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硬化多長時間能看好?
一但硬化病灶形成,既是正確治療也只能獲得近於正常的恢復(不能完全恢復的原因是病灶消除,神經再生後信號不全)。多發性硬化是脫髓鞘病灶因治療延誤復發並遲發病灶缺血變性纖維化(病灶多了就稱多發性硬化),搶在病灶壞死前都可以治癒,但非激素能愈,激素並不治病,是激發人體最佳抗病替能的葯物,經它治療淹蓋病情,病毒替伏,大量的激素使用會導致免疫更為低下,加之本身的神經功能不全偶遇病毒或炎症病情就會復發再度的嚴重損傷脊髓,若失治或延誤治療則會繼發更嚴重的多發性硬化灶,反復的復發病毒會侵襲整個腦部和脊髓導致痙攣性癱瘓並危機生命.早期的治療多以激素及蛋白療法治療,但療效難以控固,由於長期的治療缺乏致病情有時繼發軸索損害,從而復發使神經功能症狀進一步加重.病情繼發加重後恢復更為困難。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治療除正常的激素治療在減激素的同時可逐步用中葯替代天然激素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復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並配伍神經再生丹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才能再生修復病灶恢復神經,並使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不再復發達獲得各種功能早日康復,。需幫助發來發病時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病歷,病史為你指導。
2、天壇醫院王佣軍知道視神經脊髓炎普疾病譜系疾病視神經脊髓炎普疾病譜系疾病可左手不能動可以治嗎
如果是遲發性神經損害,受累神經根性壞死了,神仙下凡也沒有辦法的。積極治療搶在受累神經缺血壞死前方為上策。
3、AQP-4-ab呈陽性是什麼意思
NMO-IgG即AQP-4-ab(水通道蛋白4抗體)陽性,支持視神經脊髓炎的診斷。
4、請問有什麼神經內科或者神經內科的疾病會使人的視力逐漸模糊,然後逐漸無法行走……然後最後做手術時做的
肝開竅於目,
肝血不足,則目睛不明,視物不清。
肝有病傳脾胃,脾主肌肉。
這種病多為心肝脾三臟虧虛,是虛證,不是實證,做什麼手術都沒有用的。
5、脫髓鞘性腦干炎
疾病概述
經典NMO的概念是指雙側視神經炎和嚴重橫貫性脊髓炎同時或短期內相繼發生的一種單相病程疾病。20世紀末,Wingerchuk等回顧總結了71例NMO患者臨床資料,拓展了NMO定義范疇,主要觀點包括:視神經炎和脊髓炎兩者可同時出現、很短時間內相繼出現或相隔較長時間(數月或數年)出現;視神經炎可為雙眼受累,也可單眼受累;有些患者病情反復發作稱為復發型NMO。故NMO可為單相病程,亦可呈緩解復發的多相病程。80%~90%的NMO病例為反復視神經炎和脊髓炎發作的復發型NMO。部分患者脊髓炎出現前視神經炎可反復多次發作,反之亦然。反復發作的脊髓炎或視神經炎被稱為復發性脊髓炎或復發性視神經炎。
流行病學
NMO的確切發病率和患病率均不清楚,原因之一是缺乏統一公認的診斷標准,易與MS混淆。在西方白種人中NMO佔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比例不足1%。而在非白種人群,NMO明顯多見,如日本NMO佔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比例是20%~30%,香港36%,新加坡48%,印度10%~20%。NMO平均發病年齡39歲,不同人種女性患病均明顯多於男性,女性患者占所有病例數90%。
病理
相對於典型MS最容易侵犯腦室周圍白質、小腦和腦干,NMO常選擇性地累及視神經和脊髓。NMO脊髓病變具有不同於MS的特徵,為多個脊髓節段的廣泛脫髓鞘,伴同時累及灰白質的空腔形成、壞死和急性軸突病變,病灶中有顯著嗜酸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圍繞透明樣變血管周圍,有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和補體活化產物的沉積,呈特徵性的框邊樣(rim)和玫瑰花形(rosette),提示體液免疫機制參與了NMO發病過程。
臨床表現
好發於青年,男女均可發病。急性或亞急性發病,病情進展迅速,可有緩解-復發。急性嚴重的橫貫性脊髓炎和雙側同時或相繼出現的球後視神經炎是本病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可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導致截癱和失明。
症狀體征
1、發病年齡5-60歲,21-41歲最多,也有許多兒童患者,男女均可發病。急性橫貫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雙側同時或相繼發生的視神經炎是本病特徵性表現,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導致截癱和失明,病情進展迅速,可有緩解-復發。
2、視神經炎急性起病者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單眼視力部分或全部喪失,某些患者在視力喪失前一兩天出現眶內疼痛,眼球運動或按壓時明顯,眼底可見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後視神經炎。亞急性起病者1-2個月內症狀達到高峰。少數呈慢性起病,視力喪失在數月內穩步進展,進行性加重。
3、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脊髓急性進行性炎症性脫髓鞘病變,已證實多數為MS表現,呈單相型或慢性多項復發型。臨床常見播散性脊髓炎,體征呈不對成和不完全性,表現快速(數小時或數日)進展的輕癱瘓、雙側Babinski征、軀干感覺障礙平面和括約肌功能障礙等。急性脊髓炎伴Lhermitte征、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和神經根痛可見約於約1/3的復發型患者,但單相病程患者通常很少發生。
4、多數NMO患者為單相病程,70%的病例數日內出現截癱,約半數患者受累眼發生全盲。少數患者為復發型病程,其中約1/3發生截癱,約1/4視力受累,臨床事件間隔時間為數月至半年,以後的3年內可多次復發孤立的ON和脊髓炎。
此外,單病程NMO和復發型NMO臨床特徵也存在一些差別。Wingerchuk等報道,單病程NMO平均發病年齡29歲(1~54歲),復發型NMO 39歲(6~72歲)。復發型NMO女性比例更高,達80%以上。首次臨床事件發展成為雙側視神經炎和脊髓炎(NMO經典定義)的平均時間,單病程NMO是5天(0~151天),復發型NMO是166天(2~730天)。單病程NMO臨床事件表現更為嚴重,54%的受累眼睛經歷過視力完全喪失,而復發型NMO中只有28%,單病程NMO中70%的患者出現過截癱,復發型NMO中僅有31%。雖然單病程NMO臨床事件比復發型NMO嚴重,但絕大多數單病程NMO因為以後不會復發,並長期保持穩定,沒有累積損傷,疾病恢復和神經功能保持會更好,5年生存率90%,往往死於其它病因。復發型NMO的復發頻率個體之間差異很大,有可能幾次發作在數月內出現,也可能緩解期超過10年。55%的患者1年以內出現視神經炎或脊髓炎復發,這一比例3年內增加至78%,5年內達90%。雖然首次視神經炎和脊髓炎事件後功能恢復比單病程NMO更好,但反復發作的累積效應使得復發型NMO的神經功能殘疾反而更為嚴重。病程5年的患者,超過半數有單眼盲或沒有輔助不能行走,5年生存率68%。嚴重頸脊髓炎導致呼吸衰竭在復發型NMO更常見,幾乎1/3的患者會出現,也是此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輔助檢查
血清與腦脊液:大約85%的MS患者腦脊液中可檢測到寡克隆帶,而在NMO患者中出現率僅15-35%。IgG合成指數NMO也同樣明顯低於MS。NMO急性期腦脊液白細胞數可超過50/mm3, 可有中性粒細胞,這種腦脊液改變在典型MS非常少見。近年來,免疫學研究又發現新證據顯示NMO與MS兩者之間明顯不同。
近年有關NMO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發現當屬Lennon等報道的NMO-IgG。作為NMO特異性的生物學標志物,該抗體診斷北美NMO的敏感性是73%,特異性是91%,診斷日本OSMS的敏感性是58%,特異性100%。NMO-IgG的靶抗原是水通道蛋白-4(AQP4)。AQP4是位於星型膠質細胞質膜上的一種整合蛋白,集中分布於血腦屏障星型膠質細胞足突部位,是目前第一個被發現的與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有關的自身抗原。它在視神經和脊髓中含量豐富,整個腦中也有分布。AQP4是中樞神經系統含量最豐富的水通道蛋白,在維持腦內水平衡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與水中毒或局灶腦缺血後腦水腫形成有關。Pittock等發現部分NMO患者腦部MRI異常信號主要位於下丘腦,偶爾也會延伸至圍繞三、四腦室旁的腦組織,而這些部位也正是AQP4富含區域。
脊髓核磁共振:NMO脊髓炎急性發作脊髓MRI會出現明顯異常。最顯著的特徵是大多數病灶超過3個椎體長度,呈長T1和長T2信號改變,增強可見斑片狀強化,病變主要位於脊髓中央,受累節段可見脊髓腫脹。隨著時間推移,脊髓腫脹和強化變為持續髓內T2異常信號和/或脊髓萎縮。而典型MS病灶一般不超過1~2個椎體長度,軸位上顯示病灶局限,位於脊髓髓內偏外側。NMO視神經炎急性發作時,頭顱MRI可有受累視神經或視交叉腫脹和/或強化。
視覺誘發電位:多出現波形正常,時程明顯延長。
NMO疾病譜
由於NMO-IgG診斷NMO具有高度特異性,Wingerchuk等已將其納入2006年修訂的NMO診斷標准中(作為3項支持診斷標准中的1項),該診斷標准在有視神經和脊髓受累表現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中診斷出NMO的敏感性是99%,特異性90%。不僅如此,Wingerchuk等近期還提出了NMO疾病譜(NMO spectrum disorders)的概念,該疾病譜涵蓋:1)NMO(2006年定義);2)NMO限定形式(limited forms of neuromyelitis optica):a 原發性單次發作或復發性縱向延伸性脊髓炎(脊髓MRI病灶長度≥3個椎體) b 復發性或雙側同時發生的視神經炎;3)亞洲視神經脊髓型多發性硬化;4)伴有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視神經炎或縱向延伸性脊髓炎;5)伴有NMO特徵性腦部病灶(下丘腦、胼胝體、腦室旁或腦干)的視神經炎或脊髓炎。
診斷及鑒別診斷
1、診斷
採用Wingerchuk等制定的NMO診斷標准(2006年修訂版本)。
2、鑒別診斷
(1)早期眼症狀易與單純球後視神經炎混淆,ON多損害單眼,本病常兩眼先後受累,並有脊髓病損或明顯緩解-復發。
(2)MS可表現NMO的臨床模式,CSF及MRI檢查頗具鑒別意義。NMO的CSF-MNC>50×106/L或嗜中性粒細胞增多較常見,MS罕見;90%以上的MS可見寡克隆地,NMO不常見。頭部MRI在NMO初期正常,復發-緩解型MS常有典型病灶;NMO脊髓縱向融合病變超過3個脊椎節段,常見脊髓腫脹和釓強化,MS脊髓病變極少超過1個脊椎節段
(3)亞急性脊髓視神經病多見於小兒,先有腹痛、腹瀉等症狀,以對稱性感覺異常為主,多無癱瘓,無復發,CSF無明顯改變。
NMO的臨床表現較MS嚴重,NMO多因一連串發作而加劇。復發型NMO預後差,得數患者呈階梯式進展,發生全盲或截癱等嚴重殘疾,1/3的患者死於呼吸衰竭,這在MS均不常見。
治療方案
1 甲基潑尼松龍大劑量沖擊療法可加速ON等發作性症狀恢復,終止或縮短NMO惡化。500-1000mg/d,靜脈滴注,連用3-5日;之後用大劑量潑尼鬆口服。應注意單獨口服潑尼松可能增加ON新的發作風險。
2 也可適當選用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免疫抑制劑。恢復期應加強功能鍛煉及理療。 雖然沒有大樣本臨床對照試驗證實有效,免疫抑制劑和血漿置換被建議用於NMO治療。
3 MS的一線用葯是免疫調節葯物β-干擾素和可舒松(glatiramer acetate)。而NMO是否也有類似療效需要深入研究。預後也不同於MS,早期報道NMO的5年生存率僅68%,死因主要是嚴重脊髓病變致呼吸衰竭。近年來,隨著診斷和治療水平提高,NMO預後已有改觀,然而,每年約2次的平均復發率仍使得NMO比MS更早致殘。
預防常識
對視神經脊髓炎患者要採用樂觀態度向病人說明本病的性質和前景,增強與疾病做斗爭的勇氣,如何適應已經和可能造成的病殘。指導他們如何進行患肢功能鍛煉。叮囑患者定期進行復查,避免勞累,防止感染。了解病情有無發展。經醫院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少數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殘障。
參考資料: http://ke.baidu.com/view/812404.htm
6、視神經脊髓炎疾病譜復犮率是多少
視神經脊髓炎是脫髓鞘疾病的一種。復發的原因是初發病灶不能再生抄修復使體內產生病毒抗體而在偶遇病毒,炎症,和缺血狀態侵犯下而復發。不能正確治療使病灶再生修復,復發率害百分之八九十以上,且反復復發和遲發多神經損害或整個中樞損害,最後的結局襲是失明,痙攣性癱瘓。嚴生時在癱瘓後會繼發多合並症,患者最後多在極度痛苦下痙攣抽搐室息死亡。
沒有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的治療方案:治療除正常的激素治療外可逐步的用天然激素替代.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zd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同時興奮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細胞使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不再復發達到受損脊髓及視神經修復再生獲得最佳恢復,。如幫助請發來發病時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7、視神經脊髓炎這種病後期治療採取些什麼措施?
視神經脊髓炎
疾病分類
神經內科
疾病概述
視神經脊髓炎,又稱Devic病或Devic綜合症,是視神經和脊髓同時或相繼受累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病變。其臨床特徵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單眼或雙眼失明,其前或其後數周伴發橫貫性或上升性脊髓炎。
臨床表現
好發於青年,男女均可發病。急性或亞急性發病,病情進展迅速,可有緩解-復發。急性嚴重的橫貫性脊髓炎和雙側同時或相繼出現的球後視神經炎是本病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可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導致截癱和失明。
1、視神經受損症狀:單眼視力部分或全部喪失;一些患者在視力喪失前一兩天感覺眼眶疼痛,眼球運動或按壓時疼痛明顯;眼底改變為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後視神經炎。
2、脊髓受損症狀:脊髓受累以胸段和頸段多見,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橫貫性脊髓損害或上升樣脊髓炎樣表現。
輔助檢查:腦脊液、視覺誘發電位、體感誘發電位、脊髓核磁共振。
治療:甲基強的松龍大劑量沖擊療法,繼以強的鬆口服等對終止或縮短病程,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也可適當選用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免疫抑制劑。恢復期應加強功能鍛煉及理療。
疾病描述
視神經脊髓炎是視神經與脊髓同時或相繼受累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病變。Devic(1894)復習了16例病例和他本人見到的1例死亡病例,描述NMO的臨床特徵為急性或洲急性起病的單眼或雙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後數日或數周伴橫貫性或上升性脊髓炎,後來本病被稱為Devic病或Devic綜合征。
症狀體征
1、發病年齡5-60歲,21-41歲最多,也有許多兒童患者,男女均可發病。急性橫貫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雙側同時或相繼發生的視神經炎是本病特徵性表現,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導致截癱和失明,病情進展迅速,可有緩解-復發。
2、視神經炎急性起病者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單眼視力部分或全部喪失,某些患者在視力喪失前一兩天出現眶內疼痛,眼球運動或按壓時明顯,眼底可見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後視神經炎。亞急性起病者1-2個月內症狀達到高峰。少數呈慢性起病,視力喪失在數月內穩步進展,進行性加重。
3、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脊髓急性進行性炎症性脫髓鞘病變,已證實多數為MS表現,呈單相型或慢性多項復發型。臨床常見播散性脊髓炎,體征呈不對成和不完全性,表現快速(數小時或數日)進展的輕癱瘓、雙側Babinski征、軀干感覺障礙平面和括約肌功能障礙等。急性脊髓炎伴Lhermitte征、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和神經根痛可見約於約1/3的復發型患者,但單相病程患者通常很少發生。
4、多數NMO患者為單相病程,70%的病例數日內出現截癱,約半數患者受累眼發生全盲。少數患者為復發型病程,其中約1/3發生截癱,約1/4視力受累,臨床事件間隔時間為數月至半年,以後的3年內可多次復發孤立的ON和脊髓炎。
疾病病因
NMO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長期以來認為NMO是MS的一種臨床亞型,白種人具有MS的種族易感性,以腦干病損為主;非白種人則對NMO具有易感性,以視神經和脊髓損害最常見。這可能與遺傳素質及種族差異有關。NMO是一種嚴重的單相病程疾病,但許多病例呈復發病程。急性MS偶可表現視神經與脊髓共同受累,約25%的MS患者以突發球後視神經炎為初始症狀,NMO與MS關系有待闡明。Wingerchuk等(1999)描述了71例NMO患者的疾病譜、臨床索引事件(即視神經炎和脊髓炎)特點、CSF和血清學、MRI特徵和長期病程評估,發現NMO的臨床經過、腦脊液及神經影像學特點均與MS不同。
病理生理
NMO的病理改變是脫髓鞘、硬化斑及壞死,伴血管周圍炎性細胞侵潤。與經典的MS不同,病變主要累及視神經、視交叉和脊髓(胸段與頸段),破壞性病變明顯,脊髓壞死並最終形成空洞,膠質細胞增生不顯著。壞死可能反映炎症過程嚴重性,並非疾病的本質。
診斷檢查
(一)輔助檢查
1、CSF—MNC增多較MS顯著,73%的單向病程和82%的復發型患者MNC>5%×106/L,約1/3的單相及復發型患者MNC>50×106/L,CSF蛋白增高在復發型交較單相病程明顯。
2、脊髓MRI檢查顯示,88%的復發型脊髓縱向融合病變超過3個脊柱階節段,通常為6-10個節段,脊髓腫脹和釓增強較常見。
(二)診斷及鑒別診斷
1、診斷
根據患者出現急性橫貫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雙側同時或相繼發生的視神經炎的臨床表現,結合MRI顯示視神經和脊髓病灶,視覺誘發電位異常,CSF-IgG指數增高和出現寡克隆帶等可做出臨床診斷。
2、鑒別診斷
(1)早期眼症狀易與單純球後視神經炎混淆,ON多損害單眼,本病常兩眼先後受累,並有脊髓病損或明顯緩解-復發。
(2)MS可表現NMO的臨床模式,CSF及MRI檢查頗具鑒別意義。NMO的CSF-MNC>50×106/L或嗜中性粒細胞增多較常見,MS罕見;90%以上的MS可見寡克隆地,NMO不常見。頭部MRI在NMO初期正常,復發-緩解型MS常有典型病灶;NMO脊髓縱向融合病變超過3個脊椎節段,常見脊髓腫脹和釓強化,MS脊髓病變極少超過1個脊椎節段
(3)亞急性脊髓視神經病多見於小兒,先有腹痛、腹瀉等症狀,以對稱性感覺異常為主,多無癱瘓,無復發,CSF無明顯改變。
NMO的臨床表現較MS嚴重,NMO多因一連串發作而加劇。復發型NMO預後差,得數患者呈階梯式進展,發生全盲或截癱等嚴重殘疾,1/3的患者死於呼吸衰竭,這在MS均不常見。
治療方案
1、甲基潑尼松龍大劑量沖擊療法可加速ON等發作性症狀恢復,終止或縮短NMO惡化。500-1000mg/d,靜脈滴注,連用3-5日;之後用大劑量潑尼鬆口服。應注意單獨口服潑尼松可能增加ON新的發作風險。
2、臨床試驗表明,約半數皮質類固醇治療無效的病人經血漿置換可以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