓的組成、功能和維持因素。
8.下頜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9.骨骼肌的形態和結構(肌腹、肌腱和腱膜)。肌的起止點、運動單位和肌張力的概念。肌的輔助裝置(筋膜、腱鞘)。
xinfeng1110 [伴讀書童]
2006-06-09 01:29:07 [檢舉]
運動系統
1.總論 骨的形態、構造。
2.軀干骨 軀干骨的組成。椎骨的一般形態及各部椎骨的特點。掌握肋的形態、分部,胸骨的基本形態結構、分部, 胸骨角的特徵和意義。軀干骨的骨性標志:第7頸椎棘突、第6頸椎橫突前結節、胸骨角、劍突、肋弓、骶岬、骶角。顱的組成、分部。
3.四肢骨 上肢骨的組成、名稱和位置。肱骨、橈、尺骨的位置、形態及主要結構。腕骨的排列順序。上肢骨重要的骨性標志: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內、外上髁,尺骨鷹嘴,橈骨頭,橈骨莖突,尺骨莖突。下肢骨的組成、名稱和位置。髖骨的位置、形態、組成、各部的主要結構。股骨的位置、形態及其主要結構。脛、腓骨的位置、形態及其主要結構。跗骨的排列。下肢骨重要的骨性標志:髂嵴、髂嵴結節、髂前上棘、髂後上棘、恥骨結節、坐骨結節、股骨大轉子、股骨內、外上髁、收肌結節、腓骨頭、脛骨粗隆、內、外踝、跟骨結節、第五跖骨粗隆。
4.顱骨 顱的組成和功能。篩骨、蝶骨、顳骨的分部及各部的重要結構。上、下頜骨的分部、形態和重要結構。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態和重要結構。鼻旁竇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名稱和位置。顱底內、外面觀的形態結構。顱骨的重要骨性標志:下頜角、顴弓、乳突、枕外隆突。
5. 滑膜關節的基本結構和輔助結構。
6. 脊柱的構成、生理彎曲和機能。胸廓的組成,形態和功能。
7. 肩關節、肘關節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前臂骨的連結和橈腕關節的構成和功能。拇指腕掌關節的結構特點和運動。骶髂關節的形態結構。骨盆的構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線,以及骨盆的性別差異。髖關節、膝關節和距小腿關節(踝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和功能。足弓的組成、功能和維持因素。
8.下頜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9.骨骼肌的形態和結構(肌腹、肌腱和腱膜)。肌的起止點、運動單位和肌張力的概念。肌的輔助裝置(筋膜、腱鞘)。

與脊柱形態描述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