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頸椎 > 刮痧頸椎處

刮痧頸椎處

發布時間:2021-05-27 07:57:19

1、刮痧刮哪裡治療頸椎病?

砭石調理頸椎病的手法:令病人端坐椅子上,裸露刮痧部位。除頭部外,先將刮痧油塗於所刮拭穴位和經絡上,先刮頭部到頸部,兩肩髃,然後順膀胱經向下刮,再順肩刮至合谷穴,通常每天一次,選擇
3-5個部位,用瀉法或平補平瀉進行刮痧,每個部位一般刮拭時間為3-5分鍾,用補法刮痧,次數為15-30次。

2、頸椎病刮痧法的刮痧療法

風寒阻絡
(一)症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畏寒無汗,舌淡苔白為典型症狀。
(二)治法
(1)選穴: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足部昆侖穴。
(4)刮拭方法: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由於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後刮頸後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最後刮足部外側昆侖穴,重刮,30次,出痧為度。
氣血瘀滯
(一)症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胸悶心悸,舌質黯為典型症狀。
(二)治法
(1)選穴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血海、膈俞、三陰交。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膈俞:在背部,當笫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後刮下肢的血海、昆侖、三陰交。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由於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後刮頸後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背部膈俞穴,宜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重刮,30次,出痧。最後刮足部外側昆侖穴和下肢內側三陰交穴,重刮,各30次,出痧為度。

3、頸椎病怎樣刮痧

氣血瘀滯
(一)症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胸悶心悸,舌質黯為典型症狀。
(二)治法
(1)選穴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血海、膈俞、三陰交。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膈俞:在背部,當笫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後刮下肢的血海、昆侖、三陰交。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由於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後刮頸後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背部膈俞穴,宜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重刮,30次,出痧。最後刮足部外側昆侖穴和下肢內側三陰交穴,重刮,各30次,出痧為度。

4、刮痧為什麼要先刮頸椎?

文/梁迎春 刮痧療法如今已經很普及,深入到了百姓生活當中。治療的范圍也很廣泛,可以治療內外科多種疾病。筆者在臨床中發現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無論刮何處,要先刮頸椎!但是我看到,無論醫者刮痧,還是自己在家中刮痧,從來沒有人提出這個建議,在這方面也沒有相關報道,希望能引起醫學界的重視。刮痧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理,就是擴張了毛細血管,促進了血液循環,以達到疏經通絡,調整陰陽的目的。很多人刮痧忽視了頸椎部位的刮痧,在治療相關病症的時候,只是針對局部刮痧,或者選取幾個相關的穴位刮,並沒有先刮頸椎。往往造成局部的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便認為已經成功了。其實,這是走入了誤區,並沒有達到整體調整陰陽,經絡也沒有完全疏通。《靈樞·根結》說:「知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闡明了治療疾病具有陰陽的作用,陰陽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導致陰盛則陽病,陽勝則陰病。正所謂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在《靈樞·刺節》論道:「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將結解開了,經絡自然暢通了。刮痧也確實有祛瘀生新的作用,但是很多人沒有將結真正的解開,比如最常見的背部刮痧。椎骨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椎間動脈,而頸部的椎間動脈發自椎動脈。椎間動脈在椎間孔內分為三個主要分支,椎靜脈叢分椎內靜脈叢和椎外靜脈叢兩部分,頸椎的動脈供應了中間支,以及背部腹部的血液。頸部神經叢,由頸神經前支分出皮支和肌支,所支配的部位是頸前部皮膚,枕小神經、耳大神經、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膈神經、頸神經降支和頸袢。這些神經再繼續分支,支配全身。這樣明確了頸椎的血液供應和神經的分支,就會明白刮痧為什麼要先刮頸椎。僅在病灶部位刮痧,無異於斷章取義,求近功,而不治本!有的人刮痧過後,當時感覺很舒暢,可總感覺有依賴性。實質上就是沒有刮頸椎造成的,只是去掉了表面的毒邪,造成郁積的厲害,沒有真正的將經絡疏通,陰與陽也沒有達到有效的調整。身體好的恐怕感覺不出來,體質差的,會出現瞬間眩暈、惡心等症狀。由此可見,刮痧先刮頸椎,是多麼重要啊!治病求本,要認清局部和整體的重要性,刮痧先刮頸椎,才能盡顯保健與治療的雙重功效! 梁迎春

5、頸椎如何刮痧

用刮莎板從上而上慢慢刮,把力度滲透到皮下層,不要簡單的刮你的皮,只能從上向下慢慢的刮,要適當的塗點精油,先中間後刮頸椎的兩邊.慢慢的刮,刮到莎出現為止.

6、刮痧能治頸椎病嗎?

頸椎病的症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症狀,因為壓迫到頸部的脊髓,所以常常引起的是雙手麻木,無力持物,容易掉,也就是握不住東西,做精細的動作,雙手靈活性下降。

與刮痧頸椎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