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流行性腦脊髓炎腦脊液的特點

流行性腦脊髓炎腦脊液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0-09-18 05:54:52

1、腦炎一定要抽脊髓檢查嗎?

是的,腦炎一定要抽腦脊液檢查,腦脊液看腦脊液常規,生化,找細菌真菌等,而腦炎首先就會表現腦脊液的變化,腦脊液變化的不同還可以區分腦炎的病原菌。CT看不出腦炎,除非有很明顯的顱高壓,CT上顯示完全正常。腦炎的治療有效與否也還是要抽腦脊液檢查的。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一)血象白細胞總數明顯增加,一般在2萬/mm3左右,高者達4萬/mm3或以上,中性粒細胞佔80%~90%。
(二)腦脊液檢查病程初期僅有壓力增高,外觀正常。典型腦膜炎期,壓力高達1.96kPa以上,外觀呈混濁或膿樣。白細胞數達每立方毫米數千至數萬,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質含量顯著提高,而糖含量明顯減少,有時可完全測不出,氯化物降低。若臨床有腦膜炎症狀及體征而早期腦脊液檢查正常,應於12~24小時後復驗。流腦經抗菌葯物治療後,腦脊液改變可不典型。
(三)細菌學檢查
1.塗片檢查用針尖刺破皮膚瘀點,擠出少許血液及組織液,塗片染色後鏡檢,陽性率高達80%以上。腦脊液沉澱塗片的陽性率為60%~70%,腦脊液不宜擱置太久,否則病原菌易自溶而影響檢出。
2.細菌培養血培養在流腦時陽性率較低。但血培養對普通型流腦敗血症期、暴發型敗血症及慢性腦膜炎球菌敗血症診斷甚為重要,故必須注意在應用抗菌葯物前采血作細菌培養,並宜多次采血送驗。腦脊液應於無菌試管內離心,取沉渣直接接種於巧克力瓊脂上,同時注入葡萄糖肉湯中,在5%~10%二氧化碳環境下培養。
(四)免疫學試驗是近年來開展的流腦快速診斷方法。腦脊液中抗原的檢測有利於早期診斷,其敏感性高,特異性強。目前臨床常用的抗原檢測方法有對流免疫電泳、乳膠凝集、反向間接血凝試驗、菌體協同凝集試驗、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對流免疫電泳的陽性率在80%以上,乳膠凝集試驗陽性率為85%~93%,協同凝集試驗檢測A群及C群的陽性率亦較高。反向間接血凝試驗的陽性率為94.2%(腦脊液)及78.8%(血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A群抗原的靈敏度較反向間接血凝試驗為高。抗體檢測不能作為早期診斷方法,且敏感性與特異性均較差,故臨床應用日漸減少。對流免疫電泳法、放射免疫測定法、間接血凝試驗,如恢復期血清效價大於急性期4倍以上,則有診斷價值。

3、流腦與乙腦的區別

(一)病原體不同:

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原體是細菌(腦膜炎雙球菌)。

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體是病毒(乙型腦炎病毒)。

(二)寄生部位不同:

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寄生在病人和帶菌者的鼻咽部。

2.流行性乙型腦炎寄生在病人的中樞神經系統。

(三)傳播途徑和傳染源不同:

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傳染源為病人、帶菌者,傳播途徑為呼吸道直接傳播(飛沫傳播)。

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途徑為病人,中間宿主家畜、家禽,通過媒介(蚊)傳播。

(四)臨床表現不同:

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人症狀:

a.腦膜刺激征明顯(頸項強直、Kernig征陽性)

b.顱壓增高征(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c.腦脊液壓力增高、蛋白增多、膿細胞陽性

d.敗血症表現(發熱、中毒性休克)

2.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人症狀:

a.腦膜刺激征不明顯(主要為腦實質損害)

b.神經元損傷症狀

c.腦組織水腫時,顱內壓可增高

d.腦脊液細胞數增多

(3)流行性腦脊髓炎腦脊液的特點擴展資料

(一)流腦的預防: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學校、辦公室或居民家中應做到每天開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於10分鍾。如周圍有流腦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加強戶外活動和耐寒鍛煉。注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注意環境衛生。在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少帶兒童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3.做好防護:

兒童應盡量避免與有上述症狀病人的接觸。流行季節在人員擁擠的場所內應戴口罩。如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有上述症狀的病人應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二)乙腦的預防:

1.做好防蚊、滅蚊,消滅蚊蟲孳生地。保持家畜、禽舍的衛生,消除積水,填平窪地。到了夏天可以使用紗窗、蚊帳、蚊香,塗擦驅蚊劑等措施防止被蚊蟲叮咬。

2.對易感人群接種乙腦疫苗。兒童可在8個月齡免費接種1劑乙腦減毒活疫苗,2歲時可接種第2劑。

3.流行季節出現持續高熱、頭痛、抽搐等類似症狀,應立即送醫就診,及早明確診斷,以免貽誤病情。

4、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幾個病理過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見惡寒發熱,頭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與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鑒別,多數患者感染即中止於此期,而不發展為菌血症、敗血症和腦膜炎。

(2)敗血症期:高熱惡寒、頭痛嘔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滯。70%患者在起病數小時後即可出現皮下出血點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擴大,並可形成大皰和壞死。血培養多陽性,腦脊液可正常,淤斑塗片可找見腦膜炎雙球菌。

(3)腦膜炎期:本期症狀可與敗血症期同時出現,也可稍晚出現。高熱、淤斑、頭痛劇烈、幼小兒童可表現為突然驚叫不安、嘔吐頻繁,常呈噴射狀,並有煩躁譫語、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時出現腦膜刺激征,如頸項強直,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陽性,腦脊液呈典型的化膿性改變,培養及塗片多為陽性。

(4)臨床可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兩種。

①普通型:此型多見,約占流腦發病者的90%。除少數病例於起病前數小時或1~2日有輕微的上感症狀外,大多起病較急,突然高熱,體溫多在40℃以上,伴惡寒或寒戰,隨即出現反復嘔吐、頭痛、煩躁、皮膚淤點或淤斑,進而出現驚厥,腦膜刺激征陽性。

②暴發型包括休克型和腦型。

休克型:多見於2歲以下小兒。起病即有高熱、嘔吐、驚厥,並在短期內出現全身廣泛性淤點淤斑,迅速融合擴大,多在4小時內發生休克。早期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發花,手足發涼,脈搏細數,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壓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壓下降或測不出,神志昏迷,腦膜刺激征多陰性,腦脊液也無顯著異常,但淤斑塗片及血培養多陽性。

腦型:多見於年長兒及青壯年。除高熱、皮膚淤點外,頭痛劇烈,極度煩躁或尖叫,頻繁劇烈嘔吐,反復抽搐或持續不解,四肢強直或角弓反張,神志模糊,面色蒼白發紺,血壓上升。發生腦疝後,肌張力下降,全身鬆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規則,眼球固定,兩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最後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可依據下列標准診斷此病。

(1)發病於冬春季節,可有流腦接觸史,或未曾接種流腦疫苗。

(2)突然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出現淤點淤斑,驚厥,昏迷及腦膜刺激征等。

(3)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外觀混濁或膿樣,壓力增高,白細胞數在增多,中性粒細胞佔多數,蛋白增多,糖及氯化物降低。皮膚淤點及腦脊液塗片常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或腦脊液及血培養陽性。免疫血清學檢查陽性,有助於早期快速診斷。

與流行性腦脊髓炎腦脊液的特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