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今年28歲,在22歲到25歲的時候我的工作是天天上網現在有嚴重頸椎病,請問有什麼方法有效的治療頸椎病
(一)閱讀有關頸椎病的書,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
(二)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三)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四)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五)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六)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七)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八)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九)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十)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二、頸椎病患者的床
各種床鋪各有其優缺點,而且與個人居住地、氣候、生活習慣、經濟狀況有關。但單從頸椎病的預防角度說,應該選擇有利於病情穩定,有利於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鋪為佳。因此,選擇一個放在床板上有彈性的席夢思床墊為好。它可以隨著脊柱的生理曲線變化起調節作用。
三、頸椎病患者的枕頭
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這個"正常"位置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這種重量曲線既保證了頸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因此一個理想的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其次,對枕蕊內容物選擇也很重要,常用的有:①蕎麥皮:價廉,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②蒲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高低。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而且清涼解暑,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但價格較高。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一般講,枕頭高以8~15cm為宜,或按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
頸椎枕亦可起預防或治療作用。
四、頸椎病患者的睡眠體位
一個良好的睡眠體位,既要維持整個脊柱的生理曲度,又應使患者感到舒適,方可達到使全身肌肉鬆弛,容易恢復疲勞的調整關節生理狀態的作用。根據這一良好體位的要求應該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此時全身肌肉即可放鬆,這樣,最好採取側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五、頸椎病啞鈴醫療體操
(一)屈肘擴胸:兩腿分立肩寬,兩手啞鈴自然下垂,兩臂平肩屈肘,同時向後擴胸。反復12~16次。
(二)斜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於胸兩側,上體稍向左移,右手向左前斜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三)側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進置於胸兩側,左手持啞鈴向右側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四)上方出擊,兩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時置於胸兩側,右手持啞鈴向上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五)伸臂外展: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持啞鈴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重復6~8次。
(六)聳肩後旋: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臂伸直向下,兩肩用力向上聳起,兩肩向後旋並放下,反復進行12~16次。
(七)兩肩後張擴胸後伸: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肩伸直外旋,兩肩後張,同時擴胸,反復12~16次。
(八)直臂前後擺動:兩腿前後分立,兩手持啞鈴下垂,左右上肢伸直同時前後交替擺動,重復6~8次,兩腿互換站定位置,同時擺動6~8次。
(九)頭側屈轉: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向左屈曲,達最大范圍,再向右側旋轉到最大范圍,左右交替,反復6~8次。
(十)頭前屈後仰: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前屈,盡可能達最大范圍;頭頸部向後仰達最大范圍,重復6~8次。
(十一)頭部旋轉: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再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重復6~8次。
以上動作要輕柔,旋轉動作因人而異每天可作1~2
2、常見的無脊椎動物有什麼
3、總是中風怎麼辦,為什麼容易中風,怎麼辦
下一跳,一般中風一次都會很嚴重了,你到經常性的,呵呵!
你是受風了吧,這可是兩個概念哪,差十萬八千里呢,中風是腦血管引起疾病,嚴重會威脅生命,而受風只是平常生活中,由於出汗,睡覺時遇涼氣了,著涼。這可能跟你的體質,或平常不注意有關。應勤鍛煉,避免運動出汗後和睡覺時保護措施。
4、頸椎病真的這么可怕嗎,頸椎病應該怎麼預防啊?
您好,其實頸椎病嚴重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極為疼痛的症狀,一般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的。對於你們這種工作沒多久的人來說,由於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還缺乏鍛煉,另外,網路公司經常會面對長期的熬夜、甚至生活規律混亂,導致肌肉無力,如再加上辦公室內冷熱交替過於頻繁,極易加速椎體的退行性病變。您可以做些頸部保養,多參加些運動鍛煉,我在新浪博客里看到過一篇預防頸椎病的文章,您可以去看看~
5、頸椎不好!壽孔枕好嗎?
它裡面有中草葯成分,含有菊花、檀香、丁香、麝香等38味醒腦開竅香薰葯物,所以孕婦最好不要用
6、頸椎病該吃點什麼葯呢?中葯好還是西葯好呢?
你好
我建議你使用中葯,西葯的副作用大得很。
現在這樣得病是一種多見病也是頑疾,病發原因往往跟自己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用電腦是有一定關系的,目前治療此病分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但是手術是不提倡得,因為頸部是神經線密集區,一旦觸碰了神經根後果是很嚴重得,建議是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也分多種,按摩,牽引,但是按摩牽引不到位還會加重病情,在此基礎上選對方法是很關鍵得,最理想的方法是中醫外敷葯:「聖方通絡貼」,中醫是講究穴位得,根據病症貼敷不同位置上,可通過毛孔內體吸收葯物,達到開竅透骨,通經走路,打開動脈神經得功效對治療有積極地功效,如有幫助可以隨時咨詢
祝早日康復。
7、誰了解龍脊康的脊椎專家?抖音的沈主任說脊椎是他嗎?
了解的,我兒子脊柱側彎就是沈教授看好的。之前發現孩子脊柱側彎我跟孩子媽就非常重視,因為之前刷到過「沈主任說脊椎」抖音號,上面介紹了很多脊柱側彎的病例,治療方法也很多,有7D療法、施羅斯體操現場、常住平衡激活訓練、龍氏正骨手法、易罐等,很專業很靠譜,我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就診的。如果發現孩子有脊柱側彎的問題,還是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過了發育期就很難去干預回了,建議你掛號給給沈主任親自看看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不要著急亂投醫,脊柱側彎也不是一下子能看好的,得慢慢去治療恢復,我兒子總共接受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才慢慢改善,現在已經很大程度改善了,脊柱也答基本變直了。
8、脊柱側彎應該怎樣治療?
9、頭頸部麻木
您描述的情況與頸源性頭痛很相似.
頭痛是臨床疼痛診療時遇到的常見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類頭痛伴有頸部壓痛、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的頭痛,發生率很高,臨床表現較復雜,頭痛持續時間長,治療較困難,日益引起重視。此種頭痛在以往曾被稱為「神經性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枕大神經痛」,「耳神經痛」等。以往認為此種頭痛是頭部的神經和血管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產生頭痛,因而治療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體抗炎葯物,頭部針灸、理療、按摩,頭部痛點注射,頭部神經干阻滯,包括枕大神經或耳大神經阻滯。但有相當數量的患者的病情並不好轉或療效不持久。
治療:
一、注射療法
在相應的病灶區注射消炎鎮痛葯物,既有明顯的診斷作用,同時又可起到止痛、緩解局部肌肉痙攣等治療性作用(見圖)。無論是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期,注射治療都是緩解疼痛的有效手段。這既是有效的診斷手段,也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同時更是一種療效頗佳的治療方法,該法對神經阻滯試驗陽性者均適用。
由於頸源性頭痛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每個患者的病灶部位不同,注射治療要堅持個體化原則。經治醫生在進行注射治療前,要仔細分析該患者的病情,即可能地確認每個患者的具體病灶部位,有針對性地為其制定注射治療方案,並且在治療過程中不斷給與評估和驗證。當初次或開始的兩次注射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再次診斷和調整治療方案。如果醫生將注射治療方案形式化,用固定的方案去治療每一位患者,會影響療效。所以,在注射治療時,堅持個體化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1. 頸椎旁病灶注射
在第2頸橫突穿刺注射消炎鎮痛葯物,對多數頸源性頭痛患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葯液在橫突間溝擴散可流到第1、3頸神經及周圍軟組織內,發揮消炎、鎮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由於葯液直接注入病灶區域,療效較好。由於第2頸橫突的體表標志在較肥胖者不易觸及,也可在X光引導下進行穿刺注射治療。
操作方法: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第2頸椎橫突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距乳突下端1~2 cm,坐位時相當於下頜角水平。先確認穿刺點作好標記,皮膚常規消毒,在穿刺點垂直進針,對於椎旁壓痛明顯者,每進針0.5~1 cm 注射2 ml 葯液,針尖觸及橫突後回吸無血液及腦脊液流出,分次注射葯液,並注意觀察患者呼吸、意識改變。注葯時患者常有向頭部放散感,數分鍾內疼痛減輕或消失,並覺患側頭部「輕松」。有枕部及頭部壓痛者,應同時進行壓痛點注射治療。
葯物:筆者使用的葯物為,2%利多卡因2.5ml+強地松龍15~25mg(或康寧克痛10mg或得寶松1ml)+來比林450mg+生理鹽水至15-20 ml。對有頭頸部麻木感者,可加胞二磷膽鹼250 mg。每6~7天治療一次。有效者應3~6 次治癒。如果不緩解,需查原因,行其他治療。
注意事項:第2頸椎橫突的定位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且鄰近有許多重要神經、血管,應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治療。椎動脈在第2頸椎向外側轉折後上行,椎動脈孔向外側開口,進針時易刺入。在進針時要分段多次回吸,嚴防葯物誤入椎動脈,注葯時應先注入少量試驗量,觀察無不良反應後再分次緩慢注射。注射過程中要反復詢問患者的感受,以及時發現不良反應。有時葯物向前流至頸上交感神經節出現一過性Horner』s綜合征, 可增強療效。操作中應嚴防葯物誤入蛛網膜下腔。
2.頸椎關節突關節注射
病人取側卧位,疼痛側在上方。多以患側壓痛點結合透視下看到的關節定位,即選擇相當於在X線透視下關節面後緣的體表皮膚處為穿刺點。取患側朝上的側卧位,使後方正中線與X線透視台平行。由於頸2~3關節稍呈疊瓦狀,將X線的管球透視裝置稍傾向尾側。頸3~4關節以下兩側關節面在透視下成為一線。經穿刺點行皮膚、皮下局麻後,用25G 5ml長的穿刺針經穿刺點對著關節面刺入,觸及上關節突上緣,然後,朝著前、上方向刺入關節腔內,注射造影劑0.5 ml確認無誤後,注人0.25%~0.5%利多卡因1ml,內含小量糖皮質激素和賴氨酸阿斯匹林。對頸椎間關節源性頭痛的患者較好。
為防止穿刺部位感染,可口服抗生素預防或治療。多個椎間關節阻滯,必須避免局麻葯過量而致中毒。誤將針尖向關節前方刺入可引起神經根損傷,應當注意。防止穿刺針刺入過深,而誤入硬膜外腔和蛛網膜下腔或關節囊破損,葯液浸漬到硬膜外腔。
3.寰樞椎間關節注射
寰椎無椎體結構, 樞椎的棘突較為寬大,在X線側位片上容易識別頸椎的序次排列。自樞椎至第6頸椎各棘突,均呈分叉狀。第1與第2頸椎間為寰樞關節,同時還有樞椎齒狀突與寰椎所組成之關節。寰樞關節便於搖頭活動。寰樞關節主要行旋轉運動,亦可行輕微的俯仰和側屈運動。表面標志為第1頸椎(寰椎)外側的側塊可用手指摸到,即在乳突下前方沿乳突與下頜角連線之間,可觸到骨性突起即是。
寰枕關節是整個脊椎關節活動幅度最大的關節,其與樞椎一起集合活動的范圍更為增大,為全脊椎關節之最。樞椎棘突甚大,但不易摸到,只有用手指自枕外隆凸沿中線向下壓移,凹陷處觸及骨突起,即為樞椎棘突與寰椎後弓結節相連之處。
第一頸椎無椎體,因承托頭顱,又名寰椎。分前弓、後弓和兩個側塊。前弓短,前方有小隆起稱前結節(Tuberculum anterius),後面有圓形的齒突關節面,又稱齒凹(Fovea dentis),與樞椎齒突相關節;後弓長,後面正中有後結節(Tuberculum posterius),後弓與側塊連接處的上面有深溝,名椎動脈溝(Sulcus arteriae vertebralis),溝內有椎動脈和枕下神經通過,此溝有時為一弓形骨片覆蓋成孔或短管;側塊為寰椎兩側的肥厚部分,上面有腎形的上關節面,與枕骨髁形成寰枕關節,下面有圓形的下關節面,與樞椎上關節面相關節,側塊內面有一粗糙的結節,為齒突橫韌帶附著處。橫突短小,根部有橫突孔,末端不分叉。
第二頸椎椎體上面有齒突(Dens),寰椎繞齒突作旋轉運動,又稱樞椎。一般齒突分尖和根二部,長約l.5cm。樞椎齒突與椎體間,在少年時有軟骨板,隨年齡增長而骨化,至青壯年時呈軟骨島形式存在,至老年則完全骨化。因此,齒突可分三部,其游離端膨大為頭,頭下方較細部為頸,位於樞椎體和兩側上關節突之間的部分為基部。一般所稱根部骨折實為頸部骨折。齒突頭部兩側發育約有個體差異。故在x線平片測寰齒間隙時,應注意。第二頸椎棘突特別發達,可作為檢查頸椎序數的標志。
寰樞關節注射的操作規程在文獻中介紹較少,是因為存在刺破椎動脈和頸內動脈及誤入硬膜外腔和蛛網膜下腔的危險,在穿刺過程中,應十分注意。為避免造成上述危險,應盡可能在X線透視下施行穿刺。
雖然寰樞椎間關節阻滯的方法有後方穿刺法和側方穿刺法兩種,由於椎動脈在此處向側面開口的原因,後方穿刺法比側方穿刺法更安全。在此僅就後方穿刺法作一介紹。
病人取俯卧位,腹部墊枕頭。多以患側壓痛點結合透視下看到的關節選定穿刺點。將X線的透視管球正對頸椎後正中線,與透視平台垂直。 X線從後部射入,就能很好地透視看到寰樞椎間關節的關節腔。皮膚、皮下經局麻後,用25G 4cm穿刺針向關節腔穿刺。如果下頜骨或牙齒使X線從後部射入受阻礙,可調節頭部位置。從枕後側稍向頸前方進針過程中,應十分細心,關節側方有椎動脈,關節前方即可到達硬膜外腔和蛛網膜下腔。在關節腔的中央有第二頸神經節,穿刺針要稍向外側。穿刺針到達關節後面,先細心透視觀看針尖位置,從此點向前向內移動穿刺針直到進入關節腔內。小范圍內移動穿刺針可避免反復地試穿刺。 刺入關節腔內後,從側位方向透視觀看,可見穿刺針尖已位於關節腔內。用造影劑0.5ml行關節腔造影,證實穿刺針在關節腔內後注入阻滯葯液1ml,為0.25%~0.5%利多卡因1ml,內含小量糖皮質激素和賴氨酸阿斯匹林。
寰樞關節注射主要用於治療寰樞椎間關節源性頭痛。
4.寰枕關節注射
寰枕關節為寰椎上關節窩與枕骨蝶構成的一對關節,即第l、2頸椎(即寰椎與樞椎)與顱骨組成的關節為寰枕關節。關節囊鬆弛,關節囊的後部和外側部肥厚,內側部很薄。關節的前方有寰枕前膜(Membrana atlanto-occipitalis anterior),後方有寰枕後膜(Membrana atlanto-occipitalis posterior),外側有寰枕外側韌帶限制頭部的運動。寰枕後膜的外側與寰椎後弓的椎動脈溝之間,圍成一管,椎動脈與枕下神經從其中通過。寰枕關節便於點頭活動。
寰枕椎間關節阻滯的操作規程在文獻中也較少, 同樣是因為存在刺破椎動脈和頸內動脈的危險,在穿刺過程中,應十分注意。為避免刺破動脈或刺入部位過深誤入硬膜外腔和蛛網膜下腔,寰枕椎間關節阻滯的操作比寰樞椎間關節阻滯的操作更困難。原則上說應在X線透視下施行。寰枕椎間關節阻滯有側方和後方兩種穿刺法。
病人取側卧位,疼痛側在上方。多以患側壓痛點結合X線透視下看到的關節選定穿刺點。
(1)側入穿刺法
取患側在上的側卧體位,墊上與肩高度相同的枕頭,使頸椎後方正中線與X線透視台平行,調整透視角度,透視下可清楚看到第二、三頸椎。從側方透視下寰枕椎間關節更開放,同時,與下頜骨對准,能較好地看到關節面。皮膚、皮下局麻後,以25G 4cm長的穿刺針從壓痛點刺入,對准樞椎影像的中央。針尖朝枕部刺到寰枕椎間關節的前1/3與後2/3交界處,可避免刺破椎動脈和頸內動脈的危險。參考關節面的前面和上面,可確定針尖位置,進人關節腔內後,可在前後位X線透視下確定針尖位置,然後,注入造影劑0.5ml確認關節腔後,注人局麻葯液lml,內含0.25%~0.5%利多卡因和小量糖皮質激素共1ml。
(2)後方穿刺法
將胸部、前額部墊上枕頭,取俯卧位,在X線透視下,張開口腔,能看到寰枕椎間關節,調整頭的位置和X線透視角度,穿刺點取枕骨下部與關節面(斜內側方)的稍下方位。皮膚、皮下局麻後,將穿刺針對著關節面刺入,可透視確定針尖位置,進人關節腔內後,可在前後位透視下確定針尖位置。然後,注人造影劑0.5ml確認關節腔後,注人阻滯葯液1ml,內含0.25%~0.5%利多卡因和小量糖皮質激素共1ml。這一後方穿刺法兩側可同時進行。
寰枕關節注射主要用於治療寰枕關節源性頭痛。
5. 頸部硬膜外腔注射
經頸椎旁及頭部壓痛點注射治療效果不佳者,多系病變位於椎管內,以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椎間盤源性神經根炎多見,椎旁註射的葯液無法到達病變部位。可選用頸部硬膜外腔注葯法。對於單側疼痛者,可在第2、3頸椎棘突間隙穿刺,將針口斜面轉向患側置管,也可在第5、6頸椎棘突間隙穿刺,向頭側置管注葯治療。患者應住院治療硬膜外腔置入的導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感染。
二、頸神經毀損治療及手術治療
經各種非手術治療亦無效者,多有椎管內骨性異常改變卡壓神經根,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對有手術禁忌症,或手術危險性較大的患者,經患者同意,可採用頸神經後內側支破壞性阻滯,治療應在X光透視引導下進行。還可採用射頻熱凝術毀損頸神經後內側支治療。
1. 頸神經後內側支射頻熱凝術
是一種神經破活性阻滯療法。
由於在橫突的結節間溝第2頸神經後支的上交通支與第1頸神經後支連接,其下交通支進入第2、3頸椎關節突關節與第3頸神經後支相連接。第1、2、3頸神經後支借交通支相連接形成神經環(或稱為頸上神經叢,或Cruveihier後頸神經叢)。因此,在關節突關節外側和橫突的結節間溝處穿刺。
在X線透視下將穿刺針分別刺到關節突關節外側下1/2附近和第二頸椎橫突的結節間溝,確認位置後,取出穿刺針芯,置人電極即可進行射頻熱凝治療。為提高療效,Bogk提出針宜自上斜向下穿刺,使電極與關節處於正切位,而與神經平行,溫度宜選擇90°,連續加熱時間為60秒。這種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創傷較小,但遠期效果差,治癒率約40%,又需專門設備。有人提出它有加速退化或發生骨贅之嫌,因此,目前這種治療方法仍開展得不多。
只用於診斷明確,神經阻滯試驗陽性者又經過保守治療、關節內注射療法無效的患者。
2.頸神經後內側支乙醇阻滯術
也是一種神經破活性治療,穿刺方法與射頻熱凝術一樣,只是在穿刺成功後,先給與1%利多卡因行實驗性阻滯,觀察無異常反應,注射無水乙醇1-2ml。
適應症同射頻熱凝術,方法較其簡便,療效方面的差異尚缺乏對比研究。
3. 直視下脊神經後內側支切斷術
脊神經後內側支切斷術的適應證:
(1)診斷明確,神經試驗性阻滯陽性;
(2)反復注射治療效果不持久或無效,疼痛頑固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3)尚無關節突骨贅形成、影像學異常改變等表現者,除外頸椎間盤突出症或椎管腫瘤。
脊神經後內側支切斷術的操作方法:
手術在局麻下進行,從後入路暴露病變的相應節段的小關節,先認清一側上關節突乳狀突與其橫突根部副突,兩乳突間覆有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管狀,切開此管,即可找到脊神經後內側支和小關節支,予以切斷並抽出。可同時一並剝除關節囊,術後卧床4~7d。手術須同時切除相應小關節上、下兩脊神經後內側支。由於一個小關節不僅受上、下兩脊神經後內側支支配,且還可受其他脊神經交通支支配,在直視下切除也較困難,因此療效沒有想像中好。神經切除後,由於神經再生而形成神經瘤者,可能使疼痛更為劇烈而不得不行脊神經根切除術。因此目前該術式己較少採用。
4.頸後路小關節減壓術
對於已有明確小關節增生,骨贅形成壓迫脊神經根而產生根性症狀者,經注射治療效果不持久的嚴重頸源性頭痛患者可行頸後路小關節減壓術。手術的目的是解除因小關節增生,骨贅形成而產生的頸神經根卡壓。由於小關節毗鄰椎管、椎動脈和脊神經根等重要結構,因此手術危險性較大,技術要求較高。術者須具豐富臨床知識和較高的手術技巧方可進行,須嚴格掌握適應證。國內報告很少。
手術在局麻下進行,從頸後入路,暴露兩側小關節後,用直徑3mm左右的鑽頭由淺入深在後方小關節鑽孔。接近根管時,患者自覺有痛感,用薄神經剝離器加以分離松解。尚可繼續用鑽頭或刮匙等擴大減壓范圍。對關節切除過多有引起失穩可能者,可在同側或對側椎板間或棘突間植骨,以維持椎節穩定。
最近研究表明大多數外傷後頸源性頭痛病例,在傷後1年內疼痛消失。這一結果讓人對外傷後頸源性頭痛的手術治療提出疑問。許多種不同的手術方法,在頸部不同的部位,都宣稱對頸源性頭痛的治療具有高效性。然而,因為缺少頸源性頭痛累及頸部特殊部位的有力證據,而且因為眾多研究,都不是在標准建立前所選擇同一系列患者身上所進行的,因此很難說哪一個病人能從外科手術中受益,何種解剖結構能作為手術指征。只有當患者經過嚴格挑選,醫生精心確定手術方式時,手術的結果才會很合適。 在Bovim的研究中,採用了統一的診斷標准,實施頸2阻滯後,有70%的患者在3個月後復發,90%在16個月後復發。
雖然看起來頸部結構在某些頭痛的病理生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或是因果關系,或是共同起作用,但關於頸部和頭痛之間關系的描述還不夠充分,而且,外傷和頸源性頭痛之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說明,應用外科手術治療頸源性頭痛的方法還有待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