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驗血能驗到脊髓炎嗎

驗血能驗到脊髓炎嗎

發布時間:2021-04-04 01:59:52

1、脊髓炎症狀是什麼 脊髓炎如何治療

脊髓炎是由病毒、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寄生蟲、原蟲、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質或(和)白質的炎性病變,以下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其臨床特徵。常見脊髓炎有化膿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急性壞死出血性腦脊髓炎、小兒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結核性脊髓炎等。
1、運動障礙:早期常見脊髓休克,表現截癱、肢體及張力低和腱反射消失,無病理征。休剋期多為2-4周或更長,脊髓損害嚴重、合並肺部及尿路感染並發症和褥瘡者較長。恢復期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征,肢體肌力由遠端逐漸恢復。
2、感覺障礙:病變節段以下所有感覺缺失,在感覺消失水平上緣可有感覺過敏區或束帶樣感覺異常,隨病情恢復感覺平面逐步下降,但較運動功能恢復慢。
3、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尿便瀦流,無膀胱充盈感,呈無張力性神經源性膀胱,膀胱充盈過度出現充盈性尿失禁;隨著脊髓功能恢復,膀胱容量縮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時自主排尿,稱為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損害平面以下無汗或少汗、皮膚脫屑和水腫、支架鬆脆和角化過度。
4、臨床還表現與感染後脊髓炎相似,但進展較緩慢,病情常在1-3周內達到高峰。前區感染可不明顯,多為不完全橫貫性損害,表現一或雙側下肢無力或癱瘓,伴麻木感,感覺障礙水平不明顯或有兩個平面,並出現尿便障礙。

2、脊髓炎怎麼才能判斷?

1.脊髓腫瘤:可壓迫脊髓,引起運動感覺障礙,嚴重者出現脊髓橫斷綜合征。但多數病例病情進展較緩慢,脊髓休克多不明顯,腦脊液蛋白常明顯升高,易見髓腔梗阻。脊髓造影、CT等檢查可明確。
2.椎管內髓外佔位性病變:局部血腫、腫瘤、膿腫等均可壓迫脊髓而引起與脊髓炎類似的臨床表現。但根性痛較明顯,易見脊柱異常彎曲,症狀體征多明顯不對稱,或可伴有原發病的表現,如硬膜外膿腫的高熱等。影像學檢查可確診。兒童惡性腫瘤的危害
3.格林-巴利綜合征:運動障礙與脊髓炎急性期呈脊髓休克時的表現相似。但感覺障礙相對較輕且短暫,尿瀦留多不明顯,常無痛覺過敏帶。腦脊液細胞數正常。1~2周後出現蛋白細胞分離現象。肩膀酸痛時什麼原因
4 部分病例,脊髓炎是多發性硬化症的首發表現。因此,要重視對脊髓炎病人的全面檢查,特別是眼底和腦部體征。必要時進行顱內影像學檢查。
脊髓炎的具體分類:
(1)感染性脊髓炎
①病毒性脊髓炎: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
②細菌性脊髓炎:化膿性脊髓炎,結核性脊髓炎。
③螺旋體脊髓炎:梅毒性脊髓炎,脊髓鉤端螺旋體病。
④寄生蟲性脊髓炎:瘧疾、血吸蟲、旋纖毛蟲、弓形體蟲等。
⑤感染和預防接種後脊髓炎。
(2)原因不明性脊髓炎。
脊髓炎在臨床上又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急性脊髓炎患了轉移性骨腫瘤癌怎麼辦
①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
②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急性上升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3、如何診斷脊髓炎

?

4、驗血能檢查出哪些病症?

常用的項目有:
1.血常規或血細胞分析:篩查有無感染、貧血以及一些血液病。
2.肝功能:輔助肝炎、脂肪肝、膽囊炎等診斷。
3.腎功能:輔助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腎功能損傷診斷。
4.血糖:篩查及輔助診斷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糖尿病療效觀察
5.血脂:高脂血症、代謝綜合征的輔助診斷,提供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參考。
6.血尿酸:痛風、早期腎損傷的輔助診斷。
7.血沉:結核、風濕、感染、腫瘤等疾病的輔助診斷
8.血流變:提供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參考。
9.凝血項:出凝血疾病的輔助診斷,抗凝葯效果觀察,手術檢查常規項目
10.乙肝五項: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情況,注射乙肝疫苗效果觀察
11.甲肝抗體:有無甲型肝炎感染
12.丙肝抗體:有無丙型肝炎感染
13.抗O、類風濕因子:類風濕輔助診斷
14.甲胎蛋白:肝癌早期輔助診斷
15.癌胚抗原:直腸癌、膽囊癌等腫瘤早期篩查
16.前列腺素:前列腺疾病良、惡性輔助診斷
17.甲狀腺功能(T3、T4、TSH):甲亢、甲減等輔助診斷

5、中醫怎麼看脊髓炎?

脊髓炎是指感染或毒素侵入幾歲所致的疾病,通常多發生於青壯年人群中,沒有性別差異,散在發病,起病較急。在臨床上脊髓炎的症狀有很多,主要是以感覺的缺失、直腸功能發生障礙和肢體癱瘓為主,此時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中醫認為,本病初期以邪實為主,治療宜以祛邪為要,治當解表清熱,疏風利濕。後期邪毒漸去,但正氣已傷,治療則以扶正補虛為主,宜益氣健脾,滋補肝腎,佐以活血通絡。

脊髓炎最佳預防方法

1、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故無有效的預防脊髓病變的措施,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創傷防治本病的關鍵。對於手術治療的患者應積極預防並發症的發生,還需注意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可從被動鍛煉開始逐步用主動鍛煉代替促使肢體保持最佳狀況,提高康復後的生活質量。

2、在脊髓炎的早期,病人應堅持工作,進行簡單鍛煉。但盡量避免過於激烈的活動、高強度的鍛煉以及過於積極的物理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3、若延髓肌受累,吞咽稍困難的患者,注意飲食,多吃些半固體食物,以免嗆咳。

4、注意口腔衛生,防止食物殘渣留存。

5、平時注意調暢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6、注意營養,脊髓病變的患者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保證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7、勞逸結合。忌強行進行功能鍛煉,因為強行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8、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6、腰痛,驗血驗尿能確診脊髓炎嗎

?

7、通過驗血能檢驗出什麼疾病啊?

血常規
主要是血液方面的問題,如身體是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這個要根據您的病情,結合血常規檢查判斷。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

一、血液一般檢查: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0.5%-5%)。

淋巴細胞:0.20-0.40(20%-40%)。

單核細胞:0.03-0.08(3%-8%)。

[臨床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葯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

50-300×106個/L(50-300個/mm3)。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二、出血性疾病檢查:

1、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109-300×109個/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2、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

紙片法:1-5min。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大量減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壞血病等

3、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試管法:4-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見於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纖溶活力增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縮短見於高血脂、高血糖、腦血栓形成、靜脈血栓等。

8、脊髓炎是怎麼回

最常見的一種脊髓炎,叫做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種原因感染後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的脊髓橫貫性炎症改變,常常導致患處脊髓以下的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失禁等問題。
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會罹患急性脊髓炎,但以青壯年為主。其中又有兩個發病高峰期,一個在10-19歲之間,另一個在30-39歲之間。急性脊髓炎的發病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但農民較多見,常常發病於冬春或者秋冬交替之際。
急性脊髓炎發病的真正原因,醫學上還有爭論。很多人是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或者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腹瀉)之後的1-4周左右發病。統計下來,能誘發急性脊髓炎的病毒或者病原微生物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風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及EB病毒、巨細胞病毒、支原體等。
急性脊髓炎往往起病較急、癱瘓較重,患者常常思想准備不足,易產生焦慮抑鬱情緒;由於排尿障礙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肢體癱瘓不活動可能產生褥瘡;頸段脊髓炎患者易發生呼吸困難,痰多不易排出,可能導致肺炎;癱瘓肢體如未進行康復鍛煉,長期可能導致攣縮和關節畸形等嚴重的問題。
急性脊髓炎能否康復,要看急性脊髓炎損害的程度、病變的范圍及並發症的情況。如無嚴重並發症,多於3-6個月內基本恢復。但也有部分患者預後不良,乃至死亡的情況發生。

與驗血能驗到脊髓炎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