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都需要檢查什麼
在醫院會接受哪些檢查?
4.1 頸椎的試驗檢查
頸椎病的試驗檢查即物理檢查,不需藉助儀器,它包括:
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頂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向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症狀。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或後伸位時出現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臂叢牽拉試驗: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
上肢後伸試驗:檢查者一手置於健側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外呈伸展狀,以增加對頸神經根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或損傷。
4.2 頸椎病的X線檢查
X線平片舊稱X光片,是最基本的骨科影像學檢查手段,價格便宜,簡單易行,能夠清楚地顯示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其缺點是難以顯現軟組織的病變,因此,對於頸椎病人脊髓神經根的變化無法顯現。
懷疑有頸椎病的病人應拍攝頸椎正、側位片,有時需要加拍頸椎過伸過屈側位片,有時還需包括左右斜位片,如懷疑有寰樞椎病變者還要加拍張口時的正位相。以下是各種拍攝角度所能表現的病變內容:
正位:
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錐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
側位:
曲度的改變: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
異常活動度:在頸椎過伸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中,可以見到椎間盤的彈性有改變。
骨贅: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贅及韌帶鈣化。
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
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椎間盤變性以後,椎體間的穩定性低下,椎體往往發生半脫位,或者稱之為滑椎。
項韌帶鈣化:項韌帶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斜位
攝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4.3 造影檢查
造影是一種常用的X線檢查方法。X線拍片和透視只能分辨密度相差較大的組織器官,如骨、心、肺等,而對於人體大量密度相差較小的器官和組織,便顯得無能為力。於是人們想到了造影檢查,即先用高於或低於人體軟組織密度的造影劑灌注需要檢查部位,然後進行X線檢查。由於已灌注造影劑的組織器官與周圍部位密度差異變大,在X線下形成鮮明對比,便可以發現形態或功能是否異常。
目前在脊柱外科領域中常用的造影方法是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等。
4.4 頸椎病的CT檢查
CT是從X線機發展而來的,它顯著地改善了X線檢查的分辨能力,其解析度和定性診斷准確率大大高於一般X線機,從而開闊了X線檢查的適應范圍,大幅度地提高了x線診斷的准確率。
CT適用於檢查各種原因引起的椎管狹窄、椎管內佔位性病變如椎管內腫瘤;適用於檢查脊柱外傷後有無脊柱的骨折、骨折的程度,有無椎管完整性的破壞,並推測脊柱骨折後脊柱的穩定性;適用於檢查脊柱的韌帶鈣化、骨化、脊柱的增生、退變等表現;還適用於檢查椎骨的腫瘤、結核、炎症等病變,檢查脊柱的先天性異常等。
隨著核磁共振在脊柱外科的應用,CT檢查在脊柱外科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小,特別是在頸椎病的診斷方面已不是常規的檢查手段,其診斷價值遠遠低於「X線平片+核磁共振」的組合,但是由於CT對骨刺、韌帶鈣化、椎管狹窄等骨性病變顯示要比核磁共振清楚得多,因此在「X線平片+核磁共振」對上述情況仍然難以明確的情況下,申請CT檢查,可以更進一步提高診斷的准確性。
4.5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不僅能分辨人體中脂肪、肌肉、肌腱、血管、神經及骨骼等組織,還能分辨腦脊髓的灰質和白質、腎皮質和腎髓質以及腎周圍脂肪等。因此,核磁共振應用的范圍很廣。 目前,在臨床上已用於腦、脊髓、心臟、肌肉、肺、肝、腎、胰、盆腔、骨、骨髓、血管和腫瘤等器官和組織病變的診斷,並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臨床的應用,使脊柱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有了新的發展。對於顱腦、脊髓等疾病來說,核磁共振是當今最有效的影像診斷方法。與X線平片及CT相比,它能夠准確地揭示出脊柱脊髓的解剖結構及各種病理改變,其密度分辨力強,不僅能區分脊髓與腦脊液,並且能直接顯示出脊髓內的病變。在顯示脊髓先天異常、脊髓缺血變性、脊髓空洞症以及手術後椎管內的瘢痕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
在頸椎病的診斷方面,核磁共振成像在顯示椎間盤脫出、退行性病變等非常清晰,椎間盤脫出壓迫神經根也可顯示得一清二楚。核磁共振確能清晰地顯示每一個椎間盤病變的類型,有無椎間盤突出以及突出的程度;能顯示有無骨刺、頸椎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鈣化以及這些變化是否對脊髓及神經根造成壓迫、壓迫的程度;可以顯示脊髓的形態,脊髓有無受壓變形、脊髓內部結構有無變化,包括脊髓有無缺血、水腫,有無脊髓腫瘤及脊髓空洞形成等;還可以顯示頸椎手術後脊髓神經根減壓的情況,手術後是否有瘢痕、血腫等新的壓迫因素存在的情況。核磁共振為頸椎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而且對於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來說,核磁共振是手術前病情的估計、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方案和步驟的擬定、手術中困難的預先判斷、預後的判斷估計以及手術後脊髓神經根減壓情況觀察等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
在頸椎核磁共振檢查時,使用特殊的成像技術,還可以清楚地顯示雙側椎動脈的走行、形態、有無受壓、扭曲、痙攣以及阻塞等情況,稱為核磁共振動脈顯影術(MRA)。其成像清晰,目前已基本代替選擇性椎動脈造影技術。而且因為檢查時無需向病人體內注入造影劑,沒有椎動脈造影術可能給病人造成的各種並發症,如刺激而使椎動脈痙攣從而加重病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症狀、造影劑過敏、過敏性休克、感染、血管損傷等。核磁共振椎動脈顯影術對病人無損害,是屬於無創性的檢查手段。因此,核磁共振在頸椎病的診斷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骨科醫生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而且由於它是無創性的檢查,更顯現出其優越性。
但是核磁共振對骨的細微結構的顯示遠遠不如X線平片及CT清晰,所以,對於頸椎骨質增生、骨刺、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及黃韌帶鈣化的形態顯示方面遠遠遜色於X線平片及CT。而且因核磁共振價格昂貴,尚未成為常規檢查項目,特別是在廣大基層地區目前還未普及。
一般說來,在骨科特別是脊柱外科領域的影像學檢查中,由於核磁共振在顯示骨組織方面不如X線平片清楚,所以,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之前應當先拍X線平片,應當綜合分析核磁共振和X線平片的圖像,以互相對照、印證和補充,取長補短,從而提高核磁共振診斷的准確性。
4.6 肌電圖檢查
肌肉運動時可以產生生物電活動,將此生物電用針狀電極和表面電極作為引導,通過一定儀器的放大、顯示、監聽、攝影等步驟,從而顯示出一定的波形,稱之為肌電圖。
當神經、肌肉發生病變時,肌肉的生物電位活動、神經傳導過程、神經和肌肉對電刺激的反應都可以發生變化。結合臨床分析,肌電圖不但能夠精確地區分神經肌肉疾病的病損部位和損傷程度,同時對肌肉的無力、癱瘓、萎縮、異常收縮及感覺障礙、疼痛等症狀,也可以提供客觀的資料,以判明病變的程度,估計預後,判斷恢復的情況。其主要缺點是不能提供病因的診斷,如果出現檢查結果異常則意義較大,而檢查結果正常則意義較小。
在臨床上,肌電圖是鑒別運動神經元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縮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與頸椎病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有時甚至是運動神經元疾病與頸椎病相鑒別惟一的輔助檢查手段。
在進行肌電圖檢查時,需要將針狀電極插入病人體內的肌肉中,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
2、頸椎病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哪些
頸椎病由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引起,檢查時一般要觀察頸部肌肉、神經及椎骨的變化,故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X線、CT等。1.頸椎的試驗檢查(1)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並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部出現疼痛,則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2)椎間孔擠壓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頸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若出現肢體放射痛或麻木,則說明頸椎根由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向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症狀,稱之為Jackson加壓試驗陽性。(3)上肢後伸試驗:檢查者一手置於檢測肩部起固定左右,另一隻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呈伸展狀,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損傷的情況。2.X線檢查拍攝正位X線片,可見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7頸椎橫突過長、鉤椎關節及椎間隙變窄。3.肌電圖檢查頸椎病患者的肌纖維可產生自發性性收縮,故在一側或兩側上肢肌肉中科出現纖維電位,偶爾出現少數束顫位。CT檢查可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鬆的程度,對頸椎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一定意義。
3、關於拍攝頸椎的X光片
您拍頸椎的時候X線機的照射野只有那麼大的一點,根本沒有必要在腰部還是下腹部戴鉛圍褲,如果為拍個頸椎的X線片如此做法,那麼我們放射科的醫生早被輻射完完了。
4、頸椎病要做什麼檢查
頸椎病的症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因為壓迫到頸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雙手麻木,無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東西,做精細的動作,雙手靈活性下降。
5、頸椎病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頸椎病是常見的脊柱疾病,大多抄與長期低頭工作和久坐有關,一般情況下檢查頸椎病,大多需要進行頸部x光檢查或襲者核磁共振檢查。對於你說的情況,如果有頸椎病的表現,就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你要多做抬頭運動,適當參加zd體育鍛煉。
6、檢查頸椎病拍X光片好還是CT好
如果想檢查頸椎病拍X光片就完全可以了,拍一個正位,一個側位。CT,核磁共振一些東西是例如錯位,寰樞肌肉拉傷是根本拍不出來的。可外付(頸椎順*古貼)灰付要我說沒有必要拍片子。頭疼頭暈脖子疼是因為你的頸椎2錯位造成症狀。治療很簡單,頸椎痛怎麼治療? 我告訴你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逐漸加力一直推壓到頸椎不疼了,頭不眩暈了,眼睛能看清東西了,你的頸椎病就是治好了。方法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嚴重骨質疏鬆和外傷引起的頸椎病不適合這個方法。做完復位之後要立刻做檢驗:頸椎能夠自由轉動沒有響聲了也不痛了,頭不疼了,頭不暈了,就是復位成功了。如果轉動困難就是沒有復位到位,應該繼續推壓復位,直到頸椎能夠自由轉動為止。 頸椎病因是因不正確的姿式造成內外力的不平橫,長時間的不平橫造成頸肌痙攣,而將頸椎骨拉的錯位。位移的頸椎骨擠壓了頸動脈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就出現頭昏;耳鳴;突發性耳聾;眩暈;視力看不清楚;摔倒等症狀。這就叫椎動脈性頸椎病。壓迫了神經就出現了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7、頸椎常規攝影檢查的首選組合是?
頸椎常規的攝影,警察首選的組合應該是進步的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