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炎發病會出現什麼情況?
您好 首先呢 脊髓炎呢有以下這幾種情況 【常見脊髓炎有化膿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急性壞死出血性腦脊髓炎、小兒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結核性脊髓炎】 不同的脊髓炎發病情況是不一樣的
下面就是幾種發病情況
化膿性脊髓炎
青壯年好發。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現為頸痛、胸背痛和束帶感,雙下肢麻木、無力、乾燥等。多於數小時或2~3天內病情達到高峰,當麻痹達到高峰期則疼痛症狀便不明顯;如為橫貫性脊髓損害,急性期表現為脊髓休克;如為上升性脊髓炎,則可能出現吞咽困難、發音不清、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急性脊髓炎
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束帶感;亦可無其他任何症狀而直接發生癱瘓。大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受累平面以下運動障礙、感覺缺失及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早期為脊髓休克表現,一般持續2~4周後,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活躍,出現病理反射。
脊髓休剋期的長短取決於脊髓損害嚴重程度和有無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等並發症。脊髓損傷嚴重時,常導致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痙攣,伴有出汗、豎毛、尿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總體反射,常提示預後不良。隨著病情的恢復,感覺平面逐漸下降,但較運動功能的恢復慢且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二便瀦留,後隨著脊髓功能的恢復,可形成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
3.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大多數病例為兒童和青壯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1~2周急性起病,多為散發,無季節性,病情嚴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險,常見於皮疹後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狀改善時突然出現高熱、癇性發作、昏睡和深昏迷等。
腦炎型首發症狀為頭痛、發熱及意識模糊,嚴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腦強直發作,可有癇性發作,腦膜受累出現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等。脊髓炎型常見部分或完全性弛緩性截癱或四肢癱、傳導束型或下肢感覺障礙、病理征和尿瀦留等。可見視神經、大腦半球、腦干或小腦受累的神經體征。發病時背部中線疼痛可為突出症狀。
4.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
多數患者為50歲以上男性。臨床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炎為主要表現。約半數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覺障礙,或間歇性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表現為較完全的脊髓橫貫性損傷,或短暫的無力及感覺障礙,繼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症狀。③尚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
5.結核性脊髓炎
多見於青壯年,病前可有結核接觸史或結核史。通常緩慢起病,在出現脊髓症狀的同時有低熱、納差、消瘦、盜汗等。脊髓損害常為不完全性,出現病變水平以下的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當病變以脊膜、脊蛛網膜損害為主時,則以神經根痛為主要表現,並出現分散性、不對稱性、節段性感覺障礙,臨床表現頗似脊髓蛛網膜炎。
好了話說到這里了 建議你要及時就醫 然後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2、脊髓炎發病多久會達到高峰期?
1.化膿性脊髓炎
青壯年好發。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現為頸痛、胸背痛和束帶感,雙下肢麻木、無力、乾燥等。多於數小時或2~3天內病情達到高峰,當麻痹達到高峰期則疼痛症狀便不明顯;如為橫貫性脊髓損害,急性期表現為脊髓休克;如為上升性脊髓炎,則可能出現吞咽困難、發音不清、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急性脊髓炎
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束帶感;亦可無其他任何症狀而直接發生癱瘓。大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受累平面以下運動障礙、感覺缺失及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早期為脊髓休克表現,一般持續2~4周後,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活躍,出現病理反射。
脊髓休剋期的長短取決於脊髓損害嚴重程度和有無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等並發症。脊髓損傷嚴重時,常導致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痙攣,伴有出汗、豎毛、尿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總體反射,常提示預後不良。隨著病情的恢復,感覺平面逐漸下降,但較運動功能的恢復慢且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二便瀦留,後隨著脊髓功能的恢復,可形成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
3.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大多數病例為兒童和青壯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1~2周急性起病,多為散發,無季節性,病情嚴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險,常見於皮疹後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狀改善時突然出現高熱、癇性發作、昏睡和深昏迷等。
腦炎型首發症狀為頭痛、發熱及意識模糊,嚴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腦強直發作,可有癇性發作,腦膜受累出現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等。脊髓炎型常見部分或完全性弛緩性截癱或四肢癱、傳導束型或下肢感覺障礙、病理征和尿瀦留等。可見視神經、大腦半球、腦干或小腦受累的神經體征。發病時背部中線疼痛可為突出症狀。
4.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
多數患者為50歲以上男性。臨床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炎為主要表現。約半數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覺障礙,或間歇性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表現為較完全的脊髓橫貫性損傷,或短暫的無力及感覺障礙,繼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症狀。③尚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
3、小孩患播散性腦脊髓炎 7月8號住院 到7月9號以處於半昏迷狀態 到7月26號又做的MRl與之前做的
現病症並沒有發生腦萎縮,是腦水腫導致腦壓增高而發性腦萎縮假性,病情及報告整體分析,現病症是脫髓鞘腦病之一播散性腦脊髓炎,由於發病後診治不當,繼發腦神經發生炎性水腫並腦壓增高從而導致了腦神經功能障礙而發性昏迷,若不能搶時間正確治療消除慢性炎症和病灶,本病會繼續遲發缺血性神經損害最後導致腦萎縮而發性嚴重的不全腦癱,更嚴重還會繼發多合並症危機生命。理論性治療方案建議:治療要中西復合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調節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同時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細胞使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不再復發達到受損神經再生修復以獲得運動,二便等最佳恢復.如幫助發來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4、脊髓炎後期會嚴重到什麼程度
1.化膿性脊髓炎青壯年好發。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現為頸痛、胸背痛和束帶感,雙下肢麻木、無力、乾燥等。多於數小時或2~3天內病情達到高峰,當麻痹達到高峰期則疼痛症狀便不明顯;如為橫貫性脊髓損害,急性期表現為脊髓休克;如為上升性脊髓炎,則可能出現吞咽困難、發音不清、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2.急性脊髓炎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束帶感;亦可無其他任何症狀而直接發生癱瘓。大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受累平面以下運動障礙、感覺缺失及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早期為脊髓休克表現,一般持續2~4周後,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活躍,出現病理反射。脊髓休剋期的長短取決於脊髓損害嚴重程度和有無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等並發症。脊髓損傷嚴重時,常導致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痙攣,伴有出汗、豎毛、尿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總體反射,常提示預後不良。隨著病情的恢復,感覺平面逐漸下降,但較運動功能的恢復慢且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二便瀦留,後隨著脊髓功能的恢復,可形成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3.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大多數病例為兒童和青壯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1~2周急性起病,多為散發,無季節性,病情嚴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險,常見於皮疹後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狀改善時突然出現高熱、癇性發作、昏睡和深昏迷等。腦炎型首發症狀為頭痛、發熱及意識模糊,嚴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腦強直發作,可有癇性發作,腦膜受累出現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等。脊髓炎型常見部分或完全性弛緩性截癱或四肢癱、傳導束型或下肢感覺障礙、病理征和尿瀦留等。可見視神經、大腦半球、腦干或小腦受累的神經體征。發病時背部中線疼痛可為突出症狀。4.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多數患者為50歲以上男性。臨床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炎為主要表現。約半數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覺障礙,或間歇性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表現為較完全的脊髓橫貫性損傷,或短暫的無力及感覺障礙,繼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症狀。③尚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5.結核性脊髓炎多見於青壯年,病前可有結核接觸史或結核史。通常緩慢起病,在出現脊髓症狀的同時有低熱、納差、消瘦、盜汗等。脊髓損害常為不完全性,出現病變水平以下的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當病變以脊膜、脊蛛網膜損害為主時,則以神經根痛為主要表現,並出現分散性、不對稱性、節段性感覺障礙,臨床表現頗似脊髓蛛網膜炎。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是最重要的。
5、一個病人半昏迷狀態是否會成為植物人
植物人屬於高度殘疾。
植物人指在嚴重顱腦外傷後通常均為昏迷狀態,約有一半患內者昏迷時間長於6小時,即容不能恢復神智而死亡。大約有10%患者在傷後一個月仍無反應即進入植物壯態(vegevative state VS),以後可從昏迷中蘇醒並逐漸恢復。如果昏迷時間再延長,即稱為持續昏迷狀態,我們可以認為進入持續昏迷狀態(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患者即可稱為植物人。
6、半昏迷狀態時怎麼樣的?嚴重嗎?大概多久能說話?
簡單來說就是睡覺狀態,偶有清醒,時間較短!手術後正常狀態!
7、什麼叫做半昏迷狀態
意識障礙的最嚴重階段。意識清晰度極度降低,對外界刺激無反應,程度較輕者防禦反射及生命體征可以存在,嚴重者消失。昏迷既可由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佔70%),又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後果,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內分泌及代謝障礙、心血管疾病、中毒及電擊、中暑、高原病等均可引起昏迷。
根據程度分為:①淺昏迷。對強烈痛刺激有反應,基本生理反應存在,生命體征正常。②中度昏迷。對痛刺激的反應消失,生理反應存在,生命體征正常。③深昏迷。除生命體征存在外,其他均消失。④過度昏迷。即腦死亡。
某些部位的病變可出現一些特殊的昏迷:①醒狀昏迷。又稱去皮質狀態。兩側大腦半球廣泛性病變。②無動性緘默症。網狀結構及上行激活系統病變。③閉鎖綜合征。橋腦腹側病變。
昏迷應與嗜睡、意識混濁、昏睡及木僵等鑒別。昏迷時常有生命體征的急劇變化。多種生理參數(心、肺功能、體溫、腦電圖、腎功能及各種生理反射等)的監測是必不可少的。首要的是針對病因積極治療,預防合並症,保護心、肺、腎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昏迷的定義
昏迷是覺醒狀態與意識內容以及軀體運動均完全喪失的一種極嚴重的意識障礙,對強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覺醒。
昏迷的病因分類
顱內、外疾病昏迷病因分類
Plum學派的昏迷病因分類
Adams的昏迷病因分類
顱內、外疾病昏迷病因分類
顱外疾病(全身性疾病)
1.代謝性腦病
2.中毒性腦病
顱內疾病
1.腫塊性或破壞性病變
2.彌漫性病變
代謝性腦病
肝性腦病
腎性腦病
肺性腦病
心臟腦病(心臟停搏、心肌梗死、嚴重心律紊亂)
胰性腦病
胃腸腦病
糖尿病酸中毒昏迷
非酮性高滲性昏迷
代謝性腦病
低血糖昏迷
內分泌腦病(垂體性昏迷、粘液水腫、甲狀腺腦病、腎上腺危象)
缺氧性腦病(窒息、休克腦病、貧血性腦病、高山昏迷、肺栓塞、溺水、自縊、電擊)
電解質、酸鹼失衡
體溫失衡(中暑、低溫昏迷)
中毒性腦病
感染中毒(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敗血症腦病、百日咳腦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腦病)
葯物中毒(酒精、鎮靜催眠葯、抗精神病葯、阿片類、抗痙劑、顛茄類)
農葯中毒(有機磷、有機氯、殺鼠葯)
中毒性腦病
有害氣體中毒(一氧化碳、氰化物)
有害溶劑中毒(苯、汽油、四氯化碳、甲醇)
金屬中毒(鉛、汞)
植物毒中毒(霉變甘蔗、毒蕈、白果)
動物毒中毒(河豚魚、毒蛇)
腫塊性或破壞性病變
外傷性顱內血腫
腦出血
腦梗死
腦腫瘤
顱內局灶性感染
顱內肉芽腫
彌漫性病變
廣泛性腦外傷
腦膜炎或腦膜腦炎
腦炎
蛛血
高血壓腦病
癲癇狀態
寄生蟲感染
Plum學派的分類
幕上腫塊性病變
幕下腫塊或破壞性病變
彌漫性及代謝性病因所致
幕上腫塊性病變
腦出血
腦梗死
硬膜下血腫
硬膜外血腫
腦腫瘤
腦膿腫
腦寄生蟲病
幕下腫塊或破壞性病變
小腦或腦橋出血
腦干梗死
小腦膿腫
小腦或腦干腫瘤
彌漫性及代謝性病因所致
顱內彌漫性病變
代謝性腦病
顱內彌漫性病變
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
廣泛性腦挫傷
蛛網膜下腔出血
高血壓腦病
癲癇
代謝性腦病
缺氧或缺血
低血糖
輔酶缺乏
內源性臟器功能衰竭
外源性中毒
內分泌病
體溫調節障礙
Adams的昏迷病因分類
無局灶症狀和腦脊液改變
有腦膜刺激症,CSF血性或WBC增多,常無局灶性症狀
有局灶症狀,伴或不伴腦脊液改變
無局灶症狀和腦脊液改變
中毒:如酒精、巴比妥、鴉片等
代謝障礙: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阿狄森病危象、肝昏迷、低血糖、腦缺氧、肺性腦病等
嚴重感染:肺炎、傷寒、瘧疾等
循環休克
癲癇
高血壓腦病及子癇
高溫及低溫
腦震盪
有腦膜刺激症,CSF血性或WBC增多,常無局灶性症狀
蛛網膜下腔出血
急性腦膜炎
某些病毒性腦炎
有局灶症狀,伴或不伴腦脊液改變
腦出血
腦梗死
腦膿腫
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腫、腦挫傷
腦腫瘤
其它:顱內靜脈炎、某些病毒性腦炎、播散性或接種後腦炎
Glasgow昏迷評分表
Ⅰ睜眼動作 ⒋不能理解語言 2分
⒈自動睜眼 4分 ⒌無言語反應 1分
⒉言語呼喚後睜眼 3分 Ⅲ運動反應
⒊痛刺激後睜眼 2分 ⒈能按吩咐做肢體活動 6分
⒋對疼痛刺激無睜眼 1分 ⒉肢體對疼痛有局限反應5分
Ⅱ言語反應 ⒊肢體有屈曲逃避反應 4分
⒈有定向力 5分 ⒋肢體異常屈曲 3分
⒉對話混亂 4分 ⒌肢體直伸 2分
⒊不適當的用語 3分 ⒍肢體無反應 1分
昏迷的鑒別診斷
昏迷的鑒別診斷,首先應解決是不是昏迷。如是昏迷,昏迷的病因是什麼,這就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所以,昏迷的鑒別診斷包括了昏迷狀態的鑒別和昏迷病因的鑒別。
昏迷狀態的鑒別
昏迷必須與類昏迷鑒別。所謂類昏迷是指病人的臨床表現類似昏迷或貌似昏迷,但實際上並非真昏迷的一種狀態或癥候。它一般包括假性昏迷、醒狀昏迷及其它一些病症。
假性昏迷
假性昏迷是意識並非真正喪失,但不能表達和反應的一種精神狀態。它包括癔病性不反應狀態、木僵狀態、閉鎖綜合征。
癔病性不反應狀態
①病人常伴有眼瞼眨動,對突然較強的刺激可有瞬目反應甚至開眼反應,拉開其眼瞼有明顯抵抗感,並見眼球向上翻動,放開後雙眼迅速緊閉;
②感覺障礙與神經分布區域不符,如暴露部位的感覺消失,而隱蔽部位的感覺存在;
③腦干反射如瞳孔對光反射等存在,亦無病理反射;
④腦電圖呈覺醒反應;
⑤暗示治療可恢復常態。
木僵狀態
①開眼存在;
②可伴有蠟樣屈曲、違拗症等,或談及病人有關憂傷事件時,可見眼角噙淚等情感反應;
③夜間人靜時可稍有活動或自進飲食,詢問時可低聲回答;
④腦干反射存在;
⑤腦電圖正常。
閉鎖綜合征
①開眼反應存在,能以開眼或閉眼表示「是」或「否」和周圍人交流;
②第Ⅴ腦神經以上的腦干反射存在,如垂直性眼球運動、瞳孔對光反射存在;
③腦電圖多數正常。
醒狀昏迷
醒狀昏迷是覺醒狀態存在、意識內容喪失的一種特殊的意識障礙。臨床上表現為語言和運動反應嚴重喪失,而皮質下的大多數功能和延髓的植物功能保存或業已恢復,自發性開眼反應及覺醒-睡眠周期等都存在。可見於去皮質狀態、無動性緘默及植物狀態。
去皮質狀態
臨床表現為意識內容完全喪失,病人對自身及外界環境毫不理解,對言語刺激無任何意識性反應,常伴有去皮質強直、大小便失禁。但覺醒-睡眠周期保存或紊亂,覺醒時病人睜眼若視,視線固定有瞬目,或眼球無目的轉動,茫無所知。皮質下植物功能的無意識活動存在,咀嚼、吞咽動作、呼吸、循環功能正常,角膜反射、瞳孔對光反射不受影響。可伴有不自主哭叫,對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逃避反應。
無動性緘默症
主要表現為緘默不語,四肢運動不能,疼痛刺激多無逃避反應,貌似四肢癱瘓。可有無目的睜眼或眼球運動,睡眠-覺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變,如呈睡眠過度狀態。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體溫高、心跳或呼吸節律不規則、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尿便瀦留或失禁等,無錐體束征。一般肢體並無癱瘓及感覺障礙,緘默、不動均由意識內容喪失所致。
植物狀態
①對自身或環境毫無感知,且不能與周圍人接觸;
②對視、聽、觸或有害刺激,無持久的、重復的、有目的或自主的行為反應;
③不能理解和表達語言;
④睡眠-覺醒周期存在;
⑤丘腦下部和腦干功能保存;
⑥大小便失禁;
⑦顱神經(瞳孔、眼腦、角膜、眼-前庭、咽)和脊髓反射保存。
其它病症
暈厥
失語
發作性睡病
暈 厥
暈厥是一種急起而短暫的意識喪失,常有先兆症狀,如視覺模糊、全身無力、頭昏眼花、出冷汗等。然後暈倒,持續時間很短,一般數秒鍾至1min即可完全恢復。昏迷的持續時間更長,一般為數分鍾至若干小時以上,且通常無先兆,恢復也慢。
失 語
完全性失語的病人,尤其是伴有四肢癱瘓時,對外界的刺激均失去反應能力。如同時伴有嗜睡,更易誤認為昏迷。但失語病人對給予聲光及疼痛刺激時,能睜開眼睛,能以表情等來示意其仍可理解和領悟,表明其意識內容存在,或可見到喃喃發聲,欲語不能。
發作性睡病
臨床表現在通常不易入睡的場合下,如行走、進食、上課或某些操作過程中,發生不可抗拒的睡眠,每次發作持續數秒鍾至數小時不等。發作時瞳孔對光反射存在,且多數可被喚醒,故與昏迷不難區別。
昏迷病因的鑒別
無局灶定位症狀、無腦膜刺激征和腦脊液改變
有局灶定位症狀、伴或不伴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正常或異常
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含血或不含血、不伴或伴局灶定位症狀
無局灶定位症狀、無腦膜刺激征和腦脊液改變
這種具有三無特點的昏迷,主要見於顱外全身性疾病,包括大多數代謝性腦病和中毒性腦病,也可見於少數顱內彌漫性疾病,如彌漫性軸索傷、癲癇持續狀態、高血壓腦病及某些腦炎等。在鑒別診斷時應注重既往史、全身檢查及血液生化和臟器功能的檢查。
既往病史與代謝性腦病
慢性肝病 肝昏迷
腎臟疾病 尿毒症昏迷
低鈉血症
心臟病 心肌梗死
Adms-Stokes綜合征
高滲性昏迷
糖尿病 糖尿病酸中毒昏迷
低血糖昏迷
垂體性昏迷
內分泌疾病 粘液性水腫昏迷
甲狀腺腦病
腎上腺危象
慢性肺部疾病 肺性腦病
幾種常見毒物中毒的鑒別
以精神錯亂起病的三無昏迷的鑒別
尿毒症、高血壓腦病、妊娠子癇的鑒別
酮症酸中毒昏迷與非酮性高滲性昏迷
滲透壓異常與昏迷的病因
滲透壓增高:
糖尿病昏迷
非酮性高滲性昏迷
尿毒症
高血鈉症
急性酒精中毒
其它高滲性葯物中毒
滲透壓降低:
急性水中毒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綜合征
腦耗鹽綜合征
有局灶定位症狀、伴或不伴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正常或異常
外傷性昏迷
非外傷性昏迷
外傷性昏迷
外傷性昏迷伴有局灶定位症狀或體征者,多見於腦挫傷、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
腦挫傷、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的鑒別
非外傷性昏迷
有局灶定位症狀或體征的非外傷性昏迷主要見於腦部腫塊性或破壞性病變,如腦出血、腦梗死、腦膿腫、腦腫瘤及腦炎等。
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含血或不含血、不伴或伴局灶定位症狀
腦膜刺激征陽性伴腦脊液含血
不伴局灶定位症狀:①蛛網膜下腔出血;②原發性腦室出血。
伴有局灶定位症狀:①腦出血並蛛網膜下腔出血;②腦外傷繼發蛛網膜下腔出血。
腦膜刺激征陽性而腦脊液不含血
多見於各種腦膜炎及腦膜腦炎,一般多急性起病,發熱為常有的前驅症狀,伴或不伴有局灶性定位症狀。常見的有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隱球菌腦膜炎、乙型腦炎、森林腦炎、皰疹病毒腦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等。
幾種常見的腦膜(腦)炎的鑒別
幾種常見的腦膜(腦)炎的鑒別
思考題
簡述Adams的昏迷病因分類
昏迷應如何進行鑒別
電影:
昏迷 Coma (1978)
導演:
Michael Crichton
主演:
喬安娜·科恩斯 Joanna Kerns
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Charles Siebert
類型:驚悚 / 懸疑
更多中文片名:
八號房禁地 / 麻木
片長:113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
上映日期:1978年1月6日 美國
劇情:一位年輕的女醫師蘇珊菲勒,其好朋友因簡單的手術而陷入昏迷狀態;然而在她服務的醫院中,也有許多類似的病人,在經過簡單的手術後呈現昏迷, 這些病患被送至另一機構集中照顧,但是蘇珊菲勒發現事情並不如她所想……
昏迷
證名。
①神志昏迷,不省人事,或神識迷糊的症象。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又名神昏。由邪阻清竅,神明被蒙所致。見於傷寒、溫病及中風、厥證、癲癇等多種疾病。凡見此證,均屬重症。治應審因論治。以開竅醒神為先,選用蘇合香丸、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危重者應中西醫結合搶救。
②郁冒。《傷寒明理論》卷三:「郁為郁結而氣不舒也,冒為昏冒而神不清也,也謂之昏迷者是也。」
昏迷的護理
護理要點:
1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包括昏迷過程、昏迷程度、體溫、脈搏、呼吸及神經系統症狀、體征等。觀察有無偏癱、頸強直及瞳孔變化等。
2 體位及肢體護理:病人絕對卧床、平卧位、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入氣管。翻身採用低幅度、操作輕柔、使肌肉處於鬆弛狀態,以免肢體肌關節攣縮,以利功能恢復。
3 呼吸道護理:病人肩下墊高,使頸部伸展,防止舌根後墜,並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准備好吸痰器、吸氧用具等。
4 注意營養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應鼻飼富有營養的流質,每次250ml為宜,每日6-8次,注意鼻飼護理。
5 口腔護理:去除假、每日清潔牙齒兩次;防止因吞談反射差、分泌物聚積引起感染;粘膜破潰處可塗潰瘍膏;口唇乾裂有痂皮者塗石蠟油;張口吸者致呼吸道感染,應將消毒紗布沾濕溫水蓋在口鼻上。
6 眼睛護理:眼角有分泌物時應用熱毛巾或1-2%溫硼酸液泡的脫脂棉擦凈。眼閉合不全者應每日用勝利鹽水洗眼一次,並塗抗生素眼膏,再用消毒凡士林紗條覆蓋加以保護。
7 皮膚護理:昏迷病人不能自己轉動體位,最易發生褥瘡,應定時翻身、按摩,每兩個小時一次。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有大小便失禁、嘔吐及出汗等應及時擦洗干凈,不可讓病人直接卧於橡膠及塑料床單上,應保持床鋪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被褥應隨濕隨換。使用的便盆不可脫瓷,盆邊要墊上布墊。已有褥瘡可用0.5%洗必泰擦拭,保持瘡面乾燥,可局部照射紫外線等。
8 泌尿系護理:長期尿失禁者酌情留置導尿管,。定期開放和更換,清醒後及時拔除,誘導自主排尿,應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防止尿路感染和褥瘡發生。
9大便護理:昏迷病人出現隨意時往往不安的表情和姿勢,可試用大便器;便秘三天以上的病人應及時處理,以防因用力排便,引起顱內壓增高;大便失禁,應注意肛門及會陰部衛生,可塗保護性潤滑油。
10 抽搐的護理:避免墜床,不可強力按壓肢體,以免骨折。
電影版:
片名:昏迷
原名:coma
類別:驚悚/神秘
上映:2006年
地區:韓國
對白:韓語
字幕:超美中英雙字幕
導演:宮首昌
劉俊石
金正九
趙歸玉
演員:李世恩
明智妍
林元姬
李英真
李正憲
影片簡介:
影片《COMA》是用膠片拍攝的電影。每集長約50分鍾,共有5集。今年4月該片在韓國的國際電影節上受到各方好評。
曾執導過恐怖電影《R-Point》的導演宮首昌擔任第一和第五集的導演。而第二到第四部由劉俊石,金正九和趙歸玉等新人導演執導。
第一集名為《生日聚會》,第五集《醫生,藏書院》為是繼第一集的故事發展而來的,是反轉式恐怖類型。第二集名為《縫隙》,內容驚險,扣人心弦,挑戰觀眾的冒險心理,是心理式恐怖類型。第三集名為《項鏈》,是有關推理的懸疑故事,是推理式恐怖類型。第四部《明亮的彩虹》將刺激觀眾的視覺神經,為觀眾帶來一系列的神秘和驚險,是視覺式恐怖類型。
8、脊髓炎後期會出現什麼症狀?
臨床表現
1.化膿性脊髓炎
青壯年好發。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現為頸痛、胸背痛和束帶感,雙下肢麻木、無力、乾燥等。多於數小時或2~3天內病情達到高峰,當麻痹達到高峰期則疼痛症狀便不明顯;如為橫貫性脊髓損害,急性期表現為脊髓休克;如為上升性脊髓炎,則可能出現吞咽困難、發音不清、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急性脊髓炎
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低熱、病變部位神經根痛、肢體麻木乏力和病變節段束帶感;亦可無其他任何症狀而直接發生癱瘓。大多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受累平面以下運動障礙、感覺缺失及膀胱、直腸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障礙早期為脊髓休克表現,一般持續2~4周後,肌張力逐漸增高,腱反射活躍,出現病理反射。
脊髓休剋期的長短取決於脊髓損害嚴重程度和有無發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等並發症。脊髓損傷嚴重時,常導致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痙攣,伴有出汗、豎毛、尿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總體反射,常提示預後不良。隨著病情的恢復,感覺平面逐漸下降,但較運動功能的恢復慢且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二便瀦留,後隨著脊髓功能的恢復,可形成反射性神經源性膀胱。
3.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大多數病例為兒童和青壯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1~2周急性起病,多為散發,無季節性,病情嚴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險,常見於皮疹後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狀改善時突然出現高熱、癇性發作、昏睡和深昏迷等。
腦炎型首發症狀為頭痛、發熱及意識模糊,嚴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腦強直發作,可有癇性發作,腦膜受累出現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等。脊髓炎型常見部分或完全性弛緩性截癱或四肢癱、傳導束型或下肢感覺障礙、病理征和尿瀦留等。可見視神經、大腦半球、腦干或小腦受累的神經體征。發病時背部中線疼痛可為突出症狀。
4.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
多數患者為50歲以上男性。臨床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炎為主要表現。約半數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覺障礙,或間歇性的坐骨神經痛。也可表現為較完全的脊髓橫貫性損傷,或短暫的無力及感覺障礙,繼以進行性的脊髓脊神經根症狀。③尚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
5.結核性脊髓炎
多見於青壯年,病前可有結核接觸史或結核史。通常緩慢起病,在出現脊髓症狀的同時有低熱、納差、消瘦、盜汗等。脊髓損害常為不完全性,出現病變水平以下的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當病變以脊膜、脊蛛網膜損害為主時,則以神經根痛為主要表現,並出現分散性、不對稱性、節段性感覺障礙,臨床表現頗似脊髓蛛網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