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2、寧波頸椎病的放血療法
頸椎病是由於長期脖頸勞損導致的慢性病,放血法是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法,不建議患者去嘗試。頸椎是脊椎中活動最多部位,同時也是神經中樞中最重要的部位,最重要的是它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如果頸椎一旦發生嚴重故障,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建議平時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尤其要經常活動全身筋骨,避免保持同一姿勢工作時間太長而導致病情嚴重。
3、為什麼頸椎病拔罐放了血之後就感到舒服?有什麼危害嗎?
你好,或者局部有氣血不通的症狀的話,運用放血拔罐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本身有氣血虧虛的存在,那麼就不適合用這個方法了。此外,在進行這個放血拔罐治療的時候,要注意無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4、針灸治療頸椎病引起手臂酸疼麻還在肩疼部位放血有用嗎
就是把血液放完了也不會有作用。因為手臂酸疼麻是頸椎錯位造成的症狀。放血不會使錯位的頸椎6復位原來的位置。
5、在舌頭上放血能治療說話不清的腦梗後遺症嗎
治療腦梗首先要治療頸椎病。頸椎病是造成腦梗的首要因素之一。錯位的頸椎擠壓血管使腦供血不足或者嚴重不足,血液中的膽固醇等等物質就會沉澱造成血管不通形成血栓,出現腦梗。同時錯位的頸椎骨擠壓了神經就會出現頭痛症狀。這就是為什麼腦梗患者既頭痛又頭暈的原因。而80%的腦梗患者都是患有頸椎病的人,但是卻意識不到頸椎病對造成腦梗嚴重危害。而且包括有很多醫生也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解除錯位的頸椎骨對頸動脈血管和神經的擠壓,血液流通正常了就不會頭暈了,神經不受到擠壓了也就不會頭痛了。現在醫生光是在腦梗上下功夫使用融化血栓的葯物,而認識不到頸椎病對是造成腦梗的直接原因,最後就會是不斷的融化血栓而不停頓製造成血栓。
6、頸椎放血治療後為什麼會加重
因為那不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頭疼頭暈脖子疼 是因為你的頸椎2錯位造成症狀。治療很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7、我得了頸椎病手麻是怎麼回事需要手指放血嗎
中醫脊椎病專家刁文鯧:手指麻木通治方拇指、食指痛麻多是C5-C6椎間關節錯位所致。我們認為,C5-C6發出的神經相當於中醫里的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肺經是通到拇指的,而大腸經是通到食指的。因此,出現了拇指、食指痛麻,我們可以點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點揉哪個穴位好呢?肺經上可點尺澤穴,大腸經上可點曲池穴,並配C5-C6處的夾脊穴。尺澤穴位於手臂肘部,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肌腱橈側凹陷處。
中指、無名指、小指麻痛多是C6-T1椎間關節錯位所致。我們認為,C6-C7發出的神經相當於中醫里的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C7-T1發出的神經相當於中醫里的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因此,出現了中指、無名指、小指麻痛,我們可以取這幾條經上的穴位來治。我們可點揉天井穴和小海穴,並配C6-C7處的夾脊穴。天井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在臂外側,屈肘時,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小海穴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在肘內側,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凹陷處,屈肘可取穴。
五十肩、網球肘、腕腱鞘囊腫及手指麻木是因為C5-T1椎間關節錯位所致,最常出現的症狀是肩痛、肩胛活動受限、手指麻木。具體表現為單肩或雙肩活動受限、卧床時劇痛,上臂放射痛,如刀割樣或撕裂樣痛;時有肘痛,腕部腱鞘腫脹;時有全手麻,拇指、食指麻,中指、無名指、小指麻,也有僅無名指、小指麻者。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只要找到錯位的頸椎,並進行正脊復位就可解決了。
我們接診過一位韓姓患者,男, 48歲。半年以來,他總是感覺兩肩活動受限,肩膀疼痛,尤其是躺在床上會加重,也找不到什麼誘因,晚上根本睡不好覺;上臂也呈放射性疼痛,就好像刀割一樣。我們對其進行觸診檢查,發現C4-C6棘突、橫突旁有壓痛,中後斜角肌緊張,呈索狀硬結,雙肩關節廣泛性壓痛,三角肌輕度萎縮,頸左右側屈受限。進行刁氏標准X光檢查,頸椎45度雙斜位片可見C5-C6 椎間孔變形變小,C6-C7椎間孔變小,C6-C7仰式錯位,上關節突伸向椎間孔。後來我們用手法正脊復位,當天晚上他就能入睡了,治療4次後就能洗臉吃飯了。經30次治療,他的病就完全好了。
8、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頭痛可否在前額挑痧放血來緩解
刁文鯧教授介紹: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