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純中葯是不是可以治癒脊髓炎?
脊髓炎初期以邪實為主,治療宜以祛邪為要,治當解表清熱,疏風利濕。後期邪毒漸去,但正氣已傷,治療則以扶正補虛為主,宜益氣健脾,滋補肝腎,佐以活血通絡。給予富含熱量和維生素的飲食。或給予輔酶A、腺苷、胞二磷膽鹼等葯物,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2、中葯調理脊髓炎主要是從哪方面?
中醫的治療主要是起到一個活血化瘀的調理作用的,可以掛中醫科,面診醫生通版過號脈看舌苔,臨床查權體以後開中葯處方進行葯物調理,這樣相對更為針對性一些,盡可能不要使用盲目的使用一些網上處方來進行服用,以免導致不良的影響的。
3、脊髓炎吃什麼中葯好
脊髓炎,常引起四肢的麻木和運動等功能障礙。有些還會有疼痛等。
指導意見:這個葯方一般是用通絡活血,行氣止痛的葯物,像大小活絡丹,補陽還五湯,托里消毒散等,。
4、治脊髓炎中葯有哪些特效葯
脊髓炎的種類很多,病理不同,治療也不同。延誤治療受累脊髓萎縮壞死永無恢復之望,還會導致痙攣性截癱。且治療時間非常有限。千萬不可心存僥幸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腫而致脊髓脫髓鞘並神經功能障礙而發生截癱或不全截癱,西醫以激素和蛋白治療可控病情繼發嚴重的脊髓損害但不能恢復神經,其神經功能的恢復一是靠自身修復,二是靠葯物對神經的營養和興奮激活,如發病時間過長,脊髓會因缺血過久繼發缺血性軟化萎縮,其病症的恢復就更加困難,且會導致永久性的痙攣性截癱。
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查明病因對症診治消除病源、中葯營養神經增強改善脊髓微循環的血運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繼發性缺血性受累神變性。同時配伍脊髓神經再生劑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細胞才能獲得運動,二便等各種功能的最佳恢復,並需合理的功能鍛煉以助各種功能恢復改善。需指導請發來發病時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
5、脊髓炎中醫應該如何治療?
中醫來認為腎主骨生髓自如果出現了脊髓炎,可以使用一些補腎的葯物來進行調理,也可以從中葯食材上來進行調理例如可以多吃一些鹿茸、骨碎補、淫羊藿、續斷。這些補腎的中葯都能夠強筋健骨對於治療脊髓炎性的疾病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平時也要鍛煉身體。
6、中葯治療脊髓炎怎麼樣?
脊髓炎系指脊髓實質的非化膿性炎症。臨床以急性發作的脊髓橫貫性損害為主。本病由外感時邪所致,又以感受溫熱邪毒為主。一般用清熱解毒的中葯來調理。
7、中醫怎麼看脊髓炎?
脊髓炎是指感染或毒素侵入幾歲所致的疾病,通常多發生於青壯年人群中,沒有性別差異,散在發病,起病較急。在臨床上脊髓炎的症狀有很多,主要是以感覺的缺失、直腸功能發生障礙和肢體癱瘓為主,此時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中醫認為,本病初期以邪實為主,治療宜以祛邪為要,治當解表清熱,疏風利濕。後期邪毒漸去,但正氣已傷,治療則以扶正補虛為主,宜益氣健脾,滋補肝腎,佐以活血通絡。
脊髓炎最佳預防方法1、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故無有效的預防脊髓病變的措施,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創傷防治本病的關鍵。對於手術治療的患者應積極預防並發症的發生,還需注意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可從被動鍛煉開始逐步用主動鍛煉代替促使肢體保持最佳狀況,提高康復後的生活質量。
2、在脊髓炎的早期,病人應堅持工作,進行簡單鍛煉。但盡量避免過於激烈的活動、高強度的鍛煉以及過於積極的物理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3、若延髓肌受累,吞咽稍困難的患者,注意飲食,多吃些半固體食物,以免嗆咳。
4、注意口腔衛生,防止食物殘渣留存。
5、平時注意調暢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6、注意營養,脊髓病變的患者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保證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7、勞逸結合。忌強行進行功能鍛煉,因為強行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8、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8、中醫真的能治好脊髓炎嗎
正確及早的治療最好只能恢復近於正常,因為再生修復的神經信號不全。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腫而致脊髓脫髓鞘並神經功能障礙而發生截癱或不全截癱,西醫以激素和蛋白治療可控病情繼發嚴重的脊髓損害但不能恢復神經,其神經功能的恢復一是靠自身修復,二是靠葯物對神經的營養和興奮激活,如發病時間過長,脊髓會因缺血過久繼發缺血性軟化萎縮,其病症的恢復就更加困難,且會導致永久性的痙攣性截癱。
沒提供資料只能為你提供理論性治療方案:中葯營養神經增強改善脊髓微循環的血運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繼發性缺血性受累神變性。同時配伍神經再生丹興奮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經細胞才能獲得運動,二便等各種功能的最佳恢復,並需合理的功能鍛煉以助各種功能恢復改善。需指導請發來發病時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
9、脊髓炎的中葯方子?
(1)肺熱陰傷
治法: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處方:沙參10克,麥冬10克,玉竹8克,桑葉8克,杏仁10克,當歸8克,生地15克,黃芪10克,淮山葯8克,茯苓10克,澤瀉15克,甘草6克。
加減:高熱口褐加銀花、連翹;熱蒸氣分加石膏、知每;咽干疼痛加天花粉、蘆根、桔梗;咳嗆少疾加染白皮呵瓜萎、川貝;腰部疼痛加鬱金、川斷;大便秘結加黑芝麻、火麻仁。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清燥救肺湯、大秦艽湯,
(2)濕熱浸淫,
治法:清化濕熱,通利經脈。
處方:黃柏10克,蒼術8克,苡仁12克,牛膝10克,桑枝10克,萆解15克,蠶砂6克,茯苓12克,秦艽10克,虎杖15克,威靈仙10克。
加減:下肢浮腫加防己、木瓜;小便不利加澤瀉、車前子; 胸脘痞悶加瓜萎、鬱金、枳殼;肢麻不遂加川芎、威靈仙;舌紫脈澀加赤芍、桃仁;時值夏暑加蓄香、佩蘭。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