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染性腦脊髓炎有什麼流行特點?
禽傳染性腦脊髓炎,俗稱流行性震顫,是一種侵害幼雞的病毒性傳染病,以共濟失調和頭頸部震顫為特徵。
該病可自然感染雞、雉、鵪鶉和火雞,各種日齡均可感染,但一般只在雛禽才有明顯的症狀。該病有很強的傳染性,雞只感染後通過糞便向外排毒時間約5~10天,加之該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使傳染保持很長時間。墊料等污染物是同欄雞與雞之間、雞欄與雞欄之間、雞舍與雞舍之間傳播的主要傳染源,也可把感染引入有易感雞群的其他雞場。有資料認為,產蛋母雞感染後20天內所產的種蛋內均帶有病毒,一些孵出的雛雞將在1~20天內陸續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
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日齡不同的多批次種雞共存的雞場,孵出的雛雞一般不易發生本病。
2、怎樣防治傳染性腦脊髓炎?
發病雞無有效的治療辦法,多撲殺發病雞群並作無害化處理。
種雞在生長期接種疫苗,能保證在性成熟後不被感染,可防止病毒經蛋源傳遞,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可防止2~3周齡內雛雞不受傳染性腦脊髓炎病毒的侵害,也可防止蛋雞群一過性的產蛋下降。8周齡後到產蛋前4周均可注苗。活毒疫苗可通過飲水、滴鼻、點眼和噴霧免疫。滅活苗可用於產蛋雞,一般在開產前1個月肌肉注射。在該病疫區,最好在10~12周齡經飲水或滴眼接種1次弱毒疫苗,開產前1月接種1次油乳劑滅活苗。
3、中國一年有多少例播散性腦脊髓炎
中國太大無法統計,播散性腦脊髓炎屬脫髓鞘疾病,主要是損害腦白質和脊髓白質導致植物神經嚴重的損害。磁共震對本病的診斷多不明顯,症狀有時和格林巴利有些相似,若治療延誤會發生永久性的神經支配區功能障礙,而且復發和遲發神經再度受損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嚴重時可遲發缺血性腦萎縮或更嚴重的病症。治療中西復合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調節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同時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細胞使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不再復發達到受損神經再生修復以獲得運動,二便等最佳恢復.如幫助發來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4、腦脊髓炎是什麼病?
脊髓炎是指由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質或白質的炎性病變。臨床主要表現為雙側或單側下肢發麻,沒有知覺身體沒啥力,出現相應部位的疼痛,可有運動障礙和感覺缺失,甚至出現尿瀦留,癱瘓等表現,可伴有發熱等全副身軀的症狀。治療主.要是合理抗感染以及增強免疫力,加強營養支持治療。
5、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是什麼病?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又稱感染後腦脊髓炎、預防接種後腦脊髓炎,系指繼發於麻診、風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預防接種後,因免疫機能障礙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脫髓鞘疾病。
病因病理:用動物的腦組織勻漿與佐劑給動物注射後,動物的腦和脊髓內小靜脈的周圍出現神經脫髓鞘及炎性損害,稱為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的病理改變與之相似,因而一般認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主要的病理改變為大腦、腦干、小腦、脊髓有播散性的脫髓鞘改變,腦室周圍的白質、顳葉、視神經較著,脫髓鞘改變往往以小靜脈為中心,小靜脈有炎性細胞浸潤,其外層有以單個核細胞為主的圍管性浸潤,即血管袖套,靜脈周圍白質髓鞘脫失,並有散在膠質細胞增生。
臨床表現:可分為預防接種後腦脊髓炎及感染後腦脊髓炎兩型。一、預防接種後腦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腦疫苗後均可發生,其中以接種狂犬疫苗後的發生率最高。近來,由於改進了疫苗的制備技術,本病已較少見。首次接種較再次接種的發生率明顯為高,一般於接種後2~15天多見。急性起病,突然出現發熱、劇烈頭痛或脊神經根放射性疼痛、嘔吐、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陽性等症狀,繼之迅速出現四肢癱瘓或偏癱、錐體束征陽性、膀胱及直腸括約肌障礙,還可伴有瞳孔改變、眼球震顫、眼外肌麻痹、言語障礙等。死亡率較高,存活者中多數遺留不同程度的殘障,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復。
6、腦脊髓炎的危險期是多長
看神經損害的程度而定。治療不當繼續損害會導致腦死亡而發生植物人,痙攣性癱瘓危機生命。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正常的激素治療等病情控制後可在激素降減的同時用天然激素替代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中西醫結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同時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使體體產生病毒抗體不再復發本病,達到病灶的再生修復獲得近於正常功能的恢復,。保建方面需要一完整的治療方案,需幫助請發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7、腦脊髓炎能治癒嗎?
腦脊髓炎能治好,腦脊髓炎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一旦感染可能會損傷腦部神經和脊髓。得了腦脊髓炎,醫生會要求患者做一系列檢查,比如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頭部核磁共振檢查等,確定病因然後再針對性治療。
8、腦脊髓炎怎麼恢復?
腦脊髓炎可用腦復康、胞二磷膽鹼和維生素B類葯物促進恢復。
治療
1、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給予大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可抑制疾病的發展,改善神經症狀。大多數兒童患者使用甲潑尼龍10~30rag/(kg·d),最大劑量lg/d;或地塞米松lmg/kg,3天後改為口服類固醇逐漸減量。療程4~12周或依病情達6個月。靜脈滴注免疫球蛋白常用於皮質類固醇沖擊治療失敗或重症患兒。
2、急性壞死性出血性腦脊髓炎
本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認為系免疫介導的疾病,應積極進行免疫治療。近年來經過大劑量激素、減壓、低溫、血漿置換或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抑制劑等積極的綜合治療,有少數患者治療成功,大多數患者不能完全康復。
(8)腦脊髓炎疫情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應該選用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還有容易消化的食物,一定要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或者是適當的烹調盡可能的提高患者的食慾,但是要以患者的健康為主,一定要使患者能夠從食物裡面攝取足夠多的營養。
2、腦脊髓炎的患者應該要聽從醫生的囑咐來進食,飲食要以稀軟或者是流食開始,吃了這些食物之後,適當的增加其他飲食,注意一定不要吃太多油膩的食物,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質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等食物。
9、雞傳染性腦脊髓炎是一種什麼病?
本病是一種以侵害雛雞為主的病毒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徵是病雛運動失調和震顫(特別是頭、頸部),故最早稱本病為「流行性震顫」。
病原體是屬於RNA病毒科腸病毒屬的禽傳染性腦脊髓炎病毒,其對氯仿、乙醚、酸、胰蛋白酶等均有抵抗力,對冰凍和乾燥的抵抗力較強,病毒在糞便中能存活4周以上。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雞、火雞、野雞和鵪鶉等。一旦發病,病毒在環境中很難消除。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感染3周齡以內的幼雞。本病的傳播性極高,可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病雞和帶毒雞通過糞便大量向外排毒,水平傳播主要通過消化道侵入易感雞,使之感染發病;直至感染後3~4周內所產的蛋均帶毒,入孵則有死胚和帶毒雛。有的雛雞在出殼不久即出現臨床症狀。一般的雛雞發病為10%~20%,最高達60%以上,死亡率平均為10%左右,有的可超過50%。成雞感染一般不表現症狀,僅為短時間(2周左右)的減蛋,而後恢復正常。耐過的成雞可產生長期的免疫力,且可經種蛋傳遞給雛雞,雛雞的母源抗體可維持6周左右,這種雛雞在易感期內獲得一定的保護力。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發生於冬春季。
(2)臨床症狀
病的潛伏期在接觸感染的雞最少為11天,經胚胎傳遞的雞為1~7天。被感染的胚雖不會馬上死亡,但生長緩慢、胚胎麻痹,肌肉萎縮無力,80%的胚不能啄破卵殼而死亡。自然暴發多見於1~2周齡的雛雞。病初表現精神不振,爾後發生漸進性運動失調,嚴重的病雞不能起立或站立,有的不願行動或以飛節著地行走;頭頸呈陣發性震顫,有的還出現晶狀體渾濁或瞳孔反射消失;病雛始終有食慾,但因不能行走與站立,飲食不便,往往被踩死或衰竭死亡,病程一般5~7天,若精心護理病程可延長,促使部分雞康復。成雞感染後僅見到1~2周減蛋,常不為人注意。
(3)剖檢變化
病理剖檢沒有特徵性變化,肉眼病變只有腺胃的肌肉層有一種白色小病灶,成年雞看不到任何損害。有的病例可見到神經組織腫脹和變性。
(4)實驗室診斷
根據疾病僅發生於3周齡以下雛雞,無明顯肉眼病變而震顫和運動失調為主要症狀,以及葯物防治無效等,可以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須進行實驗室試驗。
①瓊擴試驗
用禽腦脊髓炎抗原測定發病中後期雞血清中抗體,若抗原與血清孔間出現清晰可見的沉澱線(有時血清效價較高),可判為陽性。
②雛雞接種試驗
取被檢病雞的腦製成懸液,加雙抗處理後接種健康易感雛雞腦內,若在10天後出現與病雞相同症狀,可做出診斷。
③雞胚接種
將病雛腦製成懸液,加雙抗處理,接種5~7日齡易感雞胚(應無本病病原)卵黃囊,繼續孵化出雛,該試驗雛如在10日齡內出現腦脊髓炎症狀,即可做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