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急性脊髓炎脊髓半切

急性脊髓炎脊髓半切

發布時間:2020-12-16 01:44:39

1、脊髓炎的主要症狀?

脊髓炎是有的來勢非常的兇猛,很短的時間之內下肢運動障礙,甚至影響呼吸,這是屬於比較急性脊髓炎的表現。脊髓炎還有慢性的表現,有些慢性的原因導致脊髓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慢慢的病人出現大小便的異常,下肢的感覺或運動的異常。

2、急性脊髓炎和脊髓炎有什麼區別

因為不知道具體是什麼脊髓炎,用一般性方法有這些,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脊髓炎治療措施1、早期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靜滴,每日一次,7-10d後如病情穩定改為強的松30mg口服。隨病情好轉可逐漸減量。
2、20%甘露醇250ml靜滴1次/d脫水,706代血漿500ml靜滴,1次/d改善脊髓微循環。 3、給予大劑量維生素B族制劑和胞二磷膽鹼等神經營養葯物。
4、適當選用抗生素預防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 5、定時翻身拍背預防褥瘡。加強患肢功能鍛煉,防止肢體畸形。
急性脊髓炎是一種急性起病的脊髓炎症性疾病。其病變常發生在胸段脊髓,如果病變僅侵犯幾個節段脊髓的灰質和白質,稱為橫貫性脊髓炎,如果病變不斷地向上發展,則稱為上升性脊髓炎。確切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因病毒感染後機體的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也有少數病人是在疫苗接種後發病。外傷、過度疲勞可以是本病的誘發因素。
脊髓炎多見於男性青壯年,任何季節均可發病,但以春、冬季較為常見。多數病人在脊髓炎發病之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例如有發熱、咳嗽、全身酸疼等症狀。
脊髓炎的症狀常為急驟發生,往往先有胸背或腹部酸痛、束帶感(好象有一根帶子緊束在身體上的感覺)。雙下肢軟弱乏力,行走困難,並在數小時或數天內發展至完全癱瘓。同時,兩下肢也感覺麻水,在脊髓病變節段水平以下的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並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礙,大小便瀦留或失禁。在病損節段水平以下有皮膚無汗或少汗、蒼白、乾燥、趾(指)甲鬆脆等表現。如頸段脊髓也受到損害,則上、下肢都可癱瘓,甚至還可出現呼吸困難,這是因為高頸段脊髓受累後呼吸肌也導致癱瘓。此為十分嚴重的情況,應將病人迅速送醫院搶救。
癱瘓的肢體,在病程的早期為弛緩性癱瘓,亦稱軟癱,此時肢體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經1~3周後,逐漸轉變為痙攣性癱瘓,亦稱硬癱,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陽性。患者經適當的治療後,度過了急性期,多數病人其癱瘓肢體的肌力可逐漸恢復,約有半數病人在病後幾個月內可以站立、行走。
化驗檢查可發現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增加,腰椎穿刺作壓頸試驗顯示椎管腔通暢,腦脊液中的細胞數及蛋白質含量正常或輕度增加,細胞增多主要為淋巴細胞,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脊椎X線片顯示正常。
根據上述臨床特點,診斷並不困難,但也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如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硬脊膜外膿腫、脊椎結核等,有時易與急性脊髓炎混淆,需要由醫生作仔細鑒別。
患了急性脊髓炎的病人應該給予怎樣治療呢?首先,應重視護理,因為病人的肢體癱瘓,整天躺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臀部很容易發生褥瘡,因此需要良好的護理。應經常幫助病人翻身,保持被褥清潔、柔軟。如果有排尿障礙,需給予導尿,最好是保留導尿。並應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沖洗膀胱,每次100毫升,每4~6小時一次。放入上述沖洗液後保留30分鍾再放出,再將引流管夾住,使膀胱內保持一定容量,防止痙攣性小膀胱的發生。因為病人的肢體既不能自主地活動又往往感覺喪失,所以要防止燙傷。對於肢體長期癱瘓的病人,足部因經常受棉被壓迫而容易發生足下垂,因此,應在足部置放護架。在葯物治療方面,於急性期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加氫化可的松2O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置於葡萄糖水中靜脈點滴,每天1次,連續7~10天,以後可改為強的鬆口服。維生素B族,地巴唑、神經細胞活化劑均可應用。此外,可應用中醫中葯,於急性期可給予清熱解毒葯,如銀花、翹、板藍根、大青葉、黃芩、知母、澤瀉、生甘草、牛膝等,煎場服用。如有呼吸肌癱瘓,出現呼吸困難,應給予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需作氣管切開。還應注意合並症的治療,如褥瘡、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體療和針灸對促進癱瘓肢體的恢復很有幫助,在病程早期對癱瘓肢體作按摩、被動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當肌力有所恢復時應鼓勵病人作力所能及的主動運動,促使肌力早日恢復正常。

3、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最常損害脊髓的

&

4、突發性脊髓炎怎麼辦?

病情分析:脊髓炎是一種破壞脊髓功能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急性脊髓炎和亞急性脊髓炎。指導意見:1.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食物。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保持床單乾燥、柔軟、平坦;勤翻身;癱瘓肢體保持在功能位置,盡早做被動運動;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墊以氣圈或軟墊,並經常按摩,然後用紅花酒精外搽。 4.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對於呼吸困難者,盡早吸氧;咳嗽無力而不能排出痰液者,及時氣管切開,必要時用人工呼吸機。對於已用人工呼吸機的患者,吸痰要及時,不得超過15秒/次,兩次之間要間隔3~5分鍾;氣管內要滴入濕化液,2~5ml/次,每隔15分鍾1次;內套管更換2次/日,外套管更換每半個月1次,紗布墊更換2次/日。 5.對尿瀦留者,要保留導尿管,每3~5小時開放1次。並用o.1%呋喃西林或3%硼酸液沖洗膀胱,1~2次/日,250ml/次,保留半小時後放出。

5、脊髓一半切斷,會出現什麼情況

會產生脊髓半切綜合征。
脊髓內分布有支配下肢和軀干感覺的上行傳導束,及支配運動功能的下行傳導束。分布於頸椎的薄束和楔束是上行傳導束,位於後索,傳導來自同側軀體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脊髓丘腦側束位於外側索,因在脊髓內交叉,故上行傳導對側軀體的痛覺、溫度覺;脊髓丘腦前束位於前索,部分交叉上行至對側,傳導雙側軀干四肢的粗觸覺。皮質脊髓束應該是下行傳導束,在同側下行並支配同側軀體的運動功能。故在脊髓半切損傷時,主要表現為同側的運動、深感覺、精細觸覺障礙,對側的痛溫覺障礙,而由於脊髓丘腦前束的部分交叉,故粗觸覺保留。
另外,由於後角細胞發出的纖維先在同側上升2-3個節段後再經白質前連合交叉至對側組成脊髓丘腦側束,故對側痛溫覺感覺障礙平面較脊髓損害節段水平低。
綜上所述,脊髓半切綜合征僅僅是一個癥候群,而非具體的原發病因,所有可以引起脊髓半側橫斷性病損的傷病均可引起脊髓半切綜合征。常見的原因包括外部的壓迫和脊髓內部的病變。
外在壓迫的原因包括脊柱退變引起的偏一側的椎間盤突出、脊柱骨折引起的偏一側壓迫所造成的脊髓損傷、血腫壓迫一側脊髓、椎管內腫瘤造成半側脊髓壓迫、脊髓偏一側的刀刺傷等;
脊髓病變則包括脊髓炎、脊髓血管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早期放射性脊髓病等;另外,副腫瘤綜合徵引起的亞急性脊髓壞死病也會表現為脊髓半切綜合征。

6、脊髓半切綜合征的發病原因

脊髓內分布有支配下肢和軀干感覺的上行傳導束,及支配運動功能的下行傳導束。分布於頸椎的下行傳導束包括薄束楔束,位於後索,傳導來自同側軀體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脊髓丘腦側束位於外側索,因在脊髓內交叉,故上行傳導對側軀體的痛覺、溫度覺;脊髓丘腦前束位於前索,部分交叉上行至對側,傳導雙側軀干<img title="脊髓損傷解剖示意圖" style="float:right" src="" data-layout="right" width="447" height="264" owner="haodf_hz"/>四肢的粗觸覺。上行傳導束主要包括皮質脊髓束,在同側下行並支配同側軀體的運動功能。故在脊髓半切損傷時,主要表現為同側的運動、深感覺、精細觸覺障礙,對側的痛溫覺障礙,而由於脊髓丘腦前束的部分交叉,故粗觸覺保留。
另外,由於後角細胞發出的纖維先在同側上升2-3個節段後再經白質前連合交叉至對側組成脊髓丘腦側束,故對側痛溫覺感覺障礙平面較脊髓損害節段水平低。(如圖所示)
綜上所述,脊髓半切綜合征僅僅是一個癥候群,而非具體的原發病因,所有可以引起脊髓半側橫斷性病損的傷病均可引起脊髓半切綜合征。常見的原因包括外部的壓迫和脊髓內部的病變。
外在壓迫的原因包括脊柱退變引起的偏一側的椎間盤突出、脊柱骨折引起的偏一側壓迫所造成的脊髓損傷、血腫壓迫一側脊髓、椎管內腫瘤造成半側脊髓壓迫、脊髓偏一側的刀刺傷等;
脊髓病變則包括脊髓炎、脊髓血管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早期放射性脊髓病等;另外,副腫瘤綜合徵引起的亞急性脊髓壞死病也會表現為脊髓半切綜合征。

7、脊髓病變臨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掌握脊髓病變的常見類型及臨床特徵有助於定位診斷。

(1) 脊髓完全性損害:病變通常位於脊髓的1~2個節段,出現病變水平以下雙側上運動神經元癱、傳導束性深淺感覺障礙及尿便障礙,常見於急性橫貫性脊髓炎。

(2) 脊髓不完全性損害;

1。脊髓半切綜合征:由於後角細胞發出纖維在同側上升2~3個節段後再經前連合交叉至對側,故表現為病變節段以下同側的上運動神經元癱及深感覺障礙,病變對側2~3個節段以下傳導束性痛溫覺障礙,見於脊髓壓迫症早期。

2。中央管病變:後角細胞發出痛溫覺纖維在前連合交叉,中央管病變導致雙側對稱的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缺失,觸覺保留。

3。側索病變:皮質脊髓側束損害導致平面以下病變側肢體上運動神經元癱,如原發性側索硬化等。

4。前索病變:脊髓丘腦前束受損導致病灶對側平面以下粗觸覺障礙,刺激性病變產生對側平面以下難以名狀的彌散性疼痛伴感覺過敏。

5。後索病變:薄束、楔束病變出現振動覺、位置覺缺失及感覺性共濟失調,見於糖尿病性假性脊髓癆;刺激性病變出現相應區域電擊樣劇痛。

6。前角病變:導致支配肌癱瘓和肌萎縮,伴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見於急性脊髓灰質炎。

7。後角病變:出現病變同側相應皮節的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缺失,觸覺保留。

8。側角病變:側角是脊髓交感中樞,受損導致血管舒縮、泌汗及營養障礙,病變可見Homer征;側角是脊髓副交感中樞,受損出現膀胱、直腸及性功能障礙。

8、什麼叫癱瘓?

癱瘓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症狀,隨意運動功能的減低或喪失。其主要是上、下運動神經元、錐體束及周圍神經病變所致。

發病病因
凡皮層運動投射區和上運動神經元徑路受到病變的損害,均可引起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常見的病因有顱腦外傷、腫瘤、炎症、腦血管病、變性、中毒、以及內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紅細胞性貧血及維生素B12缺乏等。

臨床表現
1.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臨床特點

(1)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特點由於皮質運動區及下行的錐體束較集中地支配肌群,故病損常導致整個肢體癱瘓(單癱,monoplegia),一側肢體癱瘓(偏癱);雙側病變可引起雙下肢癱瘓(截癱,paraplegia)或四肢癱,患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出現病理反射,無肌萎縮和肌束震顫,但長期癱瘓後可見失用性肌萎縮,肌電圖顯示神經傳導速度正常,無失神經電位。

急性嚴重病變如急性腦卒中,急性脊髓炎,由於錐體束突然中斷出現脊髓休剋期,肌肉牽張反射受抑制呈現軟癱,腱反射減低或消失,持續數天或數周後牽張反射恢復,轉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休剋期長短取決於病損程度及是否合並感染等並發症,由於肌梭對牽張反射敏感性較病前更靈敏,尤其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張力更高,表現起始阻力大,以後阻力迅速下降,呈折刀現象。

(2)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特點癱瘓肌肉的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使單突觸牽張反射中斷),肌萎縮早期(約數周)出現(前角細胞的肌營養作用障礙),可見肌束震顫,無病理反射,肌電圖顯示神經傳導速度減低和失神經電位。

2.上、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定位診斷

(1)上運動神經元病變臨床表現 ①皮質(cortex)運動區局限性病損導致對側單癱,亦可為對側上肢癱合並中樞性面癱,刺激性病灶引起對側軀體相應部位局灶性抽動發作,口角,癲癇。②皮質下白質為皮質與內囊間投射纖維形成的放射冠,愈接近皮質的神經纖維分布愈分散,可引起對側單癱,愈深部的纖維愈集中,可導致對側不均等性偏癱。③內囊運動纖維最集中,小病灶也足以損及整個錐體束,引起三偏征,內囊膝部及後肢前2/3受累引起對側均等性偏癱(中樞性面癱,舌癱和肢體癱),後肢後1/3受累引起對側偏身感覺障礙,視輻射受累引起對側同向性偏盲。④腦干一側腦干病變累及同側腦神經運動核和未交叉的皮質脊髓束和皮質延髓束,產生交叉性癱瘓綜合征,即病灶同側腦神經癱,對側肢體癱及病變水平以下腦神經上運動神經元癱。⑤脊髓半切損害病變損傷平面以下同側痙攣性癱瘓及深感覺障礙,對側痛溫覺障礙,病損同節段徵象常不明顯。橫貫性損害:脊髓損傷常累及雙側錐體束,出現受損平面以下兩側肢體痙攣性癱瘓,完全性感覺障礙和括約肌功能障礙等,頸膨大水平以上病變出現四肢上運動神經元癱,頸膨大病變出現雙上肢下運動神經元癱,雙下肢上運動神經元癱,胸髓病變導致痙攣性截癱;腰膨大病變導致雙下肢下運動神經元癱。

(2)下運動神經元病變臨床表現①前角細胞癱瘓呈節段性分布,無感覺障礙,如頸5前角細胞病變引起三角肌癱瘓和萎縮,頸8~胸1病變可見手部小肌肉癱瘓和萎縮,腰3病變股四頭肌萎縮無力,腰5病變踝關節及足趾背屈不能,急性起病多見於脊髓灰質炎,慢性者因部分損傷的前角細胞受病變刺激出現肉眼可識別的肌束震顫(fasciculation)或肉眼不能分辨而僅肌電圖上可見的肌纖維顫動(fibrillation),常見於進行性脊肌萎縮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和脊髓空洞症等。②前根呈節段性分布弛緩性癱瘓,多見於髓外腫瘤壓迫,脊髓膜炎症或椎骨病變,因後根常同時受累,可伴根痛和節段性感覺障礙。③神經叢引起單肢多數周圍神經癱瘓,感覺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臂叢上叢損傷引起三角肌,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癱瘓,手部小肌肉不受累,三角肌區,手及前臂橈側感覺障礙。④周圍神經癱瘓分布與周圍神經支配區一致,可伴相應區域感覺障礙,如橈神經受損導致伸腕,伸指及拇伸肌癱瘓,手背部拇指和第一,二掌骨間隙感覺缺失;多發性神經病出現對稱性四肢遠端弛緩性癱瘓,伴肌萎縮,手套-襪子形感覺障礙及皮膚營養障礙等。

此外,判定癱瘓時應首先排除某些疾病導致的運動受限,如帕金森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肌強直或運動遲緩,因肢體疼痛不敢活動等。

與急性脊髓炎脊髓半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