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髓炎 > 上行性神經脊髓炎

上行性神經脊髓炎

發布時間:2020-08-10 22:28:16

1、視神經脊髓炎是怎麼造成的?

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視神經與脊髓同時或相繼受累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病變。該病由Devic(1894)首次描述,其臨床特徵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單眼或雙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後數日或數周伴發橫貫性或上升性脊髓炎,後來本病被稱為Devic病或Devic綜合征。資料顯示NMO占所有脫髓鞘病的1%-22%,在西方國家比例偏低,在非高加索人比例偏高。

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尚不清楚。

AQP4是中樞神經系統主要的水通道蛋白,位於星形膠質細胞的足突上,AQP4是NMO-IgG的主要目標,這解釋了NMO的病灶主要位於視神經及脊髓。AQP4抗體通過血腦屏障中可通過的部分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立即遇到星形膠質細胞並導致細胞依賴的細胞毒性反應,星形膠質細胞足突被NMO-IgG和補體降解,繼而活化的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一起產生細胞因子、氧自由基等造成血管和實質損傷,最終導致包括軸索和少突膠質細胞在內的白質和灰質的損傷。

家族性NMO病例少見,在所有確診NMO中少於3%。人白細胞抗原DPB1*0501(亞洲人群)及 DRB1*0301(高加索人群)與NMO易感性相關。說明遺產因素在NMO發病中有一定作用。

2、視神經脊髓炎和脊髓炎有什麼區別?

視神經脊髓炎和脊髓炎都屬脫髓鞘類疾病,視神經脊髓炎多見於免疫性特異性病毒感染繼發視神經功能障礙,它是一脫髓鞘疾病合並腦視中樞腦干周圍神經損傷導致視力障礙而得名。脊髓炎是沒有損害視中樞的。

3、視神經脊髓炎能治好嗎?

視神經脊髓炎它有一個特點,也是緩解復發。主要是侵犯視神經和脊髓,而且有時常合並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普遍認為視神經脊髓炎完全治癒就是說不復發的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小的,但針對於每一次急性發作使用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患者還是逐漸可以恢復的。但是在急性發作治療或者治癒以後,更重要的要放在預防復發的方面,主要是避免發燒、感冒,避免勞累,還要堅持服用免疫抑制劑。而且許多視神經脊髓炎對於激素是比較敏感的,所以有些患者可能要長期的小劑量的服用激素預防復發。

4、視神經脊髓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視神經脊髓炎早期症狀
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視神經和脊髓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疾病,也稱為視神經脊髓病或視神經脊髓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發作,一眼或雙眼失明,前幾周或後幾周出現橫行或上行性脊髓炎。建議你一定要盡快的去正規的三甲醫院進行治療。

5、什麼是視神經脊髓炎?

您好

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主要累及視神經和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臨床以視神經和脊髓同時或相繼受累為主要特徵。

接下來給您介紹一下治療方案

(一)急性期治療
1.糖皮質激素
大劑量甲潑尼龍靜脈滴注,急性期採取大劑量和短療程原則,可加速病情緩解。總原則是大劑量、短療程。
2.大劑量免疫球蛋白(IVlg)
對甲潑尼龍沖擊反應差者可選用,靜脈滴注,一般5天為一療程。
3.血漿交換
大劑量甲潑尼龍治療無效者早期應用血漿交換可能有效。一般建議置換3~5次,每次血漿交換量在2~3L。
4.激素聯合其他免疫抑制劑
激素沖擊治療無效,尤其合並其他自身免疫病可選聯合治療方案,如選擇激素聯合其他免疫制劑治療。
(二)緩解期治療
治療目的是預防復發,對於急性發作後的視神經脊髓炎和視神經脊髓高危綜合征等應早期預防治療。一線葯物包括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及米托蒽醌等。其他如環孢素、米福來特等免疫抑制劑也可試用。

希望對您有幫助 祝您身體健康 望採納

6、視神經脊髓炎會有什麼影響?

危險很大,反復的復發會導致失明,癱瘓嚴重時會繼發多合並症危機生命

7、急性上行性脊髓炎

升行性脊髓炎非常嚴重,是病毒復制不能控制升行損害上端脊髓。嚴重是可發生橫慣性脊髓壞死。急性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腫致神經功能障礙而發生截癱,西醫以激素和蛋白治療可控病繼發嚴得的損害脊髓,但本病的治療恢復應在控病後早期,其神經功能的恢復一是靠自身修復,二是靠葯物支神經的興奮激活,如發病時間過長,脊髓會因缺血過久繼發缺血性軟化萎縮,其病症的恢復就更加困難。
治療方案:中葯營養神經增強改善脊髓微循環的血運使內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繼發性缺血性受累神變性。並採用神經再生之葯興奮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獲得各種神經功能的改善恢復,並需合理的功能鍛煉才能獲得功能重建。容需指導請發發病時和最近的磁共震和腦脊液檢驗單再次聯系。

8、視神經脊髓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視神經與脊髓同時或相繼受累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病變。該病由Devic(1894)首次描述,其臨床特徵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單眼或雙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後數日或數周伴發橫貫性或上升性脊髓炎,後來本病被稱為Devic病或Devic綜合征。資料顯示NMO占所有脫髓鞘病的1%-22%,在西方國家比例偏低,在非高加索人比例偏高。
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尚不清楚。
AQP4是中樞神經系統主要的水通道蛋白,位於星形膠質細胞的足突上,AQP4是NMO-IgG的主要目標,這解釋了NMO的病灶主要位於視神經及脊髓。AQP4抗體通過血腦屏障中可通過的部分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立即遇到星形膠質細胞並導致細胞依賴的細胞毒性反應,星形膠質細胞足突被NMO-IgG和補體降解,繼而活化的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一起產生細胞因子、氧自由基等造成血管和實質損傷,最終導致包括軸索和少突膠質細胞在內的白質和灰質的損傷。
家族性NMO病例少見,在所有確診NMO中少於3%。人白細胞抗原DPB1*0501(亞洲人群)及 DRB1*0301(高加索人群)與NMO易感性相關。說明遺產因素在NMO發病中有一定作用。

病理生理
NMO病變主要累及視神經、視交叉和脊髓(胸段與頸段)。其病理改變與NMO患者的生存期有關。

脊髓病理
(1)大體病理:一般多個脊髓節段受累,通常可從胸髓波及至頸髓或腰髓。早期致死性病例可見脊髓發生腫脹和軟化;生存期較長的患者,脊髓可發生皺縮。
(2)顯微鏡下病理:脊髓腫脹軟化部位鏡下可見病變累及脊髓灰質和白質,壞死組織呈灶狀或融合成片狀,可見小的囊腔形成,軸索和神經細胞丟失,中性粒細胞浸潤,毛細血管增生,可見血管周圍淋巴細胞袖套樣浸潤;其他部位的脊髓可見散在或融合成片的脫髓鞘改變。脊髓皺縮部位可見空腔形成,間質明顯增生,上行及下行神經纖維束Wallerian變性。

視神經病理
視神經炎症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浸潤,及血管炎症。長時間後可見壞死及空洞形成,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神經膠質細胞增生或損失,視神經及視交叉脫髓鞘。逆行性軸索損傷導致視網膜神經纖維層丟失。

其他
部分NMO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如腦干、腦室周圍、半卵圓中心白質等可出現類似經典MS樣的脫髓鞘病灶。

臨床表現
有限流行病學資料顯示,NMO的患病率是0.3-4.4/100,000,年發病率是0.05–0.4/100,000。男女均可發病,單時相 NMO 男女患病比率相等,復發型 NMO 女性發病顯著高於男性 [2] ,女性/男性患病比率約為 9-12:1。平均發病年齡 30-40歲,約 10%的 NMO 患者發病年齡小於 18歲。
NMO 主要有視神經和脊髓兩大組癥候,部分患者合並有腦干損害症狀。大約一半的病人以孤立視神經炎起病,其中20%的病人雙側視神經炎;一半的病人以孤立的脊髓炎起病;10%的病人視神經及脊髓同時受累。

視神經癥候
眼痛、視力下降或失明、視野缺損。可單眼、雙眼間隔或同時發病。

脊髓癥候
以橫慣性脊髓損害較為多見,包括有脊髓相應病變平面以下傳導束型深淺感覺、運動障礙及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神經根性疼痛、痛性痙攣,Lhermitte征,高頸段受累者可出現呼吸肌麻痹癥候。

腦干癥候包括
①頑固性呃逆、惡心、嘔吐等延髓頸髓交界區受累症狀,此表現在NMO 中相對特異,有些病例為唯一首發表現。②間腦病變可出現嗜睡、睏倦、低鈉血症等。

與上行性神經脊髓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