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後突出,怎麼治療?
磁共振顯示頸椎4-5椎間盤輕度後突。
首先休息很重要 。【平時坐的時候應該注意姿勢】。
可以做牽引、按摩、也可以嘗試下磁療。
2、頸椎移位是怎麼回事?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外傷 頸椎位於頭顱和胸椎之間,是人體脊柱活動范圍最大的部位,受傷的機會也較多,青少年時頸部外傷是導致中年後發病的重要因素。據報道5%~15%的頸椎病人有急性外傷史。特別是頸椎骨折、脫位後出血、水腫波及椎間孔,骨折碎片移位直接壓迫脊髓或血管神經而引起的病理變化,或骨折後局部形成的骨痂刺激脊神經根、脊髓,椎體脫位或半脫位,使椎管變窄等均可產生脊髓的壓迫而引起臨床症狀。
(二)頸部的慢性勞損 長期低頭工作或姿勢不良,引起頸部的肌肉、韌帶與關節的勞損,患椎骨關節增生炎性退變,頸椎生理曲度後凸,頸椎失穩、錯縫,與相應患椎後方骨贅突入椎管內,均可導致脊髓受壓發病。
(三)頸椎退行性變 年老體弱,肝腎不足,筋骨懈惰,可引起頸部韌帶鈣化。頸椎間盤、椎體、椎間小關節等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若頸椎間盤突出物突向椎體後方,則壓迫脊髓,造成脊髓型頸椎病。
(四)椎管狹窄 由於頸椎間盤退變,纖維環向椎管內膨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突向椎管內,導致椎管狹窄。同時,椎間隙發生變窄時,黃韌帶鬆弛、頸椎骨關節錯位、失穩,可發生代償性韌帶增厚及骨質增生,加重頸椎狹窄的發生。有的由於先天胚胎發育過程中椎孔本身狹窄,加之移位,可造成相鄰椎孔間狹窄,而使脊髓受壓發生病理變化。這是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當脊髓受壓時間長,病變繼續發展時,可出現脊髓變性、軟化,甚至出現脊髓空洞,病變區神經根也因受壓而使神經根袖纖維化,嚴重壓迫可發生瓦勒變性。
(五)髓內血循環受阻 脊髓型頸椎病在病理變化中,如果引起的椎管狹窄改變到一定程度時,脊髓可受到壓迫性損害,壓迫應力耐受較弱的髓中心部灰質及側索等部位,使髓內血循受阻,受壓部位發生血管擴張,甚至斷裂。局部病變組織因血瘀氣滯,組織血氧供應減少,可出現神經細胞萎縮壞死,空胞變性及出血等。說明脊髓由於受壓、缺血可引起組織病理性改變。
服部根據文獻報道,病變部在頸椎5~7的13具屍體標本,經病理解剖學研究,發現受累部相當於頸6髓節平面;由於頸髓缺血,引起受損的神經組織依次為灰質、錐體側束、脊髓丘腦束和後索。
(六)生物運動力學的影響 頸椎椎管狹窄而導致的脊髓型頸椎病,在不明確診斷之前,若頸椎伸屈過度時,可引起其繼發性的病理變化。由於頸椎上部和延髓及顱內腦干相連,當頸前屈度較大,頸髓受到較大的牽扯應力從偏後椎管內拉向前移,使頸髓變細,椎體後緣突入椎管內,骨贅或椎間盤組織就可壓迫磨擦頸髓致傷。頸後伸度較大時,頸髓增粗並貼向後方,椎管內前方的後縱韌帶變性增厚,後方黃韌帶向椎管內隆起皺褶,使椎管前後徑減小0.5~1.0毫米。在椎管狹窄壓迫頸髓時,反復作頸椎的前屈、後伸,范圍較大時,頸髓隨之向上向下移動,可導致頸髓運動性摩擦創傷。所以說,頸椎在前屈後伸生物運動力學的影響下,常促使頸髓病損加重。
【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 早期雙側或單側下肢麻木、疼痛、僵硬發抖、無力、顫抖,行走困難,繼而雙側上肢發麻,握力減弱,容易失落物品。上述症狀加重時,可有便秘、排尿困難與尿瀦留或尿失禁症狀,或卧床不起,也可並發頭昏、眼花、吞咽困難,面部出汗異常等交感神經症狀。
1、中央型病變初期頸髓灰質的前角和後角運動神經細胞的損害較突出。上肢麻木、力弱,手部小肌肉受累,手部動作遲鈍,精細運動功能障礙,無名指、小指麻木明顯。常累及骨間肌。魚際肌萎縮等。屬下運動神經無病損。為周圍型麻痹,受累肌張力、腱反謝減弱或消失,受累前角細胞支配肌萎縮和變性反應。
2、錐體束型病變 中央型病變發展,錐體束常受累,下肢麻木、力弱、踏棉感。甚者下肢發緊,行走困難,易摔倒,或痙攣等。
早期錐體側束上肢傳導束部分缺血病變,因支配下肢傳導束後索動脈較豐富,病損較輕,肢體肌張力僅有不同程度增高。當病變累及3、4頸髓節時Hoffmann征陽性,錐體側束的下肢傳導束所缺血性病變加重,下肢肌張力明顯增高,腱反謝亢進,各部分位置覺、振動覺減弱或喪失,對側身體相應部痛覺、溫覺減低或喪失。
3、橫貫型病變 為錐體束病變向周圍擴展,位於前、側索部的脊髓丘腦束發生缺血病損。脊髓型各病型的主要症狀和體征如下表(表5-1):
3、關於第一頸椎,我主要問關節面和關節突的區別是什麼?第一頸椎為何叫寰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選E,E是書上定義,百分百對。
而A錯在是「沒有關節突」而不是「關節面」
從寰椎的下面看是可以看見「下關節面」的。
我剛剛正好復習到這一章節。
4、什麼是頸椎關節失穩症?
頸椎失穩症又稱頸椎不穩症,是指頸椎在生理載荷下,其解剖位置超出生理限度的位移范圍而出現相應臨床症狀的一類綜合征。影響頸椎穩定性的病因較多,如先天畸形、創傷、退變、炎症、腫瘤及手術等,其中,由於退變所致的下頸椎失穩在臨床中最為多見。頸椎椎節的失穩,既是頸椎病病理生理改變的一個現象,又是造成頸椎病臨床症狀的諸多病理因素之一。推拿療法在治療頸椎病方面有其獨到的療效,本文以推拿為手段,觀察推拿前後頸椎病患者頸椎失穩改善的情況並分析其生物力學作用機制,以探討其對頸椎病患者椎體失穩情況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第二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制定的頸椎病診斷標准[1],收集2005年9月~2006年3月初診於上海中醫葯大學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頸椎病門診患者31例,因患者不願意參加本試驗而脫落1例。30名患者中男8名,女22名,年齡最小24歲,最大64歲。
1.2 治療方法 於患者頸椎兩側施以按揉法,持續5 min,手法從上至下,由輕及重,反復3次;繼而於頸肩部斜方肌處施以滾法;再用按揉法和一指禪等,重點按揉風池、大椎、風府和阿是穴(頸後大小直肌的體表投射部位)等,持續10 min,直至感覺患者頸肩部已充分放鬆。在手法刺激的同時,輕巧地小幅度旋轉頸椎,調整頸椎微小錯位以恢復失穩節段的椎體排列。根據X線照片顯示的失穩節段,調整錯位椎體。最後,用拿法拿捏雙側風池穴、頸椎諸夾脊穴及肩井穴,順勢用指、掌自肩井從兩側分推,總治療時間25 min[2]。每周2次,10次為1個療程。
1.3 觀測指標及方法 患者於治療前後拍攝頸椎過伸位與過屈位X線片。過屈、過伸側位X線片為患者全力前屈頸部和後伸頸部的側位片。採用誤差為0.02 mm的游標卡尺、誤差為1度的量角器及直尺測量。成角屈曲位片向前滑移和向後成角為正數;過伸位片向後滑移和向前成角為正數,反之為負數。椎體後緣連線的延長線與滑移椎體下緣連線的交點至滑移椎體後緣的距離≥2 mm或椎體間成角>11度為不穩定[1]。
1.4 統計學方法 結果分析使用SPSS 13.0軟體,數值變數採用配對t檢驗。
2 結 果
治療前過伸位時,30名患者中22個椎體出現角度位移失穩,18個節段出現水平位移失穩;後伸位狀態下,30名患者中水平位移失穩節段數21個,角度位移失穩節段數18個。
推拿前,患者的前屈位水平位移和後伸位水平位移分別為(3.44±1.00)mm、(3.81±0.45)mm;前屈位角度位移和後伸位角度位移分別為(13.73±4.52)度、(13.58±4.69)度。推拿後,患者的前屈位水平位移和後伸位水平位移分別為(1.92±1.38)mm、(2.29±1.48)mm;前屈位角度位移和後伸位角度位移分別為(7.73±6.04)度、(8.94±5.77)度。結果表明推拿後患者的前屈位水平位移和前屈位角度位移與推拿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推拿後患者的後伸位水平位移與推拿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後伸位角度位移推拿前後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推拿手法能改善頸椎退變所致的頸椎失穩。
3 討 論
3.1 頸椎力學穩定的影響因素 正常脊柱的平衡由兩方面來維護。一是以椎體、附件、椎間盤及相連的韌帶為主的穩定結構,稱內源性穩定,為靜力平衡。在內源性穩定結構中,韌帶、後關節和椎間盤髓核是維持頸椎穩定作用的主要因素[3]。二為外源性穩定,包括肌肉的調節和控制,這是脊柱運動的原始動力,為動力平衡。內源性穩定是脊柱穩定的基礎,外源性穩定是脊柱穩定的前提。頸椎的穩定與力學平衡由其前部與後部結構的完整性及其周圍肌群的正常肌力維持[4]。
3.2 頸椎失穩的原因 椎體退行性改變最早始於椎間盤,由於髓核脫水、體積變小及彈性降低,出現椎節松動。隨著退行性變的進一步加劇,髓核明顯脫水、破裂、移位以及韌帶骨膜下間隙形成,又會引起椎節的明顯松動、變位[5]。然而,椎間盤的退變在頸椎的退變以及椎體失穩過程中只是病理改變的一個較為嚴重的階段。現在一些學者的研究發現,頸椎病患者頸部肌肉組織與正常人頸部肌肉組織存在明顯差異,頸部肌纖維病理學改變是退行性頸椎失穩發病的最初原因[6]。生物力學試驗同樣證實頸肌退變和肌力失衡與頸椎後柱失穩均可以加速椎間盤退變,形成局部炎症,產生臨床症狀,並加重頸椎失穩[7~9]。
有學者認為,由退變引起的椎體失穩可引起椎周間隙韌帶骨膜下出血、機化、鈣鹽沉積及骨化,從而使失穩的椎節逐漸恢復原有的穩定[5]。但是,在臨床中我們發現,頸椎失穩的頸椎病患者常伴頸椎椎骨的骨質增生。也就是說,頸椎椎骨的骨化並不能夠完全使失穩的椎體節段重新穩定,反而會因增生的骨質結構的刺激加重臨床症狀。
3.3 手法作用的途徑 放鬆類手法可以解除肌肉痙攣,恢復對稱的肌力平衡,改善血供,促進局部炎症的吸收,恢復韌帶形態結構及固有調節功能,使頸椎穩定得以維護[10]。調整手法可以調整失穩的脊柱節段,減輕椎體異常應力,使椎體恢復其正常解剖位置,從而有效地減輕頸椎肌肉的異常應力,促進頸椎內源性穩定的重新建立和外源性穩定結構的功能恢復。顯然,頸椎間盤和椎體骨質的退行性變是不可逆的過程,唯有頸肌可以通過手法和鍛煉的方式[11],改善其血供,促進炎症吸收,從而在外源性穩定方面給予頸椎強有力的支撐,保持其穩定性。
5、頸椎後關節紊亂怎樣治療,頸椎病醫生請進!
頸椎病屬於無菌性的骨性關節炎,主要病理上的變化是組織的微循環不好導致的炎症,炎症過程是在細胞新陳代謝物由於不能很好被吸收反過來不斷刺激該組織,導致炎症,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組織退變,退變包括骨骼的增生和軟組織的增生等,由於增生的發生就會有機會壓迫周圍的神經和血管,導致血流障礙和疼痛等,這一類疾病治療方法最管用的就是怎麼樣保持或者改善其局部組織的微循環,將堆積的代謝物充分吸收,這樣就會快速消除水腫和炎症,但是退變組織的康復是關鍵,這是葯物很難做到的,針對這一類疾病需要治療的方法推薦如下:
1必須抓緊用微波治療儀進行熱療,由於微波是穿透力很強的熱療因子,這是其它熱療儀器沒法比的,一次治療30分鍾,就會大量吸收代謝垃圾,所以一般患者治療一次就會感覺到症狀明顯減輕的作用,但是一般就、消除症狀並保持效果需要2周左右的時間;
2 這是關鍵,考慮到有一定的組織退變,康復退變組織或者部分康復退變組織是最重要的,就需要堅持在沒有症狀下繼續治療1個月左右的時間(根據慢性期的長短和退變的嚴重程度),這個就能鞏固療效;
3 平時的鍛煉也是維持療效的最好基礎,加強頸部活動,只有保持頸部組織的良好的血液循環,頸椎病就能避免復發;
4 也要主要頸部保暖,沒事的時候每天自己按摩5-10分鍾,對疾病的鞏固很有幫助。
6、什麼叫後伸運動
你說的是頸椎後伸運動吧;
頸椎的後伸運動使活動節段上椎骨的下關節突向後下方滑移,後關節間隙更加狹窄,增加了關節面相互運動的摩擦阻力,後伸運動使椎間孔的上下徑減小,同時因後關節囊及黃韌帶皺縮的關系,椎間孔前後徑也相應減小後伸運動對髓核的影響與前屈運動相反,但椎間盤壓力也呈增高趨勢由於後縱韌帶及黃韌帶的皺縮,膜性椎管的前後徑則趨向減小。
頸椎後伸時,其生理前凸加大,穿行於橫突骨通道中的椎動脈行程也相應延伸,可能對椎動脈產生強烈的牽拉而塌陷;或雖不致直接造成椎動脈的機械壓迫,但對椎動脈外周交感神經叢的強烈刺激可導致椎動脈分支的平滑肌痙攣而同樣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對已存在頸椎向後滑脫的患者進行大幅度的後伸操作,有使頸椎滑脫增大的可能;對已存在頸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後緣巨大骨贅的病人進行後伸操作,同樣有造成或加重脊髓損傷的可能。
旋轉運動
7、頸椎的特點有哪些?
頸椎位於人體頸部,是脊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頸椎共有七個組成,除頸1、頸2 外,其他頸椎之間都夾有一個椎間盤,加上頸7、胸1 之間的椎間盤,頸椎共有6 個椎間盤。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椎弓根的上下緣各有一個凹陷,醫學上稱之為切跡。
上下切跡相對形成了椎間孔,頸神經根就從此發出。通常頸神經僅占椎間孔的一半,因而不會受到擠壓,但在頸椎錯位、骨折、骨刺、韌帶肥厚等病變時,椎間孔就會變小或相對變小,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或壓迫而出現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狀。
在每一頸椎上有7 個突起,突向後下方的是棘突,其尾部多呈叉狀。伸向兩側的為橫突,其上有一橫突孔,內有椎動脈通過。在椎弓的兩側各有一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該關節近水平位,上關節面向後上,下關節面向內下,這樣有利於頸椎的屈伸活動。
頸椎還有一個有別於其他椎體的特殊關節,稱為鉤椎關節。它由椎體側後方的鉤突和椎體下面側方的斜坡對合而成。該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但當因退行變化發生增生時,則可影響位於其側方的椎動脈的血液循環,並可壓迫位於其後方的脊神經根。
第七頸椎有何特點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志。
8、急求!!頸椎及椎間盤退變,椎間盤向後突出是什麼意思啊?
關於突關節退變與椎間盤退變,都是頸椎退行性變的表現形式。多數病人關於突退變與椎間盤退變是同步發生發展的,然而也有一些病人可能會發生孤立的關節退變,例如,發生機動車追尾事故時,病人可能遭受脊柱過伸型損傷,關節面關節發生碰撞,從而誘導產生關節突關節的退變,這種病人可能沒有椎間盤的退變,但是由於外傷,誘導,單純的,關節突關節的退變。總結以下就是,關節突關節退變與椎間盤退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可以多數情況下同時發生,但也有個別情況下是單獨出現的。