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河世紀裡面那隻跟長毛象在一起的是什麼動物啊?
樹懶
樹懶科Bradypodidae包括三趾樹懶Bradypus和二趾樹懶Choloepus兩個屬,每屬因分類體系不同而各有一至數種,共5種。主要分布於中美和南美熱帶雨林。三趾樹懶前後肢均三趾,二趾樹懶後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頸椎數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樹懶頸椎9枚,是哺乳動物種最多的,而二趾樹懶則和多數哺乳動物一樣是7枚。由於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結構上的區別較大,有人將二者置於不同的科,樹懶科只保留三趾樹懶,而二趾樹懶則和已經滅絕的大懶獸類的大地懶親緣關系很近,可置於大地懶科Megalonychidae,並且三趾樹懶可以自成一個三趾樹懶總科,而大地懶科與大懶獸科組成另一個大懶獸科總科。
樹懶已高度特化成樹棲生活,而喪失了地面活動的能力。平時倒掛在樹枝上,毛發蓬鬆而擬向生長,毛上附有藻類而呈綠色,在森林中難以發現。三趾樹懶分布較廣,北到宏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樹懶分布略狹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樹懶的適應范圍與同屬貧齒目的食蟻獸十分不同,它是嚴格的樹棲者和單純的植食者。頭骨短而高,鼻吻顯著縮短,顴弓強但不完全。科頸椎數偏離一般哺乳動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樹懶為6~7個,三趾樹懶有9個。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種間,甚至同種不同個體之間的頸椎數也不同。外表能見的趾不超過3個,並趾足。三趾樹懶三趾等長,跤骨基部及附骨癒合,爪強而成鉤狀,體型較小,體重4~7公斤,體毛長而粗,毛被為藻類提供了生存條件,雨季時,藻類在毛表的凹陷處生長,使淺色毛皮變成綠色。
2、猛獁象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猛獁象滅絕的原因有環境變化、人類捕殺、近親繁殖、人狗協作捕殺。
一、環境變化
氣候變暖,猛獁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草場植物減少了,使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面臨著飢餓的威脅。
這是大自然的淘汰規律,並非對猛獁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紀末期時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當時大量的原始哺乳動物滅絕了,由現代動物的祖先取代了它們。一項史前氣候變化研究稱,原始人獵殺長毛猛獁象,或是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溫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二、人類捕殺
在人類進化史中,人類曾把猛獁象當成食物,把皮毛做成抵禦寒冷的衣服。猛獁象一直是洞穴壁畫的主題,但這是北半球被冰原覆蓋40%時,人類捕殺這些大型動物的第一個證據。
研究顯示,一萬年前猛獁象在全面解凍期完全滅絕,而人類的肆意捕殺或許扮演了重要角色。人類與猛獁象同期進化,開始還能與其和平相處,但當進化到新人階段時,人類學會了使用火攻和集體協同作戰去捕殺成群的動物或大型動物,猛獁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獵對象。
在法國一處昔日沼澤的化石產地,人們挖掘出了猛獁象的化石。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志了第四紀冰川時代的結束。
三、近親繁殖
2014年4月,新研究指出,從北海挖掘出的猛獁象化石上的一些不尋常的特徵表明,10000年前,近親繁殖可能加速了猛獁象的滅絕。研究人員對猛獁象頸椎上一塊平坦的圓形區域感到驚奇。
這意味著其頸骨處曾連著一塊小肋骨,這種罕見的異常情況表明猛獁象有其他骨骼問題。如果人出現頸肋骨畸形的情況,90%的發病者活不到成年——死因並不是頸肋骨本身,而是由此導致的其他發育問題。這種情況通常和染色體異常及癌症有關。
氣候變化使得猛獁象的棲息地變得分散,其生活狀態由聚集在一起變成相互分離。種群數量減少後,近親繁殖隨即發生,遺傳變異的缺失使得猛獁象無法抵禦來自寄生蟲、疾病和人類的攻擊。
荷蘭萊頓市Naturalis生物多樣性中心古生物學家FrietsonGalis將近親繁殖的惡性循環及其脆弱性描述為「滅絕漩渦」。
四、人狗協作捕殺
在歐洲中部和亞洲北部大約有30個猛獁墓地,其中,成百上千的骨頭緊密的堆積在不到60平米的地方。賓州大學伯克分校的這位人類學家Shipman稱:「死亡猛獁的數量非常驚人,單單在Berelekh遺址中就埋藏了超過160隻。」
一些科學家認為是洪水等自然活動造成的或者是一群不幸的猛獁掉入到薄冰中。而Shipman稱,猛獁墓地在約4.4萬年前開始出現,而現代人類正是在這個時代開始出現。此外,人類學家在一些遺址發現了猛獁骨頭搭建的小屋以及人類才會在骨頭上留下的標識和切割痕跡。
Shipman梳理了數十個猛獁象墓地的記錄,她聲稱:「猛獁象骨頭的歷史測定表明它們已經被堆積在這里數百年時間,而且是許多代都在同一個地點被殺死。這些數據預示著一種可能的方案,古老人類或許對這些生物進行了伏擊。」這些遺址發現如此多的骨頭或許就是因為這些遺址是理想的伏擊地點。
Shipman也認為獵人或許也得到了狗的幫助。尚不清楚狗究竟在什麼時間和地點成為馴養的,但是一些最新的考古學證據表明,狗或許與猛獁墓地出現的時代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幾個猛獁墓地發現了狗類的頭骨,許多頭骨都存在裂縫癒合的情況,這或許預示著這些動物受到了人類的照料。
Shipman推測,猛獁象墓地或許是人類和狗合作關系的第一份重要證據。這些犬齒動物或許將猛獁象驅趕到伏擊地點,而後獵人就會進行獵殺。作為回報,人類會為這些狗提供食物和保護,而人類和狗之間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親密的關系。
(2)猛獁象頸椎擴展資料
研究發現猛獁「活細胞」:
2012年8月份,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在俄羅斯東部雅庫特偏遠地區的永久凍土猛獁墓地中發現奇特的物質,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猛獁博物館主管謝苗·戈里格伊夫稱,發現的物質包括:猛獁軟體脂肪組織、毛發和骨髓。
更為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還首次發現猛獁「活細胞」,科學家對這些細胞非常感興趣,相比之下冷凍細胞中的DNA已被破壞,克隆工作需要完整的動物DNA結構。這些完好的猛獁組織保存在地下100米深處,很可能在永久凍土地帶中保存已有1萬年以上。
一支國際研究小組認為這些猛獁「活細胞」可用於克隆復活猛獁,同時,這項猛獁考古研究更進一步地增強了來自不同國家科學家之間的合作。
猛獁象體形與現存的亞洲象相似,身上長有細密長毛。一些科學家說,如果能夠找到猛獁象存活細胞,或許存在讓這種史前巨獸「重返地球」的可能性。
3、猛獁象為什麼突然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據外媒報道,研究人員掃描猛獁象的骨骼化石後發現,將近一半的猛獁象都患有骨質疏鬆症、關節炎和骨質溶解症等嚴重的骨骼疾病。
缺乏礦物質是引發上述疾病的主因,而這也讓研究人員懷疑是猛獁象的大規模滅絕的真正原因。
俄羅斯托姆斯克大學古生物學家Sergey Leshchinskiy博士分析了來47頭猛獁象的1500多片骨骼和8顆牙齒。
結果發現,42%的猛獁象化石都顯示出患有骨骼疾病的痕跡,其中有2種疾病在之前從沒在猛獁象的化石中發現,其中一種疾病會導致骨骼或軟骨碎片在關節腔中自由遊走。
Sergey Leshchinskiy表示,這種疾病在人類身上很常見,脫落的骨片會引發劇痛,而這些骨頭碎片可對應出其它嚴重疾病,如骨壞死等;另一種疾病則會讓頸椎骨椎間隙變寬,使得頸椎處聚集著大量神經和血管。
大多數猛獁象的化石都存在骨骼破壞的症狀,例如患有骨質疏鬆症、骨質溶解症、骨纖維變性症、關節炎和其它由於營養缺失引發的新陳代謝失調導致的疾病。
這些證據也驗證了托姆斯克大學古生物學家之前前的假設,猛獁象的大規模滅絕是由於礦物質缺乏或生態環境產生巨大改變所導致的。
4、猛獁象脊椎骨與普通大象的脊椎骨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確定是脊椎骨的話,勸你還是找專家鑒定吧。僅用骨骼的外觀分辨的話,我們只能從頭部骨骼分辨猛獁和現代象,而我們是學生物的,應該比其他人又強一些吧。
但是如果你知道它的「出土地點」,會好很多,猛獁都在北方的,那裡沒有野生的現代象。
當然可以做同位素測定,猛獁生活在距今20萬年到1萬年前,基本上確定了年代就能確定品種。
猛獁叫「古脊椎動物」,不是說它的脊椎是古脊椎,是說它是較早出現的脊椎動物。其實脊椎上的區別不那麼大。何況同一個體脊椎還每塊都有或大或小的差異,自己很難判斷的。
至於文物還是古董,一般文物和古董都是人造的東西,基本上不會有人管化石叫古董的。
文物的定義:文物是文化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珍貴歷史遺存物。它從不同的領域和側面反映出歷史上人們改造世界的狀況,是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實物資料。
古董,其內容包羅萬象,五花八門,陶瓷、奇石、玉器、銅器、書畫、票據、老舊傢具、今古錢幣、竹木根雕、古舊書籍、日用物品……總而言之,凡今天以前的東西,只要你覺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董,沒有一個特別的定義。
猛獁(Mammuthusprimigenins)古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也稱毛象。與現代象不同,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的一種古哺乳動物。大小近似現代的象,但頭骨比現代的象短而高。體被棕褐色長毛。無下門齒,上門齒很長,向上、向外捲曲。臼齒由許多齒板組成,齒板排列緊密,約有30片,板與板之間是發達的白堊質層。曾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蘇聯西伯利亞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島的凍土層中,都曾發現帶有皮肉的完整個體,胃中仍保存有當地生長的凍土帶的植物。我國東北、山東長島、內蒙古、寧夏等地區也曾發現過猛獁的化石。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猛獁是死於突如其來的冰期,使得死亡後的屍體即遭凍結,故未來得及腐爛。又由於千百年來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護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來.
5、猛獁象為何會滅絕?
有的科學家認為猛獁死於嚴寒。可能由於當時地殼上的兩大板塊發生猛烈的沖撞,導致火山爆發,一股高溫熱氣直沖大氣上層。這時,地球上立即出現前所未有的低溫,然後在激變中沿地球兩極盤旋而下,終於降落到較溫暖的一層空氣上。當它穿過暖氣層的時候,就轉變為極猛烈的狂風,向地面高速刮來。使地面氣溫驟降,以致猛獁被凍死。
也有些科學家認為,北美古印第安人對猛獁的大肆捕殺才是它們滅絕的直接原因。他們在猛獁骨骼上發現有刀痕,用電子掃描顯微鏡分析證明,這刀痕是石制或骨制刀具砍殺所致,而不是猛獁間互相爭斗的結果,更不是挖掘過程中造成的外損。他們說,古印第安人捕殺猛獁,除食其肉,用其皮外,還用其骨,因為猛獁的骨骼有類似玻璃的光澤,也許能把它作鏡子用。
還有些科學家作這樣的解釋:那時候,大量彗星塵埃進入地球大氣上層空間,極大數量的太陽輻射能被塵埃折射回宇宙空間,導致了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海洋把熱量傳給陸地,引起真正的「冰雨」。這不過才幾年的時間,卻給猛獁帶來了覆滅的災難。
6、猛獁象脊椎骨與普通大象的脊椎骨有什麼不同?
沒有
7、什麼是古脊椎動物,打個比喻,急急急
現在已經絕種的脊椎動物,比如猛獁,就是古脊椎動物。
猛獁,古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真象科,最著名的種類是真猛獁象,即長毛象。猛獁的生活年代約1萬1千年前,源於非洲,早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可以適應草原,森林,凍原雪原等環境,少數種類如真猛獁披有長毛,有一層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以群居為主。最後一批猛獁象於公元前1670年左右滅絕。
8、如何將大型四足脊椎動物的骨骼化石裝架?
大型四足脊椎動物如恐龍、猛獁象等,其骨骼一直是各大博物館收藏的對象,也是給觀眾視覺震撼最大的一類化石展品。但是,將修復完成的骨骼化石放到展廳展覽,還需要一個復雜而精細的組裝過程。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步驟:
(1)確定骨架擺放的姿勢。這需要考慮到多種因素。首先是化石原地的埋藏狀態,包括埋藏時的姿勢、骨骼的完整程度、受後期構造變形的影響程度等。其次,還要考慮展廳的大小、擺放的視覺效果等。因此,骨架擺放姿勢的確定就像是蓋樓之前的圖紙設計,需要反復論證和考量。
圖3-4 祿豐龍骨架組裝後的細節照片(攝影/卞躍躍)
(2)脊椎骨的擺放和組裝。要按照確定的擺放姿勢擺出脊椎骨的曲度,拿支架進行支撐,之後用軟鋼條進行連接支撐,用卡頭將脊椎骨夾在軟鋼條上。上述工作完成後,要確定脊椎距離底面的高度,並裝配主支架。
(3)在脊椎骨組裝完畢的情況下,依次組裝頭骨、肋骨、肢骨、尾椎和胸骨。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組裝頭骨時,頜骨必須組裝牢靠;在組裝肋骨時,必須先將每對肋骨的位置碼放正確,再一對一對按順序進行組裝;在裝架前肢的時候,肩胛骨要裝在正確的高度,與脊柱的角度合適。
9、脂肪也能形成化石嗎?
1.為什麼脂肪難以形成化石?一般情況下,動物死亡後,容易形成化石的是牙齒、骨骼、外殼等堅硬結構,因為所含有機質較少,無機質較多,能夠保存較長的時間,被埋藏到地下後,能和沉積物一起經過長期的礦物質充填作用、交替作用等等。而內臟、肌肉、脂肪、皮膚等軟組織,富含有機質,會很快就腐爛、被分解殆盡,沒機會形成化石,所以大部分古生物化石都是以赤裸裸的骨架形態出現在我們眼前。2.是否發現過古動物的脂肪?發現過古動物的脂肪,雖然脂肪難以形成化石,但在凍土、琥珀等特殊條件下,古生物會相對完整地被保存下來,下面主要介紹三種留下脂肪痕跡的古生物化石:猛獁象,西伯利亞野牛,魚龍。
猛獁象脂肪化石:在西伯利亞的凍土之下,埋藏了大量的史前動物,如洞獅、狼……最耀眼的莫過於猛獁象。至今大約還埋藏著1500萬頭猛獁象,由於屍體長期處在極低溫環境條件,身體里的水分結成冰,抑制了屍體進一步腐敗,所以猛獁象的皮膚、肌肉、脂肪、毛發……通通都得以保存。一些來自於西伯利亞凍土的幼年猛獁象化石,表明猛獁象身體背部的皮膚下有相當多的脂肪層,特別是在脖子和鬐甲區域(位於頸脊與背脊之間的隆突部位)。
這是一具來自雅庫特地區的幼年猛獁象部分屍體,大約14-16個月大。幼年猛獁象的不完整屍體脂肪、肌肉、結締組織均保留下來,下面是它的頸椎掃描照片:三個箭頭指示區域為脂肪層,脂肪主要聚集在頸部區域,厚達7cm。在身體的兩側也發現了脂肪層,厚度大約是2cm。 這具化石保存較為完好,特別是頸部,可以明顯看到有一個隆起的區域,裡面富含脂肪,身體兩側的皮下組織也出現了較厚的脂肪層。
正因為多具猛獁象化石的脂肪聚集在頸部區域,所以有研究人員認為,猛獁象生前可能擁有跟駱駝類似的駝峰,用來積累脂肪,度過惡劣、嚴寒且食物較少的冬季。相對多的脂肪含量,也表明了這些幼年猛獁象可能死於夏季,因為脂肪是在冬季消耗的。
10、脊椎動物化石的環境記錄
本節由同號文、袁寶印執筆。同號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袁寶印,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脊椎動物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因素,它們可以很好地反映當時的氣候、地貌、水文等環境特徵。脊椎動物又是古人類的狩獵對象,因此動物群也是分析古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依據。雖然動物化石能夠比較直接地、具體地反映環境條件,但是由於所發現的動物化石只能反映當時很少一部分動物,而且動物化石缺乏在地層中的連續性,因此只能部分地、模糊地反映當時環境的片斷景象。
泥河灣盆地各時代地層中都有脊椎動物化石發現,根據這些脊椎動物繁衍的生態條件,下面簡要地分析它們代表的生態環境以及它們與古人類活動的關系。
一、上新世
泥河灣盆地上新世地層中發現脊椎動物化石很少,只有紅崖剖面下部含砂礫透鏡體的紅土中發現三趾馬 (Hipparion sp. )和大唇犀 (Chilotherium sp. )。它們是華北上新世動物群中常見的成員,生存環境為亞熱帶—暖溫帶稀樹草原,氣候比較炎熱而乾燥。但是由於發現化石很少,難於恢復當時的生態環境特徵。根據華北其他地區研究結果看,上新世總體比第四紀時期乾熱。
二、早更新世
早更新世 (2. 6 ~0. 78 Ma)泥河灣層下段沉積發現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它們集中於兩個地區,一是壺流河下游紅崖—東窯子頭一帶的湖積台地,一是泥河灣盆地東側桑乾河兩岸湖積台地,對兩個地區哺乳動物化石所反映的生態環境都做過較深入的研究。
(一)壺流河下游兩岸台地
壺流河下游兩岸為泥河灣層出露較好的台地,發現哺乳動物化石的剖面有老窩溝剖面、洞溝剖面、牛頭山剖面、大南溝剖面、花豹溝剖面、紅崖南溝剖面、茺子溝剖面、後溝剖面、小水溝剖面、連接溝剖面、將軍溝剖面、台兒溝剖面等 (王安德,1982; 蔡寶全等,1987,2004,2007; 杜恆儉等,1988; 鄭紹華等,1991,2006; 楊子賡等,1996;張兆群等,2003; 閔隆瑞等,2006; 李強等,2008),研究較多的動物群有花豹溝動物群、東窯子頭動物群、稻地動物群和大南溝動物群等。發現上述動物群的剖面主要由上新世紅黏土侵蝕後在山麓再堆積而成,夾有湖濱相砂礫石層和湖沼相沉積,它們反映了當時為離山麓較近的湖濱地區,水分條件較好,植被比較茂盛。李強等綜合研究了這些哺乳動物群生活時的生態環境,認為動物群主要由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食肉類、奇蹄類和偶蹄類組成,缺失異手類、長鼻類、大型肉食類、犀類和鹿類等棲居於森林的類型。兔形類和嚙齒類中的倉鼠亞科,鼠軍亞科、鼢鼠亞科,犬科,鼠亞科,河猩科反映森林或森林灌叢環境。跳鼠科,沙鼠亞科和駝駱科生活於荒草原環境,長頸鹿反映稀樹草原環境。其中只有鼩鼱屬 (Soriculus sp. )、鼩鼱 (Blarinella sp. )和靈貓 (Virerra sp. )是我國南方亞熱帶森林分子,由此判斷當時以溫帶草原為主,間有樹林和乾草原的溫帶森林草原環境。
從上述動物群中各類動物成分的組合中可以看出,草原類型的動物約占總數的 60%以上,反映出以草原環境為主的景觀。有些層位中森林灌叢類型的動物占 20% 以上,說明有的時期林地較發育。安氏大河狸的出現顯示有時氣候冷濕,有些層位發現鼩鼱與靈貓說明有的時期氣候處於亞熱帶環境 (李強等,2008)。
壺流河下游兩岸發現的哺乳動物群,根據新的磁性地層學研究結果,確定地質年代大約為 2. 0 ~1. 77 Ma,該階段以草原環境為主,山麓地帶為森林灌叢植被。有的時期氣候較乾冷,出現荒漠環境。有時氣候轉為暖濕,甚至可以出現亞熱帶稀樹草原。由於泥河灣盆地處於中緯地區,早更新世的氣候變化使得本區植被在亞熱帶稀樹草原-溫帶森林灌叢-乾草原-荒漠草原等類型中轉換,而以溫帶森林灌叢和乾旱草原環境為主。
(二)泥河灣盆地東緣台地
泥河灣動物群發現於盆地東緣的下沙溝剖面,以後在桑乾河南岸台地上發現多處舊石器遺址,主要有馬圈溝遺址,小長梁遺址和東谷坨遺址等,其中也發現數量可觀的哺乳動物化石。泥河灣動物群 (狹義)中嚙齒類、兔形類、奇蹄類和偶蹄類種屬占總數的 55%左右,反映了草原景觀。食肉類占 3% ,而且以在草原或森林草原活動的狼、狐、鬣狗為主,所以總體顯示乾旱草原-溫帶森林草原的環境。泥河灣動物群中當時鑒定的Palaeoxodon namadicus應為草原猛獁象 (Mammuthus trogontherii),它是由熱帶、亞熱帶的南方象 (Mammuthus neridionalis)向中緯乾旱草原遷移形成的類型,代表了溫帶森林草原或乾旱草原環境 (Wei Guangbiao et al. ,2006)。
草原猛獁象在馬圈溝遺址中也有發現,其時代為距今 1. 66 Ma,因此認為華北是該種的起源地 (Wei Guangbiao et al. ,2006)。馬圈溝遺址中發現動物化石 86% 為嚙齒類、奇蹄類和偶蹄類等乾旱草原的動物,但又有喜暖的鼩鼱和乾旱地區的鴕鳥化石,所以總體反映了較暖的乾旱草原或森林草原環境。
這個地區重要的早更新世舊石器遺址還有小長梁遺址,發現的動物化石有 58% 為嚙齒類,奇蹄類和偶蹄類草原動物,反映的生態環境與馬圈溝遺址類似,但已發現有披毛犀化石,說明氣候有向寒冷方向發展的趨勢。東谷坨遺址中發現 8 種哺乳動物化石,其中有6 種為生活於草原的動物,另外還發現有披毛犀化石,說明當時的環境為乾旱草原或森林草原,氣候也比較乾冷。
泥河灣盆東緣台地早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和遺址中發現的化石基本顯示了乾旱草原或森林草原環境,與壺流河下流兩岸早更新世動物群反映的生態環境基本一致。由於壺流河兩岸早更新世動物群的時代總體上比泥河灣東緣台地的動物群老,它們反映的氣候環境如下: 從距今 2. 6 Ma 起,氣候向變干變冷的方向發展,2. 5 ~1. 8 Ma,大體以森林草原環境為主,氣候向暖濕方向轉化時,可有短暫時期的亞熱帶氣候環境。從 1. 8 ~ 0. 78 Ma,氣候明顯變乾冷,以乾旱草原環境為主,間有森林草原環境。早期古人類在這樣的生態條件下,有充足的食草動物作為狩獵對象,有了在此繁衍生息的條件。
中更新世 (0. 78 ~0. 128 Ma)為泥河灣層上段地層,其中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不多,主要有郝家台化石地點和馬梁遺址、皮襠褲遺址、雀兒溝遺址等。在這些地點或遺址中,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主要為桑乾河大角鹿 (Megaloceros sangganhoensi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馬 (Equus sp. ),此外還有鴕鳥化石。它們反映了比早更新世乾冷的環境,應以草原環境為主。附近還有荒漠草原存在,但這個時期古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已大有提高,能夠抵禦比較嚴酷的環境。
許家窯遺址代表了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初期古人類的生存環境,遺址中發現哺乳動物化石 24 個屬種,除兩三種外,其餘全部為生活於乾旱草原的動物,反映許家窯人已能適應乾冷的氣候條件,在乾旱草原或荒漠草原環境中生存繁衍。
晚更新世 (0. 128 ~0. 011 Ma B. P. )的化石地點很多,如上沙嘴化石地點、板井子遺址、白馬營遺址、馬鞍山遺址、大底園遺址、摩天嶺遺址等,其中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主要為披毛犀、野馬、河套大角鹿、羚羊等,還有鴕鳥化石,已無森林草原動物化石,反映了晚更新世典型的乾旱草原和荒漠草原環境,然而在這個時期卻有許多舊石器遺址被發現,顯示當時古人類的生產力較高,已能完全戰勝乾冷環境。
全新世 (0. 011 Ma B. P. 至現在)氣候逐漸轉暖,泥河灣盆地哺乳動物化石種屬上也有所反映。虎頭梁遺址中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達 15 種,其中有納瑪象 (palaeoloxodon nama-dicus)化石,顯示氣候比晚更新世更為暖濕,另外有蛙化石發現,也是多水環境的反映。丁家堡動物群中發現亞洲象 (Elephas maximus)等 7 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除亞洲象外,原始牛 (Bos primigenius)也是喜暖動物,白䴉 (Threskiornis cf. aethiopicus)生活於湖邊或沼澤地環境。該化石地點還發現厚美帶蚌 (Lepidodesma langvilati)、巴氏麗蚌 (Lamprotu-la bazini)和杜氏珠蚌 (Unio deuglasiae)等軟體動物化石,它們都是生活於長江以南的現生種。產化石地層年齡為距今 3830 ±85 a B. P. ,說明在三四千年以前,泥河灣盆地的氣候環境與現今華南地區一樣 (賈蘭坡等,1980)。
綜上所述,泥河灣盆地發現了上新世末至全新世各個時代的脊椎動物化石,它們較直接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態環境,並可大致概括如下:
上新世末,泥河灣盆地的氣候環境乾熱,應為亞熱帶或暖溫帶稀樹草原環境。2. 6 Ma以後,氣候開始變冷,但與上新世差異不大。2. 6 ~1. 8 Ma 哺乳動物化石反映了以溫帶森林草原為主的環境,主要依據是古麟化石的存在。在全球氣候轉向濕熱的階段,這里可以出現短時期的亞熱帶稀樹草原環境。1. 8 ~0. 78 Ma,泥河灣盆地的古環境相對較為穩定,湖邊以中溫帶草原為主,因為動物群主要由鼢鼠、草原猛獁象、三趾馬、三門馬、披毛犀及各種羚羊組成; 但氣候明顯變干,以溫帶乾旱草原環境占優勢,間有森林草原環境。0. 78 ~ 0. 128 Ma 比上一階段更為乾冷,主要為乾旱草原環境,附近還有荒漠草原存在。晚更新世 (12. 8 ~11. 5 ka B. P. )為典型的乾旱草原和荒漠草原環境,森林草原完全退出本區。動物群以馬、披毛犀和羚羊類草原動物為主。不過在周邊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叢林環境,因為鹿類和猞猁等動物生活於叢林環境。全新世以來,氣候轉暖,全新世中期氣候環境與現今華南地區一樣,此後又向乾冷方向轉變,呈現今天的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植被為半乾旱灌叢草原。
泥河灣盆地離北京周口店直線距離只有 100 多公里,但兩地的動物群所反映的古環境卻十分不同,在周口店各化石點中,普遍存在能反映較為溫暖環境的動物,例如獼猴、豪豬、雙角犀、水牛、獵豹、果子狸及豬獾等。而泥河灣盆地只發現過一顆豪豬的牙齒(Teilhard de Chardin,1942),並且其層位尚不十分確定。
不過,在泥河灣盆地也從未出現過很寒冷的時候,因為至今未發現真猛獁象、駝鹿、馴鹿、麝牛及野牛等典型的寒冷型動物組合。在泥河灣盆地出現的最耐寒冷的動物也只有披毛犀。在歐亞大陸,耐寒動物主要指猛獁象-披毛犀組合,包括北極兔、旱獺、北極狐、洞熊、洞獅、大角鹿、駝鹿、馴鹿、麝牛及野牛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泥河灣盆地,鴕鳥出現的幾率相當高,尤其是晚更新世,這說明本地區也存在沙地或草地沙化現象。
總之,泥河灣盆地更新世是以中溫帶乾草原環境為主,周邊有少量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