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靜坐脊柱

靜坐脊柱

發布時間:2020-03-23 06:10:12

1、靜坐的時候想什麼

想想以前和你相戀的人,想想在一起拿美好的事
想想自己以後該怎麼走,往哪裡走
前途、命運、挫折
開心、悲傷、郁悶
那麼多的開心的事,那麼多傷心事,什麼不能思考

2、懸空靜坐功夫怎麼練?

靜坐功夫是個硬功夫,需要1-2年的時間,慢慢熬,慢慢練出來。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活受罪。一旦氣脈通了,熬出頭了,靜坐就是最高的享受。
靜坐,最好要修雙盤,雙盤的效果好。
靜坐是靠耐力和恆心,慢慢來。不要急,不要急於求成。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打坐通脈的次第是這樣的:腳踝--腳心--膝蓋--跨部--腰椎--背椎--脊椎--瞌睡--頭頂。
一開始打坐的是腳麻腳痛,幾月後,腳通了。然後是膝蓋,然後是胯部。再後來就是脊柱了。再後來就是頭部和昏睡。
等這些都通了,靜坐就是享受,全身軟綿綿的,暖洋洋的,感覺不到身體。似睡非睡,似想非想。
靜坐需要注意兩方面,熬腿子和入靜。熬腿子是形,是漸。入靜是意,是頓。
熬腿子是慢慢來的,因為身體是個障礙,需要循序漸進的去通脈。而入靜可以當下進入,只要拋開身體的障礙,完全方放鬆放下就行。所以這兩點可以分開修,最後再結合在一起。
一開始熬腿子的時候是無法入靜的,只能是苦熬,慢慢熬。這個階段,可以放開姿勢的約束,通過輕松舒適的姿勢來入靜。等身體熬通了,就可以直接通過靜坐來入靜。
能入靜的,不可以放棄熬腿子,姿勢很重要的。一開始是障礙,到最後,就是很大的輔助。既不能,因為熬腿子而無法入靜,也不能因為能入靜而不熬腿子。身心,形意必須結合。
半年時間輕松練就雙盤
修行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戒定慧。戒律,在日常中遵守。定,也在日常中練就。
要修行定,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身體的障礙,最重要的就是練就雙盤。
很多人覺得雙盤很難,其實不然。只要有個合理的方法,循序漸進,最多半年,一般人都能練就。
雙盤功夫的兩個標准:久,常。
一個是你一次能做多久,一個是你一天能坐幾次。
有的人一次可以做5-15-30-45分鍾,有的一個小時,有的兩個小時,等等。一般一課為45分鍾,而能達到2個小時就基本合格了。就有了修行高級功法的基礎。
而有的人,坐了一次,30-45分鍾後,休息一下,要再做就很難了,一盤上去就很痛,一種深層的痛,無法再坐第二次。而要合格,應該一天可以盤坐N次。休息一下,照樣可以盤。
頓法:就是狠下心,坐越久越好,疼痛是一陣一陣的,忍忍就過去了。缺點是,一次超限了,第二次要坐就更難。
1. 一般雙盤,前5分鍾會痛,這個是因為沒有熱身,腿還沒軟化,就硬碟上去了。所以前5分鍾會痛。這是最好是先做單盤,盤個5-10分鍾,讓腿先軟了,再雙盤。
2. 前20分鍾,做的會很舒服,暖洋洋的。而後面會慢慢的開始痛,而疼痛是一陣一陣的。可能腳心會冰冷,或者膝蓋,或者胯部會痛。這個時候堅持住,這個疼痛就會慢慢的消退,像抽絲一樣慢慢抽走。
3.之後15分鍾會很舒服。
4.然後又慢慢的開始痛。最好能堅持。因為一旦放下來了,第二次要做就更難。
漸法:就是說從基礎開始,半散盤,散盤,單盤,半雙盤,雙盤。
循序漸進,由易而難。只要利用上班時間,養成一個習慣,很容易就練成雙盤。
1. 半散盤:一個月。就是上班時間,在座椅前放個墩子,用來盤腿。先放一隻腿上去。另外一隻腿放在地上。關鍵是時間要長,時間長了,腿就自然軟化,深層得到清理。從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到4個小時。累了,可以左右腿互換,累了就換一條腿。上班8個小時,8個小時都要壓腿。一般一個月,就夠了。半散盤就練就了。
2.散盤:一個月。左右半單盤都練就了。就開始散盤,可以做左腳在內,也可以右腳在內。累了就互換。而不可以放下來。這樣一天八個小時盤下來。一個月基本上就練就了。雙盤自然軟化。
3. 單盤:一個月。或者左腿在上,或者右腿在上。可以互換。累了就互換,但不可把腿放下來。一天八個小時盤下來。同樣一個月時間就練成了單盤。
4. 半雙盤: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可以盤雙盤了,但不要太急著雙盤。先練習半雙盤,很有必要。半雙盤,就是做雙盤的時候,只有做到一半。比如左腳壓著右腿根,本來右腳也要提上來壓在左腿上的。這個時候,右腳先不要提上來,而是放在外面。注意不要放在左腿下面,放在下面就成了單盤了。一開始的時候,左腿會翹起來。而慢慢的做久了,就會軟化,而自然的貼附在地面上。這個時候,半雙盤就練就了。然後只要把另外外面的那隻叫提上去就行了。可以左右互換,一天八個小時下來。一個月就練就了。
5. 雙盤:最後也就到了練習雙盤的時刻了。其實已經水到渠成了。這個時候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選擇專修那種雙盤。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左腳長,有的右腳長。所以可以左腳在內的雙盤,也可以右腳在內的雙盤。關鍵是那個雙盤比較平整。一般情況是,雙盤了,而在上邊的那條腿的膝蓋,沒法貼附在地面,不夠服帖。這個時候,就要換另外一種。看看那種比較服帖,就選擇那種。要兩只膝蓋都服帖在地面,這樣才平整。一般情況是有的人,左腿在內,右膝會翹起10CM,而換成右腿在內的話,左膝只會翹起來3CM,那就選擇右腿在內。反之亦然。
6. 常久:後面要做的就是,每次盤坐的時間盡量長,一天盤坐的時間盡量多。一次30分到1個小時,一天6-7次。直到一次2個小時,一天3-4次。慢慢的形成習慣,只要坐著,都是雙盤做。因為這個時候,其他的坐法,你會覺得不舒服。只有雙盤才最舒服。
注意點:請參照七支坐法。
1. 靜坐的時候不要吹風,尤其正面和背面不可以吹風。
2. 靜坐時,全身休息中。要注意保暖。雙腿最好用個毛巾蓋住。同時背部最好有個毛巾蓋住。
靜坐入靜的訣竅--由睡入靜
很多佛弟子不修行禪定,認為那是遙不可及的功夫。反而探求頓悟,探求僥幸。而其實只有蹉跎歲月,難有成就。
不少仙道反而喜歡靜坐入定,容易開發出功能,也就是五通,很值得尊敬,但可惜的是沒有佛法的究竟和圓滿。
不少人練習靜坐,卻發現很難入靜。
其實入靜很容易,只是方法不對而已。
初級的入靜,就是好比「清醒的睡著」「看著自己睡覺」,只要能睡覺的就能入靜。
姿勢是關鍵,一開始的時候,姿勢是障礙,障礙著你入靜。
站著,身體緊張,疲憊,難以入靜。
躺著,身體鬆懈,容易睡死過去,沒法在睡覺中保持清醒。
所以坐著,是中道,身體既可以放鬆,又可以保持清醒,「松而不懈,緊而不僵」。
但是,很多人靜坐卻不容易入靜,為什麼呢?
因為太勉強了!
很多人一開始靜坐,可能就是雙盤,單盤,散盤。
雙盤的,很快雙腿就痛了,難以入靜。單盤的久了,雙腿也痛。
散盤,坐一會兒,發現腰酸背痛。累了一天了,身體很疲憊,越坐越累,眼皮發困,只好放棄了,去舒舒服服的睡覺了。
這些都是自然現象,所以說身體是障礙。
如何排除障礙呢?
其實很簡單,從容易的開始,從入睡開始。
初級功夫:「由卧入坐,由睡入靜」。
其實,在坐和卧之間還有一個過渡,就是「坐卧式」。
具體做法,就是在你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晚上疲憊的時候,散盤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腰部墊好,頭部有地方靠著。身體向後倒,大概45度,這個姿勢介與坐與卧之間,容易入睡。
這時要做的就是入睡,由於身體的疲憊,很容易就進入睡眠狀態,而在睡眠狀態中,頭腦依然清醒。身心完全的放鬆和休息,頭腦一片混沌,或者有一絲的思想在混沌中漂盪。
睡大概半個小時後,會感覺到後腦有熱熱的能量上升,頭部頸部會自然的伸直,然後眼皮也開始有能量通過,變得順暢,全身都有能量通過,自然的調整手臂,雙手,之後調整背部腰部,全身軟綿綿的,暖洋洋的,全身順暢,舒服。
這個時候,你可以醒過來,或者開始靜坐。
醒過來的話,會覺得精力充沛,頭腦清醒。
靜坐的話,就坐起身來,這個時候,身體已經得到很好的休息,全身柔軟,順暢。靜坐的話,脊柱會自然的伸直,雙臂,雙手,頭部,以及身體的沒個部位,都會自然的調整,由內而外的調整,而不是勉強的外在的強求的姿勢。
姿勢自然的到位,「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全身輕松順暢。
然後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跟著呼吸走,調整呼吸,後面就是自己的功法了。
等熟悉了靜卧入睡之後,就可以慢慢的開始升級。
先是拿掉頭部的靠墊,不讓頭部有地方靠著,而只是背部有地方靠。讓頭部自然下垂,在這種姿勢下入睡入靜。
也就是雙腿散盤,背部靠著枕頭,頭部自然垂下,這樣的去入睡。
有了前面的基礎,這個很容易就做到了。
那再下一步,就很簡單了,就是背部不用靠,頭部自然的垂下,讓自己自然的入睡。
這個也就是靜坐入睡,或者說靜坐入靜了。
再下一步,就是單盤改成雙盤,去入睡了。
再下去,就是雙盤,脊柱伸直,頸部拔直,標準的姿勢去入睡了。
循序漸進,由易而難。由睡入靜,由卧入坐。
關鍵是身心的放鬆,休息,身體舒暢了,解決了身體的障礙了。有了舒暢的身體,才有入靜的前提。
這個就是通過自我催眠的原理,來排除身體的障礙,進入入靜的方法。

3、脊柱瑜伽練習後再靜坐一直發抖怎麼回事?

瑜伽本就不符合人體力學原理,估計是練習過度造成了傷害。建議暫停練習,改練中華傳統的太極拳會得到改善

4、道家靜坐和佛家靜坐的區別

在佛家的靜坐方法中,通常都是重視「修心」為基礎,不大注意生理上的變化,但在道家的方法中,卻極端注重身體生理上的變欄化,道家有一些打坐中的觀想、引氣方法,還要配合動功,也有入靜入定。佛家傳統的禪宗,打坐只求入靜入定,除了初期有一些數息之類輔助入靜,都要求入定。

道家認為由於靜坐修持的方法,達到打通任督二脈,以至於通達奇經八脈,恢復健康,增加壽命,才是靜坐修煉的真正目的。因此道家主張「性命雙修」才是正道。

不過,佛家和道家在靜坐方法上的區別並不是絕對的。特別是到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影響,佛家靜坐時,並不反對在生理上斥功;道家靜坐時,也更加重視心理上的修煉。

尤其是到了靜坐修煉的高級階段,佛家和道家的體驗更是呈現出趨同的特點,二家都是脈停息住,然後可以獲得特殊能量智慧,真可謂百川歸簿、殊途同歸。

(4)靜坐脊柱擴展資料

靜坐姿勢要點:

1、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上,稱如意坐。兩種坐姿都可以採用,也可以在腿痛時輪換交替。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

2、脊直

人在禪坐的時候,脊柱垂直是關鍵。臀部應墊一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是向下傾斜的,讓兩個膝蓋觸地作為支撐點,膝蓋不可懸空,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

然後包腿,包腰,包自己後面的風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需要包頭。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後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鬆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脈舒暢;僵則氣滯,有礙氣血流通。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禪的人在禪坐時,雙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後擺,肩腋是內空的。從外看,肩是一條平行線;從後看,肩是圓的。

4、手結定印於臍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隨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於臍下。

5、頭中正

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點點,後腦稍微向後收放,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條中空的直線,這時候最容易昏沉。人生於天地之間,本身是天地之間一靈物。由於這個中線的歪斜,天地這股正氣,就落不到你身上。

6、雙眼微閉

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只是坐著休息罷了。

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遠的距離,這是最標準的。

7、舌舔上齶

舌頭前半部輕微舔抵上齶,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在修道被稱為「搭橋」。搭什麼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

5、每天盤腿靜坐半小時能治彎腰駝背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
實際上卻很難。
盤腿靜坐又稱打坐,打坐中的一項要求就是脊柱要直。每天堅持,這個矯正作用就有了。
一般彎腰駝背的人都有個習慣,就是一坐下就向後靠,久了相關肌肉得不到鍛煉就會萎縮,直腰直背愈會感覺疲累,而且背部氣脈長久擠壓也會造成堵塞,氣不通,背愈駝。從這點說打坐可以疏通淤塞氣脈。
還有其他很多造成駝背的原因也會通過打坐調整過來。
所以說理論上只要每天堅持打坐是可以矯正彎腰駝背的。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人的惰性,很難堅持每天打坐,往往過了剛開始的熱乎勁就不了了之。
我建議你可以試試學習太極拳,也有打坐的功效,但是整個過程比較活波有趣,更容易持久一些。

6、脊柱瑜伽練了以後再靜坐一直發抖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傷到脊柱了,瑜伽聯系應該以身體舒適為主,不宜太強求身體,不過你恢復一段時間應該會好,只是注意不要太勉強身體。

7、「跏趺坐」背部姿勢該什麼樣?脊椎呈什麼樣?脖頸與背呈直線嗎?

請閱讀成觀法師《禪之甘露》一書。有面也有照片,可以登錄「大毘盧寺」官網下載PDF版。 又,一切修行項目里危險性最高的就是修習禪定;習定很容易遭遇障難,若能克服障難,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為成就大所以須要投注的資本也較多。首先須具足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然後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練,那樣很容易出毛病。修禪定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第一要懺除業障 業障重的人常一修禪定,就為魔所乘,或為魔所纏,以致壞了所修之法。有時壞了自己修法還不說,最糟糕的是,常會為魔所用,而壞他人修法。如是,自壞壞他,修行就一團糟了。我們放眼望去,當今之世,這種在修行中自壞壞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業障重的人,欲發心修殊勝之行,須先修學懺悔業障,等業障較輕薄之後,再進修勝法。譬如拜八十八佛至少3000部,誦地藏經500部,地藏菩薩聖號100萬遍。 第二修習禪定者須持戒 經上說:佛弟子須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群如圓覺經、楞嚴經、楞伽經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凈;身心不清凈,極易為魔所擾。因為魔屬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凈戒,則與染法相應;與染法相應故,即為魔之內應,魔即得其便。又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稱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習佛定者,必須同時亦持佛戒。 第三修佛定者,須先通達佛之教理 修禪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錯誤百出。尤其是禪定止觀法門及定慧法門,必須熟悉通曉。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門,切不可冒然修習禪定。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星期中偶而靜坐一到二次,每次單盤坐個二十到三十分鍾,那倒不妨事。倘若你是很精進的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這種情形下,已非偶一為之的玩票性質,就應照上面所說,一一完成准備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善知識在旁就近指導才好。設若無人指導,自己又一知半解,糊里糊塗就盤起腿來坐,只覺得禪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裡好奇,想「玩一玩」這斷然是不行的;須知習定是「修道」非同兒戲。這種半玩票的修法,最好還是趕快停下來,不要繼續玩下去;須「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會出事。 又,若欲修禪定者,必須斷除殺,盜,淫,妄,非但要沒有這樣的行為,且連念頭亦無如不斷淫,而修禪定者,縱得相似之禪定現前,然依佛所說,必墮魔道。未來墮地獄。如不斷殺(及食肉),而修禪定者,縱得相似之禪定現前,依佛所說,必墮鬼道。未來墮地獄。如不斷盜,而修禪定者,縱得相似之禪定現前,依佛所說,當墮邪道。未來墮地獄。如不斷妄語,而修禪定者,縱得相似之禪定現前,依佛所說,當墮無間地獄。(詳如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 乃至,依據古來傳統,正式修禪定前,必須要做到 禪定修習的五個階段一、滿足前方便(先決條件)二、成就奢摩他(得止)三、成就毗婆舍那(修觀)四、成就三摩地(得三昧—定慧等持)五、成就般若智(得超凡入聖究竟之智——凈業、轉業) 在滿足前方便(先決條件)這一階段里,為了做好成就禪定的准備工作,我們有下列三個步驟要遵循:第一步驟:呵責五欲第二步驟:舍棄五蓋第三步驟:習行五法 第一步驟:呵責五欲 第一項必修的前方便是呵責五欲。有些古德會說:行禪者必須遠離或棄舍五欲。但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是很難辦到的,因為現在的世界越來越復雜,大量生產以及交通、信息迅捷的結果,使我們的慾望隨之愈增愈多,因而業障也隨之越來越重。以此之故,我寧可依佛經教及智者大師所言,而說呵責五欲,但不說棄舍五欲。世人通常都將欲視為是令人享樂的東西,因此也認為是好的。然而,我們習禪之人,卻不應將欲看作是值得求取的、或可樂著的。如果我們一邊修定,卻又一邊心著欲想,如是則雖修禪定,對我們實絲毫無益。 五欲可分為二組,第一組包括了對下面五種外塵所起之欲: 1、色慾 2、聲欲 3、香欲 4、味欲 5、觸欲 1、財欲 2、色慾 3、名欲 4、食慾 5、睡欲 五欲有下面兩組: (甲)對色、聲、香、味、觸所生之欲——較抽象的一類 (乙)對財、色、名、食、睡所生之欲——較實際的一類 這五種欲不但會妨礙我們專心修定,也會覆蔽我們的心,令失其明凈。所以習禪者應呵責五欲。 前方便二:舍棄五蓋 五蓋是: 1、貪蓋(貪婪或執著) 2、瞋蓋(厭惡或憎恨) 3、睡蓋 4、掉悔蓋 5、疑蓋(對佛法懷疑不信)前方便三:修習五法 五法是: 1、欲(意願) 2、念(思惟、憶念) 3、精進 4、巧慧 5、一心 就像前面所說的,必須通達佛理,尤其是定慧止觀法門,否則不要冒然修禪定 所以,若真有心於佛法,要依大善知識,好好看慧律法師和成觀法師的講座視頻尤其是成觀法師講解的《天台小止觀》講座及《禪之甘露》一書。慧律師父講解的楞嚴經。當然,這還要看你的基礎深不深,如果不深就跟著慧律法師、成觀法師從頭學起。

8、上了瑜伽脊柱課後再挺直腰背靜坐脊柱不停的顫抖怎麼回事?

可能是你剛練不久,而且做程度超過你身體的極限了,建議你每次做瑜伽的時候根據自身狀況做到最大程度,但不要勉強,畢竟傷到身體就不好了,還有你可以和你的教練老師溝通下,將自己的問題反應給他們,從他們那得到更專業的解答和建議。

9、靜坐有什麼益處?

靜坐可以澄清思慮,增進健康,是修養身心的一種重要方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免不了有種種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為身和心兩方面,除身上所發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貪欲、憤怒、憂怖、驕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現象,都叫做心病。我們平時往往只注意身病,對於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視。

靜坐是打通經絡的最好方法,完全靠精神內守使氣機自然而然地融會貫通,一股沖和之氣運行經絡之間,化解郁積之處。這樣地去通經絡將是長久有效的,比起推拿、針灸等外界方法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靜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運行優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歸於統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現象的健康發展。心理學家捷普洛夫也說過,抱著一種平靜的態度,是與注意的分散作斗爭的唯—方法。同時心理既安寧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體氣和平,卻病延年。

(9)靜坐脊柱擴展資料

初學靜坐的人,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不學靜坐,妄念尚少,一學靜坐,妄念反多」,這是不正確的。要知道我們的念頭,忽生忽滅,本來很多,不過平時在動亂之中,不易察覺,一旦習靜之後,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內雖有飛塵而不見,假使門窗透入陽光,方見塵埃紛紛飛舞,所以能察覺妄念多的正是自覺的第一步,我們只要一切摒棄勿想,用堅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練習觀照功夫,到相當時間,妄念便能自然銷落而達到,心意寂然的境地。

這種觀照功夫,假使在靜坐中練習純熟,漸漸能在平時日用之間,刻刻用心,凜然覺照,做到雖不靜坐,也能如靜坐時的心志靜定,自將得更大的受用。

10、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與靜坐脊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