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急性脊髓炎出汗

急性脊髓炎出汗

發布時間:2021-05-10 09:59:05

1、急性脊髓炎有哪些症狀?

脊髓炎是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多有勞累,發熱,腸道感染等誘發因知素,表現為脊髓病變水平以下肢體麻木,疼痛,道部分病人病變部位有疼痛,束帶感,緊縮感,病情進一步進展,出現病變水平以下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等。根據病變部位版不同權表現不同,累及頸髓出現四肢癱,病變部位高,累及高頸髓,還可出現呼吸困難。

2、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

急性脊髓炎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在10~19歲和30~39歲有兩個發病高峰。其年發病率在1~4/100萬。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各種職業均可發病,以農民多見,全年散在發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時較多。
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束帶感;亦可無其他任何症狀而直接發生癱瘓。大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受累平面以下運動障礙、感覺缺失及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早期為脊髓休克表現,一般持續2~4周後,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活躍,出現病理反射。脊髓休剋期的長短取決於脊髓損害嚴重程度和有無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等並發症。脊髓損傷嚴重時,常導致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痙攣,伴有出汗、豎毛、尿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總體反射,常提示預後不良。隨著病情的恢復,感覺平面逐漸下降,但較運動功能的恢復慢且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二便瀦留,後隨著脊髓功能的恢復,可形成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大多數脊髓炎患者在起病後8周內症狀開始恢復,至3~6個月後恢復速度開始減慢,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遺留後遺症,三分之一的患者遺留中等程度後遺症。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遺留嚴重後遺型。
急性脊髓炎病程一般為單向,但是在一部分患者中,急性脊髓炎為其首發症狀,病灶繼而可以累及到視神經,大腦白質或再次累及脊髓,從而演變為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或者復發性脊髓炎。[1]

3、急性脊髓炎發病初期有什麼具體表現症狀?

急性脊髓炎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在10~19歲和30~39歲有兩個發病高峰。其年發病率在1~4/100萬。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各種職業均可發病,以農民多見,全年散在發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時較多。
急性脊髓炎的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束帶感;亦可無其他任何症狀而直接發生癱瘓。大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受累平面以下運動障礙、感覺缺失及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早期為脊髓休克表現,一般持續2~4周後,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活躍,出現病理反射。脊髓休剋期的長短取決於脊髓損害嚴重程度和有無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等並發症。脊髓損傷嚴重時,常導致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痙攣,伴有出汗、豎毛、尿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總體反射,常提示預後不良。隨著病情的恢復,感覺平面逐漸下降,但較運動功能的恢復慢且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二便瀦留,後隨著脊髓功能的恢復,可形成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
急性脊髓炎病程一般為單向,但是在一部分患者中,急性脊髓炎為其首發症狀,病灶繼而可以累及到視神經,大腦白質或再次累及脊髓,從而演變為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或者復發性脊髓炎。

4、急性脊髓炎如何護理?

急性脊髓炎是指急性、非特異性局限於數個節段的脊髓炎症。常在感染後或疫苗接種後發病,表現為病變水平以下肢體運動障礙,各種感覺缺失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當病變迅速上升波及高頸段脊髓或延儲時,稱為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內有2個以上散在病灶,稱為播散性脊髓炎。1.急性脊髓炎病人因下肢癱瘓需長期卧床,故室內需陽光充足,空氣新鮮。被褥宜輕松,以氣墊褥為宜。2.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3.採取側卧位或半坐卧位,定時幫助急性脊髓炎病人翻身、拍背,並鼓勵病人咳嗽或做深呼吸運動,藉以改善肺泡通氣量,預防肺部並發症。4.因病變水平以下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可出現皮膚乾燥、出汗、肢體水腫、足底較裂等.故每日需用溫水泡洗。有的病人病變以下皮膚變薄.出現水泡,應注意防止破潰感染。下肢因感覺減退或消失,不宜直接放熱水袋保暖,以免燙傷。5.鼓勵急性脊髓炎病人多飲水,保持尿液呈酸性,防止泌尿系感染。尿脂留時應定時按摩下腹部以幫助排尿,無效時行無茵導尿。大便失禁者,要保持會陰部清潔。

5、急性脊髓炎患者容易出汗 時常頭疼 抵抗力很差 怎麼辦?

這是脊髓損傷導致植物神經紊亂的原因,現在脊髓炎多少時間了呢?可以等神經恢復後就正常了

與急性脊髓炎出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