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氏桿菌病會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危害?可以治癒么?
布氏桿菌病又稱被波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睾丸炎、肝脾腫大等。病菌為革蘭陰性短小球桿菌,按生化和血清學反應分為馬爾他布魯菌(羊型)、流產布魯菌(牛型)、豬布魯菌(豬型),另外還有森林鼠型、綿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為羊、牛和豬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強,次為豬型,牛型最弱。傳染源是患病的羊、牛、豬,病原菌存在於病畜的組織、尿、乳、產道分泌物、羊水,胎盤及羊蓋體內。接觸受染,也可通過消化、呼吸道傳染。人群普遍易感,並可重復感染或慢性化
1、急性期
①起病緩慢。突出表現為寒戰、發熱、多汗。發熱平均為2~3周,數日至2周後再次發勢,呈波浪起伏。熱型多為弛張熱,也可呈不規則熱。常因大汗浸濕衣被,且與熱退相伴,為本病另一突出特徵。
②關節痛。主要為大關節,呈遊走性,少數伴關節紅腫,或肌肉疼痛。
③淋巴結及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主要見於頸部及腋下。
④其它。男性可有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婦可流產。腰骶神經病變,造成坐骨神經痛也較多見。
2、慢性期
可由急性期發展而來,也可無急性病史。常見症狀有疲乏、出汗、頭痛、低熱、抑鬱、煩躁、肌肉及關節酸痛
【治療措施】
1.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多飲水,進易消化飲食,保證熱量。必要時給與解熱鎮痛劑及鎮靜劑。
2.病原治療
抗菌葯物主要用於急性期及慢性復發的病人。常用葯物如下。
⑴鏈黴素與四環素聯合:鏈黴素1g/日,分2次肌注;四環素2g/日,分4次口服,療程3周。
⑵復方新諾明與鏈黴素聯合:前者每次2片,3次/日;後者劑量同上。療程3周。
3.慢性期的治療
宜病原治療與特異性脫敏療法相結合。病原治療同上。特異性脫敏療法有:
⑴菌苗治療:首次劑量為25萬菌體/日,以後逐漸增加劑量,療程結束時,菌苗可達1.5億菌體/日,10~15日為1療程。
⑵水解素及溶菌素治療:首次劑量兩者為1%1ml/日,逐步增至2ml/日,療程10~15天。也可用於急性期病人。菌苗、水解素及溶菌素注後可出現反應,主要為寒戰、發熱、出汗、頭痛、全身不適,個別重者還影響呼吸、血壓。
4.其它
皮質激素對於重症者、睾丸腫痛、關節肌肉神經劇痛者及有心腦並發症者,均應採用。慢性期還可用物理療法,如熱療、透熱、水浴等。
【預防】
1.管理傳染源
加強病畜管理,發現患畜應隔離於專設牧場中。流產胎蓋應加生石灰深埋。患病的人應及時隔離至症狀消失,血、尿培養陽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應予消毒。
2.切斷傳播途徑
疫區的乳類、肉類及皮毛需嚴格消毒滅菌後才能外運。保護水源。
3.保護易感人畜
凡有可能感染本病的人員均應進行預防接種,目前多採用M-104凍活菌苗,劃痕接種,免疫期1年。另外凡從事牲畜業的人員均應做好個人防護。牧區牲畜也應預防接種。
2、狗狗如果得了布氏桿菌病會有哪些不適,會不會傳染給主人,狗狗能不能治好啊?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病原菌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侵入機體,經呼吸道、消化道或生殖系統黏膜感染而引起菌血症,導致流產、不育和多種組織的局部病灶為特徵。犬多為隱性感染,少數出現症狀,主要以生殖器發炎、流產等為臨床症狀。
【優寵醫生:病原與流行病學】
感染犬的布氏桿菌屬有6種,其中主要是流產布氏桿菌、馬爾他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及犬布氏桿菌。布氏桿菌屬的各個種在致病力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形態上沒有區別。布氏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球菌短桿菌,無鞭毛,不產生芽孢和莢膜。
本菌對自然環境因素的抵抗力較強,在奶汁、尿液、污染的水和潮濕的土壤中可存活20-120天,在陰暗處和胎兒體內能存活6個月,在衣服、皮毛上能生存150天,陽光直射可存活4小時。但對濕熱的抵抗力較弱,加溫至100℃數分鍾即被殺死;該菌對消毒劑的抵抗力也不強,1%-3%石灰酸、1%來蘇兒、2%福爾馬林和5%新鮮石灰乳均能在數分鍾內將其殺死。布氏桿菌對大多數抗生素敏感,但對青黴素不敏感。
【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短則2周,長的可達數月至數年不等,多數為隱性感染,少數以不發熱,體表淋巴結輕度腫大為特徵。妊娠母犬一般在妊娠40-50天發生流產,流產前患犬一般體溫不高,陰唇和陰道黏膜紅腫,陰道內流出淡褐色或黃色分泌物。流產母犬發生子宮內膜炎,一般影響以後的再孕;公犬可能發生單側和雙側睾丸炎、睾丸萎縮、附睾炎、前列腺炎、淋巴結炎以及菌血症等,可導致雄性不育。患病犬常發生多發性關節炎、腱鞘炎,並導致跛行。偶爾發生角膜炎、眼前房出血、葡萄膜炎等。
【臨床病理】
犬感染布氏桿菌後,一般被局部淋巴結所控制而不發病。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病原菌進入血液產生菌血症。隨後病原菌隨血液循環進入脾臟、肝臟及全身淋巴結等網狀內皮系統中,形成多發性病灶,如關節炎、腱鞘炎、脊髓炎、乳腺炎、睾丸炎、淋巴結炎等。
病原菌侵入妊娠母犬的子宮,在子宮黏膜與胎盤之間繁殖,產生釺維性化膿性炎症或壞死性炎症,使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間的血液循環及聯系受到破壞,並且病原菌在胎兒胎盤病變部通過血液或羊水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敗血症,造成胎兒死亡或流產,並且由於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粘連,導致流血或分娩後胎衣滯留。如果妊娠母犬在後期被感染則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病程發展緩慢,可正常分娩或早產,產出的仔犬易死亡。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可做初步診斷,確診需做細菌學和血清學檢查。
1. 細菌學診斷 取胎衣、絨毛膜水腫液、胎兒喂內容物、母犬陰道分泌物或有病變的肝、脾、淋巴結等組織,製成塗片,用改良柯氏染色法或改良的耐酸染色法染色鏡檢,發現紅色桿狀菌落即可確診。
2. 血清學診斷 補體結合反應對本病診斷敏感性高,但操作復雜,不適於基層使用。目前使用最廣的是試管凝集實驗。
【優寵醫生:防治】
治療: 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布氏桿菌病在細胞內寄生,所以抗生素難以對其發揮作用,較難治療。早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可能暫時消除菌血症,用氯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等,同時給予維生素類葯物,效果更好。
預防: 加強檢疫,發現病犬立即隔離或撲殺。被污染的環境、犬舍、用具、流產胎兒、胎衣、羊水等應深埋,並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本病可感染人,要注意公共衛生,加強人員的防護,如為病犬接生時應戴上膠皮手套。
3、人感染布氏桿菌病的臨床症狀 及治療
1 病原學
布氏桿菌屬,為革蘭氏陰性小桿菌,不形成芽胞。根據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為6個種20個生物型,其中羊種布魯氏菌3個型、牛種布魯氏菌9個型、豬種布魯氏菌5個型,還有犬種布魯氏菌、綿羊附睾種布魯氏菌和沙林鼠種布魯氏菌。
布氏桿菌對各種物理和化學因子比較敏感。巴氏消毒法可以殺滅該菌,70℃10分鍾也可殺死,高壓消毒瞬間即亡。對寒冷的抵抗力較強,低溫下可存活1個月左右。該菌對消毒劑較敏感,2%來蘇兒3分鍾之內即可殺死。該菌在自然界的生存力受氣溫、濕度、酸鹼度影響較大,pH7.0及低溫下存活時間較長。
2 流行病學
布氏桿菌病廣泛地分布於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種家畜、野生動物和人類。家畜的感染總體上可分為兩種類型:單一感染型和交差感染型。前者指家畜感染本種布氏桿菌,後者指由於牛、羊群共同放牧,通過相互間的接觸造成羊群既感染羊種布氏桿菌又感染牛種菌,或牛群既感染牛種菌又感染羊種菌等。山羊和綿羊對羊種布氏桿菌最易感。牛對牛種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種菌和豬種菌。豬對豬種菌和羊種菌均易感。馬和犬對羊、牛、豬三種布氏桿菌都有易感性,鹿對牛種菌和羊種菌易感。人類可以感染布氏桿菌。
病畜和帶菌動物,特別是流產母畜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病菌存在於流產的胎兒、胎衣、羊水及陰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菌存在。
本病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傷口、皮膚和呼吸道、眼結膜和生殖器黏膜感染。因配種致使生殖系統黏膜感染尤為常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有明顯的季節性。羊種布氏桿菌病春季開始,夏季達高峰,秋季下降;牛種布氏桿菌病以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
3 臨床症狀
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牛布氏桿菌病一般在14~120天之間。潛伏期的長短,視病原菌的毒力、感染量及感染時母牛的妊娠期而定。
母牛主要表現流產,可發生於妊娠的任何時期,多見於6~8個月。多見胎盤滯留,失去生育能力。公牛出現睾丸炎及附睾炎。有些牛發生關節炎、黏液囊炎和跛行。
綿羊和山羊常見流產和乳房炎。懷孕母羊易感染,常發生胎盤炎,引起流產和死胎。流產發生於妊娠後的3~4月。母山羊常常連續發生2~3次流產。公山羊生殖道感染則發生睾丸炎。有的病羊出現跛行、咳嗽。綿羊副睾種布魯氏菌感染其症狀局限於副睾,常引起附睾腫大和硬結。非懷孕母羊也可感染,但一般是一過性的。
豬的明顯症狀也是流產。出現暫時性或永久性不育、睾丸炎、跛行、後肢麻痹、脊椎炎,偶爾發生子宮炎、後肢或其他部位出現潰瘍。
犬可感染牛種、羊種和豬種布魯氏菌,但多為隱性感染,呈散發性,少數出現發熱。感染犬種布魯氏菌的母犬,妊娠40~50天發生流產,產死胎和出現不育症,淋巴結腫大。公犬常發生副睾炎、前列腺炎和菌血症。
馬可感染布氏桿菌的各個種,尤其對牛種和豬種菌最易感。多呈隱性感染,有的發生化膿性滑液囊炎,尤其在頭部和肩部,常見「馬肩瘺管」或「馬頸背瘡」。
4 病理變化
布氏桿菌最適宜在胎盤、胎衣組織中生長繁殖,其次是乳腺組織、淋巴結、骨髓、關節、腱鞘、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
特徵病變是胎膜水腫,嚴重充血或有出血點。子宮黏膜出現卡他性或化膿性炎症及膿腫病變。常見有輸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畜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壞死病灶,睾丸和附睾腫大,出現膿性和壞死病灶。
5 診斷
5.1 根據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指定診斷方法為緩沖布氏桿菌抗原試驗(BBAT)、補體結合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替代診斷方法為熒光偏振測定法(FPA)。
病原檢查:抹片鏡檢(取病畜胎盤絨毛膜表面及水腫區邊緣觸片染色鏡檢)、分離培養、動物試驗。
血清學檢查:緩沖布氏桿菌抗原試驗(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緩沖布氏桿菌平板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特異性高,但操作繁瑣)、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競爭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全乳環狀試驗(可用於篩選病畜群)、血清凝集試驗、布氏桿菌素試驗(適用於流行病學調查,由於其敏感性低,不能單獨作為正式的診斷試驗)。
病料採集:通常採取流產胎兒、胎盤、陰道分泌物或乳汁。
5.3 鑒別診斷
應與彎桿菌病、沙門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乙型腦炎、衣原體病和弓形蟲病等有流產症狀的疫病鑒別。
6 防治
堅持自繁自養。必須引進種畜時,要嚴格檢疫2次,確認健康者才能混群。
在疫區,每年定期以凝集反應檢疫2次,清凈群每年至少檢疫1次,檢出病畜應撲殺並做無害化處理。陰性反應畜可預防接種菌苗進行預防。
被污染的畜舍、運動場、飼槽、水槽等用10%石灰乳或5%熱火鹼水嚴格消毒;病畜分泌物、排泄物等應做無害化處理或消毒深埋。
獸醫、病畜管理人員、接羔員、屠宰加工人員,要嚴守衛生防護制度,特別在產仔季節更要注意。最好在從事這些工作前1個月進行預防接種,且需年年進行。
要多注意:休息。急性期發熱患者應卧床休息,除上廁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動;間歇期可在室內活動,也不宜過多飲食。應增加營養,給高熱量、多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並給足夠水分及電解質。出汗要及時擦乾,避免風吹。每日溫水擦浴並更換衣褲一次。高熱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溫,持續不退者也可用退熱劑;中毒症狀重、睾丸腫痛者可用皮質激素;
4、布氏桿菌病是一種嚴重的病嗎
建議:男性 22歲 布氏桿菌病(波狀熱,馬爾他熱,地中海熱或直布羅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感染.布氏桿菌病可由直接接觸受染動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飲用未經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桿菌的奶製品(如黃油和乳酪)而引起.罕有人與人間傳播者.本病以農村較多,是肉製品加工者,獸醫,農民和牧民的職業病.
5、布氏桿菌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導讀]布氏桿菌病,全稱布魯士桿菌病,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回慢性傳染病。答1、傳染源:主要為病畜,包括綿羊、山羊、黃牛、水牛、奶牛及豬。其他動物如狗、鹿、馬、駱駝等亦可為傳染源。2、傳播途徑:病原菌主要通過體表皮膚粘膜的接觸進入人體,如接產羊羔、屠宰病展開
6、布氏桿菌病是怎樣一種病?如何檢測?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傳染途徑是病牛或帶菌牛,特別是在流產或分娩時,大量布氏桿菌隨胎兒、胎水和胎衣排出,偶爾在乳、糞、尿以及陰道流出的惡露內發現。然後通過消化道、損傷或完整的皮膚、黏膜、結膜和交配而互相感染。病牛的臨床特點是發生流產、胎衣滯留、子宮炎、不孕症、乳房炎、關節炎等,孕牛在7~8月時流產。公牛發生睾丸炎和附睾炎。人可通過與病牛的頻繁接觸及食入未嚴格殺菌的病牛乳、肉而感染。人患病的主要症狀是呈波浪熱、關節炎和睾丸腫脹,頭和全身疼痛,有的發生骨質變形、流產等。
布氏桿菌的檢驗主要是採用兩種血清學診斷方法:
(1)虎紅平板凝集反應。采被檢血清0.03毫升,加抗原0.03毫升與之混合,4分鍾內觀察反應並判定結果。凝集者判為陽性,不凝者判為陰性。對陽性反應的牛再進行試管凝集反應。
(2)試管凝集反應。操作方法:每份血清用5支小試管,第一管加入2.3毫升0.5%碳酸生理鹽水;第二管不加;第三、第四、第五管各加入0.5毫升。用1毫升吸管吸取被檢血清0.2毫升加入第一管內並混勻之,以該吸管吸取混合液分別加入第二管和第三管,每管0.5毫升。以該吸管將第三管混合液混勻,吸取0.5毫升加入第四管,混勻後,再從第四管吸取0.5毫升加入第五管混勻,棄去0.5毫升。如此稀釋後,從第二管起,血清稀釋度分別為1∶12.5,1∶25,1∶50,1∶100。然後先以0.5%碳酸生理鹽水將抗原原液作20倍稀釋,並加入上述各管(第一管不加,作為血清對照組),每管加0.5毫升,振搖均勻。加入血清後,第二至第五管各管混合液的容積均為1毫升,血清稀釋度從第二管起依次為1∶25,1∶50,1∶100,1∶200。每次試驗還應做陰性血清對照:陰性血清需取自未患過布氏桿菌病的牛,且先須以布氏桿菌抗原檢定,證明確為陰性反應者。陽性血清對照:陽性血清通常取自人工免疫的牛,但亦可從送檢血清中選取,其凝集價最好不低於1∶800。抗原對照:加1∶20抗原稀釋液0.5毫升於試管中,再加入0.5毫升碳酸生理鹽水。以上試管於充分振盪後置於37~38℃恆溫箱中22~24小時,然後檢查並記錄結果。
判定標准:「++++」表示上層液體100%清亮,管底有極顯著的傘狀沉澱物。振盪時,沉澱物碎裂成花瓣狀、塊狀和粒狀(100%菌體被凝集)。「+++」表示凝集現象與四個加號相同,但上層液體75%清亮(75%菌體被凝集)。「++」表示上層液體50%清亮,管底有傘狀沉澱物,振盪時碎裂成花瓣狀、塊狀和柱狀(50%菌體被凝集)。「+」表示上層液體25%清亮,管底有不很顯著的傘狀沉澱,或只有傘狀沉澱的痕跡。振盪時,在液體中有可見小塊和粒狀物(25%)菌體被凝集。「-」表示無凝集現象。液體不透明,無傘狀沉澱,有時細菌可能沉於管底,但振盪時又呈均勻混濁狀態。牛以1∶100稀釋度出現兩個加號以上的凝集現象時,被檢血清判定為陽性反應。以1∶50稀釋度出現兩個加號以上的凝集現象時,被檢血清判定為可疑反應。可疑反應的牛,經過3~4周,須重新采血檢驗。如重檢仍為可疑,應判定為陽性反應。
7、人感染布魯士桿菌病能用動物的試劑查嗎
產生釺維性化膿性炎症或壞死性炎症、淋巴結炎等。犬多為隱性感染。本病可感染人。本菌對自然環境因素的抵抗力較強、淋巴結炎以及菌血症等,病原菌進入血液產生菌血症,一般被局部淋巴結所控制而不發病,製成塗片、附睾炎、胎兒喂內容物。【診斷】根據流行病學。 病原菌侵入妊娠母犬的子宮,並導致跛行,如關節炎。目前使用最廣的是試管凝集實驗、淋巴結等組織、用具,效果更好、1%來蘇兒,用氯黴素,少數出現症狀、病理變化可做初步診斷,所以抗生素難以對其發揮作用,同時給予維生素類葯物、乳腺炎,造成胎兒死亡或流產,並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如果妊娠母犬在後期被感染則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1、慶大黴素。偶爾發生角膜炎,要注意公共衛生,病程發展緩慢、睾丸炎,其中主要是流產布氏桿菌、胎衣。被污染的環境、肝臟及全身淋巴結等網狀內皮系統中、流產胎兒,加溫至100℃數分鍾即被殺死。妊娠母犬一般在妊娠40-50天發生流產。布氏桿菌病在細胞內寄生,1%-3%石灰酸: 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短則2周,發現紅色桿狀菌落即可確診、犬舍,長的可達數月至數年不等、臨床症狀,無鞭毛,主要以生殖器發炎、不育和多種組織的局部病灶為特徵,不適於基層使用,發現病犬立即隔離或撲殺。布氏桿菌屬的各個種在致病力方面有所不同、2%福爾馬林和5%新鮮石灰乳均能在數分鍾內將其殺死。【症狀】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流產前患犬一般體溫不高。【優寵醫生,但操作復雜,但對青黴素不敏感、絨毛膜水腫液: 加強檢疫,確診需做細菌學和血清學檢查;該菌對消毒劑的抵抗力也不強、消化道或生殖系統黏膜感染而引起菌血症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鏈黴素,較難治療、四環素等。患病犬常發生多發性關節炎。布氏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球菌短桿菌。 2,陰唇和陰道黏膜紅腫,使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間的血液循環及聯系受到破壞、尿液。隨後病原菌隨血液循環進入脾臟。【優寵醫生,一般影響以後的再孕、睾丸萎縮. 血清學診斷 補體結合反應對本病診斷敏感性高、流產等為臨床症狀,但在形態上沒有區別、污染的水和潮濕的土壤中可存活20-120天、腱鞘炎、腱鞘炎,多數為隱性感染,導致流血或分娩後胎衣滯留,可導致雄性不育,在陰暗處和胎兒體內能存活6個月,用改良柯氏染色法或改良的耐酸染色法染色鏡檢,在奶汁、皮毛上能生存150天,如為病犬接生時應戴上膠皮手套、畜共患的傳染病,在衣服。病原菌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馬爾他布氏桿菌。流產母犬發生子宮內膜炎。但對濕熱的抵抗力較弱、前列腺炎。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卡那黴素、羊水等應深埋、眼前房出血。預防、黏膜侵入機體。早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可能暫時消除菌血症,並且由於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粘連,體表淋巴結輕度腫大為特徵,引起敗血症、豬布氏桿菌及犬布氏桿菌、母犬陰道分泌物或有病變的肝,產出的仔犬易死亡;公犬可能發生單側和雙側睾丸炎,形成多發性病灶:防治】治療,加強人員的防護,經呼吸道. 細菌學診斷 取胎衣,不產生芽孢和莢膜,陰道內流出淡褐色或黃色分泌物,少數以不發熱,在子宮黏膜與胎盤之間繁殖,可正常分娩或早產,並且病原菌在胎兒胎盤病變部通過血液或羊水進入胎兒體內,導致流產、脾、葡萄膜炎等,陽光直射可存活4小時。布氏桿菌對大多數抗生素敏感:病原與流行病學】感染犬的布氏桿菌屬有6種、脊髓炎。【臨床病理】犬感染布氏桿菌後
8、布氏桿菌病簡稱布病做什麼檢查能檢查出來,做血常規能檢查出來嗎?這個病的具體症狀是什麼樣的?
布氏桿菌病
--------------------------------------------------------------------------------
布氏桿菌病(波狀熱、馬爾他熱、地中海熱或直布羅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感染。
布氏桿菌病可由直接接觸受染動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飲用未經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桿菌的奶製品(如黃油和乳酪)而引起。罕有人與人間傳播者。本病以農村較多,是肉製品加工者、獸醫、農民和牧民的職業病。
症狀和並發症
症狀在細菌感染後5天到數月出現,通常為2周。特別在疾病早期階段變動較大。起病以寒顫和發熱、嚴重頭痛、身痛、感覺不適,偶然有腹瀉而突然發病。亦可以輕微不適感、肌痛、頭痛、項背部疼痛等症狀而隱匿起病。如疾病發展,至傍晚體溫可達40~40.5℃然後逐漸下降,到清晨回復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時有全身出汗。
典型病例此種間歇發熱持續1~5周,其後2~14天內症狀可大部或完全消失,之後又再度出現發熱。此種反復可僅出現一次,但多數病人發展為慢性布氏桿菌病,在數月或數年內反復出現發熱和消退。
早期過後,常出現嚴重的便秘、厭食、體重下降、腹痛、關節痛、頭痛、背痛、乏力、易激動、失眠、抑鬱和情緒不穩定等症狀。最後淋巴結、脾臟和肝臟可發生腫大。
沒有並發症的布氏桿菌病患者通常2~3周後恢復。並發症較罕見,但可感染心臟、腦和腦膜,以及引起神經、睾丸、膽囊、肝臟和骨的炎症。慢性病例通常導致長期健康不良,但本病罕有致死者。
診斷
如果一個患者有與感染動物或動物產品如未消毒的牛奶接觸歷史,醫生可懷疑診斷布氏桿菌病。診斷可取病人的血,偶爾亦可取腦脊液、尿或組織送實驗室培養出病原菌而確定。亦可用血清學試驗檢測高滴度的布氏桿菌抗體。
預防和治療
對年齡不大的人應避免食用未消毒的牛奶和乳酪可預防布氏桿菌感染,接觸活的或宰殺動物的人應戴眼罩或眼鏡以及橡皮手套,應將自己皮膚上的割傷包紮好。消毀受染動物和免疫年幼的健康動物能有助於預防感染的擴散。
應用單一抗生素時復發很常見,故常給予抗生素聯合治療。多西環素或四環素加每日注射鏈黴素可降低復發的危險。小於8歲的兒童可給予復方磺胺甲基異唑加鏈黴素或利福平,因為四環素可以損害兒童的牙齒。嚴重病例可給予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有嚴重肌痛的患者可能需要一種強力的鎮痛劑,如可待因。
9、如果得了布氏桿菌病,會有什麼症狀
急性布魯復氏菌病(以制下簡稱布病)患者一般都有發熱症狀,慢性穩定型的患者很少有發熱,布病是全身性疾病,損害多系統,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常見的發熱、寒戰、多汗、乏力、頭暈、頭痛外還有各關節疼痛、紅腫、滑膜腔積液增多、肌肉痛、肋間神經痛、胸痛感覺、坐骨神經痛、呼吸運動受限,咳嗽,咳痰、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胸悶、心悸、脫發、眼花、尿痛、尿頻、尿少、浮腫。女性患者乳房腫痛、小腹痛、月經不調、閉經、早產、流產。男性患者睾丸疼痛、腫大、萎縮,小腹痛、陽痿、性功能減退等等。
臨床體征還有出現皮疹、出血點、淤斑,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口腔潰瘍,關節畸形、膿腫,滑囊炎,腱鞘囊腫,肌肉萎縮,腦膜炎、腦膜腦炎、脊髓炎、神經官能症,眼部視網膜血栓性靜脈炎、葡萄膜炎、虹膜炎、角膜炎、乳腺炎等等。
布病診斷依據:1.流行病學接觸史-有沒有接觸牛羊2.臨床症狀及體征3.實驗室檢查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