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炎後遺症應該怎麼治療?
脊髓灰質炎是由一組親神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損害脊髓前角細胞,導致運動神經纖維變,使支配的肌肉產生弛緩性癱瘓意見建議:1.防止畸形、促進肌肉的恢復及適應癱瘓後的康復治療,不同階段按不同的重點與要求給予治療。 2.後遺症期(二年後)治療是繼續功能訓練,支架保護和選用適當的手術治療(如軟組織手術、肌腱移位元術、骨性手術等)。訓練應一步步來,不可操之過急。活動次數由少到多,關節活動范圍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輕到重。訓練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是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訓練的重點。祝早日康復!
2、脊髓炎患者在家需要做什麼鍛煉?
脊髓炎恢復期如何鍛煉的呢 脊髓炎恢復期主要是鍛煉肢體力量和脊柱背部的肌肉力量,背部肌肉力量可以做腰背肌功能鍛煉,自己在家就可以鍛煉
3、脊髓炎後遺症是什麼?
一、運動障礙:
以胸髓受損害後引起的截癱最常見,如頸髓受損則出現四肢癱,並可伴有呼吸肌麻痹。早期脊髓休克階段。倘病變重,范圍廣或合並有尿路感染等並發症者,脊髓休克階段可能延長,有的可長期表現為弛緩性癱瘓,或脊髓休剋期過後出現痙攣性屈曲性肢體癱瘓,此時肢體屈肌張力增高,稍有刺激,雙下肢屈曲痙攣,伴出汗、豎毛反應和大小便自動排出等症狀,稱為脊髓總體反射。以上情況常提示預後較差,一些患者可終生癱瘓致殘。
二、感覺障礙:
損害平面以下肢體和軀乾的各類感覺均有障礙,重者完全消失。
三、植物神經障礙:
脊髓休剋期,排尿功能喪失,尿瀦留,尿容量可達1000ml以上;當膀胱過度充盈時,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謂之充盈性尿失禁。如病變繼續好轉,可逐步恢復隨意排尿能力。此外,脊髓休剋期尚有大便秘結、損害平面以下軀體無汗或少汗、皮膚乾燥、蒼白、發涼、立毛肌不能收縮;休剋期過後,皮膚出汗及皮膚溫度均可改善。
4、脊髓炎後遺症怎麼鍛煉好呢
[概述]
脊髓炎是指由病毒、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寄生蟲、原蟲、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質或(和)白質的炎性病變。以下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其臨床特徵。
[是否醫保]
是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
[病因]
與感染因素有關。
[臨床症狀]
疼痛、麻木、乏力、感覺障礙、發熱等。
[危害]
可有不用程度的感覺和運動障礙,嚴重者可出現尿瀦留、癱瘓等。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頸段脊髓炎可短期內死於呼吸循環衰竭。
[並發症]
泌尿系感染、壓瘡、肺部感染等。
[檢查]
體格檢查、血常規、腦脊液檢查、病原學檢查、MRI、CT檢查等。
[診斷]
根據患肢疼痛、麻木、乏力結合腦脊液檢查、MRI、CT可診斷。
[飲食建議]
營養豐富、清淡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
[治療原則]
不同致病菌所致脊髓炎治療的方法不同。抗感染治療、增強免疫力,加強支持治療。
[治癒性]
積極治療可緩解症狀,如無嚴重並發症,多於3~6個月內基本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