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頸椎病捏脊

頸椎病捏脊

發布時間:2021-07-04 08:25:01

1、頸椎病按摩時用力過大有沒有壞處

你可千萬別亂按,這個地方弄不好會出人命的,頸椎病不是小病,你可以試一下捏脊,另外讓他自己按摩後溪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比你亂按安全得多。

按摩穴位吧,不用花錢而且效果很好,隨時隨地可以做。

後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學生告訴我,當地有位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醫名家,每次給病人治療時,都會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紮上幾針,然後貼上一種特製的膏葯,最後在後溪穴上紮上一針。有些經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經過這番治療,短時間內就恢復健康了。他覺得很老先生的膏葯很神奇,准備拜老先生為師,學這個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絕招。

聽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說,「這種絕活兒我也會,而且比他還簡單。其實在腰部局部扎針、貼膏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輔助療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後溪穴上的那一針。扎針有個小竅門,進針之後邊捻轉邊提插,同時讓病人活動腰部。」學生聽後恍然大悟,「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道家醫學里是非常注重後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後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鍾後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鍾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滾揉後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時,我每天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也有十一、二個小時,但多麼多年來我的視力、頸椎都沒有問題,靠的也正是這個方法。

摘自名醫武國忠先生的博客

2、久坐後背痛怎麼辦?

久坐後背抄痛:
1.抽空起來走動一下,經常活動手腳,避免同一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2.平常適當的運動鍛煉身體,可以練練瑜伽或是一些背部肌肉的拉伸等;
3.補充氨糖,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它會增加骨關節液的生成及預防軟骨細胞的磨損,搭配氨糖一起,可以提高關節疾病的改善。

3、長期腰痛,夜間尤甚

1、腰疼的原因

腰痛,別以為都是「勞損」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瘤、腰部急慢性外傷或勞損、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等。在傳統觀念中,在一般檢查排除疾病因素後的慢性腰痛常被當做「腰肌勞損」,其實,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 18歲就患了這種病。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鬆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卧,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徵。

2、腰疼的治療

(1)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2)中醫治療法

A、平素無腰痛,而今驟然發作,痛引肩背,並伴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項強無汗,脈浮緊數者,為外感風寒所致之腰痛。應發散風寒。宜用麻黃湯、九味羌活湯化裁治之。若尚有腰重或身重者,挾濕邪也。用麻黃加術湯或麻杏苡甘湯治之,則尤為適合。

B、風寒濕邪侵襲經絡引起的腰痛,痛而局部拘急,得熱則減,遇冷病加。此病筆者常用制附片24g,桂枝、杜仲、靈仙各15g,羌活、生薑各12g,細辛6g,炙甘草3g,組成一方,水煎,分3次服,收效頗多。因受雨露,或久坐濕地而腰部發生冷痛,腰部如帶重物者,為寒濕腰痛。《金匱要略》稱此病為「腎著」。當祛寒除濕。用甘姜苓術湯治之,其效甚佳。

C、腰痛由扭傷、摔傷、內傷而引起者,其痛較劇,動則痛增,呼吸亦然,甚者腰部不能仰屈和轉動。總之,皆由血滯經絡使然。宜通經活絡、行血逐瘀。筆者遇此,每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川牛膝、延胡索各12g,赤芍、續斷各15g,生地、丹參各18g,血竭9g,水煎,分3~4次,數劑即見著效。

D、伴有腎虛之腰痛,皆屬虛證。據筆者觀察,這種腰痛是逐漸形成的。開始為脊骨腰部酸軟,或綿綿作痛,繼而腿部乏力,行走不支,卧則痛輕,勞則痛重,行房後更為明顯。導致腎虛腰痛之因,多由先天不足,或房事過度,或勞傷日久,或久病及腎所致。臨床上,腎虛腰痛有三種類型,即腎陰虛腰痛、腎陽虛腰痛、腎陰陽俱虛腰痛。腰痛而伴有遺精,或早泄,陽痿,頭暈目眩,耳鳴,五心煩熱,夜來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細弱而數者,為腎陰虛腰痛,當滋補腎陰,用知柏地黃丸,或變丸為湯劑治之,效果是非常可靠的。腰痛而伴有遺精或滑精,或早泄,陽痿,陰頭寒冷,小便頻數,夜間尤甚,或經常怕冷,舌淡苔白,脈沉弱者,為腎陽虛腰痛,應溫補腎陽,用右歸飲(熟地、制附片各24g,山葯、枸杞、杜仲各15g,山萸肉18g,肉桂9g,炙甘草6g)。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瘤、腰部急慢性外傷或勞損、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等。在傳統觀念中,在一般檢查排除疾病因素後的慢性腰痛常被當做「腰肌勞損」,其實,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 18歲就患了這種病。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鬆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卧,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徵。

相關鏈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康復醫學小知識 通過「走路」也能看毛病

步態是人通過雙腳交替動作使身體發生位移的行為特徵,步態分析是通過對步行規律的研究,揭示步態異常的原因及規律,評估損傷的程度以及康復狀態。康復科醫生已經可以通過特殊的機器,讓病人邊「走路」邊看病!通過步態分析,醫生可以對患者是否健康、亞健康狀態以及患有骨科、神經內、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提供客觀的診斷依據,同時可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手術後效果的評價及康復治療效果的評價等提供客觀真實的依據。

骨科康復醫學四大新理念

*不僅對恢復後期或後遺症期的患者進行康復,而且要從臨床早期就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要強化臨床康復意識。
*不僅要掌握康復治療專業本身的技術,也要熟悉相關疾患,如相關的骨科損傷和疾患的臨床處理的原則,以便配合進行康復。
*不僅要與康復醫學科內各個治療部門的治療師聯合組成「科內團隊」進行康復治療,也要與骨科和其他相關臨床科的醫師緊密聯系,組成「跨科團隊」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復治療。
*不僅充分發揮非手術康復療法在功能康復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認識必要的骨科手術對功能康復的價值和作用,及時介紹應做康復性手術的患者到骨科進行手術治療,糾正畸形,增進功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對於那些老喊腰疼的人來說,最好睡硬板床。為了驗證這種傳統說法是否有科學道理,西班牙科學家最近做了一項相關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對腰疼患者來說,最能減輕他們腰疼的床墊類型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們常說的硬板級硬度。

研究人員解釋說,由於硬床墊能為整個身體提供較好的支撐,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腰疼者使用硬床墊。然而,實驗證明,對於減輕腰疼本身來講,所選用的床墊硬度應適中,不能太硬。研究人員說,腰部是人體各部位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之一。大多數人在自己生命的某個階段,或因受傷,或因用腰不慎,或因事故,都會留下腰疼的病症。同時,很少人知道,人們花在治療腰疼上的費用是十分驚人的

4、頸椎病眩暈怎麼辦

多揉捏脖子,多捏脊,多揉捏手指頭腳趾頭,尤其是按摩時發現的疼點。
堅持一個月,相信能看到效果!

5、黃痰封喉敲什麼經絡

經絡調理才是王道

每次看到壇子上有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濕疹寶寶的媽媽們的帖子,我都特別同情,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這樣一個不幸的媽媽。
在近兩年的摸索著用經絡療法調理兒子、自己和家人身體的過程中,從起初的惶恐不安,將信將疑到現在的從容鎮定,有太多的經驗教訓和大家分享,有時間的話寫個系列篇,嘻嘻,先從兒子說起吧。
以前曾寫過一篇給兒子在心包經刮痧的文章,兒子患有哮喘和鼻炎,折磨了我好幾年,通過經絡調理,現在的狀況讓人滿意,哮喘有1年多沒發作了,在近兩年沒吃過和用過任何西葯,鼻炎基本痊癒,在治好了老公的頑疾偏頭痛和肝功能異常後,我更成為家人眼裡的專家。
希望通過分享我的經驗和教訓能夠幫到更多的媽媽,願所有的孩子都健康。

兒子的病情里程:
1、 初期:
兒子生下來一個多月開始發濕疹,夏天滿臉、滿身都是,冬天自動好轉。鼻樑上有青筋。
經驗教訓:其實濕疹、鼻樑上有青筋等就是身體寒濕重的一個警告信號,只是我當時根本不知道(想起來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帶出去曬太陽,一個老婆婆對我說像我兒子這樣鼻樑上有青筋的孩子很難帶的,當時我心想兒子又沒生過病,心裡還挺不舒服,看來老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寒濕發在皮膚上病程還很輕,隨著病程加重入里,才會成為鼻炎,深入內臟,才會發作為哮喘,其實濕疹、鼻炎和哮喘就是一類病,只是病灶深淺不同而已。
記得看吳清忠的書上說孩子在出生時千萬不能受涼,否則長大了容易哮喘,空調越涼的醫院出生的孩子哮喘發病率越高。我立即想起我生孩子的時候唯一印象那就是好冷,6月底的時候,手術室空調太涼,我躺在病床上冷得發抖,也許孩子從出生就種下了病根。後來婆婆要求住在她家方便帶孩子,我們只能睡在陽台改建的榻榻米上,冬天覺得寒風無孔不入,冷得我緊緊抱著半歲的兒子,也許那時又加重了孩子的病程。

2、 病情發作:
一歲半的時候(冬天)因感冒第一次發作喘支,然後接連不斷,只要一咳嗽必喘,多次喘支後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過敏源測試,對房塵、蟎蟲嚴重過敏。每次咳嗽醫生均用抗生素吊針、口服激素治療,1年大約發作4-5次,冬天和春天發作,夏天好轉。
經驗教訓:沒有經驗的我只能完全相信西醫,老老實實的按照醫囑隔絕過敏原。先把家裡的所有床上用品(枕頭、被子、床墊)全換成防蟎的,每周清洗,還買了防蟎的吸塵器,最後乾脆買新房子。可家裡防塵防蟎了,外面呢?按照醫生的說法,最好換個城市生活。
再後來,孩子的哮喘比天氣預報還准,秋冬天只要一喘,第二天肯定翻北風,醫生的說詞是對冷空氣過敏,我暈!我還得找一個沒有冷空氣的沒有灰塵和蟎蟲的城市生活!
現在我當然不再相信什麼過敏源之類的鬼話了。人不能在真空里生活,以前兒子在家裡睡就沒事,在奶奶家一睡就哮喘,在幼兒園也一樣,可我總不能讓孩子總呆在家裡吧。更何況即使在家裡,我怎麼隔絕冷空氣呢?現在兒子在哪睡都沒事,更說明所謂的過敏源只是西醫無法治療哮喘的推辭。

3、 病情發展:
2歲半被醫生確認為哮喘,開始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吸入激素治療和免疫力增強治療,同時看中醫,用中葯調理。
吸入激素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了3年,用的xx克和xx酮(不想提它們的名字了)。
增強免疫力的針劑使用過胸腺肽(打了3個月)、烏體林斯(也是打了3個月),斯其康(這個打得最久,好像打了將近1年,連醫生都覺得過分了)。總的來說對我的孩子用處不大。
吃過的有牛初乳(吃了三年以上,對治療哮喘當然無效,對易感冒的孩子有些好處)、轉移因子(吃了6個月,基本無效)、葡萄籽(吃了6個月,聽說對過敏體質有幫助吃的,感覺初期有點好處,時間一長就沒用了,後來就斷斷續續了)、鱈魚油(吃了3年以上,對治療哮喘當然無效,對易感冒的孩子有些好處)、天然維生素(作用同鱈魚油)等等。
中醫的話是誰推薦有好的中醫就去看,不幸的是多數是偽中醫,有的在中草葯里摻消炎葯粉和一些不明西醫粉末,有的在中成葯水裡摻激素和消炎葯粉(我親眼看到的)還說是祖傳秘方特效葯,有的專家開葯分1、2、3、4方,你一去隨便看看,就開1號方(用什麼中葯也不知道),拿了一堆打碎的中葯回去吃了無效,再看給你換2號方,後來我扭頭就走,拿我的兒子當實驗品呀,我寧可自己實驗也不當你家的小白鼠!
經驗教訓:
接連3年的激素加抗生素治療使得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差,哮喘發展到一月犯兩次,每次醫生都要求住院治療,讓我痛苦不堪,當時真想辭職在家帶孩子算了。幸好一次看專家的經歷使我徹底與西醫決裂,從此走上了自學成才的道路(自戀中……..)
記得是弟媳推薦的最有名醫院的返聘主任兒科專家(弟媳也是這家醫院的,說是醫生的孩子都找她看,是專治哮喘的),老太太很慈祥,問診很詳細很耐心,使我平添了無窮的信心。在用葯方面,因為對兒子的身體如此熟悉,我大膽與專家有了一點小小的分歧,「不是說哮喘不是炎症引起的,可以不用消炎葯嗎?」「兒童的病症發展很快,哮喘理論上是不用消炎葯,可實際上沒人敢不用,如果深入發展可能引發肺炎等嚴重疾病的。」醫生很耐心的解釋。接著在用葯方面又有了異議,看著醫生開的是我兒子不敏感而且副作用很大的消炎葯,我想讓她改一下,可專家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告訴我這段時間的孩子咳嗽都是用這個葯,只有這種葯才有用。我只好說服自己,排了3個多小時的隊還通過關系加塞才看到的專家總不會錯吧。結果事實證明我的確錯了,原本給門診醫生一個星期內能控制的病情在專家手裡打了15天吊針還沒好利索,最後專家乾脆說懷疑是肺結核,讓我到肺結核醫院去看,嚇得我魂飛魄散。到肺結核醫院,醫生看看孩子,用聽診器聽聽,說「誰讓你們來的,這孩子怎麼會有肺結核,連透視都不用做,透視很傷小孩子身體的,哪個醫生讓你們來的,太不負責了!」

4、 病情控制:
在無奈之下我只好選擇自己調理孩子的身體,剛開始想通過中醫的方法,我對中醫很有興趣,家裡有不少醫書,還給自己和家人開過中醫方,可孩子小,以前除了自行配些調理脾胃的食療方外,可真不敢給孩子開方。也是被逼無奈了,我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開出了以小青龍湯為主的方子,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以前孩子哮喘發作,基本要打一個星期的吊針(激素+消炎葯),可吃了我開的中葯,在不用西葯的情況下,只用3天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在哮喘不發作的時候,用調理脾胃的方子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孩子的哮喘發作減少了,臉色也逐漸紅潤,胃口也恢復了。這更增強了我用中醫來治療孩子的信心。
經驗教訓:
醫院的中醫很多已西醫化,我甚至看到有的中醫專家連脈都不把,一聽咳嗽就讓你去驗血,開的雖然是中醫方,其實早已脫離了中醫的本質,嚴重的鄙視這些不學無術的所謂專家。
我的孩子容易咽喉紅、流鼻血、扁桃腺腫,身上長期起疹子,因此到中醫哪裡常診斷為熱咳,多數用些涼葯,而孩子的生活習慣也和熱的體質很像,如不太怕冷,喜歡吃冰的飲料,冬天也喜歡喝涼水,討厭一切熱的東西,飯菜熱一點都不願吃,所以我以前也很相信他是屬於偏熱的體質,習慣在他咳嗽的時候用些清涼的中成葯(醫生開多了,用成了習慣),什麼雙黃連,清肺顆粒等等,甚至到了夏天看到他的臉上起疹子(那時以為是痱子)就給他喝些夏桑菊之類的涼茶,孩子臉上干凈了還沾沾自喜。其實正是因為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讓孩子的寒濕在一層又一層的涼葯中被深深的壓入了肺腑,給日後孩子的調理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因此准確判斷孩子的身體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在調理過程中會出現病情多次反復,媽媽們要練出火眼金睛,千萬不能動搖。

5 初識經絡
在用中葯、食療調理孩子一段時間後,孩子的身體的確有了不少的改變,哮喘變為偶發,但鼻炎和濕疹加重了,總感覺孩子的體內有痰,晚上睡覺時常聽到呼嚕呼嚕的聲音。
孩子發病,就用中葯調理,平時也服用調理脾胃的溫和中葯,但偶發的哮喘和反復的病情仍然讓我感到非常的迷惑和揪心。尤其是對長期給孩子服用中葯會是否會導致副作用的擔心。是葯三分毒,我們這種摸索著給孩子開方的非醫學專業的媽媽,更是誠惶誠恐。雖然在用葯的選擇和劑量上都做到了謹慎再謹慎,可仍然不踏實。更何況長期服用中葯對我這樣的全職媽媽來說,時間上也是不小的負擔(為了保證葯效,我都是現熬中葯的)。孩子一些病症的反復和新發也常讓我迷惑,為什麼生活和飲食都沒什麼問題,孩子怎麼又發作鼻炎或濕疹等,而且經久不愈呢?哮喘吃我開的中葯可以兩三天痊癒,可鼻炎就成為了一大難題,時輕時重,讓我頭疼不已。
除了吃中葯、食療,還有什麼方法來調理孩子的身體,我陷入了迷茫。
我特別感謝我的一個親戚,2008年的9月份,她送了我一本書,就是那本有名的《不生病的智慧》,雖然書中的一些觀點在現在看來有些偏頗,經絡的知識也不很系統,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震動。原來,除了中葯、食療,家庭里還能通過經絡的疏通來調理身體,好像黑暗中的一道閃電,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天空。
我開始瘋狂的在網上、書店裡搜羅能找到有關經絡的書籍,中里老師的書更使我如獲至寶。
以前也曾經接觸過刮痧、拔罐等民間療法,印象中那都是在缺醫少葯的農村老太太用得,按摩倒經常在美容院和桑拿體驗過,也沒有留下能治好病的印象,看到書中生動的描述,我還是在自己的身上做起了試驗。不試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竟然差到了這個地步,幾乎沒有一條經絡是通暢的,按摩的時候那個疼,用在孩子的身上,能受的了嗎?我不敢按經絡圖給孩子按摩,開始試著按照小兒按摩的方法給孩子在手部進行按摩,感覺效果不明顯。
特別記得2008年的年29那天(那時兒子經過中葯調理,哮喘已經半年多沒發了,不過冬天一到,我還是提心吊膽的。),因為一些事情在奶奶家耽誤到了晚上10點多,孩子奶奶說乾脆別回去了,就在這睡吧。沒想到兒子鑽進被窩不到5分鍾,哮喘就劇烈發作了,兒子咳得上氣不接下氣,路都走不了。那個晚上,我一個人背著兒子從奶奶家回到自己家,長長的路程,聽著兒子陣陣咳喘,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讓我真不想活了。
回到家裡,孩子難受得直想睡,我也沒法給他吃中葯了。躺在床上聽著兒子一陣咳,一陣喘的,沒法睡著,我想起《不生病的智慧》里提到的手上和腳上的止咳點和止喘點,就試著給孩子按一下,發現這幾個部位按下去都有一個硬結,雖然孩子疼得直縮手腳,可我還是硬著心腸給他狠狠的按,幾分鍾過去了,孩子突然爆發出劇烈的咳嗽,隨同晚餐一道吐出了大量的白色泡泡痰,隨即氣管里的痰鳴聲一下子小了下來,沒等我把床上收拾干凈,兒子就睡著了。
我想起給兒子服用中葯治療哮喘時,孩子也經常在吃葯後劇烈咳嗽吐痰,然後哮喘就逐漸平息了,而這次是在沒有服用任何葯物的情況下出現的,看來經絡真的能治病,我不由得欣喜若狂。
我拿出聽診器仔細聽孩子的肺部,發現孩子的氣管里仍能聽到痰音。想到哮喘肯定與肺有關,我試探著摸摸孩子的肺俞一帶,發現沿著肩胛骨有兩長條條索狀的東西,而且這些部位的皮膚按下去會有一種滑溜或絮狀的感覺,和一般的肌肉感覺不一樣。我想這些是不是就是孩子的病灶呀,先按按再說,也許孩子太累了,我想按起來一定很疼的,結果他只是偶爾哼哼,扭動一下身體,居然沒有醒。我一直在和兩條長長的條索狀的東西較勁,經過摸索,發現垂直撥動效果最好。那天我幾乎整夜沒睡,居然在不知不覺中,那兩條東西就不見了,再聽聽孩子的呼吸,已經非常平穩,喘鳴音完全消失了。事實上第二天奶奶早上趕來我家,兒子已經在客廳活蹦亂跳,完全沒有了昨天那個可憐樣,弄得奶奶目瞪口呆,這是我第一次完全無葯物的控制住孩子的哮喘,時間僅幾個小時。從此爺爺奶奶對我在他們的寶貝孫子身上的一系列經絡按摩實驗言聽計從,再也沒有提出異議。
當時在孩子的肩胛骨中下部的很多地方都能找條狀物,有的是豎著的,有的是橫著的,還有的象棉絮疙瘩,知道這些東西能給推沒了,我想近期的按摩重點可算確定了。

經驗教訓:
孩子的生活習慣一定要培養好,我的孩子以前一年四季都要喝涼水,熱點的飯菜都不願吃,夏天最愛冰凍飲料和冰激淋,老人慣著他,我也沒意識到危害,還想人家老外不也總是喝涼水嗎,人家不也沒事?現在摸著孩子腹部的一個個硬結,真是後悔呀。
小孩子大多肝旺、脾腎虛,因此許多內寒的孩子往往表現為外火,像我的孩子就總是反復扁桃腺腫,全身痱子、濕疹,流鼻血,不怕冷極度怕熱,如果按照所謂的體質分類來分,完全符合熱性體質,因此看得中醫也一直按熱哮來調理,開了很多涼葯,導致體質越來越差。
哮喘雖然不一定是肺部引起的,我的兒子就曾因生氣引起哮喘,我在准確判斷後通過按摩肝經和肺俞,只用一個多小時就完全控制。但在哮喘發作期,肺俞及肩胛骨附近一定會有條狀物,通過垂直撥動可以很快的緩解或解除病情。在哮喘緩解期,這些部位同樣會有絮狀、硬結狀或條索狀的病灶點存在,但會變得不明顯,需要仔細尋找,我的經驗是孩子的病程越長,病灶就越多,范圍越大,會延伸到肩胛骨的下部。

6、一年多的經驗總結:
看了大家的回帖,我深受感動,很喜歡這樣不受約束的探討氣氛,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天下媽媽的心都是一樣的。
這次寫得有點長了,原來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寫給大家,可看到壇子里的媽媽很多疑惑和我走過的彎路是一樣的,又忍不住寫得詳細點,給各位媽媽提供一個新的孩子的調理思路,和大家探討探討。
事實上我的進步很多得益於這個可愛的論壇,雖然因為工作和家庭原因不能經常上論壇和大家探討,可每個熱帖和精華貼我都認真的拜讀過,從中得到很多啟發,尤其是感恩的心和中醫治大病、清清靜等版主,他們的帖子都使我收益頗深。這次寫這么長的帖子對我來說真是好累,以此也表示我對這個論壇的支持和對各位版主的辛勞工作的感謝吧。
其實我早就想寫寫近兩年來的一些想法和實踐經驗,可一直沒動手,一是有點懶,這兩年為了兒子和家人,沒少操心,兒子、老公、爸爸、媽媽、弟弟、弟媳、婆婆,侄子,現在連鄰居孩子都加入了按摩的大隊伍。說實話,按摩也是個力氣活,一口氣按三四個,我也累得夠嗆。再來,我在這兩年裡的經驗里,深深體會到中醫同病不同根的道理,比如同樣的頸椎病,爸爸的和媽媽的病灶就不同,主攻經絡也不同,調理的思路也不同。同樣是兒子的哮喘發作,有因肝膽引起的,也有因脾胃引起的,在思路正確的前提下,按摩幾乎可以說是手到病除,可如果沒找到病灶,按照通常的方法在穴位上按一通,只能起到些緩解的作用。
身體調理是多方面的,有關生活習慣、飲食等方面的調理就多看看感恩的心和中醫治大病、清清靜等版主的文章吧,他們已經說得很系統和全面了,我主要從我的一些經絡按摩調理的方面來說說我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常常在帖子上看到焦急的媽媽詢問治療某種疾病的特效穴位,我真的很想幫助她,可想一想,上次兒子的哮喘是按太沖和推腹股溝附近的肝經,很快就好了,再上次,重點是大腿上的胃經,還有次只是按了肺俞附近,那麼哪個才是治療哮喘的特效穴位呢,真的不好說。實際上,中醫書上說的,五臟六腑皆可引起喘,我是深深體會到了。
實際上,我對所謂的特效穴位是不太感冒的,剛開始學習經絡的時候,我那是一個雄心勃勃,拿自己和家人先做試驗,身上的各個穴位,手腳的各個區域都按了個遍,可能自己和家人的病太多,覺得沒哪個地方不疼的。到中醫院按摩,也疼的一個星期都睡不好。再一看調理哮喘的特效穴位,媽呀,光身上的書上就總結出幾十個,還不算手上和腳上的,基本上每個經絡都招呼到了。想想也是,俗話說內不治喘外不治癬,就是哮喘和皮膚病太難治了,一般發展到了哮喘,身體的各大經絡都會出問題了。要是按照書上把相關穴位都招呼一遍,還不得累死,孩子也受不了呀。
下邊的總結是我個人的經驗和感受,雖然我覺得適用於任何人,但僅是我個人的觀點,可能會引發爭論,僅供大家探討:

首先要辨明體質,一段時間內重點調理一兩條經絡或部位,避免無目的的漫天撒網。
小兒哮喘和鼻炎其實成因基本相同,多源於痰、濕、寒,可能有人要說還有熱哮,那是開中醫方的說法,在葯方上有加減而已,經絡上我認為不存在什麼冷、熱之說,只要是哮喘,里子都是寒和濕的,表象可能有寒有熱,根子都一樣。
鼻炎偏重寒和濕,哮喘偏重痰,痰從哪兒來,雖然五臟都可能是起因,但從小兒來講,最多的是源於脾,因為小兒先天脾腎常不足,脾生痰,肺儲痰,因此脾虛是根本,肺為表象。僅是脾虛,小兒也不一定會哮喘,因此還會有一個將痰往上頂的幫凶,那就是肝氣。
小兒「五臟之中肝有餘,脾常不足,腎常虛。心常有餘而肺常不足」,這句話說出了小兒哮喘病的根本,小兒心火旺盛,易於肝火上炎,而脾腎不足,肺較虛,倘若屬於痰濕體質的孩子再加上肝火旺,哮喘發作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哮喘孩子的調理主要是舒肝健脾,短期內想疏肝健脾是比較難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調理的方法總結:

一、 日常經絡按摩:
疏通經絡的按摩方法對於小兒來說捏脊為首選,背部幾乎涵蓋了身體的主要臟腑反射區,每天捏脊,功德無量。
在捏脊的過程中注意:6歲以下小兒以從下往上捏為主,但哮喘的小兒最好上下都捏,以10遍為例,從下往上捏6遍,從上往下捏4遍。或者全部往上捏,但每捏完一遍伴隨1次從上往下的輕推。6歲以上的小兒基本上以從上向下捏為主。
兒子剛開始捏脊已經6歲了,所以我是向下捏的,肩膀附近根本沒法提起,肺俞附近只能捏起一大團,勉強能成團的向下推,到了腰部明顯凹下去,一點也提不起來。記得第一次捏的時候兒子叫得那個慘,鼻涕眼淚口水到處都是。我是狠心的媽媽,不管他怎麼哭,說捏5遍、後來10遍、20遍,一遍也不能少。
說起來,孩子真是挺勇敢的,在鼓勵之下基本都能挺住,捏了一周多以後,孩子的身體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先是捏完之後渾身發癢,長出無數的小疹子,有的象痱子,有的象濕疹、有的象過敏包包,總之那個多呀。先是處在背部肺俞附近,一層又一層,摸上去都麻手。後來發展到滿脊背都是,再後來連手臂、手背、腿上,到處可見紅色的疹子。有的疹子幾個小時就消失了,有的要停留幾天,有的很癢,有的不癢,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個月。
因為早就有了心裡預期,我不僅沒著急,反而暗自高興,這不就是書上說的排毒反應嗎,而且這時捏脊兒子也不怎麼痛了,配合度也更高了。

二、針對病灶按摩是短期內取得顯著效果的方法,病灶就是你的特效穴位,在自己的身上找自己的特效穴位,每個人的病灶點是不同的,但離穴不離經,找到了自己的病灶點可以事半功倍。
1、所有愛咳嗽的孩子都會在肩胛骨附近有病灶,因為寒氣多聚集在這一帶,先消滅肺俞附近的病灶,減少孩子的咳嗽、哮喘發作次數和時間,對鼻炎也好處多多。
經常提捏孩子的大椎附近的肌肉,盡快將肩胛骨附近的病灶找到並全部推開,可以用撥動、順時針揉等方式,時間最好選在夏天,冬天不建議做這么大的調理。
病情輕的小孩多在肩胛骨的肺俞附近有豎向或橫向的條索狀硬塊,病情重的孩子會蔓延到肩胛骨的下方都有橫向的條索狀或疙瘩狀硬結。哮喘或咳嗽發作時更明顯,不發作時也會有,要按下去仔細尋找。
有的孩子病程長,發作時還能摸到條索狀的疙瘩,不發作時很難摸到,這是因為寒氣凝結,使得這部分的肌肉板結發硬,要先用艾鹽包或艾條熏等加溫的方式化開寒濕或者用抓捏的方式疏通,使得這部分肌肉變得柔軟,然後就很容易找到了。
在疏通這部分經絡時是很疼的,家長如果下不了手我就沒辦法了,用捏脊的方法慢慢來吧。如果要短期內就看到效果,就學學我這個狠心的媽媽吧,我是不管孩子怎麼哭叫也要堅持的(事實上只是初期幾次特疼,以後就不怎麼疼了,我前後只用了10次左右就把哪些疙瘩給揉沒了)。此方法同樣適用於大人或容易咳嗽的孩子,我自己和老公這部分經絡都按通了,我從小就有的鼻炎和感冒後咳嗽不停的老毛病徹底好了,老公早上起來或進到超市、商場就噴嚏連連的毛病也消失了。
要說明的是這階段的排病反應也是很強的,主要有流鼻涕(這是我的症狀,不停的流黃綠色的膿鼻涕,持續有一個月。嚴重的時候,一天用了1盒紙巾(150張的那種),開會的時候真不好意思呀。哪來那麽多的鼻涕也不清楚,以至於我差點把持不住要開中葯方了,幸好還是堅持住了。)、打噴嚏(老公的症狀,接連不斷的噴嚏打了整整兩天,那真是一個接一個呀,然後也流了半個月的鼻涕),發燒、咳嗽、流涕兼吐痰(兒子的症狀最多、最重,吐的痰先是比較多的白色泡泡痰、後來是較少淺黃色的黏痰,最後是灰色、紅褐色、甚至淺黑色的片狀痰,數量很少,基本上每次都是先劇烈咳嗽,然後吐出痰來就沒事了。我和老公看到他吐的淺灰色和淺黑色的痰都嚇了一跳,我們猜想是中醫所說的肺里的伏痰,因為顯得很乾,而我那時主要給他按摩肩胛骨底部的疙瘩,可能刺激的是肺的底部,將深埋在體內的痰都弄出來了。)

與頸椎病捏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