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dr全脊柱正則位放射量

dr全脊柱正則位放射量

發布時間:2020-03-20 02:06:07

1、DR側位片顯示脊柱膈重疊區見一小結節影

像你說這種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平片是重疊影像,很難確定是什麼疾病。這種情況還需要做ct檢查。

2、拍一次X光片的輻射量多少

拍攝一張X光胸片,當射線在檢查區域曝光時其曝光率約為160毫西弗特(計量輻射度的單位)/小時,約為0.045毫西弗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為例,拍攝一張胸片大約需要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線檢查,患者要承受約為0.023毫西弗特的輻射量。按照六次X射線檢查,一個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後總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輻射劑量。

射線診斷檢查包括普通X射線拍片、胸透、CT、CR、DR片等。統計數據顯示,市民接受的人工輻射88%來自射線照射。射線可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造成胎兒畸形,可誘發白血病、癌症等疾病,人體對射線敏感的部位有甲狀腺、胸腺、性腺等。國家衛生部1997年頒布的《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第25條就明確規定:「對患者和受檢者進行診斷治療時,應當按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對臨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如眼睛、甲狀腺、性腺等),應當進行屏蔽防護;對孕婦和嬰幼兒進行醫療照射時,應當事先告知對健康的影響。」據了解,民進廈門市委委員邱諒平就提出了在全市醫院推廣防護服的建議。

醫務人員提醒,做X光等集體檢查時,他人不要同時待在放射室里,放射室的門必須緊閉。兒童、孕婦盡量不做射線檢查,育齡婦女月經來潮後10天內不做射線檢查。患者有權拒絕不必要的X線、CT等檢查,有權要求醫院採取必要防護措施,有權向上級主管部門投訴。

X光檢查作為一種常見的醫學診斷手段在國內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盡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輻射對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認為其危害微乎其微,為了治病也習慣於暴露在X光射線之下。

然而,專家指出,X射線檢查對人體有損傷,射線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險性越大,因此國家衛生部早在2002年頒發的《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醫務人員應對受檢者進行必要的防護。但是令人感到震驚的是,目前大部分的醫院都在違規操作,「病人無任何防護進行X射線檢查」似乎已成慣例,而鮮有人意識到其中的危害,事實上大多數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衛生部有這個規定存在。

3、動態DR全身拼接功能在骨科的應用如何?

普通DR就能完成全身拼接功能,而且不需要對原機器做任何改動,只需要購置一台帶鉛標尺的拼接架和一台有拼接和PACS功能的工作站即可。這里有篇文章可以參考網頁鏈接。

4、一次脊椎dr片輻射量是多大?寶寶19個月,做了脊椎正側面DR放射拍片。沒

你好,你家拍也是正側位兩張嗎?我家一個星期前也拍了,無防護,現在好後悔。你可以看看你家的輻射劑量多大嗎?我家用的成人的量,我看到後面一位胖胖的中年婦女也是這個劑量,85千伏,400ma,100豪秒,另一個85千伏,400ma,140豪秒。你看看你家,多少,看到請回下,

5、SPECT提示脊柱放射性分布不均勻是乳癌骨轉移的徵兆嗎?跪求!【乳癌術後四年】

骨顯像見骨代謝活躍".應該不能診斷骨轉移。
骨轉移主要靠影像學診斷。主要是X線和CT。
血清鹼性磷酸酶的升高和骨關節的疼痛常常是在影像學表現之前。骨掃描的異常也是。
不放心,可以在兩個月後查「骨顯像見骨代謝活躍」的部位的x片。

(劉小豐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CT和DR的區別

1、定義不同

CT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 DR是數字化X線攝影。

2、原理不同

CT是通過計算機後處理得到的重建圖像,兩者的原理都是通過X線檢查,然後發現病變,作出診斷。但是CT和DR的區別在於CT檢查是計算機後處理,然後可以得到三維重建,比較適合於全身各部位的檢查。

3、用途不同

DR主要用於常規的胸片檢查,然後四肢骨骼外傷、腫瘤這方面檢查。而CT適合於全身各部位的檢查,對病變大小、范圍、性質要比DR精確的多,診斷也更具體、詳細、優越。

(6)dr全脊柱正則位放射量擴展資料:

CT檢查主要分為:

1、CT平掃---從頭到腳,包括頭頸、胸部、腹部、脊柱、盆腔、四肢等部位均可檢查;

2、CT增強掃描--應用血管內對比劑的掃描。經靜脈注入含碘有機化合物即造影劑,一般增強掃描用造影劑快速靜脈注射,使血中含碘量維持一定水平,器官和病灶影像增強而顯示更清楚。

3、CT引導下穿刺活檢—CT精準定位,穿刺肺內可疑惡性結節灶,經病理活檢了解結節良惡性,減少病人手術帶來的痛苦。

與dr全脊柱正則位放射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