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按哪個穴位?
有很多頸椎病患者都苦不堪言,因為頸椎病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復發。所以不知道怎麼能把頸椎病根治。很多頸椎病已經患有很多年了,不能徹底的根治了。只能夠緩解疼痛。中醫擅長針灸與按摩來緩解疼痛,中醫講究很多穴位。早期的時候可以用針灸的方式來根治頸椎病,那我們來了解一下脊髓型頸椎病穴位治療方法。
1、按摩百會、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
2、對按頭部。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
3、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頸肌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遍。
5、按揉缺盆以左(右)手四指置於對側耳下翳風穴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
6、按壓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然後由輕到重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
7、斜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並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復斜摩大椎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
8、對按內、外關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鍾,雙手交替進行。
9、掐揉合谷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合谷穴,其餘四指放在手背上,拇指用力掐揉合谷穴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
10、梳摩頭頂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作20~30次。
康興高端激光低頻治療儀
採用微電腦程序控制,將低頻脈沖電流作用於人體體表穴位或患處,具有循環敲打、按摩、輕揉等實際感受,是一種用於去疼痛的綠色物理療法,讓您隨時隨地享受到健康舒適的電療按摩。
2、治療頸椎病的穴位和全身穴點陣圖
主要穴位:風池、風府、大椎、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合谷、列缺。即頸部周圍肌肉。
全身穴點陣圖到百度可以搜索的到。
3、腳上的穴位哪個管頸椎
在腳的四、五趾後和三、四趾後各取一個點,又在腳踝與腳跟腱的中點內側與外側各取一個點,分別定名為頸椎1、頸椎2、頸椎3、頸椎4,
各點用指壓8分鍾,在按壓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這4個點上的感覺不一樣,有的感覺強烈一些,有的感覺很微弱。
那麼,不妨記住感覺最強的那兩個點,壓完4個頸椎點後,回過頭來再將其中的這兩個重新按壓一遍。
4、頸椎病什麼穴位最有效?
頸椎病的症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因為壓迫到頸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雙手麻木,無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東西,做精細的動作,雙手靈活性下降。
5、要緩解頸椎病,按摩哪些簡單的穴位最有效果?
揉捏風池穴,它位於後頸部兩邊枕骨下側,大筋外側的凹陷處。按摩方法:一隻手握著被按摩者的額頭前面,另一隻手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被按摩者的風池穴,揉捏約半分鍾,最好有局部酸脹感。適應症:該穴位具有平肝熄風、除濕解毒、通竅的作用。
按揉秉風穴,這個穴位在肩胛骨岡上窩的中間,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坑陷處。按摩方法:坐著然後用對側食指、中指還有無名指按揉秉風穴大約三分鍾,讓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止。這個穴位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一般會用作於治療頸椎病、頸部肌肉酸痛和頸部僵硬等。
按揉天牖(yǒu)穴,這個穴位在乳突的後下部,胸鎖乳突肌的後邊。按摩方法:採取坐著的姿勢,用拇指按摩兩分鍾。兩邊可以一起按,手的力度適中就好。最好有明顯的疼痛或局部疼痛。這個穴位具有清頭明目的作用。一般用於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頸肩和背痙攣等等。
按揉肩井穴,這個穴位的地方在第七頸椎還有後頸根部肩峰相間的中點。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按壓健經點約1分鍾,然後按壓揉捏約2分鍾,優選局部酸痛。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功效。這個穴位更多的是用於治療伴有頭痛、頸肌痙攣、肩周炎還有肩痛等症狀的頸椎病。如果你或者你的身邊有頸椎不舒服的朋友,就可以試試以上說的這些穴位的方法了。
6、人體頸椎穴點陣圖
答:你先讓他低頭,頸後最高的骨頭就是大椎骨,再往下數11個椎骨,下方的凹陷旁開1.5寸,就是脾俞穴,左右各一個。pi腧穴已在圖中給出。
回答完畢,望採納!
7、誰有頸椎穴點陣圖給我發下
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不再壓迫神經幾十塊錢的病
頸椎有問題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
8、頸椎病針灸常用哪些穴位
(1)神經根型,多選取落枕穴、後溪、手三里、尺澤、小海、華佗夾背穴。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為主。
(2)脊髓型,多選取絕骨、昆侖、足三里、陽陵泉、次_、腎俞、大杼等穴位。以補骨填髓,益腎填精為主。
(3)交感型和椎動脈型,多選取安眠,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溪、陰維、陽維等穴位。以滋補腎陰,調和陰陽為主。
9、頸椎引起的頭暈按摩什麼穴位
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惡心,甚至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惡心甚至嘔吐,面色蒼白,有時候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的器質性病變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眩暈是由於枕寰椎、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壓迫了椎動脈第3段,致使腦基底動脈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時腦干、小腦、間腦、大腦均缺氧、缺血,迷路動脈、內聽動脈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內神經紊亂而出現耳鳴、耳聾;同時因壓迫頸上交感神經引起腦內血管痙攣,更加劇了腦缺血狀態,所以出現眩暈等症狀。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共同舉辦的「中醫刁氏正脊」治療「眩暈""心臟神經官能症」市級科研項目啟動儀式暨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刁文鯧教授對眩暈的研究結果是:對於確診是由於枕寰關節或寰樞關節錯位導致的眩暈,治癒率83%,有效率96%。怎麼治的呢?那就是採用「中醫刁氏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針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手法復位。隨著錯位的椎間關節復正,其相對應的組織器官達到相對平衡,眩暈等症狀自然就會緩解、消除。
10、頸椎病按摩的穴位
我給你一個《頸椎病的點穴療法》,你可以在這幾個穴位上面拍打、針灸、拔罐、點按等,點穴位不僅可以調理氣血,而且沒有然後毒副作用----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鍾。堅持就是勝利,祝你早日康復!!! 若頸部酸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會引起頭痛甚至肩膀肌肉硬化,所以應當盡快消除頸部酸痛。頸部酸痛完全可以自己進行,效果相當的好。下面介紹五個穴位。
一 列缺 所有的頸部和肩膀酸痛都可以點按這個穴位。
位置:讓患者的兩手虎口交叉,食指端所指凹陷處就是本穴,也就是撓骨莖突的起點。
主治:項痛、咽喉腫痛、偏頭痛、口眼歪斜、咳嗽、牙疼。
二 天井 疲勞積壓造成後脖頸疼痛時刺激該穴位。
位置:屈肘時,由肘關節向上約兩指寬的地方。
主治:頸項痛、肩臂疼痛、偏頭痛、瘰癧。
三 大椎 整個脖頸肌肉僵硬時按壓該穴位。
位置:低頭時最突出的頸椎骨正下方凹陷處。
主治:熱病、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腦炎後遺症、項背強痛、出虛汗、各種頭痛。
四 俞府 頸部僵硬、抬頭困難時刺激該穴位。
位置:兩鎖骨間中央點向左右兩側約三指寬正下方凹陷的位置。
主治:咳嗽、氣滿、胸痛、嘔吐、納呆。
五 肩中俞 頸部僵硬、轉動困難時按壓該穴位。
位置:大椎穴旁開三指寬的地方(小腸經)。
主治:肩背痛、咳嗽、吐血。
頸部是中樞神經的傳遞通路,要想保證氣血暢通,防止頸部酸痛,就要保持頸部的溫度適宜和肌肉放鬆。因此,空閑時間要經常轉動頸部或者揉捏頸部的肌肉,預防僵硬。
夏天溫度比較高,可以經常用涼毛巾擦拭脖子,降低頸部溫度;春、秋、冬三季溫度比較低時可以繫上圍巾;淋浴時用熱水刺激脖頸的後方也是個很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