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休克型流行性腦脊髓炎

休克型流行性腦脊髓炎

發布時間:2020-09-05 23:40:46

1、流行性腦脊髓炎膜急診搶救的主要治療措施有哪些

(1) 普通型治療:常選用以下抗菌葯物進行病原治療,療程5〜7天。1) 大劑量青黴素:目前青黴素對腦膜炎球菌仍為一種高度敏感的殺菌 葯物,雖然青黴素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但加大劑量能在腦脊液中達到治療有效濃度。
成人劑量20萬~ 30萬U/kg、兒童20萬〜40萬U/kg,每 8小時1次,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 2) 頭孢菌素:第三代頭孢菌素對腦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強,易透過血腦 屏障,且毒性低。
頭孢噻肟劑量,成人2gJL童50 mg/kg,每6小時靜脈滴 注1次;頭孢曲松成人2 g,兒童50 ~ 100 mg/kg,每12小時靜脈滴注1次。3) 磺胺葯:曾是治療流腦的首選葯物。 復方磺胺甲ft惡唑,3片口服,每 日2次,用葯期間給予足量液體,並加用等量的碳酸氫鈉鹼化尿液。
4) 氯黴素:腦脊液濃度為血濃度的30%〜50%,對骨髓造血功能有抑 製作用,故用於不能使用青黴素或病原不明的患者。劑量成人2〜3g,兒童 50 mg/kg,分次加入葡萄糖液內靜脈滴注。 5 )對症治療:早期診斷,就地住院隔離治療,密切監護,做好護理,預防並發症。
保證足夠液體量、熱量及電解質平衡。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和葯 物降溫;顱內髙壓時給予20%甘露醇脫水降顱壓。(2) 休克型治療:1) 早期聯合應用抗菌葯物。2) 糾酸抗休克:①擴充血容量及糾正酸中毒治療:最初1小時內成人 1 000 ml液體,兒童10〜20ml/kg,快速靜脈滴注。
輸注液體為5%碳酸氫 鈉溶液5 ml/kg(兼有糾酸和擴容作用)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此後酌情使 用晶體液和膠體液,24小時輸入液量在2000〜3 000 ml之間,兒童為50~ 80 ml/kg,其中含鈉液體應佔1/2左右。
原則為「先鹽後糖、先快後慢」。 ②在擴容和糾正酸的基礎上,使用血管活性葯物。 常用葯物為山莨菪鹼,每次0。3〜0。5 mg/kg,重者可用1 mg/kg,每10〜15分鍾靜脈注射1次,見面 色轉紅,四肢溫暖,血壓上升後,減少劑量,延長給葯時間而逐漸停葯。
3) 防治DIC:對有皮膚瘀點、瘀斑的流腦病人宜盡早應用肝素,劑量為 0。5 ~ 1。 0mg/kg,以後可4〜6小時重復1次。應用肝素時,用試管法凝血 時間監測,要求凝血時間維持在正常值的2。
5〜3倍為宜。4) 腎上腺皮質激素:適應證為毒血症症狀明顯的病人。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臨床分型有哪些?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臨床分型可為3型:(1)普通型。占發病者的90%,突然起病、高熱,有淤點及腦膜刺激征。

(2)暴發型。可分為休克型、腦型和混合型。

①休克型:多見於2歲以下小嬰兒。休克在發病24小時內發生,短期內出現遍及全身的淤點,迅速擴大融合成大片淤斑,循環衰竭,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可危及生命。

②腦型:多見於年長兒。發病急,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發熱及淤斑,患兒反復嘔吐、頻繁驚厥、肌張力增高、四肢強直、嗜睡乃至昏迷,嚴重者發展成腦疝。

③混合型:同時具有休克、腦型症狀,可先後或同時出現。

(3)慢性型。此型較少見。慢性或亞急性起病,有發熱、寒戰、淤點、四肢強直及驚厥等。血培養陽性。病程6~8周。可發生腦積水等後遺症。

3、暴發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症狀有哪些?

起病急劇,多在24小時內出現嚴重的中毒症狀,如不及時搶救,在短時間內可危及生命。此型可分為以下三型。

敗血症休克型

除畏寒、高熱、精神極度萎靡、瘀點瘀斑迅速擴大並融合成大片外,主要表現為休克,如面色蒼白、口唇發鉗、四肢厥冷、皮膚發花、血壓下降,嚴重的血壓可為零。此時腦膜刺激特徵大多不明顯。

腦膜腦炎型

主要表現為腦實質的損害。例如劇烈頭痛、煩躁不安、頻繁嘔吐,可迅速進入昏迷;反復驚厥、病理反射陽性、血壓偏高,部分病人發展為腦疝,此時瞳孔明顯縮小或散大,或忽大忽小,呼吸不規則或暫停,病人昏迷加深。

混合型

兼有上述兩種暴發型的臨床表現,病情最為嚴重。

4、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初期或暴發型休克型流腦腦脊液最先出現的變化是

E

5、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幾個病理過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見惡寒發熱,頭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與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鑒別,多數患者感染即中止於此期,而不發展為菌血症、敗血症和腦膜炎。

(2)敗血症期:高熱惡寒、頭痛嘔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滯。70%患者在起病數小時後即可出現皮下出血點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擴大,並可形成大皰和壞死。血培養多陽性,腦脊液可正常,淤斑塗片可找見腦膜炎雙球菌。

(3)腦膜炎期:本期症狀可與敗血症期同時出現,也可稍晚出現。高熱、淤斑、頭痛劇烈、幼小兒童可表現為突然驚叫不安、嘔吐頻繁,常呈噴射狀,並有煩躁譫語、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時出現腦膜刺激征,如頸項強直,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陽性,腦脊液呈典型的化膿性改變,培養及塗片多為陽性。

(4)臨床可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兩種。

①普通型:此型多見,約占流腦發病者的90%。除少數病例於起病前數小時或1~2日有輕微的上感症狀外,大多起病較急,突然高熱,體溫多在40℃以上,伴惡寒或寒戰,隨即出現反復嘔吐、頭痛、煩躁、皮膚淤點或淤斑,進而出現驚厥,腦膜刺激征陽性。

②暴發型包括休克型和腦型。

休克型:多見於2歲以下小兒。起病即有高熱、嘔吐、驚厥,並在短期內出現全身廣泛性淤點淤斑,迅速融合擴大,多在4小時內發生休克。早期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發花,手足發涼,脈搏細數,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壓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壓下降或測不出,神志昏迷,腦膜刺激征多陰性,腦脊液也無顯著異常,但淤斑塗片及血培養多陽性。

腦型:多見於年長兒及青壯年。除高熱、皮膚淤點外,頭痛劇烈,極度煩躁或尖叫,頻繁劇烈嘔吐,反復抽搐或持續不解,四肢強直或角弓反張,神志模糊,面色蒼白發紺,血壓上升。發生腦疝後,肌張力下降,全身鬆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規則,眼球固定,兩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最後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可依據下列標准診斷此病。

(1)發病於冬春季節,可有流腦接觸史,或未曾接種流腦疫苗。

(2)突然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出現淤點淤斑,驚厥,昏迷及腦膜刺激征等。

(3)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外觀混濁或膿樣,壓力增高,白細胞數在增多,中性粒細胞佔多數,蛋白增多,糖及氯化物降低。皮膚淤點及腦脊液塗片常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或腦脊液及血培養陽性。免疫血清學檢查陽性,有助於早期快速診斷。

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因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簡稱為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及腦膜刺激征,嚴重者可有敗血症休克和腦實質損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發起病,可迅速致死。

 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為本病發病原因。該菌屬奈瑟氏菌屬,為革蘭染色陰性球菌,直徑0.3-0.8μm,呈腎形或卵園型,常成雙排列。根據莢膜多糖可將該菌分為A、B、C等13個血清群,90%以上為A、B、C3個亞群。該菌自鼻咽部侵入,進入血循環致人體發病。其釋放內毒素引起皮膚瘀點、瘀斑為局部施瓦茨曼反應,激活補體,血清炎症介質明顯增加,較其他革蘭陰性菌強5-10倍,也較其他內毒素更易激活凝血系統,因此在休克早期便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繼發性纖溶亢進,進一步加重微循環障礙、出血和休克,最終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細菌侵犯腦膜,進入腦脊液,釋放內毒素等引起腦膜和脊髓膜化膿性炎症及顱內壓升高,出現驚厥、昏迷等症狀。嚴重腦水腫時形成腦疝,可迅速致死。

7、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哪些病理過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見惡寒發熱,頭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與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鑒別,多數患者感染即中止於此期,而不發展為菌血症、敗血症和腦膜炎。

(2)敗血症期:高熱惡寒、頭痛嘔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滯。70%患者在起病數小時後即可出現皮下出血點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擴大,並可形成大皰和壞死。血培養多陽性,腦脊液可正常,淤斑塗片可找見腦膜炎雙球菌。

(3)腦膜炎期:本期症狀可與敗血症期同時出現,也可稍晚出現。高熱、淤斑、頭痛劇烈、幼小兒童可表現為突然驚叫不安、嘔吐頻繁,常呈噴射狀,並有煩躁譫語、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時出現腦膜刺激症,如頸項強直,巴氏症、克氏症、布氏症陽性,腦脊液呈典型的化膿性改變,培養及塗片多為陽性。

(4)臨床可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兩種。

①普通型:此型多見,約占流腦發病者的90%。除少數病例於起病前數小時或l~2日有輕微的上感症狀外,大多起病較急,突然高熱,體溫多在40℃以上,伴惡寒或寒戰,隨即出現反復嘔吐、頭痛、煩躁、皮膚淤點或淤斑,進而出現驚厥,腦膜刺激症陽性。

②暴發型包括休克型和腦型。

休克型:多見於2歲以下小兒。起病即有高熱、嘔吐、驚厥,並在短期內出現全身廣泛性淤點淤斑,迅速融合擴大,多在4小時內發生休克。早期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發花,手足發涼,脈搏細數,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壓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壓下降或測不出,神志昏迷,腦膜刺激症多陰性,腦脊液也無顯著異常,但淤斑塗片及血培養多陽性。

腦型:多見於年長兒及青壯年。除高熱、皮膚淤點外,頭痛劇烈,極度煩躁或尖叫,頻繁劇烈嘔吐,反復抽搐或持續不解,四肢強直或角弓反張,神志模糊,面色蒼白發紺,血壓上升。發生腦疝後,肌張力下降,全身鬆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規則,眼球固定,兩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最後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8、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例過程是怎樣的?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潛伏期為2~3個月,一般有下列幾個病理過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見惡寒發熱,頭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與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鑒別,多數患者感染即中止於此期,而不發展為菌血症、敗血症和腦膜炎。

(2)敗血症期:高熱惡寒、頭痛嘔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滯。70%患者在起病數小時後即可出現皮下出血點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擴大,並可形成大皰和壞死。血培養多陽性,腦脊液可正常,淤斑塗片可找見腦膜炎雙球菌。

(3)腦膜炎期:本期症狀可與敗血症期同時出現,也可稍晚出現。高熱、淤斑、頭痛劇烈、幼小兒童可表現為突然驚叫不安、嘔吐頻繁,常呈噴射狀,並有煩躁譫語、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時出現腦膜刺激征,如頸項強直,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陽性,腦脊液呈典型的化膿性改變,培養及塗片多為陽性。

(4)臨床可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兩種。

①普通型:此型多見,約占流腦發病者的90%。除少數病例於起病前數小時或1~2日有輕微的上感症狀外,大多起病較急,突然高熱,體溫多在40攝氏度以上,伴惡寒或寒戰,隨即出現反復嘔吐、頭痛、煩躁、皮膚淤點或淤斑,進而出現驚厥,腦膜刺激征陽性。

②暴發型包括休克型和腦型。

休克型:多見於2歲以下小兒。起病即有高熱、嘔吐、驚厥,並在短期內出現全身廣泛性淤點淤斑,迅速融合擴大,多在4小時內發生休克。早期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發花,手足發涼,脈搏細數,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壓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壓下降或測不出,神志昏迷,腦膜刺激征多陰性,腦脊液也無顯著異常,但淤斑塗片及血培養多陽性。

腦型:多見於年長兒及青壯年。除高熱、皮膚淤點外,頭痛劇烈,極度煩躁或尖叫,頻繁劇烈嘔吐,反復抽搐或持續不解,四肢強直或角弓反張,神志模糊,面色蒼白發紺,血壓上升。發生腦疝後,肌張力下降,全身鬆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規則,眼球固定,兩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最後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與休克型流行性腦脊髓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