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硫唑嘌呤治視神經脊髓炎嗎

硫唑嘌呤治視神經脊髓炎嗎

發布時間:2021-06-22 21:27:32

1、視神經脊髓炎怎麼治(能否治癒)

放心120求醫問葯網http://qiuyi.fx120.net/JiBing/Index/156/152151/153155148.htm
疾病概述
侵犯視神經和脊髓的一種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
診斷鑒別
診斷
1.病史
①21~40歲間發病較多。親朋好友
②急性或亞急性起病。
③少數患者有發熱、頭痛等前驅症狀。
2.症狀與體征
①視神經症狀。雙側同時或先後出現症狀,如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眼球轉動時疼痛,視乳頭水腫或正常。後期視神經萎縮。
②脊髓症狀。胸段最常受損。呈現截癱或四肢癱、橫貫性感覺障礙、尿便功能障礙等脊髓橫貫損害症狀,也可呈播散性脊髓損害症狀。
③上述視神經和脊髓症狀可同時或間隔數月甚至數年先後出現。
④病程可有復發與緩解。
3.典型患者易診斷
只有一組症狀時,常診斷為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後視神經炎以及急性橫貫性或播散性脊髓炎。
輔助檢查
1、腦脊液細胞數和蛋白含量可輕度升高,可見激活的單核細胞及轉化型淋巴細胞。部分患者的腦脊液免疫球蛋白增高和出現寡克隆IgG區帶。
2、視覺和體感誘發電位異常。
預防治療
1.皮質激素
①地塞米松10~20mg,靜滴,1次/日;症狀改善後改為0.75~1.5mg,口服,3次/日。
②強的松30mg,口服,1次/日。
③球後注射地塞米松,一次2.5mg。
2.硫唑嘌呤
每日0.25mg/kg,分3次服。
3.B族維生素,ATP,輔酶A,胞二磷膽鹼,輔酶Q10等。
推崇醫生

鄒海蘭[北京軍區總醫院]

宋志玲[北京軍區總醫院]
天津市長征醫院(天津市)

2、有治視神經脊髓炎的特效葯嗎

現在特效的葯物,沒有,我剛才給你問了下,現在網路上經常看到的..
1,視神經脊髓炎專方2號(用於視神經脊髓炎瘀血阻絡證)
2,—————蛋白肽口服液,主要成分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它是人身體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物質。它由人的腦垂體分泌出生長素,經過肝臟轉化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的轉換過程:
下丘腦-------分泌促生長素(GHRH)
腦垂體----------------生長素(HGH)
經過血液,
到達肝臟---轉化為---生長因子(IGF-1)

造成視力衰退的原因有很多,衰老則是最普遍的現象。衰老引起的視覺障礙,最常見的除了老花眼之外,就是白內障。此外,因眼壓太高而引起的青光眼,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視網膜疾病以及眼珠干澀等,都是讓中老年人十分苦惱的問題。人類生長因子對細胞的活化和再生分裂作用,可以從根本上對眼球的視網膜組織、視網膜色素(對彩色及黑白色素的感測能力),以及眼球血管的血液循環、神經傳導系統等作出修復和維持,恢復各組織的功能。
人類生長因子IGF—1還能夠修復眼睛的損傷。例如麥娜琳(53歲),曾經是休斯敦一間心腦血管病醫院的護士。做過模特兒,在健康雜志上登過封面。她對人類生長因子IGF—1感興趣是因為眼睛有毛病。她患了右眼視神經炎,看東西是個空洞,曾用可的松治療,但是沒有一點效果,非常失望。後來她開始用人類生長因子IGF—1,兩個月後,視覺中的小空洞開始縮小。再過五個月,視力完全正常。過去的可的松療法曾經使她的體重增加了35磅,面孔肥的不得了。現在她已恢復到當年當模特兒時候的體形,看起來跟她二十歲時差不多。她在四十歲以後,不得不節食以保持身體。但是現在,用了人類生長因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跟二十多歲時一樣。身體回到了三十五歲的水平。手也看起來光澤而有彈性。
3,.皮質激素
①地塞米松10~20mg,靜滴,1次/日;症狀改善後改為0.75~1.5mg,口服,3次/日。
②強的松30mg,口服,1次/日。
③球後注射地塞米松,一次2.5mg。
2.硫唑嘌呤
每日0.25mg/kg,分3次服。
3.B族維生素,ATP,輔酶A,胞二磷膽鹼,輔酶Q10等。

但是管事不慣用,我不曉得了....

PS: 視神經脊髓炎又稱Devic病,其病因不明。臨床表現多為雙側急性神經炎或球後視神經炎,以及在發生視神經炎的同時或前後發生的脊髓炎所引起的截癱。病人視力多急劇下降至光感或完全失明。眼底表現為視盤充血、水腫(視神經炎型)或正常眼底(球後視神經炎型)。此外尚有瞳孔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巨大的中心暗點或視野向心縮小等改變,偶可伴有眼外肌麻痹。本病死亡率約為50%,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因繼發肺及泌尿系統的感染而死亡,也可自然痊癒,視力完全恢復。

3、視神經脊髓炎的治療

1.糖皮質激素
最常用一線治療方法,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白細胞凋亡及抑制多形核白細胞遷移,可減輕疾病的炎性活動及進展,保護神經功能。應用原則是:大劑量,短療程,減葯為先快後慢,後期減至小劑量長時間維持。
具體方法:甲潑尼龍1g,靜滴1/日×3-5天, 500mg靜滴1/日×3天, 240mg靜滴 1/日×3天,120mg 靜滴 1/日×3 天,60mg 口服後緩慢階梯減量至小劑量長時間維持。對激素依賴性患者,激素減量過程要慢,可每周減5mg,至維持量(每日 2-4片),小劑量激素須長時間維持。
激素有一定副作用,電解質的紊亂,血糖、血壓、血脂異常,上消化道出血,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脂肪重新分布等。激素治療中應注意補鉀、補鈣,應用抑酸葯。
2.血漿置換(plasma exchange,PE)
與血漿中的自身抗體、補體及細胞因子等被清除有關。對於症狀較重及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患者有一定效果。用激素沖擊治療無效的 NMO 患者,用血漿置換治療約 50%仍有效。經典治療方案通常為在 5-14 天內接受 4-7 次置換,每次置換約 1-1.5 倍血漿容量。一般建議置換 3-5 次,每次血漿交換量在 2-3L,多數置換 1-2 次後見效。
3. 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可用於急性發作,對激素反應差的患者。用量為0.4g/kg/d,靜滴,一般連續用 5天為一個療程。
4. 激素聯合其他免疫抑制劑
激素沖擊治療收效不佳時,尤其合並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可選擇激素聯合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如聯合環磷醯胺治療,終止病情進展。 經過急性期的治療,NMO 多數都可轉入緩解期,突然停葯或治療依從性差都極易導致 NMO 復發。對於急性發作後的復發型 NMO 及NMOSDs 同時合並血清 NMO-IgG 陽性者應早期預防治療。目前的方案有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美羅華,米托蒽醌,環磷醯胺,甲氨蝶呤,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強的松。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與利妥昔單抗是最常用的長期預防性葯物。
干擾素 、那他珠單抗 及芬戈莫德 可能會使NMO病情加重。
1.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完全起效需4-6個月,在完全起效前可合用小劑量激素。對於AQP4抗體陽性患者應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以防止復發。
用法:按體重 2-3mg/(kg.d)單用或聯合口服潑尼松〔按體重1mg/(kg.d)〕,通常在硫唑嘌呤起效後將潑尼松漸減量。對於AQP4抗體陽性患者應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以防止復發。
副作用:發熱、惡心、嘔吐、白細胞降低、血小板減少、胃腸道、肝功能損害、肌痛、感染、輕度增加罹患腫瘤風險等。在用葯治療初期應每周監測血常規,其後可改為每2周一次,穩定後 1-2月復查一次,並應保證每 2-3個月復查肝功能。
2. 嗎替麥考酚酯
通常用於硫唑嘌呤不耐受患者的治療。1~3g/d,口服。常見的副作用有胃腸道症狀和增加感染機會。
3.利妥昔單抗
利妥昔單抗是特異性針對 CD20 的單克隆抗體,能夠有效減滅 B 淋巴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優點是起效快(2周內完全起效),每六個月輸液2次。 通過支持治療,可以使患者的功能障礙得到改善並提高其生活質量。目前,尚無專門針對NMO 的對症支持治療相關研究發表,大多數治療經驗均來自對 MS 的治療。
1.痛性痙攣 可應用卡馬西平、加巴噴汀、巴氯芬等葯物。對比較劇烈的三叉神經痛、神經痛,還可應用普瑞巴林。
2.慢性疼痛、感覺異常等 可用阿米替林、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劑( NaSSA)、普瑞巴林等葯物。
3.抑鬱焦慮 可應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SNRI、NaSSA類葯物以及心理輔導治療。
4.乏力、疲勞 可用莫達非尼、金剛烷胺。
5.震顫 可應用鹽酸苯海索、鹽酸阿羅洛爾等葯物。
6.膀胱直腸功能障礙 尿失禁可選用丙咪嗪、奧昔布寧、哌唑嗪等;尿瀦留應間歇導尿,便秘可用緩瀉葯,重者可灌腸。
7.性功能障礙 可應用改善性功能葯物等。
8.認知障礙 可應用膽鹼酯酶抑制劑等。
9.行走困難 可用中樞性鉀通道拮抗劑。
10.下肢痙攣性肌張力增高 可用巴氯芬口服,重者可椎管內給葯,也可用肉毒毒素A。
11.肢體功能訓練 在應用大劑量糖皮質醇激素時,不應過多活動,以免加重骨質疏鬆及股骨頭負重。當減量到小劑量口服時,可鼓勵活動,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

4、硫唑嘌呤片對視神經脊髓炎有什麼副作用

?

5、視神經脊髓炎的治療方法?

視神經脊髓炎,又稱Devic病或Devic綜合症,是視神經和脊髓同時或相繼受累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病變。其臨床特徵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單眼或雙眼失明,其前或其後數周伴發橫貫性或上升性脊髓炎。

病因及發病機制
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還不清楚。中樞系統脫髓鞘病變中,西方人的多發性硬化以腦干病損為主,東方人則以視神經和脊髓損害最常見,可能與遺傳素質及種族差異有關。視神經脊髓炎與多發性硬化的關系有待闡明,但臨床差別,以及視神經脊髓炎才有的抗體NMO-IgG都表示視神經脊髓炎和多發性硬化極可能不一樣。

病理
病變主要累及視神經和視交叉,脊髓病損好發於胸段和頸段。病理改變是脫髓鞘、硬化斑和壞死,伴有血管周圍炎性細胞侵潤。

臨床表現
好發於青年,男女均可發病。急性或亞急性發病,病情進展迅速,可有緩解-復發。急性嚴重的橫貫性脊髓炎和雙側同時或相繼出現的球後視神經炎是本病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可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導致截癱和失明。

1、視神經受損症狀:急性起病者,可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單眼視力部分或全部喪失;一些患者在視力喪失前一兩天感覺眼眶疼痛,眼球運動或按壓時疼痛明顯;眼底改變為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後視神經眼。

亞急性起病者,1~2個月症狀達到高峰;少數呈慢性起病,視力喪失在數月內穩步進展,進行性加重。

2、脊髓受損症狀:脊髓受累以胸段和頸段多見,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橫貫性脊髓損害或上升樣脊髓炎樣表現。病損以下出現相應的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此外,不少病人可伴有痛性痙攣和Lhermitte征(屈頸時,自頸部出現一種異常針刺感沿脊柱向下放散至大腿或達足部)。

輔助檢查
1、急性期患者多有腦脊液細胞數及蛋白的增高,與多發性硬化不同,只有少數病者可出現寡克隆IgG帶。

2、視覺誘發電位及體感誘發電位多有異常。

3、脊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80%以上的復發型病人的脊髓縱向融合病變超過3個,或3個以上脊柱節段,通常為6~10個節段。

診斷
典型病例臨床診斷並不難,但僅有一次孤立發作且僅有一個部位症狀則診斷困難,但後來的臨床進展可證實。核磁共振顯示的視神經和脊髓病灶、視覺誘發電位、腦脊液檢查異常等均可提供重要的診斷依據。

注意與單純性球後視神經炎、多發性硬化鑒別。單純性球後視神經炎多損害單眼,沒有脊髓病損,也沒有緩解-復發的病程;多發性硬化的腦脊液細胞數及蛋白的增高不如視神經脊髓炎明顯,並且核磁共振檢查脊髓病變節段極少超過1個脊柱節段,而視神經脊髓炎脊髓縱向融合病變超過3個以上脊柱節段,通常為6~10個節段等特點有助鑒別。

治療
甲基強的松龍大劑量沖擊療法,繼以強的鬆口服等對終止或縮短病程,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也可適當選用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免疫抑制劑。

脊髓病變急性期的處理與急性脊髓炎類同(見本網站《急性脊髓炎》一文),恢復期應加強功能鍛煉及理療。

與硫唑嘌呤治視神經脊髓炎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